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套中考语文卷汇编之议论文阅读 白手起家,不能手无寸铁 ①我们常常说,“人可以白手起家,但不能手无寸铁”。这里的“铁”,就是一个人立身 处世的资本和能耐,也可以说是你创业的本领。 ②哈佛大学教授哈恩曼曾经这样说:即使你再羸弱、再贫穷、再普通,你仍然拥有别人 羡慕的优势。对于梦想难成真的人来说,不是缺少才能,而是缺少对自己才能的发现,缺少 对自己人生价值的开发利用。 ③美国人马克吐温作为职业作家和演说家,在文学领域和演说领域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成为世界范围内受人尊敬的文学和演说大师。但是,在他选择文学和演说之前,他曾经试图 成为一名商人。他先是投资开发打印机,花费了整整3年的时间,最后把千辛万苦借来的5 万美元全部赔光了。他又发现出版商因为发行他的著作而赚了大钱。他很不服气,心想 我自己写了文章自己出版发行,所有的利润不都是自己的吗?为何不自己开一个出版公司呢? 他于是又投资开了一家出版公司。但是,他不知道,写作与经商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他很 快就因为债务陷入了困境,出版公司破产了,他也陷入了更大的债务危机当中 ④经过两次经商失败的打击,马克·吐温终于认识到自己经商的无能,他彻底断绝了经 商的念头。痛定思痛,他发现自己没有找到自己的强项,自己有写作和演讲的才能,而自己 却没有很好地使用。到全国巡回演讲,在演讲的间隙里埋头写作。很快,风趣幽默的马克吡吐 温声名大噪,成为全国知名的演说家,脍炙人口的作品也迅速走红 ⑤美国政治家富兰克林说:“宝贝放错了地方就是废物。”马克·吐温开始经商的经历就 是把宝贝放错了地方。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你也许兴趣广泛,掌握多种技能,但是,在所 有的长处中,总是有你的强项。成功者的原则是:去选择最能够使自己全力以赴的、最能够 使自己的品格和长处得以充分发挥的职业。因为,唯有充分利用了自己的长处,才能够让自 己的人生增值:相反,你总是选择自己的短处,你的人生就只能贬值了 ⑥很显然,一个人的成功,来自于对自己优势的发现,来自于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专 注和投入,来自于对自己事业的无怨无悔!而这些,正是一个成功者必备的人生之“铁”。 ⑦当你发现培养了自己的手中之“铁”的时候,等待你去采擿的,都是人生甘甜的果实 (选自《意林》2011第5期) 15.作者由“人可以白手起家,但不能手无寸铁”这一俗语说起,以“铁”喻 着用马克·吐温的事例及 阐释了一个成功者必备的人生之“铁”是 (5分) 16.本文在论述过程中,举了马克·吐温投资开发打印机失败的事例之后,又举了他投资出 版公司失败的事例,这看似多余,其实并非如此,为什么?(3分) 17.读了全文,联系实际,谈谈你对第⑦段划线句的感悟联想。(50字左右)(5分) (二)15.立身处世的资本和能耐(或:创业的本领)富兰克林的名言对自己优势 的发现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专注和投入对自己事业的无怨无悔(5分,每处1分) 16.因为二者论述的侧重点不同,举马克·吐温第二次失败的例子是为了把论证引向深入 (或:举马克·吐温第一次失败的例子是为了论证“对于梦想难成真的人来说,不是缺少才 能,而是缺少对自己才能的发现”的道理:而举他第二次失败的例子是为了论证“发现了自 己优势后,还要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专注和投入”才能成功的道理。二者论述的重点不同 或:举第一次失败的例子是为了论证想要成功先要善于发现优势的道理:举第二次失败的例
