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模拟) 语文(江苏卷) 注意事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8页,包含必考题(第一大题~第五大题)、选座题(第六大题,甲、乙两类文本 只能选做其一)两部分。本试卷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 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 题卡上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您本人的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 干净后,在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时,必需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在答题卡 上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 A.陷阱(jng)怄气(ou)多棱镜(ing)贸然从事(mao ★账堰兰水 B.洪臻亮(hong)简练徠(ian)掰手腕(bai)猝徠不及防(cu) C.拖塌(ta) 毕竟jng)混凝士ning)气喘猱吁吁( chuan) D.纸屑(xue) 盥洗( guan)入场券(quan)唾手可得(tu)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于丹的《〈论语〉心得》激发起了他重读《论语》的兴趣,他一读就产生了相见恨晚之感。 B.手机短信在为人们交流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五花八门的“短信陷阱”,对此我们要多加 提防 C.这个博物馆所收藏的文物琳琅满目、不可胜数,其中所收藏的名画只有巴黎的罗浮宫可与其 分庭抗礼。 D.在今年的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对驻地工作人员具体而微的服务十分满意,纷纷给酒店写 了感谢信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S语文试卷第1页(共8页)
S 语文试卷 第1页(共 8 页) ★ 此卷上交考点保存 ★ 姓名 准考证号 绝密★启用前 2009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模拟) 语 文(江苏卷) 注 意 事 项 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 1. 本试卷共 8 页,包含必考题(第一大题~第五大题)、选座题(第六大题,甲、乙两类文本 只能选做其一)两部分。本试卷满分为 160 分,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考试结束后,请将 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 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 0.5 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 题卡上. 3. 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您本人的是否相符. 4. 作答选择题,必须用 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 干净后,在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时,必需用 0.5 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在答题卡 上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完全正确 .........的一组是(3 分) A.陷阱.(jǐng) 怄.气(òu) 多棱.镜(líng) 贸.然从事(mào) B.洪.獉亮(hóng) 简练.獉(liàn) 掰.手腕(bāi) 猝.獉不及防(cù) C.拖塌.(tà) 毕竟.(jìng) 混凝.土(níng) 气喘.獉吁吁(chuǎn) D.纸屑.(xuè) 盥.洗(guàn) 入场券.(quàn) 唾.