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初中学生学业水平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积累与运用(共27分) 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襁褓( qiang)狡黯(xia)怒不可遏(e)辛苦恣睢(j) B.拮据(j)桑梓(xin)根深蒂固(di)强聒不舍(guo) C.脊梁(j)亵渎(xie)猝不及防(cu)成吉思汗(han D.针砭(bidn)栈桥(jian)前仆后继(pu)面面厮觑(qu)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喧闹谰语迫不急待抑扬顿挫 B.濒临愧怍通宵达旦混为一谈 C.慰藉收敛诚皇诚恐充耳不闻 挑衅玷污怒不可遏嘎然而止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不要,也不要说自己没有才能,是你自己荒废了你的天赋。正确地 ,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坚持不懈地往下走,它 会有荆棘, 样会开出鲜花 A.怨声载道审视必须而 B.怨天尤人审查必须但 C.怨声载道审查必然而 D.怨天尤人审视必然但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他们分快乐成长,是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学工作的 当务之急。 B.好读书,读好书,形成了习惯,你就可以与智慧结伴同行,与高尚朝夕相处。 C.将建设美丽乡村和打造文化景区相结合,既能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又能发 扬文化旅游产业。 D.新版《三打白骨精》以其华丽的3D制作技巧、虚实结合的特效手法,国内影
2017 年初中学生学业水平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满分:12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 27 分) 1.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襁褓(qiǎng)狡黯(xiá)怒不可遏(è)辛苦恣睢(jū) B.拮据(jū)桑梓(xīn)根深蒂固(dì)强聒不舍(guō) C.脊梁(jǐ)亵渎(xiè)猝不及防(cù)成吉思汗(hán) D.针砭(biān)栈桥(jiàn)前仆后继(pū)面面厮觑(qū)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喧闹 谰语 迫不急待 抑扬顿挫 B.濒临 愧怍 通宵达旦 混为一谈 C.慰藉 收敛 诚皇诚恐 充耳不闻 D.挑衅 玷污 怒不可遏 嘎然而止 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不要 ,也不要说自己没有才能,是你自己荒废了你的天赋。正确地 自 己,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坚持不懈地往下走,它 会有荆棘, 同 样会开出鲜花。 A.怨声载道 审视 必须 而 B.怨天尤人 审查 必须 但 C.怨声载道 审查 必然 而 D.怨天尤人 审视 必然 但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 A.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他们分快乐成长,是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学工作的 当务之急。 B.好读书,读好书,形成了习惯,你就可以与智慧结伴同行,与高尚朝夕相处。 C.将建设美丽乡村和打造文化景区相结合,既能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又能发 扬文化旅游产业。 D.新版《三打白骨精》以其华丽的 3D 制作技巧、虚实结合的特效手法,国内影
视从业者们引发深思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我爱这迟来的春天。因为这样的春天不是依照节气而来的,,。。,直到 把冰与雪安葬到泥土深处,然后让它们又化作自己根芽萌发的雨露 ①也就是说,北国的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 ②而是靠着自身顽强的拼争,逐渐摆脱冰雪的桎梏 ③它从三月化到四月甚至五月,沉着果敢,心无旁鹜 ④曲曲折折地接近温暖,苦熬出来的 A.②④①③B.①③②④C.②④③①D.①②④③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诗歌偏重于抒情言志,诗歌的情感往往寄托在鲜明独特的意象上,通过意 象营造出生动感人的意境。 B.《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隆中对》分别出自《左传》《战国策》《三国 志》。这几部书既是史学著作,又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对后世影响深远。。 C.古代跟年龄相关的称谓很多。如“垂髫”,指小孩;“花甲”,指六十岁的老人 “加冠”,指年已二十的成年男子。 D.法国博物学家布封的《昆虫记》,既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 课文《马》即选自其中。 7.默写(7分) (1),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二章》) (2),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望月有感》 (3),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关雎》) (4)子夏曰:“,,仁在其中矣。”(《论语》) (5)《赤壁》中以二乔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重大影响的两句诗是:, (6)这天清晨,阔别祖国二十载的张叔叔在我的陪同下登上了凤凰山顶,看着雾 霭中的这片土地,他不由得潸然泪下,吟诵起艾青《我爱这土地》中的诗 句 (⑦)诸葛亮在《出师表》中用“,”表明自己临危受命,深感任务艰巨而又光荣伟