100 套中考语文卷汇编之议论文阅读 白手起家,不能手无寸铁 ①我们常常说,“人可以白手起家,但不能手无寸铁”。这里的“铁”,就是一个人立身 处世的资本和能耐,也可以说是你创业的本领。 ②哈佛大学教授哈恩曼曾经这样说:即使你再羸弱、再贫穷、再普通,你仍然拥有别人 羡慕的优势。对于梦想难成真的人来说,不是缺少才能,而是缺少对自己才能的发现,缺少 对自己人生价值的开发利用。 ③美国人马克·吐温作为职业作家和演说家,在文学领域和演说领域取得了极大的成功, 成为世界范围内受人尊敬的文学和演说大师。但是,在他选择文学和演说之前,他曾经试图 成为一名商人。他先是投资开发打印机,花费了整整 3 年的时间,最后把千辛万苦借来的 5 万美元全部赔光了 。他又发现出版商因为发行他的著作而赚了大钱。他很不服气,心想, 我自己写了文章自己出版发行,所有的利润不都是自己的吗?为何不自己开一个出版公司呢? 他于是又投资开了一家出版公司。但是,他不知道,写作与经商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他很 快就因为债务陷入了困境,出版公司破产了,他也陷入了更大的债务危机当中。 ④经过两次经商失败的打击,马克·吐温终于认识到自己经商的无能,他彻底断绝了经 商的念头。痛定思痛,他发现自己没有找到自己的强项,自己有写作和演讲的才能,而自己 却没有很好地使用。到全国 巡回演讲,在演讲的间隙里埋头写作。很快,风趣幽默的马克·吐 温声名大噪,成为全国知名的演说家,脍炙人口的作品也迅速走红。 ⑤美国政治家富兰克林说:“宝贝放错了地方就是废物。”马克·吐温开始经商的经历就 是把宝贝放错了地方。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你也许兴趣广泛,掌握多种技能,但是,在所 有的长处中,总是有你的强项。成功者的原则是:去选择最能够使自己全力以赴的、最能够 使自己的品格和长处得以充分发挥的职业。因为,唯有充分利用了自己的长处,才能够让自 己的人生增值;相反,你总是选择自己的短处,你的人生就只能贬值了。 ⑥很显然,一个人的成功,来自于对自己优势的发现,来自于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专 注和投入,来自于对自己事业的无怨无悔!而这些,正是一个成功者必备的人生之“铁”。 ⑦当你发现培养了自己的手中之“铁”的时候,等待你去采摘的,都是人生甘甜的果实。 (选自《意林》2011 第 5 期) 15.作者由“人可以白手起家,但不能手无寸铁”这一俗语说起,以“铁”喻 ;接 着用马克·吐温的事例及 ,阐释了一个成功者必备的人生之“铁”是 , , 。(5 分) 16.本文在论述过程中,举了马克·吐温投资开发打印机失败的事例之后,又举了他投资出 版公司失败的事例,这看似多余,其实并非如此,为什么?(3 分) 17.读了全文,联系实际,谈谈你对第⑦段划线句的感悟联想。(50 字左右)(5 分) (二)15.立身处世的资本和能耐(或:创业的本领) 富兰克林的名言 对自己优势 的发现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专注和投入 对自己事业的无怨无悔(5 分,每处 1 分) 16.因为二者论述的侧重点不同,举马克·吐温第二次失败的例子是为了把论证引向深入。 (或:举马克·吐温第一次失败的例子是为了论证“对于梦想难成真的人来说,不是缺少才 能,而是缺少对自己才能的发现”的道理;而举他第二次失败的例子是为了论证“发现了自 己优势后,还要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专注和投入”才能成功的道理。二者论述的重点不同。 或:举第一次失败的例子是为了论证想要成功先要善于发现优势的道理;举第二次失败的例
子是为了论证要充分发挥优势才能成功的道理。)(3分,言之有理即可。) 17.示例:①这句话让我明白,每个人都有实现梦想的机会,每朵花都有开放的理由,关键 是我们要善于发现自己手中的“铁”,这样就会采摘到甜美的果实。②也许你没有运动的天 赋,也许你缺乏艺术的才华,但是,“天生我才必有用”,只要不断培养你的优势,总有 天你会实现你心中的梦想。(5分,言之有理均可) 兰州 心灵百叶窗 刘心武 ①你的心灵小木屋,有与外界沟通的窗口,那心灵之窗,你安装百叶帘了吗? ②常常地,你为那从窗口满泻而入的金光,满心欢喜,无比自豪。是的,人生怎能没有 光明,心灵怎能任其幽暗?心灵小木屋,必得有大千世界的光和热涌入,才会有生机,有生 趣,才能酿出灵感,产生出创造的冲动。所谓幸福与欢乐,与心灵门窗的畅开程度,一般来 说,是成正比的。 ③但是,在生命历程的某些时段,外界所射入的光,未必都是纯净的阳光。你取得了某 些成绩,获得了某些收益,于是,捧场的光、阿谀的光、嫉妒的光、怀疑的光,都可能灼热 刺目地破窗涌入,或许令你兴奋莫名、忘记了自己的实际斤两:或许令你顿生烦恼、不能冷 静自持。