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一叶木舟从雨雾中现身。一个低沉苍劲的男低音传来:“你是过江,还是 想游漓江?上船来吧!”我已痴醉,就是没有他的邀请,我也会登上这条木船的, 我想见一见这位摇船的民间奇才。 上船后才发现这不是一只游船,而是一只渔船。那摇船人解释说:“无人游江时, 我这只船在这儿打鱼;有人过江了,我的船充当摆渡;当然也有愿意乘小船游江 的,我便载客游江。”说着,他拉开一块雨布,拉出来一把矮矮的木椅子让我坐 下。这一瞬间,我才看清木船主人的脸:他的脸清癯瘦削,让我想起了《西游记》 中的孙猴子。特别让我吃惊的是,他长着一只跛脚 我的兴致顿时跌落了下来。他却不知我心态上的变化,依然兴致勃勃地对我说: “看你这身行头,不像是本地的过江人。你想去哪儿看景?不要看我的船小,它 可以从漓江摇到桃花江,先生如果有远游的野兴,我还可以送你到阳朔。”我摇 摇头,告诉他昨天我已经乘坐游艇,去过那些景区了 “那么,你登船的意思是……”他不解地望着我。我本想告诉他我是出于好奇, 想看看撑船人的。不知为什么,嘴上却说出另一番话来:“随便你吧,随便你到 什么地方。” 色我还是头一次碰上你这样的游客。”他说,“没有准确的去处,怎么定出出游 船价 我说:“我相信你是个诚实人,不会宰游客的。 “何以见得?”他笑了起来,“说来听听! “你敢把鹦鹉放在江边,不怕人顺手牵羊地拿走。”我说,“要是有人把鹦鹉偷 走,你不是太亏了吗?” 他大声地笑了起来。那朗朗的笑声,惊飞了江边的水鸟,像是标点中的一串黑色 省略号,消失在漓江茫茫的雨雾深处。至此,我不想再和他兜圈子了,言明是鹦 鹉为媒,引我和他来相见的。我来船上,只是想看一看调教鹦鹉读诗的摇船人 仅此而已。 他的笑声从高空跌落了下来,瞬间变得肃穆无声,历经了片刻的等待,他才对我 说起他的故事:他自幼是个残疾,生下来父母就把他抛到江边,是一对在江上摆 船的夫妇,把他抱回家里养大成人的。两个老人先后走了,他不甘心靠吃“社会 低保”打发日子,便接过这船这桨,开始了摇船生活。有一天,他到鸟市去买捕 鱼的鱼鹰,遇到这只只有一条腿的鹦鹉,想到鸟儿与他的命运近似,便把它买了 下来。从此,这只鸟儿与他朝夕相伴了。 那韩愈赞美漓江的诗,是你教它的?”我问。 不是。桂林人都会背诵这两句诗,”它听多了,就会学舌了。” 那么请客人登船的两句话呢?” “两个瘸子之间,心灵相通,我一点拔它也就会了。”说这话时,他似乎十分开 心,因而又爽朗地笑了起来。 轮到我沉默无言了。我不知这个残疾人和他那少了一条腿的鸟,在雨雾漓江上苦 心经营一天,能有多少收入。我不愿再耽误这个摇船人的宝贵时间,顺手从衣兜 里掏出一张五十元的钞票,递到他的手里;为了防止他拒收,我说明天我来坐船 这是先交上定金。之后,我匆匆下船,走进雨雾茫茫的江滩 “先生一一先生一—明天几点?”这是后边摇船人急切的声音 我走近鹦鹉笼子,低声告诉它:“明天他回北京了一一你学一遍。”这只鹦鹉, 当真是学舌的神鸟,它立刻把我的话重复了一遍。我想让它转达我的声音,以防 摇船人在这儿等我
果然,一叶木舟从雨雾中现身。一个低沉苍劲的男低音传来:“你是过江,还是 想游漓江?上船来吧!”我已痴醉,就是没有他的邀请,我也会登上这条木船的, 我想见一见这位摇船的民间奇才。 上船后才发现这不是一只游船,而是一只渔船。那摇船人解释说:“无人游江时, 我这只船在这儿打鱼;有人过江了,我的船充当摆渡;当然也有愿意乘小船游江 的,我便载客游江。”说着,他拉开一块雨布,拉出来一把矮矮的木椅子让我坐 下。这一瞬间,我才看清木船主人的脸:他的脸清癯瘦削,让我想起了《西游记》 中的孙猴子。特别让我吃惊的是,他长着一只跛脚。 我的兴致顿时跌落了下来。