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解析 语文 四川省成都市邛崃一中梁波 本解析只代表我个人理解,不当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 第Ⅰ卷 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遮蔽/弊端囹圄/聆听 不屈不挠/饶有情趣 B.隽永/眷念惊蛰/桎梏 喟然长叹/功亏一篑 C.侍候/吞噬吉祥/捷径 溯流而上/夙兴夜寐 D.瓦砾/隶书矗立/抽搐 锲而不舍/提纲挈领 答案:D 解析: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的能力,A、bi/ bi ling/ ling n6o/ro B, juan/juan zhe/zhi kui/kui C, shi/shi ji/jie 山/si D、1i/1i chu/ chu qie/qie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倍增录像机拾人牙慧纷至踏来 B.备至照像机招聘启示自作自受 赡养钓鱼竿意气用事沧海一粟 D.观瞻电线杆黔驴计穷姹紫嫣红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常见字形的能力,需根据词义来分析,以义定形 A、纷至踏来-纷至沓来B、照像机-照相机D、黔驴计穷-黔驴技穷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位大学毕业生虽然工作经验欠缺,实践能力不足,但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下,他们决心自主创业, 牛刀小试,开创一番新事业。 B.阳春三月的一天早晨,宜宾合江门广场迎来了越来越多的游客,一位年逾花甲的老人在广场上表演太极 拳,引来无数行人侧目观看。 C.2009年5月9日,我国著名相声演员李文华老人溘然长逝,这让他的老搭档姜昆深感失之交臂,沉侵 在极度的悲痛之中。 D.林和靖“梅妻鹤子”’,隐居杭州孤山,固然很淸髙,但也要写岀“疏影横斜水淸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的绝唱,才能成为名人。 解析:本题重点考査考生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的能力,需根据语境和词义来分析, A、牛刀小试:牛刀:宰牛的刀:小试:稍微用一下,初显身手。比喻有大本领的人,先在小事情上略展 第1页共15页
第 1 页 共 15 页 2009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解析 语文 四川省成都市邛崃一中 梁波 本解析只代表我个人理解,不当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 第 I 卷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遮蔽./弊.端 囹.圄/聆.听 不屈不挠./饶.有情趣 B.隽.永/眷.念 惊蛰./ 桎.梏 喟.然长叹/功亏一篑. C.侍.候/吞噬. 吉.祥/捷.径 溯.流而上/夙.兴夜寐 D.瓦砾./隶.书 矗.立/抽搐. 锲.而不舍/提纲挈.领 答案:D 解析: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的能力,A、bì/bì líng/ líng náo/ráo B、juàn/juàn zhé/zhì kuì/kuì C、shì/shì jí/jié sù/ sù D、lì/lì chù/ chù qiè/qiè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倍增 录像机 拾人牙慧 纷至踏来 B.备至 照像机 招聘启示 自作自受 C.赡养 钓鱼竿 意气用事 沧海一粟 D.观瞻 电线杆 黔驴计穷 姹紫嫣红 答案:C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常见字形的能力,需根据词义来分析,以义定形。 