这时,口口你的心灵之窗安装了操纵自如的百叶帘,口口,你就可以灵活调整那叶 片的开合程度,使那些光线恰到好处地透射进来一一你需要适度的鼓励之光,以滋润你那在 奋进中也许有些疲惫的心灵:你也应该适度地容纳批评挑剔之光,以使自己清醒地认识到自 己的不足。 ④不过,当下的中国人,因成功发财而受到强光照射的,毕竟还是很小的一部分,中间 状态的所谓“芸芸众生”,多有“不如意事常八九”之叹;还没有走上社会的学生,学业的 压力、考取高一级学校的压力、家长“望子成龙”的压力、同学间公开竞争与隐性攀比的压 力,都不小;从技校或大学毕业出来的青年人,求职的压力、求到职后工作任务的压力、特 别是人际交往间怎么也磨合不好的压力,都会使心灵里蓄满焦虑。在这种情况下,适当开大 心灵的窗户,增加进光量,并扩展自己的视野,可作为第一步措施。但天有阴晴风雨,不能 总是企盼外光来疗救自我心灵因焦虑而派生出的幽暗低沉;再说,了望外面那精彩的世界, 这山望去那山高,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固然有激励自己在这以竞争为发展机制的社会中, 胸怀抱负艰苦奋斗,以期能跻身“成功人士”行列的好的一面,但过多地“外望”,欲望膨 胀,把心旌弄得噼啪乱卷,也可能会生发出好高骛远、不自量力的浮躁乃至非分之心。这样, 就必须采取第二步措施一一安装窗帘,使自己和窗外的光线与风景,保持以能变化的互动关 系 ⑤在生命的某些时刻,不仅卷起百叶帘,而且洞开窗扉,让外界的阳光、气流,挟带着 人间的复杂滋味,任其涌入,当然是必要的,也往往会给我们带来生命中最直接的快感 ⑥但是,在生命的更多时段,还是以心灵之窗的百叶帘,把内心的光线与氛围调节在对 自己最恰切的状态吧。如果外界泻入的光线太强,就把百叶合拢一些,保持一派安谧平静 如果外界一时阴雨绵绵,就点燃你的心灯,把你的心灵小木屋照得和平时一样明亮 ⑦你那心灵小木屋的窗户还没有安装百叶帘么?莫迟疑,快动手,赶紧把它装上! 22.阅读全文,说说你对标题“心灵百叶窗”的理解。(4分) 23.联系上下文,填入第③段空格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4分) A.因为但是B.即使那么C.虽然但是D.如果那么 24.第⑥段中加点的“泻入的光线太强”“一时阴雨绵绵”分别指代什么内容?(4分) 泻入的光线太强 时阴雨绵绵:
子是为了论证要充分发挥优势才能成功的道理。)(3 分,言之有理即可。) 17.示例:①这句话让我明白,每个人都有实现梦想的机会,每朵花都有开放的理由,关键 是我们要善于发现自己手中的“铁”,这样就会采摘到甜美的果实。②也许你没有运动的天 赋,也许你缺乏艺术的才华,但是,“天生我才必有用”,只要不断培养你的优势,总有一 天你会实现你心中的梦想。(5 分,言之有理均可) 兰州 心灵百叶窗 刘心武 ①你的心灵小木屋,有与外界沟通的窗口,那心灵之窗,你安装百叶帘了吗? ②常常地,你为那从窗口满泻而入的金光,满心欢喜,无比自豪。是的,人生怎能没有 光明,心灵怎能任其幽暗?心灵小木屋,必得有大千世界的光和热涌入,才会有生机,有生 趣,才能酿出灵感,产生出创造的冲动。所谓幸福与欢乐,与心灵门窗的畅开程度,一般来 说,是成正比的。 ③但是,在生命历程的某些时段,外界所射入的光,未必都是纯净的阳光。你取得了某 些成绩,获得了某些收益,于是,捧场的光、阿谀的光、嫉妒的光、怀疑的光,都可能灼热 刺目地破窗涌入,或许令你兴奋莫名、忘记了自己的实际斤两;或许令你顿生烦恼、不能冷 静自持。这时,□□你的心灵之窗安装了操纵自如的百叶帘,□□,你就可以灵活调整那叶 片的开合程度,使那些光线恰到好处地透射进来——你需要适度的鼓励之光,以滋润你那在 奋进中也许有些疲惫的心灵;你也应该适度地容纳批评挑剔之光,以使自己清醒地认识到自 己的不足。 ④不过,当下的中国人,因成功发财而受到强光照射的,毕竟还是很小的一部分,中间 状态的所谓“芸芸众生”,多有“不如意事常八九”之叹;还没有走上社会的学生,学业的 压力、考取高一级学校的压力、家长“望子成龙”的压力、同学间公开竞争与隐性攀比的压 力,都不小;从技校或大学毕业出来的青年人,求职的压力、求到职后工作任务的压力、特 别是人际交往间怎么也磨合不好的压力,都会使心灵里蓄满焦虑。在这种情况下,适当开大 心灵的窗户,增加进光量,并扩展自己的视野,可作为第一步措施。但天有阴晴风雨,不能 总是企盼外光来疗救自我心灵因焦虑而派生出的幽暗低沉;再说,了望外面那精彩的世界, 这山望去那山高,懂得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固然有激励自己在这以竞争为发展机制的社会中, 胸怀抱负艰苦奋斗,以期能跻身“成功人士”行列的好的一面,但过多地“外望”,欲望膨 胀,把心旌弄得噼啪乱卷,也可能会生发出好高骛远、不自量力的浮躁乃至非分之心。