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2015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题由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三部分组成,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务必将答题卡密封线内的项目写清楚。所有答案都必须涂、填写在答题卡相 应位置,答在本试卷上一律无效。 3.用黑色钢笔或中性笔作答。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0分 (14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A.隐晦/教诲 阻遏/歇斯底里 伛偻/呕心沥血 B.拮据/诘问 惶/张皇失措 帷幕/惟妙惟肖 C.拗口/执拗 抹布/转弯抹角 阔然/一叶扁舟 D.簌/洗激 荒谬/戮力同心 推崇/鬼鬼祟祟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哂笑文绉绉油光可鉴根深谛固 B.媲美侯车室雨荞天晴藏污纳垢 C.睥睨场券相形见拙众目睽睽 D.璀璨水龙头广袤无垠吹毛求疵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这位作家读书看报 普通的浏览 边看,一边思考 ②我们在从事某项工作时,如果进展顺利 即使时间长一点儿,也很少感 到疲劳。 ⑧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与深厚的艺术功底,没有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是很难写出 高 的作品来的。 A.不是……而是得心应手 品位 B.不是……就是轻车熟路 品味 C.不是…就是 得心应手 品位 D.不是…而是轻车熟路品味 4.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她大声地吆喝道:“看你,这时洗脸干什么?什么时候啊,还这么爱干净! B.王老师办公桌上的《朝花夕拾)赏鉴》一书已经旧得发黄了,但他仍然爱不释手。 C.为了保证全班同学—当然也包括己在内——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全班同学都 必须严格遵守班级学习纪律 D对于明天的春游,我们还没有最终确定地点,去距离较近的公园好呢?还是去距离较 远的二龙山好? 5.下列各组词语的词性或者短语的结构类型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父亲 厨房 东方 前进 B.高大 他们 终于 假如 C.红旗飘扬 报纸杂志 雄伟壮丽 非常坚强 D.完全相信 两个同学 频繁考试 猛烈撞击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究竟要不要重视语文学习?是否只学习数理化就可以了呢?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
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 2015 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题由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三部分组成,总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答卷前务必将答题卡密封线内的项目写清楚。所有答案都必须涂、填写在答题卡相 应位置,答在本试卷上一律无效。 3.用黑色钢笔或中性笔作答。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 (30 分) 一、(14 分,每小题 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A.隐晦.∕教诲. 阻遏.∕歇.斯底里 伛.偻∕呕.心沥血 B. 拮.据∕诘.问 惶.恐∕张皇.失措 帷.幕∕惟.妙惟肖 C.拗.口∕执拗. 抹.布∕转弯抹.角 翩.然∕一叶扁.舟 D.簌.簌∕洗漱. 荒谬.∕戮.力同心 推崇.∕鬼鬼祟祟..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哂笑 文绉绉 油光可鉴 根深谛固 B. 媲美 侯车室 雨霁天晴 藏污纳垢 C. 睥睨 入场券 相形见拙 众目睽睽 D. 璀璨 水龙头 广袤无垠 吹毛求疵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这位作家读书看报 普通的浏览, 一边看,一边思考。 ②我们在从事某项工作时,如果进展顺利, ,即使时间长一点儿,也很少感 到疲劳。 ③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与深厚的艺术功底,没有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是很难写出 高 的作品来的。 A.不是……而是 得心应手 品位 B.不是……就是 轻车熟路 品味 C.不是……就是 得心应手 品位 D.不是……而是 轻车熟路 品味 4.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她大声地吆喝道:“看你,这时洗脸干什么?什么时候啊,还这么爱干净!” B.王老师办公桌上的《〈朝花夕拾〉赏鉴》一书已经旧得发黄了,但他仍然爱不释手。 C.为了保证全班同学——当然也包括自己在内——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全班同学都 必须严格遵守班级学习纪律。 D.对于明天的春游,我们还没有最终确定地点,去距离较近的公园好呢?还是去距离较 远的二龙山好? 5.下列各组词语的词性或者短语的结构类型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父亲 厨房 东方 前进 B.高大 他们 终于 假如 C.红旗飘扬 报纸杂志 雄伟壮丽 非常坚强 D.完全相信 两个同学 频繁考试 猛烈撞击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究竟要不要重视语文学习?是否只学习数理化就可以了呢?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