A、纷至踏来-纷至沓来 B、照像机-照相机 D、黔驴计穷-黔驴技穷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位大学毕业生虽然工作经验欠缺,实践能力不足,但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下,他们决心自主创业, 牛刀小试 ....,开创一番新事业。 B.阳春三月的一天早晨,宜宾合江门广场迎来了越来越多的游客,一位年逾花甲的老人在广场上表演太极 拳,引来无数行人侧目观看 ....。 C.2009 年 5 月 9 日,我国著名相声演员李文华老人溘然长逝,这让他的老搭档姜昆深感失之交臂 ....,沉侵 在极度的悲痛之中。 D.林和靖“梅妻鹤子”,隐居杭州孤山,固然很清高,但也要写出“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的绝唱,才能成为名人。 答案:D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的能力,需根据语境和词义来分析。 A、牛刀小试 :牛刀:宰牛的刀;小试:稍微用一下,初显身手。比喻有大本领的人 ......,先在小事情上略展
才能。也比喻有能力的人刚开始工作就表现出才。(不符合语境) B、侧目观看:侧:斜着。斜着眼睛看人,不敢正视。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易误解为尊敬。(褒 贬误用 C、失之交臂:交臂:胳膊碰胳膊,指擦肩而过。形容当面错过。(不符合语境) D、固然:<连>1.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2表示承认甲事实,也不否认乙事实 4.下列各词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这位曾经驰骋乒坛的名将已经回到了祖国,现就任于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从事运动医学的教学与研究 为国家的体育事业贡献他的力量 B.参加研制神舟七号飞船的全体科技工作者,在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下,在全国人民的热切关注中,经过 不懈努力,神舟七号飞船终于成功发射 C.西班牙将投资8.2亿欧元,在我省建立世界上最大并最具竞争力的硅金属工厂,其生产能力、技术手段 和产品质量,均将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D.去年六月以来,成都市锦江区的廖先生和两位朋友多次去灾区送温暖,迄今为止,他们共走访了二十多 个社区,近四百户家庭和三千多公里路程。 答案:C 解析:解析:本题重点考査考生正确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需要熟练掌握病句的几种类型。 A、成分赘余,“就任于”中去掉“于”字:B、偷换主语,“参加研制神州神舟七号飞船的全体科技工作 者”放到“经过”之后去,“神舟七号飞船终于成功发射”改为“终于成功发射了神舟七号飞船”:D、搭 配不当,“走访”与“三千千多公里路程”不能搭配。 、(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抗生素滥用与DNA污染 青霉素问世后,抗生素成了人类战胜病菌的神奇武器。然而,人们很快发现,虽然新的抗生素层出不 穷,但是,抗生素奈何不了了的耐药菌也越来越多,耐药菌的传播令人担忧。2003年的一项关于幼儿园 口腔卫生情况的研究发现,儿童口腔细菌约有15%是耐药菌,97%的儿童口腔中藏有耐4~6中抗生素的 细菌,虽然这些儿童在次前3个月中都没有使用过抗生素 从某种意思上说,现代医学正在为它的成功付出代价。抗生素的普遍使用有利地抑制了普通细菌,客 观上减少了微生物世界的竞争者,因而促进了耐药性细菌的增长。 细菌耐药基因的种类和数量増长速度之快,是无法用生物的随机突变来解释的。细菌不仅在同种内, 而且在不同的物种之间交换基因,甚至能够从已经死亡的同类散落的DNA中获得基因。事实上,这些年 来,每一种已知的致病菌都已或多或少获得了耐药基因。硏究人员对一株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分析表明 它的基因组中,超过四分之一的基因,包括所有耐抗生素基因,都是外来的。耐多种抗生素的鲍氏不动杆 菌也是在与其他菌种交换基因中获得了大部分耐药基因。 第2页共15页
