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六县(市)重点中学联考 海安县海陵中学、如皋市实验初中、如东市实验中学、 通州市金郊初中、海门市东洲中学、启东市长江中学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208 (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7分) 1.根据拼音在下面语段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词语。(3分) 你似—位巨人,(yili)在母亲长江的肩头;你似一道彩虹,披拂在母亲长江的 胸前;你似一条丝带,围系在母亲长江的腰间…闻名( xid er)的苏通长江大桥, 作为民族之骄,盘踞于长江之上,犹如一条巨龙,曲折而( wan ya 苏通两地从 此天堑变通途 2.古诗文原句填空。(①④题必做,⑤⑥两题选做一题)(6分) ①曲径通幽处,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③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 ④《陋室铭》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 ⑤晏殊的《浣溪沙》中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生发出玩味和情趣的诗句是: ⑥从《论语》中选出你知道的两句,作为专题板报“学习大家谈”的征稿主题 3.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2分 A.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已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们头脑中 B.我们应重新认识和建设中国的传统节日,通过多种形式还原它们的文化内涵。清明节、 端午节、中秋节等民族传统节日被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真是令人赏心悦目 C.赵孟頫的书法以平正为美。有人用“上下五百年,纵横一万里,举无此书”来评价他炉火 纯青的书法技艺,确非虚誉 D.许多科幻书对地球的前景都抱着一种悲观的态度,这并非杞人忧天。如果我们不注意保 护环境,科幻书中所描绘的情景就会成为可怕的现实。 4.下面是一位爱国网民在“藏独”分子猖獗之时,给所有网民朋友发出的一份倡议书的节 选。语段划线句子中有两个病句,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4分) 我的全体网民朋友
- 1 - 南通市六县(市)重点中学联考 海安县海陵中学、如皋市实验初中、如东市实验中学、 通州市金郊初中、海门市东洲中学、启东市长江中学 中考语文模拟试卷(20080429) (总分 150 分 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一(27 分) 1.根据拼音在下面语段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词语。(3 分) 你似一位巨人, (yìlì) 在母亲长江的肩头;你似一道彩虹,披拂在母亲长江的 胸前;你似一条丝带,围系在母亲长江的腰间……闻名 (xiá ěr) 的苏通长江大桥, 作为民族之骄,盘踞于长江之上,犹如一条巨龙,曲折而 (wān yán) ,苏通两地从 此天堑变通途。 2.古诗文原句填空。(①~④题必做,⑤⑥两题选做一题)(6 分) ①曲径通幽处,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② ,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③苟全性命于乱世, 。 (诸葛亮《出师表》) ④《陋室铭》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 。 ⑤晏殊的《浣溪沙》中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生发出玩味和情趣的诗句是: , 。 ⑥从《论语》中选出你知道的两句,作为专题板报“学习大家谈”的征稿主题。 , 。 3 .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 不恰当 . . .的 一 项 。 (2 分 ) 【 】 A.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已根深蒂固 ....地存在于人们头脑中。 B. 我们应重新认识和建设中国的传统节日,通过多种形式还原它们的文化内涵。清明节、 端午节、中秋节等民族传统节日被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真是令人赏心悦目 ....。 C.赵孟頫的书法以平正为美。有人用“上下五百年,纵横一万里,举无此书”来评价他炉火.. 纯青..的书法技艺,确非虚誉。 D. 许多科幻书对地球的前景都抱着一种悲观的态度,这并非杞人忧天 ....。如果我们不注意保 护环境,科幻书中所描绘的情景就会成为可怕的现实。 4.下面是一位爱国网民在“藏独”分子猖獗之时,给所有网民朋友发出的一份倡议书的节 选。语段划线句子中有两个病句,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4 分) 我的全体网民朋友:
2008,举国欢庆,百年奥运,来到中国!这是我们的骄傲,这是我们的自豪!①而且,帝 国列强,孤魂野鬼,灭我之心不死,害我之心不亡」ρ他们幻想趁我举国迎奥之际,挑起纷争, 制造事端。4月7日,巴黎街头,暴徒袭击奥运圣火就是罪证!近日,③达赖匹夫,批宗教外 衣,行猥琐勾当,仰美帝鼻息,做白日美梦,行鬼魅之事,灵魂腐朽、道德败坏,如行尸走肉 似林中巫婆,煽风点火、蒙骗无知,挑起兄弟矛盾、害我手足相残!让人痛心,使人愤慨,④作 为华夏子孙,龙之传人,我们56个民族更应紧紧团结,共同对外,发展自我,振兴中华! 第句,修改意见: 第句,修改意见: 5.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6分) 山中留客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①此诗标题为“山中留客”,细读诗文,说说哪些词句点出了“留”意?(2分) ②有人认为,首句中的“弄”字用得好,你认为呢?谈谈你对这个字在诗中作用的认识 (2分) ③这首诗写景可谓虚实相间,试作简要分析。(2分) 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答题。(6分) 近年来,黄海边上的防护林区绿化面积不断增加,优美的 自然环境吸引了众多鸟类前来栖息。近日,随着天气转暖,有 成干只鹭鸟到这里“安家”繁衍后代。图片为2008年4月 13日,记者拍到的鹭乌在如东黄海边的林间栖息情景。 (1)给这则新闻加一个小标题:(不超过15字)(2分) 答
- 2 - 2008,举国欢庆,百年奥运,来到中国!这是我们的骄傲,这是我们的自豪!①而且,帝 国列强,孤魂野鬼,灭我之心不死,害我之心不亡!②他们幻想趁我举国迎奥之际,挑起纷争, 制造事端。 4 月 7 日,巴黎街头,暴徒袭击奥运圣火就是罪证!近日,③达赖匹夫,批宗教外 衣,行猥琐勾当,仰美帝鼻息,做白日美梦,行鬼魅之事,灵魂腐朽、道德败坏,如行尸走肉, 似林中巫婆,煽风点火、蒙骗无知,挑起兄弟矛盾、害我手足相残!让人痛心,使人愤慨,④作 为华夏子孙,龙之传人,我们 56 个民族更应紧紧团结,共同对外,发展自我,振兴中华!… … 第 句,修改意见: 。 第 句,修改意见: 。 