手可得(tuò)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于丹的《〈论语〉心得》激发起了他重读《论语》的兴趣,他一读就产生了相见恨晚 ....之感。 B.手机短信在为人们交流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五花八门 ....的“短信陷阱”,对此我们要多加 提防。 C.这个博物馆所收藏的文物琳琅满目、不可胜数,其中所收藏的名画只有巴黎的罗浮宫可与其 分庭抗礼 ....。 D.在今年的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对驻地工作人员具体而微 ....的服务十分满意,纷纷给酒店写 了感谢信。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 ....的一句是(3 分)
A.鉴于美、印等国对国际原油价格步步攀升,纷纷增加了石油储备,我国也应尽快建立国家石 油战略储备体系,以应对国际原油价格的变化 B.会计制度的转换不仅对中国的会计师提出了新的技术性要求,还要求他们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和工作方式,这是新的会计制度带给我们的思考。 C.“鸟巢”“水立方”等造型别致、具有世界级技术难度的北京奥运会场馆建筑,在材料、技术、 施工等诸多环节,无不体现出中国人自主创新。 D.“生态伦理”是一个全新概念,它不仅要求人类将道德关怀从社会延伸到自然环境,而且呼 吁人类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确立为一种道德关系 4.阅读下面的故事,按要求续写结尾。(要求:①必须有动作描写和人物语言描写;②富有想象和意 蕴,内容符合教育家的思想。)(6分) 巴甫雷什乡村学校的花圃里,绽放了春天的第一批月季花。这是个明媚的早晨,该校校长 乌克兰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看到幼儿园的一个小女孩折下一枝鲜艳的月季花,从容地向校外 走去。他很想知道这是为什么,便亲切地问:“小姑娘,花送给谁?能告诉我吗?”小女孩说 奶奶病得很重,很久没有下床了。我说花开了,她有点不信。我摘给她看,看过我就把花送回 来。”听了这天真的回答,苏霍姆林斯基的心颤了。 二、文盲文阅读(2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元绛,字厚之,其先临川危氏。唐末,曾祖仔倡聚众保乡里,进据信州,为杨氏所败,奔杭州, 易姓曰元。祖德昭,仕吴越至丞相,遂为钱塘人。绛生而敏悟,五岁能作诗,九岁谒荆南太守,上 诸朝,贫不能行。长,举进士,以廷试误赋韵,得学究出身 再举登第,调江宁推官,摄上元令。民有号王豹子者,豪占人田,略男女为仆妾,有欲告者, 则杀以灭口。绛捕置于法。甲与乙被酒相殴击,甲归卧,夜为人断足。妻称乙,告里长,执乙诣县, 而甲已死。绛敕其妻曰:“归治而夫丧,乙已伏矣。”阴使信谨吏迹其后,望一僧迎笑,切切私语。 绛命取僧系庑下,诘妻奸状,即吐实。人问其故,绛曰:“吾见妻哭不哀,且与伤者共席而襦无血污 是以知之。 S语文试卷第2页(共8页)
S 语文试卷 第2页(共 8 页) A.鉴于美、印等国对国际原油价格步步攀升,纷纷增加了石油储备,我国也应尽快建立国家石 油战略储备体系,以应对国际原油价格的变化。 B.会计制度的转换不仅对中国的会计师提出了新的技术性要求,还要求他们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和工作方式,这是新的会计制度带给我们的思考。 C.“鸟巢”“水立方”等造型别致、具有世界级技术难度的北京奥运会场馆建筑,在材料、技术、 施工等诸多环节,无不体现出中国人自主创新。 D.“生态伦理”是一个全新概念,它不仅要求人类将道德关怀从社会延伸到自然环境,而且呼 吁人类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确立为一种道德关系。 4.阅读下面的故事,按要求续写结尾。(要求:①必须有动作描写和人物语言描写;②富有想象和意 蕴,内容符合教育家的思想。)(6 分) 巴甫雷什乡村学校的花圃里,绽放了春天的第一批月季花。这是一个明媚的早晨,该校校长、 乌克兰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看到幼儿园的一个小女孩折下一枝鲜艳的月季花,从容地向校外 走去。他很想知道这是为什么,便亲切地问:“小姑娘,花送给谁?能告诉我吗?”小女孩说: “奶奶病得很重,很久没有下床了。我说花开了,她有点不信。我摘给她看,看过我就把花送回 来。”听了这天真的回答,苏霍姆林斯基的心颤了。 他 ▲ ▲ 。 二、文言文阅读(2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8 题。 