这样, 就必须采取第二步措施——安装窗帘,使自己和窗外的光线与风景,保持以能变化的互动关 系。 ⑤在生命的某些时刻,不仅卷起百叶帘,而且洞开窗扉,让外界的阳光、气流,挟带着 人间的复杂滋味,任其涌入,当然是必要的,也往往会给我们带来生命中最直接的快感。 ⑥但是,在生命的更多时段,还是以心灵之窗的百叶帘,把内心的光线与氛围调节在对 自己最恰切的状态吧。如果外界泻入的光线太强 .......,就把百叶合拢一些,保持一派安谧平静; 如果外界一时阴雨绵绵 ......,就点燃你的心灯,把你的心灵小木屋照得和平时一样明亮。 ⑦你那心灵小木屋的窗户还没有安装百叶帘么?莫迟疑,快动手,赶紧把它装上! 22.阅读全文,说说你对标题“心灵百叶窗”的理解。(4 分) 23.联系上下文,填入第③段空格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4 分) A.因为 但是 B.即使 那么 C.虽然 但是 D.如果 那么 24.第⑥段中加点的“泻入的光线太强”“一时阴雨绵绵”分别指代什么内容?(4 分) 泻入的光线太强: 一时阴雨绵绵:
26.结合你的一次经历,谈谈对“所谓幸福与欢乐,与心灵门窗的畅开程度,一般来说,是 成正比的”这句话的认识。(3分) (4分)“百叶窗”可以自如地调整叶片开合程度。“心灵百叶窗”是说人要善于调节自 己的状态,面对外界是非风雨。 23.(3分)D 24.(4分)“泻入的光线太强”指代成功发财(取得成绩、获得收益)的时候;“一时阴雨 绵绵”指代人生因不如意而心灵蓄满焦虑时 25.(4分)判断1分,理由1分。示例 名言一可以作为论据。(1分)“胜不骄,败不馁”是说取得成绩的时候不骄傲自满,失败的 时候不气馁,可以用来论述本文正确面对外物的得失这一观点。 名言二不可以作为论据。“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是说“思”和“内省”是促进 自己提高的方式,与本文论述的观点不符。 26.(3分)应围绕“外界对人的积极影响”谈。认识2分,结合实例1分。 安顺 (四)阅读下面选文《让有些话穿耳而过》(段奇清),完成25-—29题。(14分) ①李肇星曾在一篇文章中记述了他儿子3岁时的一些充满意趣的奇言妙语。有次他儿 子在回答“人为什么会长两只耳朵”时说:“可以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光进不出就会 装不下。” ②由此,我想起了一句话:让有些话穿耳而过 ③譬如某一天,你无意中听到一些诽谤和中伤你的话语,就让它穿耳而过。那也许是 别人对你某一个不经意的行为、某一句不经意的话产生了误解你要相信,浊者自浊,清者自 清,只要假以时日,他一定会看出你的初衷与本真。于是你便拥有了一颗平静安宁的心 ④如果偶尔听到有人指责你太不细心,未能做到未雨绸缪、防微杜渐,要让它穿耳而 过尽管他的指责是善意的,可是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渺小的,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不踏 入认识上的歧途不要太过相信“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话,无论自己对将来有多少设想, 可它终究没有发生。最为紧要的是要抓住今天,认认真真活在当下。如此,才会在有限的生 命中不为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浪费自己宝贵的光阴,才会不为那些旁逸斜出的枝权失去自己 的吟咏与歌唱。你才能听到妻儿的欢声笑语,才能沐浴到金色的夕阳、绚烂的晚照。即便风 雨骤然而至,也依然轻裘绞带,玉树临风 ⑤如果有人说你才貌双全,要让它穿耳而过。那才华学识本是天外有天、山外有山 那形貌亦是父母的遗传并非自己的努力,原本不值得他人夸奖 ⑥如果有人说你出类拔萃,却白壁微瑕,也要让它穿耳而过。是否出类拔革姑且不说 不完美本是人生的一种常态,如此,你就能摆脱“一次失败就成永远颓势”的阴影,就能走 出“局部不完美就泛滥成整体否定”的误区,就始终能保持淸醒的头脑。 ⑦对于一些冷漠无情或者耍小聪明的话,对于一些玩世不恭,不知轻重的话,对于一 些上下之势、高低权争、男女绯闻的话,都要让它穿耳而过。这样,你就会秋波无很,素心 如玉。纵然那些对你有用,却让你智所不能逮、力所不能及,以致被夺了幸福与快乐的话语, 就要让它们穿耳而过,随风而逝。 ⑧人生是一个容器,可这个容器的容量实在是非常有限愁苦与畏惧多了,欢乐与勇气 就少了:局促与紧张多了,潇洒与轻松就少了:傲慢与骄矜多了,恭谨与谦虚就少了一些不 需要的话语存放太多了,一些箴言就会无处落脚。让有些话穿耳而过 25、第①段事例的作用是什么?(3分)