5.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6 分) 山中留客 张 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①此诗标题为“山中留客”,细读诗文,说说哪些词句点出了“留”意?(2 分) 答: ②有人认为,首句中的“弄”字用得好,你认为呢?谈谈你对这个字在诗中作用的认识。 (2 分) 答: ③ 这首诗写景可谓虚实相间,试作简要分析。(2 分) 答: 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答题。(6 分) 近年来,黄海边上的防护林区绿化面积不断增加,优美的 自然环境吸引了众多鸟类前来栖息。近日,随着天气转暖,有 成千只鹭鸟到这里“安家”繁衍后代。图片为 2008 年 4 月 13 日,记者拍到的鹭鸟在如东黄海边的林间栖息情景。 (1)给这则新闻加一个小标题:(不超过 15 字)(2 分) 答:
(2)古诗词中有不少关于“鸟”的诗句,请写出上下句: 。(2分) (3)为了让鹭鸟能在南通长久地安家落户,成为南通一景,让广大市民了解并自觉保护益 鸟,请拟写一则宣传标语。(2分) 二(58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7-10题。(13分) ①博客,即“网络日志”,是一种十分简易的个人信息发布方式,它让任何人都能够完成 个人网页的创建、发布和更新。 ②2004年,博客已经演变为一种全球性的大众表达方式,但中国博客还悄无声息。在接下 来的十几个月中,博客在中国疯狂发展。有数据表明,目前全球中文博客站点数量超过5000万 同时,数以干万计的中国博客在勤奋地敲打着一个新的互联网传奇。《第18次中国互联网发展 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6月30日,中国123亿网民中,2800万人经常写博,这 个数字是上一年的两倍 ③人人可以博客,人人可以创造内容,人人可以展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正是因为加入博客 的“零门槛”,它在人们的心中更具诱惑力。不过,博客的意义仍远远超出人们的想像。 ④首先,博客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成为人们的精神家园。人们可以及时记录和发布自 己的生活故事、思想历程,发挥个人无限的创造和表达能力,还能以文会友,同别人进行深度的 ⑤其次,自由发表和个性化书写的传播,使博客更大程度地参与到政治生活中。博客将成为 公众的武器,人们用它来表达政治见解,对国家的政策走向发出自己的声音,对社会热点问题提 出自己的看法 ⑥再次,博客的即时出版,还改变了知识产权保护的观念,给出版业带来了新的冲击。它造 成人们对传统出版业的怀疑和审视,从而影响到整个出版行业作出新的选择和调整。 ⑦当然,也有一部分人质疑博客浪潮会使网络变成新的信息垃圾场,如揭露他人隐私,恶意 攻击他人等。博客的随意性与开放性导致内容泥沙俱下,缺乏公信力。但这些都不妨碍博客的发 展,一边探索一边建设,一边表达一边吸收,“人人皆博”的浪潮正在改变我们的世界。(根 据有关材料改编) 答 8.第③段中加点的“零门槛”在文中是什么意思?(3分) 答 9.从本文看,博客的意义有哪些?(3分) 10.第⑦段提到,博客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遭到了人们的质疑。你是怎样看待博客的呢? 请结合本文内容,简要阐述你的看法。(4分) 答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1-14题。(12分