B.从这一件平凡的小事中,却说明了一个大问题 C.李老师一番语重心长的谈话触动了王平同学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同一本书,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阅读,往往会 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 7.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鲁迅的《朝花夕拾》共有十篇文章,其中的《社戏》记叙了儿时和小伙伴们一起坐船 到赵庄看社戏的意年往事,特别是“月夜行船”和“偷吃罗汉豆”的精彩情节,仿佛带领 我们回到了趣味横生的童年。 B老舍的《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的故事,祥子由原来的自尊自强 吃苦耐劳,到后来变得麻木、狡猾、好占便宜、自暴自弃。老舍正是通过这样的人物性格 变化来无情地批判当时处于社会底层的好人找不到生活出路的黑暗社会。 C.凡尔纳的小说中塑造了大批品格高尚、献身科学的人,尼摩船长就是其中反抗压迫的 勇敢的战士形象,这正是凡尔纳反对殖民主义,反对奴隶制度的进步思想的体现。 D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中的主人公简·爱富于激情、幻想和反抗精神,是浪漫 主义文学传统的精神女儿。 (11分) 8.填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7分 (1)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 ?止增笑耳。 (蒲松龄《狼》) (2)骊山四顾,阿房一炬, ?(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 (3) 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 (4)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6)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诗经·关雎》) 9.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4分) 孔明于十一月二十日甲子吉辰,沭浴斋戒,身披道衣,跣足散发,来到坛前。吩咐守 坛将士:“不许擅离方位,不许交头接耳,不许失口乱言,不许失惊打怪。如违令者斩!” 众皆领命。孔明缓步登坛,观瞻方位已定,焚香于炉,注水于盂,仰天暗祝。下坛入帐中 少歇,令军士更誉吃饭。孔明一日上坛三次,下坛三次。…将近三更时分,忽听风声响 旗幡转动。瑜出帐看时,旗脚竟飘西北—荟时间东南风大起 (1)以上选文反映的是《三国演义》中的著名战役 的前期准备工作。 诗人杜牧曾有与此战役有关的著名诗句:“ 铜雀春深锁二乔”。(2分)(2) 从上面语段看,孔明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你再写出原著中一个有关孔明的故事。 (2分) 三、(5分) 10.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3分) 材料 【中国出版网讯】2014年4月21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在京召开“第十一次全国国 民阅读调查”成果发布会。调查显示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7.8%,较2012 年的54.9%上升了2.9个百分点;2013年我国成年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 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76.伟%,较2012年的763%上升了04个百分点。0-17周岁未成年 人图书阅读率为76.1%,未成年人的人均图书阅读量为6.97本,较2012年提高了1.48本 材料二:
B. 从这一件平凡的小事中,却说明了一个大问题。 C.李老师一番语重心长的谈话触动了王平同学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D.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同一本书,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阅读,往往会 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 7.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鲁迅的《朝花夕拾》共有十篇文章,其中的《社戏》记叙了儿时和小伙伴们一起坐船 到赵庄看社戏的童年往事,特别是“月夜行船”和“偷吃罗汉豆”的精彩情节,仿佛带领 我们回到了趣味横生的童年。 