视从业者们引发深思。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 我爱这迟来的春天。因为这样的春天不是依照节气而来的 , , 。 。 ,直到 把冰与雪安葬到泥土深处,然后让它们又化作自己根芽萌发的雨露。 ①也就是说,北国的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 ②而是靠着自身顽强的拼争,逐渐摆脱冰雪的桎梏 ③它从三月化到四月甚至五月,沉着果敢,心无旁鹜 ④曲曲折折地接近温暖,苦熬出来的 A.②④①③B.①③②④C.②④③①D.①②④③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诗歌偏重于抒情言志,诗歌的情感往往寄托在鲜明独特的意象上,通过意 象营造出生动感人的意境。 B.《曹刿论战》《邹忌讽齐王纳谏》《隆中对》分别出自《左传》《战国策》《三国 志》。这几部书既是史学著作,又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对后世影响深远。。 C.古代跟年龄相关的称谓很多。如“垂髫”,指小孩;“花甲”,指六十岁的老人; “加冠”,指年已二十的成年男子。 D.法国博物学家布封的《昆虫记》,既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 课文《马》即选自其中。 7.默写(7 分) (1),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二章》) (2),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望月有感》) (3) ,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关雎》) (4)子夏曰:“,,仁在其中矣。”(《论语》) (5)《赤壁》中以二乔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重大影响的两句诗是:, 。 (6)这天清晨,阔别祖国二十载的张叔叔在我的陪同下登上了凤凰山顶,看着雾 霭中的这片土地,他不由得潸然泪下,吟诵起艾青《我爱这土地》中的诗 句:? …… (7)诸葛亮在《出师表》中用“,”表明自己临危受命,深感任务艰巨而又光荣伟
大 8、名著阅读(4分) (1)下列情节叙述与原著相符的一项是()。(2分) A.青面兽杨志潜心仕途,但先在黄河丢了生辰纲,后在黄泥冈丢失花石纲,不得 不落草桃花山,并投奔梁山,最终在征方腊时病逝。 B.鲁滨逊到巴西成为种植园主,因缺乏人手等原因,与他人到非洲贩卖黑奴,在 途中遇到风暴,被海浪冲到一座荒无人烟的海岛上。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著名作家奧斯特洛夫斯基在病榻上(当时他全身瘫痪, 双目失眠)艰难写成的,出版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D.虎妞嫁给祥子后,希望祥子拉车养家,但祥子却提出用虎妞的嫁妆买车出租来 养家,后因祥子生病等原因耗光了所有的积蓄。 (2)阅读下面名著片断,结合自己的阅读积累,完成题目。(2分) 个清晰而离的很近的声音突然大叫:“婚礼不能继续举行,我宣布存在着障 碍。”……我瞧见罗切斯特先生的双唇被一个狞笑扭曲了,他嘟囔地说:“老天作 证!我很留神不让人听说有这件事,至少不让人听说有各这样称呼的她。 片断中加点的“我”是(人名),罗切斯特所说的“这件事”指_(事件) 9、综合性学习(4分) 2016年4月,中国当代文坛“一喜一悲”4日,中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曹文 轩获得“国际安徒生奖”,实现了华人在该奖项零的突破:29日,著名作家陈忠 实因病去世。学校文学社准备以此为专题开展系列活动,请你参加。 【选插图识相貌】 【材料一】校报《名家档案》栏目内容节选:曹文轩,中国儿童文学作家。著有 《草房子》、《火印》以及大王书系列等,他获得“国际安徒生奖”,被誉为“儿 童文学的诺贝尔”。陈忠实,中国著名作家,代表作长篇小说《白鹿原》获得1997 年茅盾文学奖,并被教育部列入大学生必读书目,陈忠实是一位拥有民族精神的 现实主义作家
大。 8、名著阅读(4 分) (1)下列情节叙述与原著相符的一项是( )。(2 分) A.青面兽杨志潜心仕途,但先在黄河丢了生辰纲,后在黄泥冈丢失花石纲,不得 不落草桃花山,并投奔梁山,最终在征方腊时病逝。 B.鲁滨逊到巴西成为种植园主,因缺乏人手等原因,与他人到非洲贩卖黑奴,在 途中遇到风暴,被海浪冲到一座荒无人烟的海岛上。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著名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在病榻上(当时他全身瘫痪, 双目失眠)艰难写成的,出版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D.虎妞嫁给祥子后,希望祥子拉车养家,但祥子却提出用虎妞的嫁妆买车出租来 养家,后因祥子生病等原因耗光了所有的积蓄。 (2)阅读下面名著片断,结合自己的阅读积累,完成题目。(2 分) 一个清晰而离的很近的声音突然大叫:“婚礼不能继续举行,我宣布存在着障 碍。”……我瞧见罗切斯特先生的双唇被一个狞笑扭曲了,他嘟囔地说:“老天作 证!我很留神不让人听说有这件事,至少不让人听说有各这样称呼的她。” 片断中加点的“我”是 (人名),罗切斯特所说的“这件事”指(事件)。 9、综合性学习(4 分) 2016 年 4 月,中国当代文坛“一喜一悲”:4 日,中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曹文 轩获得“国际安徒生奖”,实现了华人在该奖项零的突破;29 日,著名作家陈忠 实因病去世。学校文学社准备以此为专题开展系列活动,请你参加。 【选插图识相貌】 【材料一】校报《名家档案》栏目内容节选:曹文轩,中国儿童文学作家。著有 《草房子》、《火印》以及大王书系列等,他获得“国际安徒生奖”,被誉为“儿 童文学的诺贝尔”。陈忠实,中国著名作家,代表作长篇小说《白鹿原》获得 1997 年茅盾文学奖,并被教育部列入大学生必读书目,陈忠实是一位拥有民族精神的 现实主义作家
