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阶段测试卷 (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出卷人:林志蓉 班级 姓名 座号 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景翳翳以将入,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彩彻区明。 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序》) 3、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陈情表》) 4、故木受绳则直, 。(荀子《劝学》)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得文言文,完成5-8题。 韦丹字文明,京兆万年人,早孤,从外祖颜真卿学。顺宗为太子,以殿中侍御史召为舍人。新罗 国君死,诏拜司封郎中往吊。故事,使外国,赐州县十官,卖以取赀。丹曰:“使外国,不足于资, 宜上请,安有贸官受钱?”即具疏所宜费,帝命有司与之。未行,而新罗立君死,还为容州刺史。教 民耕织,止惰游,兴学校,民贫自鬻者,赎归之,禁吏不得掠为隶。始城州,周十三里,屯田二十四 所,教种茶、麦,仁化大行。以谏议大夫召,有直名。刘辟反,议者欲释不诛。丹上疏,以为“孝文 世,法废人慢,当济以威,今不诛辟,则可使者唯两京耳”。宪宗褒美。拜晋慈隰州观察使,封咸阳 郡公。阅岁,自陈所治三州,非要害地,不足张职,为国家费,不如属之河东,帝从之。徙为江南西 道观察使。丹计口受俸,委余于官,罢八州冗食者,收其财。始,民不知为瓦屋,草茨竹椽,久燥则 戛而焚。丹召工教为陶,聚材于场,度其费为估,不取赢利。人能为屋者,受材瓦于官,免半赋,徐 取其偿:逃未复者,官为为之:贫不能者,畀(畀:给与)以财:身往劝督。有吏主仓十年,丹覆其粮, 亡三千斛,丹曰:“吏岂自费邪?”籍其家,尽得文记,乃权吏所夺,召诸吏曰:“若恃权取于仓, 罪也。与若期一月还之。”皆顿首谢,及期无敢违。有卒违令当死,释不诛,去,上书告丹不法,诏 丹解官待辨。会卒,年五十八。验卒所告,皆不实,丹治状愈明。大和中,裴谊观察江西,上言为丹 立祠堂。刻石纪功,不报。宣宗读《元和实录》,见丹政事卓然,它日与宰相语:“元和时治民孰第 ?”周墀对:“臣尝守江西,韦丹有大功,德被八州,殁四十年,老幼思之不忘。”乃诏上丹功状
2011 届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阶段测试卷 ( 满分 150 分, 时间 150 分钟 ) 出卷人:林志蓉 班级 姓名 座号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景翳翳以将入, 。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____________ ,彩彻区明。________________ ,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序》) 3、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陈情表》) 4、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 。(荀子《劝学》) (二)文言文阅读(15 分) 阅读下面得文言文,完成 5--8 题。 韦丹字文明,京兆万年人,早孤,从外祖颜真卿学。顺宗为太子,以殿中侍御史召为舍人。新罗 国君死,诏拜司封郎中往吊。故事,使外国,赐州县十官,卖以取赀。丹曰:“使外国,不足于资, 宜上请,安有贸官受钱?”即具疏所宜费,帝命有司与之。未行,而新罗立君死,还为容州刺史。教 民耕织,止惰游,兴学校,民贫自鬻者,赎归之,禁吏不得掠为隶。始城州,周十三里,屯田二十四 所,教种茶、麦,仁化大行。以谏议大夫召,有直名。刘辟反,议者欲释不诛。丹上疏,以为“孝文 世,法废人慢,当济以威,今不诛辟,则可使者唯两京耳”。宪宗褒美。拜晋慈隰州观察使,封咸阳 郡公。阅岁,自陈所治三州,非要害地,不足张职,为国家费,不如属之河东,帝从之。徙为江南西 道观察使。丹计口受俸,委余于官,罢八州冗食者,收其财。始,民不知为瓦屋,草茨竹椽,久燥则 戛而焚。丹召工教为陶,聚材于场,度其费为估,不取赢利。人能为屋者,受材瓦于官,免半赋,徐 取其偿;逃未复者,官为为之;贫不能者,畀(畀:给与)以财;身往劝督。有吏主仓十年,丹覆其粮, 亡三千斛,丹曰:“吏岂自费邪?”籍其家,尽得文记,乃权吏所夺,召诸吏曰:“若恃权取于仓, 罪也。与若期一月还之。”皆顿首谢,及期无敢违。有卒违令当死,释不诛,去,上书告丹不法,诏 丹解官待辨。会卒,年五十八。验卒所告,皆不实,丹治状愈明。大和中,裴谊观察江西,上言为丹 立祠堂。刻石纪功,不报。宣宗读《元和实录》,见丹政事卓然,它日与宰相语:“元和时治民孰第 一?”周墀对:“臣尝守江西,韦丹有大功,德被八州,殁四十年,老幼思之不忘。”乃诏上丹功状