- 3 - (2)古诗词中有不少关 于“鸟”的诗句,请写出上下句: , 。(2 分) (3)为了让鹭鸟能在南通长久地安家落户,成为南通一景,让广大市民了解并自觉保护益 鸟,请拟写一则宣传标语。(2 分) 答: 二 (58 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 7—10 题。(13 分) ①博客,即“网络日志”,是一种十分简易的个人信息发布方式,它让任何人都能够完成 个人网页的创建、发布和更新。 ②2004 年,博客已经演变为一种全球性的大众表达方式,但中国博客还悄无声息。在接下 来的十几个月中,博客在中国疯狂发展。有数据表明,目前全球中文博客站点数量超过 5000 万。 同时,数以千万计的中国博客在勤奋地敲打着一个新的互联网传奇。《第 18 次中国互联网发展 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 2006 年 6 月 30 日,中国 1.23 亿网民中,2800 万人经常写博,这 个数字是上一年的两倍。 ③人人可以博客,人人可以创造内容,人人可以展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正是因为加入博客 的“零门槛 ...”,它在人们的心中更具诱惑力。不过,博客的意义仍远远超出人们的想像。 ④首先,博客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成为人们的精神家园。人们可以及时记录和发布自 己的生活故事、思想历程,发挥个人无限的创造和表达能力,还能以文会友,同别人进行深度的 沟通。 ⑤其次,自由发表和个性化书写的传播,使博客更大程度地参与到政治生活中。博客将成为 公众的武器,人们用它来表达政治见解,对国家的政策走向发出自己的声音,对社会热点问题提 出自己的看法。 ⑥再次,博客的即时出版,还改变了知识产权保护的观念,给出版业带来了新的冲击。它造 成人们对传统出版业的怀疑和审视,从而影响到整个出版行业作出新的选择和调整。 ⑦当然,也有一部分人质疑博客浪潮会使网络变成新的信息垃圾场,如揭露他人隐私,恶意 攻击他人等。博客的随意性与开放性导致内容泥沙俱下,缺乏公信力。但这些都不妨碍博客的发 展,一边探索一边建设,一边表达一边吸收,“人人皆博”的浪潮正在改变我们的世界。 (根 据有关材料改编) 答: 8.第③段中加点的“零门槛”在文中是什么意思?(3 分) 答: 9.从本文看,博客的意义有哪些?(3 分) 答: 10.第⑦段提到,博客出现了一些不良倾向,遭到了人们的质疑。你是怎样看待博客的呢? 请结合本文内容,简要阐述你的看法。(4 分) 答: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 11—14 题。(12 分)
时间的可变性 ①时间一般视为常数,-天24小时,1小时60分,1分60秒,但细析却是变数 ②时间使用时是可变的。法国思想家伏尔泰说:时间是最长的又是最短的,最快的又是最慢 的。所谓最长的∵时间如滔滔长河无穷无尽;最短的:稍纵即逝无踪无影。所谓快与慢:志土惜 日短,忧人愁夜长。有人吟咏叹调:“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有人唱勤勉曲:“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③时间的历史含量是变化的。铜壶滴漏时代的时间内涵与火箭腾空时代的时间内涵不一样。 汽车、飞机把空间的时间距离缩短。电脑及日新月异的新技术,又把今日的历史,未来的世态记 录、描述在案。“知识爆炸″“信息革命”,近十年的发明创造比以往2000年的总和还多。现 在计时单位要用毫秒、微妙、微毫秒、微微秒来计量,时间计量单位变小了,时间内涵价值膨胀 了 ④(1)时间的经济效益值是变化的。(2)当代经济生活中,时间、速度、效益是几个互相关联的 概念。()任务量不变,完成任务耗时少,说明完成任务的速度快,效益高。(4)因此,有“效率就 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之说。(5这个观点较之古人说的“一寸光阴一寸金”的含义深刻多了 (6)寸阴寸金只说明时间的宝贵,二者是等价关系。