(图一曹文轩) (图二陈忠实) (1)校报编辑小明从众多图片中选择上面两幅肖像画,作为《名家档案》栏目的 插图。请说说两图是怎样体现人物身份特征的。(2分) 图 图二: 【析题词导人生】 【材料二】曹文轩与学校校报记者的访谈记录(节选):读书能帮助我们发现前 方,并引领我们走向前方。读书其实培养的是一种眼力,不读书的人其实是没有 前方的,也是没有未来,也是没有过去的,读书人读着读着就有了过去、现在和 前方一一风景无边的前方,什么叫读书人?我这里简单下一个定义:拥有过去、 现在、未来的人,叫读书人。 (2)曹文轩接受记者团采访后,欣然为学校文学社题词,请结合【材料二】,谈 谈“幸福在远处”的含义。(2分) 二、阅读(共43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回答10-11题。(5分) 夏意 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①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②时一声 【注释】①席:竹席。②流莺:即莺。流:指其鸣声婉转 10.本诗通过描写院深席清、、树阴满地、、等四幅夏日画面,流露出诗人 的 心情。(3分) 11.赏析“石榴开遍透帘明”中“透”字的妙处。(2分)
(图一曹文轩) (图二陈忠实) (1)校报编辑小明从众多图片中选择上面两幅肖像画,作为《名家档案》栏目的 插图。请说说两图是怎样体现人物身份特征的。(2 分) 图一: 图二: 【析题词导人生】 【材料二】曹文轩与学校校报记者的访谈记录(节选):读书能帮助我们发现前 方,并引领我们走向前方。读书其实培养的是一种眼力,不读书的人其实是没有 前方的,也是没有未来,也是没有过去的,读书人读着读着就有了过去、现在和 前方——风景无边的前方,什么叫读书人?我这里简单下一个定义:拥有过去、 现在、未来的人,叫读书人。 (2)曹文轩接受记者团采访后,欣然为学校文学社题词,请结合【材料二】,谈 谈“幸福在远处”的含义。(2 分) 二、阅读(共 43 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回答 10-11 题。(5 分) 夏意 宋 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席①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②时一声。 【注释】①席:竹席。②流莺:即莺。流:指其鸣声婉转。 10.本诗通过描写院深席清、 、树阴满地、 、等四幅夏日画面,流露出诗人 的 心情。 (3 分) 11.赏析“石榴开遍透帘明”中 “透”字的妙处。 (2 分)
答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16题(13分)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 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 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髙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 二翁登泰山 昔有二翁,同邑而居。甚友善。甲翁之妻子去乡,唯叟一人而已。一日,叟携 酒至乙翁第,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向吾远游翼、雍,然未尝登泰山, 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乙翁曰:“差 矣,汝之言!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 善!”翌日,二叟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 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注释】①第:房屋,宅子,家。②冀、雍:古代两个州名,在今约山西、陕西 甘肃一带。③曩:以往,过去,从前 12.解释加点的实词。(4分) (1)略无阙处 (2)属引凄异 (3)二人对酌 (4)越钱塘,绝长江 13.选出下列语句中加点字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 A.或王命急宣或异二者之为 B.故渔者歌曰温故而知新 C.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虽不能察,必以情 D.乙翁欲扶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答: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2-16 题 (13 分) 【甲】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 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 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 二翁登泰山 昔有二翁,同邑而居。甚友善。甲翁之妻子去乡,唯叟一人而已。一日,叟携 酒至乙翁第,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向吾远游翼、雍,然未尝登泰山, 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乙翁曰:“差 矣,汝之言!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 善!”翌日,二叟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 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注释】①第:房屋,宅子,家。②冀、雍:古代两个州名,在今约山西、陕西、 甘肃一带。③曩:以往,过去,从前。 12.解释加点的实词。(4 分) (1)略无阙.处 (2)属引.凄异 (3)二人对酌. (4)越钱塘,绝.长江 13.选出下列语句中加点字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 )(2 分) A.或.王命急宣 或.异二者之为 B.故.渔者歌曰 温故.而知新 C.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虽.不能察,必以情 D.乙翁欲扶之.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