他却不知我心态上的变化,依然兴致勃勃地对我说: “看你这身行头,不像是本地的过江人。你想去哪儿看景?不要看我的船小,它 可以从漓江摇到桃花江,先生如果有远游的野兴,我还可以送你到阳朔。”我摇 摇头,告诉他昨天我已经乘坐游艇,去过那些景区了。 “那么,你登船的意思是……”他不解地望着我。我本想告诉他我是出于好奇, 想看看撑船人的。不知为什么,嘴上却说出另一番话来:“随便你吧,随便你到 什么地方。” “我还是头一次碰上你这样的游客。”他说,“没有准确的去处,怎么定出出游 的船价?” 我说:“我相信你是个诚实人,不会宰游客的。” “何以见得?”他笑了起来,“说来听听!” “你敢把鹦鹉放在江边,不怕人顺手牵羊地拿走。”我说,“要是有人把鹦鹉偷 走,你不是太亏了吗?” 他大声地笑了起来。那朗朗的笑声,惊飞了江边的水鸟,像是标点中的一串黑色 省略号,消失在漓江茫茫的雨雾深处。至此,我不想再和他兜圈子了,言明是鹦 鹉为媒,引我和他来相见的。我来船上,只是想看一看调教鹦鹉读诗的摇船人。 仅此而已。 他的笑声从高空跌落了下来,瞬间变得肃穆无声,历经了片刻的等待,他才对我 说起他的故事:他自幼是个残疾,生下来父母就把他抛到江边,是一对在江上摆 船的夫妇,把他抱回家里养大成人的。两个老人先后走了,他不甘心靠吃“社会 低保”打发日子,便接过这船这桨,开始了摇船生活。有一天,他到鸟市去买捕 鱼的鱼鹰,遇到这只只有一条腿的鹦鹉,想到鸟儿与他的命运近似,便把它买了 下来。从此,这只鸟儿与他朝夕相伴了。 “那韩愈赞美漓江的诗,是你教它的?”我问。 “不是。桂林人都会背诵这两句诗,”它听多了,就会学舌了。” “那么请客人登船的两句话呢?” “两个瘸子之间,心灵相通,我一点拔它也就会了。”说这话时,他似乎十分开 心,因而又爽朗地笑了起来。 轮到我沉默无言了。我不知这个残疾人和他那少了一条腿的鸟,在雨雾漓江上苦 心经营一天,能有多少收入。我不愿再耽误这个摇船人的宝贵时间,顺手从衣兜 里掏出一张五十元的钞票,递到他的手里;为了防止他拒收,我说明天我来坐船。 这是先交上定金。之后,我匆匆下船,走进雨雾茫茫的江滩。 “先生——先生——明天几点?”这是后边摇船人急切的声音。 我走近鹦鹉笼子,低声告诉它:“明天他回北京了——你学一遍。”这只鹦鹉, 当真是学舌的神鸟,它立刻把我的话重复了一遍。我想让它转达我的声音,以防 摇船人在这儿等我
我回到江边公寓,站到玻璃的窗子前,想再看一眼那只木船的影子。一一此时, 漓江也变得若有若无,从刚才的那首朦胧诗,幻化成了一幅印象派的画,朦胧的 画 (选自学林出版社《中国60年抒情散文100篇》有删改) 16.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章开头的景物描写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营造了一种朦胧的诗 意;又引出下文对 漓江上摇船人的叙述,也与结尾的景物描写遥相呼应。 B.文章中逗点、句号、破折号、惊叹号、省略号等新颖别致的比喻,既 串起漓江上的景物,又标志着故事情节的起承传合,也增添了文章语言的魅力。 C.当我看清摇船人清癯瘦削的脸时,想到的是“孙猴子”。加点的“孙 猴子”在文中是贬义词,作者在看到摇船人并非想象中的“民间奇才”后极度失 望的心情溢于言表。 D.文章虚构了我在漓江边上被一只鹦鹉吸引,进而结识了鹦鹉的主人一一 位身残志坚的摇船人自食其力的故事,表现了漓江的人情美 E.文章用插叙交代了摇船人的身世及独腿鹦鹉的来历,用他悲凄的身世 与爽朗乐观的生活态度进行对比,形成了震憾人心的审美效果。 17.文章中作者用了大量笔墨描述了漓江边上的鹦鹉,这样写有什么用意7.(4 分) 18.