元绛,字厚之,其先临川危氏。唐末,曾祖仔倡聚众保乡里,进据信州,为杨氏所败,奔杭州, 易姓曰元。祖德.昭,仕吴越至丞相,遂为钱塘人。绛生而敏悟,五岁能作诗,九岁谒荆南太守,上 诸朝,贫不能行。长,举进士,以廷试误赋韵,得学究出身。 再举登第,调江宁推官,摄上元令。民有号王豹子者,豪占人田,略男女为仆妾,有欲告者, 则杀以灭口。绛捕置于法。甲与乙被酒相殴击,甲归卧,夜为人断足。妻称乙,告里长,执乙诣县, 而甲已死。绛敕其妻曰:“归治而夫丧,乙已伏矣。”阴使信谨吏迹其后,望一僧迎笑,切切私语。 绛命取僧系.庑下,诘妻奸状,即吐实。人问其故,绛曰:“吾见妻哭不哀,且与伤者共席而襦无血污, 是以知之
安抚使范仲淹表其材,知永新县。豪子龙聿诱少年周整饮博,以技胜之,计其赀折取上腴田 立券。久而整母始知之,讼于县,县索券为证,则母手印存,弗受。又讼于州,至击登闻鼓,皆不 得直。绛至,母又来诉,绛视券,呼谓聿曰:“券年月居印上,是必得周母他牍尾印,而撰伪券续之 耳。”聿骇谢,即日归整田 绛为官精明,然不苛暴。知通州海门县,淮民多盗贩盐,制置使建言,满二十斤者皆坐徒。绛 曰:“海滨之人,恃盐以为命,非群贩比也。”笞而纵之。擢江西转运判官、知台州。州大水冒城 民庐荡析。绛岀库钱,即其处作室数干区,命人自占,与期三岁偿费,流移者皆复业。又甓其城, 因门为闸,以御湍涨。后人守其法 后绛入为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寻拜三司使、参知政事。绛所至有威名,工于文辞,为流辈推 许。虽在中书,而蕃夷书诏,犹多岀其手。数请老,神宗命其子耆宁校书崇文院,慰留之。既得谢, 帝眷眷命之曰:“卿可营居京师,朕当资币金,且便耆年仕进。”绛曰:“臣有田庐在昊,乞归鬻之 即筑室都城,得望属车之尘,幸矣。敢冀赐邪?”既行,追赍白金干两,敕以蚤还。绛至吴逾岁 以老病奏,恐不能奉诏。三年而薨,年七十六。赠太子少师,谥曰章简。 (《宋史列传第一百二》有删改)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绛命取僧系庑下 系:捆绑 B.豪子龙聿诱少年周整饮博 博:斗殴 C.因门为闸,以御湍涨 因:利用 D.寻拜三司使、参知政事 寻:不久 6.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元绛“为官精明”和“不苛暴”的一组是(3分) 绛敕其妻曰:“归治而夫丧,乙已伏矣。 A 绛曰:“海滨之人,恃盐以为命,非群贩比也。” 绛曰:“吾见妻哭不哀,且与伤者共席而襦无血污,是以知之 B: L县索券为证,则母手印存,弗受 绛捕置于法 即其处作室数千区,命人自占,与期三岁偿费。 S语文试卷第3页(共8页)
S 语文试卷 第3页(共 8 页) 安抚使范仲淹表其材,知永新县。豪子龙聿诱少年周整饮博.,以技胜之,计其赀折取上腴田, 立券。久而整母始知之,讼于县,县索券为证,则母手印存,弗受。又讼于州,至击登闻鼓,皆不 得直。绛至,母又来诉,绛视券,呼谓聿曰:“券年月居印上,是必得周母他牍尾印,而撰伪券续之 耳。”聿骇谢,即日归整田。 绛为官精明,然不苛暴。知通州海门县,淮民多盗贩盐,制置使建言,满二十斤者皆坐徒。绛 曰:“海滨之人,恃盐以为命,非群贩比也。”笞而纵之。擢江西转运判官、知台州。州大水冒城, 民庐荡析。绛出库钱,即其处作室数千区,命人自占,与期三岁偿费,流移者皆复业。又甓其城, 因.门为闸,以御湍涨。后人守其法。 后绛入为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寻.拜三司使、参知政事。绛所至有威名,工于文辞,为流辈推 许。虽在中书,而蕃夷书诏,犹多出其手。数请老,神宗命其子耆宁校书崇文院,慰留之。既得谢, 帝眷眷命之曰:“卿可营居京师,朕当资币金,且便耆年仕进。”绛曰:“臣有田庐在吴,乞归鬻之, 即筑室都城,得望属车之尘,幸矣。敢冀赐邪?”既行,追赍白金千两,敕以蚤还。绛至吴逾岁, 以老病奏,恐不能奉诏。三年而薨,年七十六。赠太子少师,谥曰章简。 (《宋史·列传第一百二》有删改)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A.绛命取僧系.庑下 系:捆绑 B.豪子龙聿诱少年周整饮博. 博:斗殴 C.因.门为闸,以御湍涨 因:利用 D.寻.拜三司使、参知政事 寻:不久 6.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元绛“为官精明”和“不苛暴”的一组是(3 分) 绛敕其妻曰:“归治而夫丧,乙已伏矣。” 绛曰:“海滨之人,恃盐以为命,非群贩比也。” A. 绛曰:“吾见妻哭不哀,且与伤者共席而襦无血污,是以知之。” 县索券为证,则母手印存,弗受。 B. 绛捕置于法。 即其处作室数千区,命人自占,与期三岁偿费。 C.