第 2 页 共 15 页 才能。也比喻有能力的人刚开始工作就表现出才。(不符合语境) B、侧目观看 :侧:斜着。斜着眼睛看人,不敢正视。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易误解为尊敬。 (褒 贬误用) C、失之交臂:交臂:胳膊碰胳膊,指擦肩而过。形容当面错过。(不符合语境) D、固然:<连>1.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2.表示承认甲事实,也不否认乙事实。 4.下列各词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这位曾经驰骋乒坛的名将已经回到了祖国,现就任于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从事运动医学的教学与研究, 为国家的体育事业贡献他的力量。 B.参加研制神舟七号飞船的全体科技工作者,在相关部门大力支持下 ,在全国人民的热切关注中,经过 不懈努力,神舟七号飞船终于成功发射。 C.西班牙将投资 8.2 亿欧元,在我省建立世界上最大并最具竞争力的硅金属工厂,其生产能力、技术手段 和产品质量,均将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D.去年六月以来,成都市锦江区的廖先生和两位朋友多次去灾区送温暖,迄今为止,他们共走访了二十多 个社区,近四百户家庭和三千多公里路程。 答案:C 解析: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正确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需要熟练掌握病句的几种类型。 A、成分赘余,“就任于”中去掉“于”字;B、偷换主语,“参加研制神州神舟七号飞船的全体科技工作 者”放到“经过”之后去,“神舟七号飞船终于成功发射”改为“终于成功发射了神舟七号飞船”;D、搭 配不当,“走访”与“三千千多公里路程”不能搭配。 二、(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 抗生素滥用与 DNA 污染 青霉素问世后,抗生素成了人类战胜病菌的神奇武器。然而,人们很快发现,虽然新的抗生素层出不 穷,但是,抗生素奈何不了了的耐药菌也越来越多,耐药菌的传播令人担忧。2003 年的一项关于幼儿园 口腔卫生情况的研究发现,儿童口腔细菌约有 15%是耐药菌,97%的儿童口腔中藏有耐 4~6 中抗生素的 细菌,虽然这些儿童在次前 3 个月中都没有使用过抗生素。 从某种意思上说,现代医学正在为它的成功付出代价。抗生素的普遍使用有利地抑制了普通细菌,客 观上减少了微生物世界的竞争者,因而促进了耐药性细菌的增长。 细菌耐药基因的种类和数量增长速度之快,是无法用生物的随机突变来解释的。细菌不仅在同种内, 而且在不同的物种之间交换基因,甚至能够从已经死亡的同类散落的 DNA 中获得基因。事实上,这些年 来,每一种已知的致病菌都已或多或少获得了耐药基因。研究人员对一株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分析表明, 它的基因组中,超过四分之一的基因,包括所有耐抗生素基因,都是外来的。耐多种抗生素的鲍氏不动杆 菌也是在与其他菌种交换基因中获得了大部分耐药基因
研究人员正在梳理链霉菌之类土壤微生物的DNA他们对近500个链霉菌品系的每—个菌种都检测 了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平均毎种链霉菌能够耐受七八种抗生素,有许多能够耐受十四五种。对 于实验中用到的21种抗生素,包括泰利霉素和利奈唑胺这两种全新的合成抗生素,研究人员在链霉菌中 都发现了耐药基因。研究发现,这些耐药基因与致病菌中耐药基因有着细微的差异。有证据表明,耐药基 因在从土壤到重危病人的旅途中,经过了许多次转移 人类已经认识到滥用抗生素对自身健康的严重威胁并且也认识到在牲畜饲养中大量使用抗生素的严 重危害。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可以促进牲畜的生长,但同时也会是牲畜体内的病菌产生耐药性。