B.老舍的《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的故事,祥子由原来的自尊自强、 吃苦耐劳,到后来变得麻木、狡猾、好占便宜、自暴自弃。老舍正是通过这样的人物性格 变化来无情地批判当时处于社会底层的好人找不到生活出路的黑暗社会。 C.凡尔纳的小说中塑造了大批品格高尚、献身科学的人,尼摩船长就是其中反抗压迫的 勇敢的战士形象,这正是凡尔纳反对殖民主义,反对奴隶制度的进步思想的体现。 D.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中的主人公简·爱富于激情、幻想和反抗精神,是浪漫 主义文学传统的精神女儿。 二、(11 分) 8.填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7 分) (1)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 ?止增笑耳。 (蒲松龄《狼》) (2)骊山四顾,阿房一炬, ? (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 (3) ,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 (4)塞下秋来风景异,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5) ,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6)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 。(《诗经·关雎》) 9.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4 分) 孔明于十一月二十曰甲子吉辰,沭浴斋戒,身披道衣,跣足散发,来到坛前。吩咐守 坛将士:“不许擅离方位,不许交头接耳,不许失口乱言,不许失惊打怪。如违令者斩!” 众皆领命。孔明缓步登坛,观瞻方位已定,焚香于炉,注水于盂,仰天暗祝。下坛入帐中 少歇,令军士更替吃饭。孔明一日上坛三次,下坛三次。……将近三更时分,忽听风声响, 旗幡转动。瑜出帐看时,旗脚竟飘西北——霎时间东南风大起。 (1)以上选文反映的是《三国演义》中的著名战役“ ”的前期准备工作。 诗人杜牧曾有与此战役有关的著名诗句:“ ,铜雀春深锁二乔”。(2 分)(2) 从上面语段看,孔明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你再写出原著中一个有关孔明的故事。 (2 分) 三、(5 分) 10.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3 分) 材料一: 【中国出版网讯】2014 年 4 月 21 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在京召开“第十一次全国国 民阅读调查”成果发布会。调查显示 2013 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 57.8%,较 2012 年的 54.9%上升了 2.9 个百分点;2013 年我国成年国民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 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 76.7%,较 2012 年的 76.3%上升了 0.4 个百分点。0—17 周岁未成年 人图书阅读率为 76.1%,未成年人的人均图书阅读量为 6.97 本,较 2012 年提高了 1.48 本。 材料二:
【证券时报网讯】2015年3月1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会 见采访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中外记者并答记者问。 对于连续两年把“全民阅读”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李克强称,书籍和阅读可以说 是人类文明传承的主要载体,我希望全民阅读能够形成一种氛围,无处不在。我们国家全 民的阅读量能够逐年增加,这也是我们社会进步、文明程度提高的十分重要的标志。而且 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把它与工作方式相结合,不仅会增加发展的创新力量,而且会 增强社会的道德力量。这也就是我两次把“全民阅读”这几个字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 原因,明年还会继续。 (1)请你分别简要概括上述“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主要内容。(2分) 材料一: 材料二: (2)假如你是社区阅读活动的志愿着,请为你所在的社区“全民阅读活动”设计一个活动 项目。(1分) 11.下面是“最美教师”颁奖词,请你根据语境,仿写画线句子,要求语意连贯,句式相 同。(2分) 三尺讲台,竖起了他们高大的形象,两尺教鞭,挥洒着他们无悔的人生。加减乘除 算不出他们的奉献, 。他们用学识与热 情打动了学生的心灵,把看似枯燥的知识绘成了最美的风景 第二部分阅读(40分) 四、(16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13题。(5分)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伶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注释】①本诗写于开元二十四年张九龄道贬荆州长史期间 12.请简析本诗首联“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在全诗中的作用。(3分) 1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14-17题。(11分)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 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 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骰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