以技胜之,计其赀折取上腴田,立券。 既行,追赍白金千两。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元绛的祖先本来不姓元,唐代末年,元绛曾祖父曾经为保卫乡里聚集众人,进入并据有了信 州,后被杨氏打败,逃奔到杭州,改姓元。祖父在吴越做官,于是成为钱塘人 B.元绛任江宁推官时,上元县有甲乙二人酒醉后打架,甲夜里被人砍死了。甲的妻子说是乙砍 的,告到里长那里,又抓着乙去到县衙。元绛最终查明真相,惩治了真凶 C.元绛任台州知府时,有一次台州城外发大水,百姓的房屋被冲倒。元绛就用砖头砌高城墙, 利用城门作为水闸,用以抵御湍急暴涨的水流,后来的台州官员也都沿用这一方法 D.元绛不论在哪里做官都有很好的名声,并且擅长文辞,被当时的人推重赞赏。即使后来在内 廷中任职,皇帝给蕃夷的诏书,大多出自他的手笔。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阴使信谨史迹其后,望一僧迎笑,切切私语。 (2)臣有田庐在吴,乞归鬻之,即筑室都城,得望属车之尘,幸矣。 、诗词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卜算子 刘克庄 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干般巧 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 【注】①刘克庄南宋著名词人,一生志力于抗金复国大业,却屡遭当国者的排挤,压制和迫害。 (1)历代词评家认为本词中“百种千般巧”中的“巧”字确实巧,它巧在哪里?请结合本词作简要赏 析。(5分) (2)本词上阕中“道是天公不惜花”与下阕的“道是天公果惜花”,从这两句似是矛盾的词句中,看 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浔阳江头夜送客 (白居易《琵琶行》 (2)若夫 而▲,彼且恶乎待哉!(《庄子·逍遥游》) (3)飞湍瀑流争喧豗, (4)▲,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5)唯草木之零落兮,▲ S语文试卷第4页(共8页)
S 语文试卷 第4页(共 8 页) 以技胜之,计其赀折取上腴田,立券。 既行,追赍白金千两。 D.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 ...的一项是(3 分) A.元绛的祖先本来不姓元,唐代末年,元绛曾祖父曾经为保卫乡里聚集众人,进入并据有了信 州,后被杨氏打败,逃奔到杭州,改姓元。祖父在吴越做官,于是成为钱塘人。 B.元绛任江宁推官时,上元县有甲乙二人酒醉后打架,甲夜里被人砍死了。甲的妻子说是乙砍 的,告到里长那里,又抓着乙去到县衙。元绛最终查明真相,惩治了真凶。 C.元绛任台州知府时,有一次台州城外发大水,百姓的房屋被冲倒。元绛就用砖头砌高城墙, 利用城门作为水闸,用以抵御湍急暴涨的水流,后来的台州官员也都沿用这一方法。 D.元绛不论在哪里做官都有很好的名声,并且擅长文辞,被当时的人推重赞赏。即使后来在内 廷中任职,皇帝给蕃夷的诏书,大多出自他的手笔。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 阴使信谨史迹其后,望一僧迎笑,切切私语。 (2) 臣有田庐在吴,乞归鬻之,即筑室都城,得望属车之尘,幸矣。 三、诗词鉴赏(10 分) 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卜算子 刘克庄① 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 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 【注】①刘克庄:南宋著名词人,一生志力于抗金复国大业,却屡遭当国者的排挤,压制和迫害。 (1)历代词评家认为本词中“百种千般巧”中的“巧”字确实巧,它巧在哪里?请结合本词作简要赏 析。(5 分) (2)本词上阕中“道是天公不惜花”与下阕的“道是天公果惜花”,从这两句似是矛盾的词句中,看 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 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浔阳江头夜送客, ▲ 。(白居易《琵琶行》) (2) 若夫 ▲ ,而 ▲ ,彼且恶乎待哉!(《庄子·逍遥游》) (3) 飞湍瀑流争喧豗, ▲ 。 (4) ▲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5) 唯草木之零落兮, ▲