举例说明这篇散文在构思上有什么突出特点。(4分) 19.作者听完摇船人的故事后,说“轮到我沉默无言了”。结合文章,对“沉默 无言”的原因进行多方面的探究。(8分) 6.BD(B“标志着故事情节的起承传合”不对;D“虚构”鹦鹉故事没有依据) 17.①鹦鹉读诗吸引了我的注意,使我感到好奇,从而引出摇船人的故事,推动 了故事的发展。 ②通过鹦鹉的描写,也衬托了它的主人一一摇船人乐观开朗、热爱生活 诚信坚强的精神。 18.示例一:本文作者独辟蹊径,发现并挖掘了美丽的自然风光下人性伟大的光 辉,用漓江的自然美来烘托渲染船夫的人性美,用船夫自身的残疾、外表的清瘦 来反衬其心灵的美。 示例二:巧用误会(小说中的摇摆),如到漓江边看到雨伞,以为伞下 是垂钓者,但却空无一人,正要离开,又有稚声读诗,以为是小孩,再看却是鹦 鹉,本以为鹦鹉主人是个民间奇才,一见却是个残疾人,正失望之极,却发现他 的人格美。行文跌宕起伏,取得了引人入胜的表达效果 示例三:妙用标点符号的比喻,串起文章的景物描写,新颖别致
我回到江边公寓,站到玻璃的窗子前,想再看一眼那只木船的影子。——此时, 漓江也变得若有若无,从刚才的那首朦胧诗,幻化成了一幅印象派的画,朦胧的 画…… (选自学林出版社《中国 60 年抒情散文 100 篇》有删改) 16.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4 分) A.文章开头的景物描写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营造了一种朦胧的诗 意;又引出下文对 漓江上摇船人的叙述,也与结尾的景物描写遥相呼应。 B.文章中逗点、句号、破折号、惊叹号、省略号等新颖别致的比喻,既 串起漓江上的景物,又标志着故事情节的起承传合,也增添了文章语言的魅力。 C.当我看清摇船人清癯瘦削的脸时,想到的是“孙猴子”。加点的“孙 猴子”在文中是贬义词,作者在看到摇船人并非想象中的“民间奇才”后极度失 望的心情溢于言表。 D.文章虚构了我在漓江边上被一只鹦鹉吸引,进而结识了鹦鹉的主人—— 位身残志坚的摇船人自食其力的故事,表现了漓江的人情美。 E.文章用插叙交代了摇船人的身世及独腿鹦鹉的来历,用他悲凄的身世 与爽朗乐观的生活态度进行对比,形成了震憾人心的审美效果。 17.文章中作者用了大量笔墨描述了漓江边上的鹦鹉,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7.(4 分) 18.举例说明这篇散文在构思上有什么突出特点。(4 分) 19.作者听完摇船人的故事后,说“轮到我沉默无言了”。结合文章,对“沉默 无言”的原因进行多方面的探究。(8 分) 16.BD(B“标志着故事情节的起承传合”不对;D“虚构”鹦鹉故事没有依据) 17.①鹦鹉读诗吸引了我的注意,使我感到好奇,从而引出摇船人的故事,推动 了故事的发展。 ②通过鹦鹉的描写,也衬托了它的主人——摇船人乐观开朗、热爱生活、 诚信坚强的精神。 18.示例一:本文作者独辟蹊径,发现并挖掘了美丽的自然风光下人性伟大的光 辉,用漓江的自然美来烘托渲染船夫的人性美,用船夫自身的残疾、外表的清瘦 来反衬其心灵的美。 示例二:巧用误会(小说中的摇摆),如到漓江边看到雨伞,以为伞下 是垂钓者,但却空无一人,正要离开,又有稚声读诗,以为是小孩,再看却是鹦 鹉,本以为鹦鹉主人是个民间奇才,一见却是个残疾人,正失望之极,却发现他 的人格美。行文跌宕起伏,取得了引人入胜的表达效果。 示例三:妙用标点符号的比喻,串起文章的景物描写,新颖别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