()今人观点却说明了,通过精心经营时间,珍 分惜秒,争分夺秒,呼分唤秒,时间就能增值,变寸阴寸金为寸阴尺金、丈金。(王孔文/文) 1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分) 12.下面的话是从第④段中抽出来的,它的位置应在句和句之间(只填句子序号)。 (2分 兵贵神速,速度是效益之本,获胜之本。 13这篇文章在论证上有何特色?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从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上加以分析 (4分) 答 14.顺着上文思路,联系实际,为本文续写一个归纳性的结尾。(4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5-18题。(18分) 鹰之恋 ①魔的翅膀在记忆里抖动着 ②已经是秋天了。太阳白炽的光芒已不再那么赤烈地燃烧了,天空很恬静,没有一朵云或一 只鸟飘过,使人觉得头顶之上那湛蓝的天空如同没有拍到任何景物的底片,使我们烦躁的心得到 暂时的安慰 ③那么我们渴望什么呢?呆板的天空已多年不见充满阳刚之气的鸟类飞过基本上被燕雀等 温柔的鸟儿占据着,偶而划一两道生存和爱情的弧线。仰望天空丝毫没有令人荡气回肠的感觉, 倒是有无数扯不断的离愁思绪牵系着你。老麑捉小鸡,孩子们津津乐道的童话,对我们而言,白 菜一样地腐烂了,我们仍固执地千百次向天空翘首凝望,寻找记忆里那只黑颜色的风筝。其实生 存魔的天空,远比魔的翅膀凋零得早 ④我至今仍很难忘却最初见到鹰时那种令人精神振奋的感觉。那是在青藏高原上的军营里, 我们几个好友牧马归来,斜卧在草坡上神聊,不知是谁忽然说:“看,那只鹰!″于是我们的视 线全被那天空中悬浮的飞行物高高钓起,并且牢牢地粘住了。我看见一只铁青色的大鸟在天空写 意,漫不经心地滑翔着,翅膀切割的气流嚯嚯有声,连雪峰上滑下的一朵云儿都像是它利爪下的
- 4 - 时间的可变性 ①时间一般视为常数,一天 24 小时,1 小时 60 分,1 分 60 秒,但细析却是变数。 ②时间使用时是可变的。法国思想家伏尔泰说:时间是最长的又是最短的,最快的又是最慢 的。所谓最长的:时间如滔滔长河无穷无尽;最短的:稍纵即逝无踪无影。所谓快与慢:志士惜 日短,忧人愁夜长。有人吟咏叹调:“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有人唱勤勉曲:“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③时间的历史含量是变化的。铜壶滴漏时代的时间内涵与火箭腾空时代的时间内涵不一样。 汽车、飞机把空间的时间距离缩短。电脑及日新月异的新技术,又把今日的历史,未来的世态记 录、描述在案。“知识爆炸”“信息革命”,近十年的发明创造比以往 2000 年的总和还多。现 在计时单位要用毫秒、微妙、微毫秒、微微秒来计量,时间计量单位变小了,时间内涵价值膨胀 了。 ④⑴时间的经济效益值是变化的。⑵当代经济生活中,时间、速度、效益是几个互相关联的 概念。⑶任务量不变,完成任务耗时少,说明完成任务的速度快,效益高。⑷因此,有“效率就 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之说。⑸这个观点较之古人说的“一寸光阴一寸金”的含义深刻多了。 ⑹寸阴寸金只说明时间的宝贵,二者是等价关系。⑺今人观点却说明了,通过精心经营时间,珍 分惜秒,争分夺秒,呼分唤秒,时间就能增值,变寸阴寸金为寸阴尺金、丈金。(王孔文/文) 1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 分) 12.下面的话是从第④段中抽出来的,它的位置应在 句和 句之间(只填句子序号)。 (2 分) 兵贵神速,速度是效益之本,获胜之本。 13.这篇文章在论证上有何特色?