世界卫 生组织呼吁,为防止滥用抗生素而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抑制耐药菌的传播,世界各国应限制对牲畜使用 抗生素。欧盟决定从2006年1月起,全面禁止将抗生素作为牲畜生长促进剂。 人畜粪便如果流入河道,或是作为饲料的-部分被撒入农田,其中的细菌就更加容易繁殖和传播其耐药 基因。目前,研究人员正在调查,人畜粪便是如何在耐抗生素基因的蔓延中起作用的。 抗生素滥用造成的DNA污染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5.对上文划线句子中“付出代价”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各种耐药菌的快速传播现状令人担忧 B现在抗生素无法对付的细菌越来越多 C细菌耐药基因的种类和数量增长速度很快 D细菌能从死亡同类散落的DNA中获得基因。 答案:D 解析:本题重点考査考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能力,需要准确把握原文信息作答。 答非所问,不符合划线句子的语境,原文说的是“现代医学正在为它的成功付出代价”,“细菌能从死亡同 类散落的DNA中获得基因。”不属于“现代医学”范畴,不符合题干“付出代价”。 6.以下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耐药基因是可以从其体外获得的 B土壤中链霉菌品系的每一个菌种对抗生素都有耐药性 C只要彻底杀死各种细菌就可阻断耐药基因的传播途径。 D欧盟已经全面禁止在牲畜饲养过程中使用各种抗生素。 答案:A 解析:本题重点考査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需要准确把握原文信息作答。 B、以偏概全,文中说“他们对近500个链霉菌品系的每一个菌种都检测了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 平均每种链霉菌能够耐受七八种抗生素,有许多能够耐受十四五种。”只是检测了近500种,但不能得出“每 第3页共15页
第 3 页 共 15 页 研究人员正在梳理链霉菌之类土壤微生物的 DNA,他们对近 500 个链霉菌品系的每一个菌种都检测 了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平均每种链霉菌能够耐受七八种抗生素,有许多能够耐受十四五种。对 于实验中用到的 21 种抗生素,包括泰利霉素和利奈唑胺这两种全新的合成抗生素,研究人员在链霉菌中 都发现了耐药基因。研究发现,这些耐药基因与致病菌中耐药基因有着细微的差异。有证据表明,耐药基 因在从土壤到重危病人的旅途中,经过了许多次转移。 人类已经认识到滥用抗生素对自身健康的严重威胁,并且也认识到在牲畜饲养中大量使用抗生素的严 重危害。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可以促进牲畜的生长,但同时也会是牲畜体内的病菌产生耐药性。世界卫 生组织呼吁,为防止滥用抗生素而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抑制耐药菌的传播,世界各国应限制对牲畜使用 抗生素。欧盟决定从 2006 年 1 月起,全面禁止将抗生素作为牲畜生长促进剂。 人畜粪便如果流入河道,或是作为饲料的一部分被撒入农田,其中的细菌就更加容易繁殖和传播其耐药 基因。目前,研究人员正在调查,人畜粪便是如何在耐抗生素基因的蔓延中起作用的。 抗生素滥用造成的 DNA 污染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5. 对上文划线句子中“付出代价”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各种耐药菌的快速传播现状令人担忧。 B 现在抗生素无法对付的细菌越来越多。 C 细菌耐药基因的种类和数量增长速度很快。 D 细菌能从死亡同类散落的 DNA 中获得基因。 答案:D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能力,需要准确把握原文信息作答。 