26.结合你的一次经历,谈谈对“所谓幸福与欢乐,与心灵门窗的畅开程度,一般来说,是 成正比的”这句话的认识。(3 分) 22.(4 分)“百叶窗”可以自如地调整叶片开合程度。“心灵百叶窗”是说人要善于调节自 己的状态,面对外界是非风雨。 23.(3 分)D 24.(4 分)“泻入的光线太强”指代成功发财(取得成绩、获得收益)的时候;“一时阴雨 绵绵”指代人生因不如意而心灵蓄满焦虑时。 25.(4 分)判断 1 分,理由 1 分。示例: 名言一可以作为论据。(1 分)“胜不骄,败不馁”是说取得成绩的时候不骄傲自满,失败的 时候不气馁,可以用来论述本文正确面对外物的得失这一观点。 名言二不可以作为论据。“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是说“思”和“内省”是促进 自己提高的方式,与本文论述的观点不符。 26.(3 分)应围绕“外界对人的积极影响”谈。认识 2 分,结合实例 1 分。 安顺 (四)阅读下面选文《 让有些话穿耳而过》 (段奇清),完成 25——29 题。(14 分) ① 李肇星曾在一篇文章中记述了他儿子 3 岁时的一些充满意趣的奇言妙语。有次他儿 子在回答“人为什么会长两只耳朵”时说:“可以一个耳朵进,一个耳朵出,光进不出就会 装不下。” ② 由此,我想起了一句话:让有些话穿耳而过。 ③ 譬如某一天,你无意中听到一些诽谤和中伤你的话语,就让它穿耳而过。那也许是 别人对你某一个不经意的行为、某一句不经意的话产生了误解你要相信,浊者自浊,清者自 清,只要假以时日,他一定会看出你的初衷与本真。于是你便拥有了一颗平静安宁的心。 ④ 如果偶尔听到有人指责你太不细心,未能做到未雨绸缪、防微杜渐,要让它穿耳而 过尽管他的指责是善意的,可是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是渺小的,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不踏 入认识上的歧途不要太过相信“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话,无论自己对将来有多少设想, 可它终究没有发生。最为紧要的是要抓住今天,认认真真活在当下。如此,才会在有限的生 命中不为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浪费自己宝贵的光阴,才会不为那些旁逸斜出的枝杈失去自己 的吟咏与歌唱。你才能听到妻儿的欢声笑语,才能沐浴到金色的夕阳、绚烂的晚照。即便风 雨骤然而至,也依然轻裘绞带,玉树临风。 ⑤ 如果有人说你才貌双全,要让它穿耳而过。那才华学识本是天外有天、山外有山, 那形貌亦是父母的遗传并非自己的努力,原本不值得他人夸奖。 ⑥ 如果有人说你出类拔萃,却白壁微瑕,也要让它穿耳而过。是否出类拔革姑且不说, 不完美本是人生的一种常态,如此,你就能摆脱“一次失败就成永远颓势”的阴影,就能走 出“局部不完美就泛滥成整体否定”的误区,就始终能保持清醒的头脑。 ⑦ 对于一些冷漠无情或者耍小聪明的话,对于一些玩世不恭,不知轻重的话,对于一 些上下之势、高低权争、男女绯闻的话,都要让它穿耳而过。这样,你就会秋波无很,素心 如玉。纵然那些对你有用,却让你智所不能逮、力所不能及,以致被夺了幸福与快乐的话语, 就要让它们穿耳而过,随风而逝。 ⑧ 人生是一个容器,可这个容器的容量实在是非常有限愁苦与畏惧多了,欢乐与勇气 就少了;局促与紧张多了,潇洒与轻松就少了;傲慢与骄矜多了,恭谨与谦虚就少了一些不 需要的话语存放太多了,一些箴言就会无处落脚。让有些话穿耳而过。 25 、第① 段事例的作用是什么?( 3 分) 答:
2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27、第③段中有一个短语“平静安宁的心”,请从第⑦段中找出意思与之相近的两个词语 (2分)答: 28、从结构上看,③④⑤⑥段之间是什么关系?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说明。(3分) 谷 29、读完全文后,写出你获得了怎样的人生启示。(3分) 25、增强可读性;引出中心论点 26、让有些话(语)穿耳而过 27、秋波无痕素心如玉 28、并列关系。因为3、4段是从反面说我们要有平和宁静的心态,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5、 6段是从正面说我们要谦虚,要始终能保持清醒的头脑。 29、示例1:人生是一个容量有限的容器,因而要选择欢乐与通气、潇洒与轻松、恭谨与谦 虚,让有些话语穿耳而过。 示例2:对于一些冷漠无情,耍小聪明、玩世不恭、不知轻重、上下之势、高低权争的 话语都要让它们穿耳而过 河北 5、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回答14~17题。(11分) ①现代西方教育中有“尝试错误”的理论:五百年前,明朝人沈君烈就提出“终日学终 日误,终日误终日中的观点。可见,在错误中学习,勇于尝试,就有机会获得成功 ②楚汉相争时,项羽的失败,就在于他不知道在错误中学习。每当他有所主张,左右总 是连声称“是”,钦佩拜伏。一直到死他还错误地认为是“天之亡我,非战之罪”。平时在百 战百胜中,他愈来愈自负。大难临头了,还在高唱“力拔山兮气盖世”。项羽难以放下身段 从自负的巅峰走下来,弄到无颜回江东去的地步,结果只有死路一条 ③刘邦的成功,得益于在错误处注意学习。有人当面指责他,不应该一面洗脚一面和长 者说话:有人暗暗提示他,不应该在韩信求封齐王的使者面前发脾气;有人诚恳,怎告他, 不应该迷恋各国佳丽,要赶快迁都回关中去……他总会翻然醒悟,在错误中学到很多,终于 获得事业的成功 ④由此想起《替虚》上的一句名言:“项羽日胜而亡,高祖日败而王。”因为缺少学习改 进的机会,引台至终固守一套僵化的战略,所以日胜反而灭亡:因为在失败之中善于学习, 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所以日败反而称王 ⑤古语也有“学书纸费,学医人费”的说法。不费纸,学不好写字;不费人,学不好医 术。一位成名的书法家,送你一幅字,在背后不知他撕毁了多少张纸,才成就这一幅字。更 不要去细数他当年学习过程中墨池皆黑、废纸成堆的境况了。一位医术精湛的大夫,必然诊 治得多、观察得多,也累积了许多误诊的教训。古谚说“巧者不过习者之门”。只要不怕错 误,反复学习,便能达到巧妙的境地。 ⑤“逐日淘沙定有扩,成功的金砖就是从淘洗错误的沙砾中诞生的。有急者,不但不应 为错误、失败而气馁,反而应该以失败为师,在错误中汲取教训,从而走向成功的彼岸 14.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5.选文②③两段的顺序能否调换?请说出理由。门分) 答
26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3 分) 答: 27、第③ 段中有一个短语“平静安宁的心”,请从第⑦ 段中找出意思与之相近的两个词语。 ( 2 分)答: 28 、从结构上看,③ ④ ⑤ ⑥ 段之间是什么关系?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说明。(3 分) 答: 29 、读完全文后,写出你获得了怎样的人生启示。(3 分) 答: 25、增强可读性;引出中心论点 26、让有些话(语)穿耳而过 27、秋波无痕 素心如玉 28、并列关系。因为 3、4 段是从反面说我们要有平和宁静的心态,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5、 6 段是从正面说我们要谦虚,要始终能保持清醒的头脑。 29、示例 1:人生是一个容量有限的容器,因而要选择欢乐与通气、潇洒与轻松、恭谨与谦 虚,让有些话语穿耳而过。 示例 2:对于一些冷漠无情,耍小聪明、玩世不恭、不知轻重、上下之势、高低权争的 话语都要让它们穿耳而过。 河北 5、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回答 14~17 题。( 11 分) ①现代西方教育中有“尝试错误”的理论;五百年前,明朝人沈君烈就提出“终日学终 日误,终日误终日中的观点。可见,在错误中学习,勇于尝试,就有机会获得成功。 ②楚汉相争时,项羽的失败,就在于他不知道在错误中学习。