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从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上加以分析。 (4 分) 答: 14. 顺着上文思路,联系实际,为本文续写一个归纳性的结尾。(4 分) 答: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 15—18 题。(18 分) 鹰之恋 ①鹰的翅膀在记忆里抖动着。 ②已经是秋天了。太阳白炽的光芒已不再那么赤烈地燃烧了,天空很恬静,没有一朵云或一 只鸟飘过,使人觉得头顶之上那湛蓝的天空如同没有拍到任何景物的底片,使我们烦躁的心得到 暂时的安慰。 ③那么我们渴望什么呢?呆板的天空已多年不见充满阳刚之气的鸟类飞过,基本上被燕雀等 温柔的鸟儿占据着,偶而划一两道生存和爱情的弧线。仰望天空丝毫没有令人荡气回肠的感觉, 倒是有无数扯不断的离愁思绪牵系着你。老鹰捉小鸡,孩子们津津乐道的童话,对我们而言,白 菜一样地腐烂了,我们仍固执地千百次向天空翘首凝望,寻找记忆里那只黑颜色的风筝。其实生 ... 存鹰的天空,远比鹰的翅膀凋零得早。 ................. ④我至今仍很难忘却最初见到鹰时那种令人精神振奋的感觉。那是在青藏高原上的军营里, 我们几个好友牧马归来,斜卧在草坡上神聊,不知是谁忽然说:“看,那只鹰!”于是我们的视 线全被那天空中悬浮的飞行物高高钓起,并且牢牢地粘住了。我看见一只铁青色的大鸟在天空写 意,漫不经心地滑翔着,翅膀切割的气流嚯嚯有声,连雪峰上滑下的一朵云儿都像是它利爪下的
一团猎物。也许是把我们几个也当成攻击的目标了吧,它傲气地在我们头顶超低空盘旋起来 圈、两圈,忽然就一动不动地停在空中。骨质的弯嘴,犀利的双眸,粗糙的羽毛,尖利的鹰爪 看上去是那样清晰,简直让人触目惊心。多么难耐的对峙,仅仅半分钟,它又开始向前飞行了, 那场面令人联想起偷袭珍珠港的日军轰炸机。至今,我仍弄不清楚,它何以竟飞得那么平稳、轻 松。在停止不动的那一刹那,没有人想到那是在空中,倒是像平贴在白纸上的一幅剪纸。那傲视 一切,大大咧咧的神态太令人折服了。望着它远去凝成的一枚小黑点,我也仿佛胁生双翼,融入 苍茫云天里。魔留给我的最初印象竟是这般美妙。 ⑤第二次见到鹰是在偏远的阿克塞草原上。那天施工初歇,我信步闲游,被一条景色秀丽、 危峡陡壁的山谷迷住了,寻幽探胜的好奇心使我误λ歧途。在一处崖壁相挤、枯藤相结的幽谷里 我发现了一只鹰它死在我脚下两米远的岩石旁我生平还是第一次在这么近的地方观察一只魔 尽管它已死去多时,再也没有锋芒毕露、不可一世的精气神,但我还是为它平日的气质所威慑 不敢轻易接近它。半晌才试探着向它靠拢。它周身褐色的羽毛粗糙而零乱犀利的眸子紧紧闭着 双翅耷拉,烂掉的皮肉处脱落一堆粗硬的毛管。怎么也难让人相信,这就是天空中“展翅三干里 扶摇上九霄”的勇者,是什么力量摧毁了它?是饮弹、中矢,还是老死谷底?这时我猛然想起 位著名西部诗人写鹰的诗:"….衰老的鹰决不会死于窠穴丿雄禽的尸体,也不作鼠辈的食物 魔之将死,它会跃向深渊,滑翔着寻找向上的劲风/把翎毛和血肉撕成碎片/把自己葬在浩瀚 的天空 ⑥哦,这就是鹰的性格、鹰的终结。它竟是这么倔强,这般壮美,我的血一点点地热起来 不能不对这草原的精灵、高原的猛禽肃然起敬。而眼前我则对这只突然遭逢厄运的大鸟产生莫名 的同情和叹息,它一定是猝不及防,无可奈何地落到了这般田地。我不禁为它默默祈祷,在心里 默诵着墓志铭。 ⑦自此,魔就这样闯入我心灵的天空,作为一种精神力量锲入我血脉之中,它的色泽、 的亮翅、它的律动、它的思想都构成了我诗意中的佳句,以至于一切鸟雀在我眼里都黯然 失色。可眼下我们已多年没有见到魔那矫健的身姿了。生存魔的天空远比老奶奶的童话腐烂 得早。我们曾无数次友好地寻找它,呼唤它,可失神的天空一次次呈现在眼前的是失望的谜 底。我常常从幻想中逃出来,我感到压抑,有些承受不了天空的宁静、空旷和寂寞。魔呵 我们还能听到辽远的空中传来的啸叫声么?那的确离我们太遥远了,遥远得只能从记忆中寻 找。可对我来说,魔永远是童心上的一支最锐利的响箭,射向苍穹,射向邃远。