答非所问,不符合划线句子的语境,原文说的是“现代医学正在为它的成功付出代价”,“ 细菌能从死亡同 类散落的 DNA 中获得基因。”不属于“现代医学”范畴,不符合题干 “付出代价”。 6.以下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的耐药基因是可以从其体外获得的。 B 土壤中链霉菌品系的每一个菌种对抗生素都有耐药性。 C 只要彻底杀死各种细菌就可阻断耐药基因的传播途径。 D 欧盟已经全面禁止在牲畜饲养过程中使用各种抗生素。 答案:A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需要准确把握原文信息作答。 B、以偏概全,文中说“他们对近 500 个链霉菌品系的每一个菌种都检测了对多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 平均每种链霉菌能够耐受七八种抗生素,有许多能够耐受十四五种。”只是检测了近 500 种,但不能得出“每
个菌种对抗生素都有耐药性”:C、无中生有,文中说“细菌不仅在同种内,而且在不同的物种之间交换 基因,甚至能够从已经死亡的同类散落的DNA中获得基因。”可见,即使杀死细菌,同样不能阻止耐药菌的 传播。D、以偏概全,文中说“欧盟决定从2006年1月起,全面禁止将抗生素作为牲畜生长促进剂。”并没 有说要禁止各种抗生素。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需要不断开发各种新型抗生素来战胜各种不通的耐抗生素病菌 B土壤中的耐药基因经过多次转移,传播给人后其耐药性会逐步下降。 C检测牲畜排泄物中有无耐药基因即可判定其饲料是否添加了抗生素 D只要科学、合理地使用抗生素,人们就不会感染各种耐抗生素病菌 答案:A 解析:本题重点考査考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的能力,需要根据原文信息和科学知识推断。 B、无中生有,文中说“有证据表明,耐药基因在从土壤到重危病人的旅途中,经过了许多次转移。”但并 没有说明其耐药性会逐步下降。C、已然和未然混淆,文中说“目前,研究人员正在调查,人畜粪便是如何 在耐抗生素基因的蔓延中起作用的。”也就是说,目前还不能通过这种方式来检测。D、以偏概全,抗生素 滥用只是产生耐抗生素病菌的其中一个途径。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天下不可一日而无政教,故学不可一日而亡于天下。古者井天下之田,而党庠、遂序、国学之 法立乎其中。则土朝夕所见所闻,无非所以治天下国家之道,其服习必于仁义,而所学必皆尽其材 日取以备公卿大夫百执事之选,则其材行皆已素定,而士之备选者,其施设亦皆素所见闻而已, 不待阅习而后能者也。 后世无井田之法,而学亦或存或废。大抵所以治天下国家者,不复皆出于学。而学之士,群居、 族处,为师弟子之位者,讲章句、课文字而已。至其陵夷之久,则四方之学者废,而为庙,以祀孔 子于天下。盖庙之作,出于学废,而近世之法然也 今天子即位若干年,颇修法度,而革近世之不然者。当此之时,学稍稍立于天下矣,犹曰:“县 之土满二百人,乃得立学。”于是慈溪之士,不得有学,而为孔子庙如故,庙又坏不治。今刘君在 中言于州,使民出钱,将修而作之,未及为而去。后林君肇至,则日:“古之所以为学者吾不得而 见,而法者吾不可以毋循也。虽然,吾之人民于此不可以无教。“即因民钱,作孔子庙,如今之所 云,而治其四旁为学舍,讲堂其中,帅县之子弟,起先生杜君醇为之师,而兴于学。 第4页共15页
第 4 页 共 15 页 一个菌种对抗生素都有耐药性”;C、无中生有,文中说“细菌不仅在同种内,而且在不同的物种之间交换 基因,甚至能够从已经死亡的同类散落的 DNA 中获得基因。”可见,即使杀死细菌,同样不能阻止耐药菌的 传播。D、以偏概全,文中说“欧盟决定从 2006 年 1 月起,全面禁止将抗生素作为牲畜生长促进剂。”并没 有说要禁止各种抗生素。 7 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 人类需要不断开发各种新型抗生素来战胜各种不通的耐抗生素病菌。 B 土壤中的耐药基因经过多次转移,传播给人后其耐药性会逐步下降。 C 检测牲畜排泄物中有无耐药基因即可判定其饲料是否添加了抗生素。 