每当他有所主张,左右总 是连声称“是”,钦佩拜伏。一直到死他还错误地认为是“天之亡我,非战之罪”。平时在百 战百胜中,他愈来愈自负。大难临头了,还在高唱“力拔山兮气盖世”。项羽难以放下身段, 从自负的巅峰走下来,弄到无颜回江东去的地步,结果只有死路一条。 ③刘邦的成功,得益于在错误处注意学习。有人当面指责他,不应该一面洗脚一面和长 者说话;有人暗暗提示他,不应该在韩信求封齐王的使者面前发脾气;有人诚恳,怎告他, 不应该迷恋各国佳丽,要赶快迁都回关中去……他总会翻然醒悟,在错误中学到很多,终于 获得事业的成功。 ④由此想起《替虚》上的一句名言:“项羽日胜而亡,高祖日败而王。”因为缺少学习改 进的机会,引台至终固守一套僵化的战略,所以日胜反而灭亡;因为在失败之中善于学习, 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所以日败反而称王。 ⑤古语也有“学书纸费,学医人费”的说法。不费纸,学不好写字;不费人,学不好医 术。一位成名的书法家,送你一幅字,在背后不知他撕毁了多少张纸,才成就这一幅字。更 不要去细数他当年学习过程中墨池皆黑、废纸成堆的境况了。一位医术精湛的大夫,必然诊 治得多、观察得多,也累积了许多误诊的教训。古谚说“巧者不过习者之门”。只要不怕错 误,反复学习,便能达到巧妙的境地。 ⑤“逐日淘沙定有扩,成功的金砖就是从淘洗错误的沙砾中诞生的。有急者,不但不应 为错误、失败而气馁,反而应该以失败为师,在错误中汲取教训,从而走向成功的彼岸。 14.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 分) 答: 15.选文②③两段的顺序能否调换?请说出理由。门分) 答:
16.请简要分析选文第⑤段的论证思路。(3分) 答 17.请为选文补充一个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门分 答 14.在错误中学习,勇于尝试,就有机会获得成功。 15.不能:因为第②段写项羽,第③段写刘邦,第④段引用名言和论述的内容与②③段 的顺序相对应,体现了议论文的结构的严谨。 16.先用古语作为道理论据,接着用学书、学医两个事例进行阐释并作为事实论据,论 证中心论点;最后以古谚作精道理论据,再一次论证中心论点。 17.示例一:爱迪生在发明电灯过程中,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在失败中不断总结经验教 训,最后才获得了成功。示例二:失败是成功之母 唐山 个人的奔跑 那是一个再也经典不过的夜晚,喧嚣的墨西哥城终于渐渐安静了下来,奥运会田径比赛 的主体育场也慢慢地被笼罩在夜色之中,享誉国际的记录片制作人格林斯潘,将当天马拉松 比赛优胜者们领取奖杯、庆祝胜利的镜头都制作完毕了,才发现体育场内已空无一人 “我该回宾馆休息了。”早已疲倦的他自言自语地说 就在格林斯潘刚要离开体育场时,他突然看见一个右腿沾满血污、绑着绷带的人跑进体 育场,这个人气喘吁吁、一瘸一拐地跑着,但却没有停下来。他顺着跑道跑了一周,抵达终 点后,才突然一下子瘫倒在地……格林斯潘意识到,这是一名马拉松运动员。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格林斯潘走了过去,询问这名运动员为什么要这么吃力地跑到终点。 这位来自坦桑尼亚、名叫艾克瓦里的年轻人轻声回答道:“我的国家从两万公里外把我 送来这里,不是叫我在这场比赛中起跑,而是派我来完成这场比赛的。我要跑到终点,尽管 我已经在奔跑队伍的最后面,但我有着和他们一样神圣的目标:我要跑到终点,即使已经不 再有人为我加油,我也必须这样做,因为我的背后有着祖国的凝望……” 听了艾克瓦里的话,格林斯潘早已热泪盈眶。很快,他就用镜头将奥运史上这最动人的 幕传递到了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摘自《格言》杂志2005年5月号) 11.请准确概括文末作者所说的“奥运史上这最动人的一幕”指什么。(50字内)(4分) 12.对艾克瓦里的行为,格林斯潘对先是“ 最后是 ”(各填文中的一个词), 说说这种情感变化的原因。(5分) 13.《格言》杂志在刊载这篇文章时配发了图片,图片下方还有一行揭示文章主旨的文字。 根据你对本文的理解,你觉得最可能是下列哪一句话。()(3分) A.坚持到底就是胜利。B.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C.