【证券时报网讯】2015 年 3 月 15 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会 见采访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中外记者并答记者问。 对于连续两年把“全民阅读”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李克强称,书籍和阅读可以说 是人类文明传承的主要载体,我希望全民阅读能够形成一种氛围,无处不在。我们国家全 民的阅读量能够逐年增加,这也是我们社会进步、文明程度提高的十分重要的标志。而且 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把它与工作方式相结合,不仅会增加发展的创新力量,而且会 增强社会的道德力量。这也就是我两次把“全民阅读”这几个字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 原因,明年还会继续。 (1)请你分别简要概括上述“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主要内容。(2 分) 材料一: 材料二: (2)假如你是社区阅读活动的志愿者,请为你所在的社区“全民阅读活动”设计一个活动 项目。(1 分) 11.下面是“最美教师”颁奖词,请你根据语境,仿写画线句子,要求语意连贯,句式相 同。(2 分) 三尺讲台,竖起了他们高大的形象,两尺教鞭,挥洒着他们无悔的人生。加减乘除, 算不出他们的奉献, , 。他们用学识与热 情打动了学生的心灵,把看似枯燥的知识绘成了最美的风景。 第二部分 阅 读(40 分) 四、(16 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12—13 题。(5 分) 望月怀远①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注释】①本诗写于开元二十四年张九龄遭贬荆州长史期间。 12.请简析本诗首联“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在全诗中的作用。(3 分) 1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 (二)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 14—17 题。(11 分)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 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 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①,持满②。天子先驱至,不得
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善徐行。至营,将 军亚夫持兵揖日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 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 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月余,三军皆罢。乃拜亚夫为 中尉 选自《史记》卷五十七《绛侯周勃世家》 【注释】①蟹(gu):张满弓。弩(m):一种用机械力量射箭的弓,泛指弓。②持满:把 弓弦拉足③军门都尉:守卫军营的将官,职位略低于将军。④节:符节,皇帝给的凭证 ⑤壁门:营门。⑥按:控制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3分 (1)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军: (2)军士吏被甲,锐兵刃 被 (3)既出军门,群臣皆惊 既 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已而之细柳军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战国策》) B.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广起,夺而杀尉 (《史记·陈涉世家》) C.天子且至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韩愈《马说》) 乃拜亚夫为中尉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16.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璧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2)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17.