D 只要科学、合理地使用抗生素,人们就不会感染各种耐抗生素病菌。 答案:A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的能力,需要根据原文信息和科学知识推断。 B、无中生有,文中说“有证据表明,耐药基因在从土壤到重危病人的旅途中,经过了许多次转移。”但并 没有说明其耐药性会逐步下降。C、已然和未然混淆,文中说“目前,研究人员正在调查,人畜粪便是如何 在耐抗生素基因的蔓延中起作用的。”也就是说,目前还不能通过这种方式来检测。D、以偏概全,抗生素 滥用只是产生耐抗生素病菌的其中一个途径。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0 题 天下不可一日而无政教,故学不可一日而亡于天下。古者井天下之田,而党庠、遂序、国学之 法立乎其中。则士朝夕所见所闻,无非所以治天下国家之道,其服习必于仁义,而所学必皆尽其材。 一日取以备公卿大夫百执事之选,则其材行皆已素定,而士之备选者,其施设亦皆素所见闻而已, 不待阅习而后能者也。 后世无井田之法,而学亦或存或废。大抵所以治天下国家者,不复皆出于学。而学之士,群居、 族处,为师弟子之位者,讲章句、课文字而已。至其陵夷之久,则四方之学者废,而为庙,以祀孔 子于天下。盖庙之作,出于学废,而近世之法然也。 今天子即位若干年,颇修法度,而革近世之不然者。当此之时,学稍稍立于天下矣,犹曰:“县 之士满二百人,乃得立学。”于是慈溪之士,不得有学,而为孔子庙如故,庙又坏不治。今刘君在 中言于州,使民出钱,将修而作之,未及为而去。后林君肇至,则曰:“古之所以为学者吾不得而 见,而法者吾不可以毋循也。虽然,吾之人民于此不可以无教。“即因民钱,作孔子庙,如今之所 云,而治其四旁为学舍,讲堂其中,帅县之子弟,起先生杜君醇为之师,而兴于学
林君固贤令,而慈溪小邑,无珍产淫货,以来四方游贩之民;田桑之美,有以自足,无水旱之 忧也。无游贩之民,故其俗一而不杂;有以自足,故人慎刑而易治。而吾所见其邑之士,亦多美茂 之材,易成也。杜君者,越之隐君子,其学行宜为人师者也。夫以小邑得贤令,又得宜为人师者为 之师,而以修醇一易治之俗,而进美茂易成之材,虽拘于法,限于势,不得尽如古之所为,吾固信 其教化之将行,而风俗之成也。夫教化可以美风俗,虽然,必久而后至于善。而今之吏,其势不能 以久也。吾虽喜且幸其将行,而又忧夫来者之不吾继也,于是本其意以告来者。 【译文】 天下每日都离不开政治教化,因此不可以一日没有学校 古时代实行井田制,党庠、遂序、国学等各级各类学校在此基础上建立。诸如乡射饮酒、春秋合乐、 养老劳农、尊贤使能、考艺选言等各项社会活动和政务,直至受成、献馘、讯囚这些事情,也没有不在学 校里进行的。学校引进天下智仁、圣义、忠和之士,乃至一技之长、一曲之学,没有不引进的。让那些士 大夫中德才兼备、曾经做官而又退居的人担任老师。祭祀圣人先师,不忘知识学问的来源;用迁徙、驱逐 的办法,激励学生勤勉向善。由此,士子们每天的所见所闻,无不都是治国安邦之道,行为习惯符合仁义 所学本领都能根据他们的潜能。一旦成为各级官吏的后备人才,由于他们的品行都已经过鉴定,他们的业 务能力都已经过实践锻炼,无须从头学起就能胜任。 古代的那些领导,自己不用殚思极虑却没有疏漏,不以功利为念却能功德圆满,其要点就在于此 就是古代圣王办学校以治天下的本意 后世再无井田之法,于是很多学校遭到废弃。那些治天下国家的人,不一定再是学校培养出来的了。 那些所谓的学者,或群居、族居,作为老师或学生,也只讲讲文字章句而己。因为学校废弃已久,那些学 者干脆变学校为庙宇,纷纷祀孔子于天下,用木头泥土仿效佛教道教的做法,给孔子塑王者之像。而州县 官吏率部属祭孔子于春秋两季,学者居然也有不参加的。大概庙宇之兴盛,是因为学校之衰败,这是近世 之法造成的。 今天子即位若干年,颇修法度,革除弊端。于是,学校又稍稍兴盛起来,可还是有规定:“凡县里学生 满二百人,才可以建学校。”于是慈溪县的士子们仍旧不能有学校,只有孔庙,而孔庙也已年久失修。前些 年,刘君向州里打报告,让民众出钱修孔庙,还没动工他就走了,那是三年前的事了。后来林肇任县令, 他说:“我没见过古人如何办学,如今的法度我也不能不遵守。但是,我的百姓不能没有教化。”随即用那 笔钱修孔庙,就像如见看到的,又在庙四周建学堂,召集县里的子弟,聘请杜醇当老师,这样就把学校给 办起来了。林肇真是一个有办法的人啊!当官的,既不违反当今之法,又取得古人才有的实效,那是有道 者才可能得到。林肇这样,就接近于一个有道者了。 