责任重于荣誉。D.奥运会重在参 与 14.你是如何理解文中加点的“祖国的凝望”的?为了这一“凝望”,无数志士仁人被感奋 激发着。请你也说出一个类似的故事。(6分) 11.坦桑尼亚运动员艾克瓦里在奥运会马拉松比赛中(1分)虽因受伤而远远的落在后面(1 分)却仍然坚持跑完了全程(1分)。语言表达简洁流畅(1分)。12.“好奇”“热泪盈眶” (各1分),格林斯潘是被艾克瓦里牢记着自己作为运动员的责任(或“祖国的凝望”)所 感动。(3分)(若只是泛泛而说“被感动”,只得1分)13.C.责任重于荣誉 14.祖国人们的嘱托、注视和期待。(3分)故事语言流畅,围绕“责任”与“祖国”(3 分)。 荆州 议论文阅读
16.请简要分析选文第⑤段的论证思路。(3 分) 答: 17.请为选文补充一个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门分) 答: 14.在错误中学习,勇于尝试,就有机会获得成功。 15.不能:因为第②段写项羽,第③段写刘邦,第④段引用名言和论述的内容与②③段 的顺序相对应,体现了议论文的结构的严谨。 16.先用古语作为道理论据,接着用学书、学医两个事例进行阐释并作为事实论据,论 证中心论点;最后以古谚作精道理论据,再一次论证中心论点。 17.示例一:爱迪生在发明电灯过程中,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在失败中不断总结经验教 训,最后才获得了成功。示例二:失败是成功之母。 唐山 一个人的奔跑 那是一个再也经典不过的夜晚,喧嚣的墨西哥城终于渐渐安静了下来,奥运会田径比赛 的主体育场也慢慢地被笼罩在夜色之中,享誉国际的记录片制作人格林斯潘,将当天马拉松 比赛优胜者们领取奖杯、庆祝胜利的镜头都制作完毕了,才发现体育场内已空无一人。 “我该回宾馆休息了。”早已疲倦的他自言自语地说。 就在格林斯潘刚要离开体育场时,他突然看见一个右腿沾满血污、绑着绷带的人跑进体 育场,这个人气喘吁吁、一瘸一拐地跑着,但却没有停下来。他顺着跑道跑了一周,抵达终 点后,才突然一下子瘫倒在地……格林斯潘意识到,这是一名马拉松运动员。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格林斯潘走了过去,询问这名运动员为什么要这么吃力地跑到终点。 这位来自坦桑尼亚、名叫艾克瓦里的年轻人轻声回答道:“我的国家从两万公里外把我 送来这里,不是叫我在这场比赛中起跑,而是派我来完成这场比赛的。我要跑到终点,尽管 我已经在奔跑队伍的最后面,但我有着和他们一样神圣的目标:我要跑到终点,即使已经不 再有人为我加油,我也必须这样做,因为我的背后有着祖国的凝望……” 听了艾克瓦里的话,格林斯潘早已热泪盈眶。很快,他就用镜头将奥运史上这最动人的 一幕传递到了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 (摘自《格言》杂志 2005 年 5 月号) 11.请准确概括文末作者所说的“奥运史上这最动人的一幕”指什么。(50 字内)(4 分) 12.对艾克瓦里的行为,格林斯潘对先是“ ”,最后是“ ”(各填文中的一个词), 说说这种情感变化的原因。(5 分) 13.《格言》杂志在刊载这篇文章时配发了图片,图片下方还有一行揭示文章主旨的文字。 根据你对本文的理解,你觉得最可能是下列哪一句话。( )(3 分) A.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B.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 C.责任重于荣誉。 D.奥运会重在参 与。 14.你是如何理解文中加点的“祖国的凝望”的?为了这一“凝望”,无数志士仁人被感奋 激发着。请你也说出一个类似的故事。(6 分) 11.坦桑尼亚运动员艾克瓦里在奥运会马拉松比赛中(1 分)虽因受伤而远远的落在后面(1 分)却仍然坚持跑完了全程(1 分)。语言表达简洁流畅(1 分)。12.“好奇”“热泪盈眶” (各 1 分),格林斯潘是被艾克瓦里牢记着自己作为运动员的责任(或“祖国的凝望”)所 感动。(3 分)(若只是泛泛而说“被感动”,只得 1 分)13. C.责任重于荣誉。 14.祖国人们的嘱托、注视和期待。(3 分)故事语言流畅,围绕“责任”与“祖国”(3 分)。 荆州 议论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