(杨天斌/ 15.文章有两幅“我”见到鹰的画面,请你用两个四字短语作简要概括。(2分) 16.文章第②段中说,“其实生存鹰的天空,远比鹰的翅膀凋零得早”,结尾又说“生 存鹰的天空远比老奶奶的童话腐烂得早”。这两句话在文中有什么深刻含义?(4分) 答 17.仔细品读文章第⑦段画线处的句子,试分析它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18.“我不禁为它默默祈祷,在心里默诵着墓志铭。”结合文意,请你替作者写一段在 心里默诵的“墓志铭”。(要求:用第二人称手法来写,表达要有情味。)(4分)
- 5 - 一团猎物。也许是把我们几个也当成攻击的目标了吧,它傲气地在我们头顶超低空盘旋起来,一 圈、两圈,忽然就一动不动地停在空中。骨质的弯嘴,犀利的双眸,粗糙的羽毛,尖利的鹰爪, 看上去是那样清晰,简直让人触目惊心。多么难耐的对峙,仅仅半分钟,它又开始向前飞行了, 那场面令人联想起偷袭珍珠港的日军轰炸机。至今,我仍弄不清楚,它何以竟飞得那么平稳、轻 松。在停止不动的那一刹那,没有人想到那是在空中,倒是像平贴在白纸上的一幅剪纸。那傲视 一切,大大咧咧的神态太令人折服了。望着它远去凝成的一枚小黑点,我也仿佛胁生双翼,融入 苍茫云天里。鹰留给我的最初印象竟是这般美妙。 ⑤第二次见到鹰是在偏远的阿克塞草原上。那天施工初歇,我信步闲游,被一条景色秀丽、 危峡陡壁的山谷迷住了,寻幽探胜的好奇心使我误入歧途。在一处崖壁相挤、枯藤相结的幽谷里, 我发现了一只鹰,它死在我脚下两米远的岩石旁。我生平还是第一次在这么近的地方观察一只鹰, 尽管它已死去多时,再也没有锋芒毕露、不可一世的精气神,但我还是为它平日的气质所威慑, 不敢轻易接近它。半晌才试探着向它靠拢。它周身褐色的羽毛粗糙而零乱,犀利的眸子紧紧闭着, 双翅耷拉,烂掉的皮肉处脱落一堆粗硬的毛管。怎么也难让人相信,这就是天空中“展翅三千里, 扶摇上九霄”的勇者,是什么力量摧毁了它?是饮弹、中矢,还是老死谷底?这时我猛然想起一 位著名西部诗人写鹰的诗:“……衰老的鹰决不会死于窠穴 / 雄禽的尸体,也不作鼠辈的食物 / 鹰之将死,它会跃向深渊,滑翔着寻找向上的劲风 / 把翎毛和血肉撕成碎片 / 把自己葬在浩瀚 的天空。” ⑥哦,这就是鹰的性格、鹰的终结。它竟是这么倔强,这般壮美,我的血一点点地热起来, 不能不对这草原的精灵、高原的猛禽肃然起敬。而眼前我则对这只突然遭逢厄运的大鸟产生莫名 的同情和叹息,它一定是猝不及防,无可奈何地落到了这般田地。我不禁为它默默祈祷,在心里 默诵着墓志铭。 ⑦自此,鹰就这样闯入我心灵的天空,作为一种精神力量锲入我血脉之中,它的色泽、 它的亮翅、它的律动、它的思想都构成了我诗意中的佳句,以至于一切鸟雀在我眼里都黯然 失色。可眼下我们已多年没有见到鹰那矫健的身姿了。生存鹰的天空远比老奶奶的童话腐烂 ................ 得早..。我们曾无数次友好地寻找它,呼唤它,可失神的天空一次次呈现在眼前的是失望的谜 底。我常常从幻想中逃出来,我感到压抑,有些承受不了天空的宁静、空旷和寂寞。鹰呵, 我们还能听到辽远的空中传来的啸叫声么?那的确离我们太遥远了,遥远得只能从记忆中寻 找。可对我来说,鹰永远是童心上的一支最锐利的响箭,射向苍穹,射向邃远。(杨天斌/ 文) 15.文章有两幅“我”见到鹰的画面,请你用两个四字短语作简要概括。(2 分) 答: 16.文章第②段中说,“其实生存鹰的天空,远比鹰的翅膀凋零得早”,结尾又说“生 存鹰的天空远比老奶奶的童话腐烂得早”。这两句话在文中有什么深刻含义?(4 分) 答 : 17.仔细品读文章第⑦段画线处的句子,试分析它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4 分) 答: 18. “我不禁为它默默祈祷,在心里默诵着墓志铭 ...。”结合文意,请你替作者写一段在 心里默诵的“墓志铭”。(要求:用第二人称 ....手法来写,表达要有情味。)(4 分)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