林肇当然是一个贤令,而慈溪小县,无珍奇物产以招徕各地流动人口。有田有桑,可以自足,且无水 旱之忧。没有流动人口,所以当地风俗质朴纯正:能够自足,所以当地人民遵纪守法。我所见过的慈溪士 子,也多美茂之材,容易培养。至于杜醇,更是越中隐士,他的品行学识最适合当老师。如今慈溪小县 既有贤县令,又有好老师,虽然限于法度,不能完全复古,但我相信这里的化民成俗事业会做得很好。 教化可以美风俗,这是自然的,但要长期坚持才能功德圆满。如今的官吏有任期限制,难以长期坚持。 我虽为林肇升迁而感到高兴,又担心继任者不能继续这项事业,因此把我们的想法告诉后来者。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气施设亦皆素所见闻而已素:平素 第5页共15页
第 5 页 共 15 页 林君固贤令,而慈溪小邑,无珍产淫货,以来四方游贩之民;田桑之美,有以自足,无水旱之 忧也。无游贩之民,故其俗一而不杂;有以自足,故人慎刑而易治。而吾所见其邑之士,亦多美茂 之材,易成也。杜君者,越之隐君子,其学行宜为人师者也。夫以小邑得贤令,又得宜为人师者为 之师,而以修醇一易治之俗,而进美茂易成之材,虽拘于法,限于势,不得尽如古之所为,吾固信 其教化之将行,而风俗之成也。夫教化可以美风俗,虽然,必久而后至于善。而今之吏,其势不能 以久也。吾虽喜且幸其将行,而又忧夫来者之不吾继也,于是本其意以告来者。 【译文】 天下每日都离不开政治教化,因此不可以一日没有学校。 远古时代实行井田制,党庠、遂序、国学等各级各类学校在此基础上建立。诸如乡射饮酒、春秋合乐、 养老劳农、尊贤使能、考艺选言等各项社会活动和政务,直至受成、献馘、讯囚这些事情,也没有不在学 校里进行的。学校引进天下智仁、圣义、忠和之士,乃至一技之长、一曲之学,没有不引进的。让那些士 大夫中德才兼备、曾经做官而又退居的人担任老师。祭祀圣人先师,不忘知识学问的来源;用迁徙、驱逐 的办法,激励学生勤勉向善。由此,士子们每天的所见所闻,无不都是治国安邦之道,行为习惯符合仁义, 所学本领都能根据他们的潜能。一旦成为各级官吏的后备人才,由于他们的品行都已经过鉴定,他们的业 务能力都已经过实践锻炼,无须从头学起就能胜任。 古代的那些领导,自己不用殚思极虑却没有疏漏,不以功利为念却能功德圆满,其要点就在于此。这 就是古代圣王办学校以治天下的本意。 后世再无井田之法,于是很多学校遭到废弃。那些治天下国家的人,不一定再是学校培养出来的了。 那些所谓的学者,或群居、族居,作为老师或学生,也只讲讲文字章句而已。因为学校废弃已久,那些学 者干脆变学校为庙宇,纷纷祀孔子于天下,用木头泥土仿效佛教道教的做法,给孔子塑王者之像。而州县 官吏率部属祭孔子于春秋两季,学者居然也有不参加的。大概庙宇之兴盛,是因为学校之衰败,这是近世 之法造成的。 今天子即位若干年,颇修法度,革除弊端。于是,学校又稍稍兴盛起来,可还是有规定:“凡县里学生 满二百人,才可以建学校。”于是慈溪县的士子们仍旧不能有学校,只有孔庙,而孔庙也已年久失修。前些 年,刘君向州里打报告,让民众出钱修孔庙,还没动工他就走了,那是三年前的事了。后来林肇任县令, 他说:“我没见过古人如何办学,如今的法度我也不能不遵守。但是,我的百姓不能没有教化。”随即用那 笔钱修孔庙,就像如见看到的,又在庙四周建学堂,召集县里的子弟,聘请杜醇当老师,这样就把学校给 办起来了。林肇真是一个有办法的人啊!当官的,既不违反当今之法,又取得古人才有的实效,那是有道 者才可能得到。林肇这样,就接近于一个有道者了。 林肇当然是一个贤令,而慈溪小县,无珍奇物产以招徕各地流动人口。有田有桑,可以自足,且无水 旱之忧。没有流动人口,所以当地风俗质朴纯正;能够自足,所以当地人民遵纪守法。我所见过的慈溪士 子,也多美茂之材,容易培养。至于杜醇,更是越中隐士,他的品行学识最适合当老师。如今慈溪小县, 既有贤县令,又有好老师,虽然限于法度,不能完全复古,但我相信这里的化民成俗事业会做得很好。 教化可以美风俗,这是自然的,但要长期坚持才能功德圆满。如今的官吏有任期限制,难以长期坚持。 我虽为林肇升迁而感到高兴,又担心继任者不能继续这项事业,因此把我们的想法告诉后来者。 8.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气施设亦皆素.所见闻而已 素:平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