命刻功于碑 (节选自《新唐书·韦丹 传》)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早孤,从外祖颜真卿学孤:幼年丧父 B.身往劝督 劝:勉励 法废人慢,当济以威 济:渡过难关 D.与若期一月还之 期:约定时间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韦丹“助民安居”的一组是()(3分) ①民贫自鬻者,赎归之 ②教种茶、麦,仁化大行 ③罢八州冗食者,收其财 ④度其费为估,不取赢利 ⑤免半赋,徐取其偿 ⑥韦丹有大功,德被八州 A.①③⑤ 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韦丹为人率直,敢于发表不同意见。旧例规定,凡出使外国,朝廷赐下州县官员名额,卖出 后充作资费,韦丹认为费用应有朝廷支付,不可卖官求钱 B、韦丹认为法令废弛会导致人们对它的轻视,因而主张严惩谋反的刘辟:对所治三州,认为并 非要害之地,不必多花费国家钱财,不如划归河东管辖 C、韦丹对贪污现象仔细核査,责之甚严。仓库主管十年间侵吞粮食三千斛,韦丹抄没其家,查 得实据,下令一月之内如数补还,保住国家财产不受损失 D、韦丹去世之后,裴谊建议为他设立祠堂,刻石记功,当朝宰相也认为他的功德使江西老幼思 之不忘。皇上于是下令观察使上报韦丹的功绩并刻碑表彰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命刻功于碑。 (节选自《新唐书•韦丹 传》)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早孤,从外祖颜真卿学 孤:幼年丧父 B.身往劝督 劝:勉励 C.法废人慢,当济以威 济:渡过难关 D.与若期一月还之. 期:约定时间 6、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韦丹“助民安居”的一组是( )(3 分) ①民贫自鬻者,赎归之 ②教种茶、麦,仁化大行 ③罢八州冗食者,收其财 ④度其费为估,不取赢利 ⑤免半赋,徐取其偿 ⑥韦丹有大功,德被八州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韦丹为人率直,敢于发表不同意见。旧例规定,凡出使外国,朝廷赐下州县官员名额,卖出 后充作资费,韦丹认为费用应有朝廷支付,不可卖官求钱。 B、韦丹认为法令废弛会导致人们对它的轻视,因而主张严惩谋反的刘辟;对所治三州,认为并 非要害之地,不必多花费国家钱财,不如划归河东管辖。 C、韦丹对贪污现象仔细核查,责之甚严。仓库主管十年间侵吞粮食三千斛,韦丹抄没其家,查 得实据,下令一月之内如数补还,保住国家财产不受损失。 D、韦丹去世之后,裴谊建议为他设立祠堂,刻石记功,当朝宰相也认为他的功德使江西老幼思 之不忘。皇上于是下令观察使上报韦丹的功绩并刻碑表彰.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1)逃未复者,官为为之。贫不能者,畀以财 (2)验卒所告,皆不实,丹治状愈明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9.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 禾熟① 宋·孔平仲 百里西风禾黍香,鸣泉落窦②谷登场。 老牛粗了③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 [注]①此诗很像一幅古代农村风俗画。清初画家曾借此题画。诗人做过地方官吏,熟悉农村情况 他多遭贬谪,厌倦官场,正好借这乡村的野朴淘洗心情,抒发胸中的积郁。②窦:水道,水沟。③粗 了:刚了结。 (1).一、二两句,勾勒出了农村 的景象。(2分) (2) 四两句取象老牛,诗家评说“用意很深”。对诗人的“用意”,你是怎样理解的?(4分) 、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0、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弗罗洛得知弗比斯将要与爱斯梅拉达幽会,就身穿黑衣,跟踪这对年轻人,直到他们幽会的 小旅店。他先是藏在阁楼里,然后手握着一把匕首破门而入,杀死了弗比斯。(《巴黎圣母院》) B.堂吉诃德把风车当作巨人,把风车的翅翼看成是巨人的胳膊,要向前厮杀。当他向第一架风