(6)昔我往矣,_▲:今我来思, (《诗经·小雅·采薇》) 五、现代文阅读必考题:文学类文本(22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4题。 绝唱 严阵 我每年都要到圆明园去,虽然圆明园一直有荷花池,三四月间,荷叶出水,一片清绿。五六月 间,花瓣初展,点点新红。可我到圆明园看荷花,却既不在三四月间去看它的绿叶,也不在五六月 间去看它的红花。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圆明园的荷花和别处的荷花不一样;它说的话不一样,它 做的梦也不一样。 因此我愿在每年的初冬季节到圆明园去,不是为别的去,就是为了在这个时候,到那里的荷花 池去看荷花 诚然,荷花的绿叶的美是无可比拟的,它浅浅的深深的绿叶上凝聚着汪汪点点的水露,在阳光 的照射下,宛如透明的翡翠上滚动的几颗珍珠。 这是这一塘荷花最美的时候吗?“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名句曾被人无数次地吟咏过,的确,我 起初曾经以为,这是荷花最美的时候,可是我现在却觉得,也许—切并非如此。 诚然,荷花的红花的美是有口皆碑的。它粉粉的,淡淡的,文文的,雅雅的,仿佛永远是十五 六岁的年纪,不管在眀亮的阳光下或是在轻风细雨中,它婷婷于岸畔又隐隐于水底的那些神秘莫测 的艳影,都会使人心醉神迷。 是一塘荷花最美的时候吗?“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行,人们总是不绝于口。当然,我也曾 经认为,满塘红艳是荷花最美的时候,可是,我现在越来越不这么认为了。 既然绿叶不是最美,红花也不是最美,那么荷花到底在什么时候才是最美的呢? 那是一个十多年前的十月,我孤自一人到圆明园,想去寻找那里的残秋,可是当我徜徉于既找 不到一片绿叶也找不到朵红花的荷花池的石岸上,无意之间,我却被蓦然呈现在我面前的另一种 景色震撼了:在映满圆明园断石残柱所组成的黑白相间的奇妙图案的水影中间,交织其上的是一池 S语文试卷第5页(共8页)
S 语文试卷 第5页(共 8 页) (6) 昔我往矣, ▲ ;今我来思, ▲ 。(《诗经·小雅·采薇》) 五、现代文阅读必考题:文学类文本(22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1~14 题。 绝 唱 严 阵 我每年都要到圆明园去,虽然圆明园一直有荷花池,三四月间,荷叶出水,一片清绿。五六月 间,花瓣初展,点点新红。可我到圆明园看荷花,却既不在三四月间去看它的绿叶,也不在五六月 间去看它的红花。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圆明园的荷花和别处的荷花不一样;它说的话不一样,它 做的梦也不一样。 因此我愿在每年的初冬季节到圆明园去,不是为别的去,就是为了在这个时候,到那里的荷花 池去看荷花。 诚然,荷花的绿叶的美是无可比拟的,它浅浅的深深的绿叶上凝聚着汪汪点点的水露,在阳光 的照射下,宛如透明的翡翠上滚动的几颗珍珠。 这是这一塘荷花最美的时候吗?“接天莲叶无穷碧”的名句曾被人无数次地吟咏过,的确,我 起初曾经以为,这是荷花最美的时候,可是我现在却觉得,也许一切并非如此。 诚然,荷花的红花的美是有口皆碑的。它粉粉的,淡淡的,文文的,雅雅的,仿佛永远是十五 六岁的年纪,不管在明亮的阳光下或是在轻风细雨中,它婷婷于岸畔又隐隐于水底的那些神秘莫测 的艳影,都会使人心醉神迷。 这是一塘荷花最美的时候吗?“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行,人们总是不绝于口。当然,我也曾 经认为,满塘红艳是荷花最美的时候,可是,我现在越来越不这么认为了。 既然绿叶不是最美,红花也不是最美,那么荷花到底在什么时候才是最美的呢? 那是一个十多年前的十月,我孤自一人到圆明园,想去寻找那里的残秋,可是当我徜徉于既找 不到一片绿叶也找不到一朵红花的荷花池的石岸上,无意之间,我却被蓦然呈现在我面前的另一种 景色震撼了:在映满圆明园断石残柱所组成的黑白相间的奇妙图案的水影中间,交织其上的是一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