(1)逃未复者,官为为之。贫不能者,畀以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验卒所告,皆不实,丹治状愈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代诗歌阅读(6 分) 9.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 分) 禾 熟① 宋·孔平仲 百里西风禾黍香, 鸣泉落窦②谷登场。 老牛粗了③耕耘债, 啮草坡头卧夕阳。 [注]①此诗很像一幅古代农村风俗画。清初画家曾借此题画。诗人做过地方官吏,熟悉农村情况。 他多遭贬谪,厌倦官场,正好借这乡村的野朴淘洗心情,抒发胸中的积郁。②窦:水道,水沟。③粗 了:刚了结。 (1).一、二两句,勾勒出了农村 的景象。(2 分) (2).三、四两句取象老牛,诗家评说“用意很深”。对诗人的“用意”,你是怎样理解的?(4 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 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 分) 10、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 )(5 分) A.弗罗洛得知弗比斯将要与爱斯梅拉达幽会,就身穿黑衣,跟踪这对年轻人,直到他们幽会的 小旅店。他先是藏在阁楼里,然后手握着一把匕首破门而入,杀死了弗比斯。(《巴黎圣母院》) B.堂吉诃德把风车当作巨人,把风车的翅翼看成是巨人的胳膊,要向前厮杀。当他向第一架风
车扑去时,刚好一阵风吹来,把他从风车上摔了出去。亏得桑丘上来搀扶,他才爬起来。当天,他们 在林子里度过倒霉的一夜。(《堂吉诃德》) C.姑苏城乡宦甄士隐可怜寄居庙内穷儒贾雨村,赠银让他赶考。因葫芦庙失火,甄家被烧毁 不久以后的元宵之夜,女儿英莲被拐走。一日,他听到了道人的《好了歌》,顿悟人生,遂与道人一 起飘然而去。(《红楼梦》) D赵伯韬是美帝国主义在华的银团垄断组织的代理人,他帮助帝国主义摧残和吞并中国民族工 业。在商场上,他骄横奸诈、凶狠残酷。为了实现金融资本支配民族工业的阴谋,他处处和吴荪甫斗 法,常常施展计谋,使吴荪甫陷入困境。(《子夜》) E.“好,你的“无抵抗主义”又来了。我想你不如规规矩矩地去做一个基督徒。人家打你左脸, 就马上把右脸也送上去。… 这段文字是觉慧怒责大哥觉新的话。因为和鸣凤在梅园互诉衷肠,觉慧遭爷爷斥责,又见大哥唯 唯诺诺,劝他听爷爷的话,不禁愤愤地骂起来,好像要把他在祖父那里受到的气向觉新发泄。(《家》) 11、简答题。(任选一题,100字左右)(5分) (1)在审问爱斯梅拉达的法庭上,像条鳄鱼的那个法官站了起来,说:“肃静}.…法去露 黛尔妇人,魔鬼给您的银币变成的枯叶,带来了没有?”“带来了,大人,″她笞道。…… 枯叶在大厅里转了一圈 请问这枚“银币”的来历是什么?在审判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2)、简述吴荪甫与屠维岳第一次见面的情景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①?”曰:“二②,吾犹不足 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颜渊篇第十二》 【注释】①彻,西周奴隶主国家的一种田税制度。旧注曰:“什一而税谓之彻。”②二:抽取十分之
车扑去时,刚好一阵风吹来,把他从风车上摔了出去。亏得桑丘上来搀扶,他才爬起来。当天,他们 在林子里度过倒霉的一夜。(《堂吉诃德》) C.姑苏城乡宦甄士隐可怜寄居庙内穷儒贾雨村,赠银让他赶考。因葫芦庙失火,甄家被烧毁。 不久以后的元宵之夜,女儿英莲被拐走。一日,他听到了道人的《好了歌》,顿悟人生,遂与道人一 起飘然而去。(《红楼梦》) D.赵伯韬是美帝国主义在华的银团垄断组织的代理人,他帮助帝国主义摧残和吞并中国民族工 业。在商场上,他骄横奸诈、凶狠残酷。为了实现金融资本支配民族工业的阴谋,他处处和吴荪甫斗 法,常常施展计谋,使吴荪甫陷入困境。(《子夜》) E.“好,你的“无抵抗主义”又来了。我想你不如规规矩矩地去做一个基督徒。人家打你左脸, 就马上把右脸也送上去。……” 这段文字是觉慧怒责大哥觉新的话。因为和鸣凤在梅园互诉衷肠,觉慧遭爷爷斥责,又见大哥唯 唯诺诺,劝他听爷爷的话,不禁愤愤地骂起来,好像要把他在祖父那里受到的气向觉新发泄。(《家》) 11、简答题。(任选一题,100 字左右)(5 分) (1)在审问爱斯梅拉达的法庭上,像条鳄鱼的那个法官站了起来,说:“肃静!……法露 黛尔妇人,魔鬼给您的银币变成的枯叶,带来了没有?”“带来了,大人,”她答道。…… 枯叶在大厅里转了一圈。 请问这枚“银币”的来历是什么?在审判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2)、简述吴荪甫与屠维岳第一次见面的情景。 (二)文化经典阅读(6 分)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 分)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①?”曰:“二②,吾犹不足, 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颜渊篇第十二》 【注释】 ①彻,西周奴隶主国家的一种田税制度。旧注曰:“什一而税谓之彻。” ②二:抽取十分之
二的税 12、下列各项是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一章反映的是儒家学派的经济思想,其基本核心核心是“富民”思想。 B.有若认为,只有削减田税的税率,才能使百姓减轻经济负担。 C.按照时令,役民于时,老百姓才能服从君王的统治 D.君王不应搜刮民脂民膏来聚敛财富,老百姓富足君王才能富足 13、结合上面选段,分析本文所反映的经济思想的合理性。(3分) 三、现代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 手工是一种遗产冯骥才 ①在工业文明到来之前,人类用双手满足自己的一切需求。无论盖房造物,还是做饭制衣,都由 双手来完成。但这还不够,双手还要去实现人类对更精美事物的追求,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于 是,从生活的智慧、技术的发明直到审美理想便都由双手来体现。由于审美进入十指,许多艺术相应 而生。 ②在遥远的古代,交通不便,人们在相互隔绝的状态中生活。在相对独立的地域,每一种手工制 品都是那里的特产。手成了心灵最灵便的工具。故而,愈是文明古老的民族,他们的双手就是愈聪明 同时,不同民族的双手又具有自奇特的本领和气质。 ③手工中智慧与技术的含量是长久以来一代代积累而成的。在漫长的的传衍过程中,不断冒出来 位又一位工匠。他们心灵手巧,聪明过人,或是在技艺上做了这样或那样的绝妙的改进和创新,或 是在审美情趣上做了一些提升,受到人们的认同。这些新的技艺或审美便自然而然地融进传统的手工 中去。精湛的民间手工全是千锤百炼的。但是,在没有专利的时代,手工中至关重要的绝技是世袭或 以师徒方式单传的。如果艺人没有后嗣,技艺的传承便会中断。面对广元三星堆那些“纵目神灵”青 铜面具上的方孔,我们已无法知道四千年前的古蜀人用什么利器切割开这厚厚的青铜:也无法知道他
二的税。 12、下列各项是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这一章反映的是儒家学派的经济思想,其基本核心核心是“富民”思想。 B. 有若认为,只有削减田税的税率,才能使百姓减轻经济负担。 C. 按照时令,役民于时,老百姓才能服从君王的统治。 D. 君王不应搜刮民脂民膏来聚敛财富,老百姓富足君王才能富足 13、结合上面选段,分析本文所反映的经济思想的合理性。(3 分) 三、现代文阅读(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16 题。 手工是一种遗产 冯骥才 ①在工业文明到来之前,人类用双手满足自己的一切需求。无论盖房造物,还是做饭制衣,都由 双手来完成。但这还不够,双手还要去实现人类对更精美事物的追求,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于 是,从生活的智慧、技术的发明直到审美理想便都由双手来体现。由于审美进入十指,许多艺术相应 而生。 ②在遥远的古代,交通不便,人们在相互隔绝的状态中生活。在相对独立的地域,每一种手工制 品都是那里的特产。手成了心灵最灵便的工具。故而,愈是文明古老的民族,他们的双手就是愈聪明; 同时,不同民族的双手又具有自奇特的本领和气质。 ③手工中智慧与技术的含量是长久以来一代代积累而成的。在漫长的的传衍过程中,不断冒出来 一位又一位工匠。他们心灵手巧,聪明过人,或是在技艺上做了这样或那样的绝妙的改进和创新,或 是在审美情趣上做了一些提升,受到人们的认同。这些新的技艺或审美便自然而然地融进传统的手工 中去。精湛的民间手工全是千锤百炼的。但是,在没有专利的时代,手工中至关重要的绝技是世袭或 以师徒方式单传的。如果艺人没有后嗣,技艺的传承便会中断。面对广元三星堆那些“纵目神灵”青 铜面具上的方孔,我们已无法知道四千年前的古蜀人用什么利器切割开这厚厚的青铜;也无法知道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