文中画双横线的句子没有断句,请根据自己的理解用“/”断开。(断两处)(2分) 将军亚夫持兵揖日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五、(24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1题。(12分) ①天太黑,地方又太陌生,初来那天,真把山顶的灯光当作了星斗。四周都没有星, 只有它,那么高,如恶海孤灯,倒悬头顶,有点诧异。一路累乏,懒得多想,只看了它 眼,倒头便睡 ②第二天清早推开窗,大惊,好大一座山,堵着天。山顶隐隐有亭,灯光该来自那儿。 晚上再看,还是像星,看了几天,便下狠心,非找个夜间上去不可。于是便等月亮。 ③等来了。那晚月色一下把周围一切都刷成了半透明的银质。山舍,小树,泥地,如 能用叩击,一定会有铿然的音响。浩浩大大一座山,没有转弯抹角的石头,没有拂拂垂坡 的繁草,没有山溪,总之没有遮遮掩掩的地方,只是一味坦荡。坦荡的暗银色,锡箔色 了无边际,除此之外再没有别的色相。走在这样的山路上,浑身起一种羽化的空灵。脚下 不慢,但很轻,怕踩坏了这一片素净。 ④应该已经很高了。风在紧起来,寒光浸到皮肤,抱肩打个噤。抬头看月,反比上山 时小了许多
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③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④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⑤。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⑥辔徐行。至营,将 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 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 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月余,三军皆罢。乃.拜亚夫为 中尉。 (选自《史记》卷五十七《绛侯周勃世家》) 【注释】①彀(gòu):张满弓。弩(nǔ):一种用机械力量射箭的弓,泛指弓。②持满:把 弓弦拉足。③军门都尉:守卫军营的将官,职位略低于将军。④节:符节,皇帝给的凭证。 ⑤壁门:营门。⑥按:控制。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3 分) (1)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 军: (2)军士吏被.甲,锐兵刃 被: (3)既.出军门,群臣皆惊 既: 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 分) A.已而之.细柳军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战国策》) B.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广起,夺而.杀尉 (《史记·陈涉世家》) C.天子且.至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韩愈《马说》) D.乃.拜亚夫为中尉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16.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2)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17.文中画双横线的句子没有断句,请根据自己的理解用“/”断开。(断两处)(2 分) 将 军 亚 夫 持 兵 揖 曰 介 胄 之 士 不 拜 请 以 军 礼 见。 五、(24 分)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8—21 题。(12 分) ①天太黑,地方又太陌生,初来那天,真把山顶的灯光当作了星斗。四周都没有星, 只有它,那么高,如恶海孤灯,倒悬头顶,有点诧异。一路累乏,懒得多想,只看了它一 眼,倒头便睡。 ②第二天清早推开窗,大惊,好大一座山,堵着天。山顶隐隐有亭,灯光该来自那儿。 晚上再看,还是像星,看了几天,便下狠心,非找个夜间上去不可。于是便等月亮。 ③等来了。那晚月色一下把周围一切都刷成了半透明的银质。山舍,小树,泥地,如 能用叩击,一定会有铿然的音响。浩浩大大一座山,没有转弯抹角的石头,没有拂拂垂坡 的繁草,没有山溪,总之没有遮遮掩掩的地方,只是一味坦荡。坦荡的暗银色,锡箔色, 了无边际,除此之外再没有别的色相。走在这样的山路上,浑身起一种羽化的空灵。脚下 不慢,但很轻,怕踩坏了这一片素净。 ④应该已经很高了。风在紧起来,寒光浸到皮肤,抱肩打个噤。抬头看月,反比上山 时小了许多
⑥头脑受不得挑逗,不由得想到了这座山的过去,想起了关于这座山的乱七八糟的远 年履历。霍去病是在这里狠狠打过一仗的,打得挺苦,《汉书》讲这位大将军时提到过这座 山,记得还很吝啬地用了一“鏖”字,叫人想到那场战争的酷烈。这山也命苦,竖在这个 地方,来往要冲,打打杀杀的事少不了。山最经不得打仗,拔木,烧草 遍轮着来, 还能留得住什么?溪脉干涸了,掷还给它浓稠血迹。山石抛光了,掷还给它断箭残敦。山 惊竦着,急急地盖上一层黄土,又一层黄土,把哀伤吞进肚里。它闭上了眼,永远地沉默 了,像一位受尽磨难的老人,只剩下麻木 ⑥满脸平和的张骞、玄奘也来过,然而我估摸,他们没上山。因为没有一条好路,也 没什么好景,他们的路程远,舍不得力气。拍头看上几眼,就从脚下走过了 ⑦也许林则徐上来过,他清闲一些,有力气没处使,爬上山来吐一口闷气。在山顶上 看看东南方,想想家,想想早已飘散了的虎门烟火。左宗棠也会上来,他带兵习惯了,到 哪儿都喜欢爬个山看个地形。他站在山顶朝西北方眺望,不时让士兵拿来边陲的版图,心 情松快时,还叫士兵种过一点柳树,好挡住域外的蛮风。 ⑧要是早有眼下这条路,他们还会多上来几次,一个守望东南,一个守望西北。但这 条路是四十年前才修下一个根基的,还是为了打仗。路修得急,也很快,修路的有士兵, 也有民夫。修路时该挖出过数不清的白骨,也不知是何朝代的,在月光下白得刺眼。 我不敢再想,荒山深夜,心里毛毛的。脚步加快,赶快走出这段长长的山路吧。啪 哒啪哒地走,终于到了山顶,来到了先前看到的亭子,亭由灰砖砌成,砌在原先的烽火台 上。竟有不少人在,都不作嗜杂声。似乎都惊叹自已站立的高度,优裕地微笑着,看着山 下密密的灯,寻自己的家。一位妻子自言自语地怪丈夫:“关什么灯,找也找不到。”我无 声一笑,我们或许真的走出了那段长长的山路 ⑩我家不在这儿,无心多看。于是,今夜我也只能离开众人,躲到山亭另侧。眼下只 是绵绵群山,趁着月色,直铺到天边。这些山,凝固了千百万年,连成一气,却又是滚滚 滔滔,波涌浪叠。一个波浪就这么大,我立即被比得琐小不堪。也听出声响来了,找不到 一个象声词能够描述。响亮到了宁静,隐隐然充斥天宇,能把一个人的双耳和全部身心吞 没得干干净净。古哲有方,大音希声,也许这便是历史的声音。 QD山亭那侧,人已走光。山下的灯也层层熄灭。一切都没有了,只有我还站着,像 根风化的石柱。 ②高开人世高墙的重重卫护,蒸发掉种种温腻的滋味。赤条条地,与荒漠的群山对峙, 向它们逼索一个古老人种苦涩的灵魂和行程。我相信,林则徐和左宗棠,曾从这种逼索中 领悟过刀兵炮火的意义。 Q3月亮轻轻一顰,躲进一团云,然后又飘然西去。她运行不息,变得明彻而洒脱,用 阵无声凉风,示意我踏上回程。是的,还有张骞和玄奘呢,他们都未曾滞留,衣带当风, 双目前视,用疲惫的脚,为凝寂的土地走出一条透气的甬道。 0只有走,才会有声音,只有走,才会让这个寂静而又厚重的山谷有实实在在的回响 于是,夜半月光下,我仿佛听到了汉唐的驼铃。 选自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八年级下册《古韵今风》,有删改。) 【注】兰山:高2129.6米,是兰州城南的一道天然屏障,据《资治通鉴》记载,“舉兰 者,音为来,河的称呼。处于交通要塞,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和文人墨客钟情的历史文 化名山。 18.请为本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并简要说明拟题理由。(3分) 19.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作者仰视星空,凝望大地,抚今追昔,联想到了历史上的那些战争,那些人物,抒发
⑤头脑受不得挑逗,不由得想到了这座山的过去,想起了关于这座山的乱七八糟的远. 年履历 ...。霍去病是在这里狠狠打过一仗的,打得挺苦,《汉书》讲这位大将军时提到过这座 山,记得还很吝啬地用了一“鏖”字,叫人想到那场战争的酷烈。这山也命苦,竖在这个 地方,来往要冲,打打杀杀的事少不了。山最经不得打仗,拔木,烧草,一遍一遍轮着来, 还能留得住什么?溪脉干涸了,掷还给它浓稠血迹。山石抛光了,掷还给它断箭残戟。山 惊竦着,急急地盖上一层黄土,又一层黄土,把哀伤吞进肚里。它闭上了眼,永远地沉默 了,像一位受尽磨难的老人,只剩下麻木。 ⑥满脸平和的张骞、玄奘也来过,然而我估摸,他们没上山。因为没有一条好路,也 没什么好景,他们的路程远,舍不得力气。抬头看上几眼,就从脚下走过了。 ⑦也许林则徐上来过,他清闲一些,有力气没处使,爬上山来吐一口闷气。在山顶上 看看东南方,想想家,想想早已飘散了的虎门烟火。左宗棠也会上来,他带兵习惯了,到 哪儿都喜欢爬个山看个地形。他站在山顶朝西北方眺望,不时让士兵拿来边陲的版图,心 情松快时,还叫士兵种过一点柳树,好挡住域外的蛮风。 ⑧要是早有眼下这条路,他们还会多上来几次,一个守望东南,一个守望西北。但这 条路是四十年前才修下一个根基的,还是为了打仗。路修得急,也很快,修路的有士兵, 也有民夫。修路时该挖出过数不清的白骨,也不知是何朝代的,在月光下白得刺眼。 ⑨我不敢再想,荒山深夜,心里毛毛的。脚步加快,赶快走出这段长长的山路吧。啪 哒啪哒地走,终于到了山顶,来到了先前看到的亭子,亭由灰砖砌成,砌在原先的烽火台 上。竟有不少人在,都不作嘈杂声。似乎都惊叹自已站立的高度,优裕地微笑着,看着山 下密密的灯,寻自己的家。一位妻子自言自语地怪丈夫:“关什么灯,找也找不到。”我无 声一笑,我们或许真的走出了那段长长的山路。 ⑩我家不在这儿,无心多看。于是,今夜我也只能离开众人,躲到山亭另侧。眼下只 是绵绵群山,趁着月色,直铺到天边。这些山,凝固了千百万年,连成一气,却又是滚滚 滔滔,波涌浪叠。一个波浪就这么大,我立即被比得琐小不堪。也听出声响来了,找不到 一个象声词能够描述。响亮到了宁静,隐隐然充斥天宇,能把一个人的双耳和全部身心吞 没得干干净净。古哲有方,大音希声,也许这便是历史的声音。 ⑾山亭那侧,人已走光。山下的灯也层层熄灭。一切都没有了,只有我还站着,像一 根风化的石柱。 ⑿离开人世高墙的重重卫护,蒸发掉种种温腻的滋味。赤条条地,与荒漠的群山对峙, 向它们逼索一个古老人种苦涩的灵魂和行程。我相信,林则徐和左宗棠,曾从这种逼索中 领悟过刀兵炮火的意义。 ⒀月亮轻轻一颦,躲进一团云,然后又飘然西去。她运行不息,变得明彻而洒脱,用 一阵无声凉风,示意我踏上回程。是的,还有张骞和玄奘呢,他们都未曾滞留,衣带当风, 双目前视,用疲惫的脚,为凝寂的土地走出一条透气的甬道。 ⒁只有走,才会有声音,只有走,才会让这个寂静而又厚重的山谷有实实在在的回响。 于是,夜半月光下,我仿佛听到了汉唐的驼铃。 (选自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八年级下册《古韵今风》,有删改。) 【注】皋兰山:高 2129.6 米,是兰州城南的一道天然屏障,据《资治通鉴》记载,“皋兰 者,音为皋来,河的称呼”。处于交通要塞,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和文人墨客钟情的历史文 化名山。 18.请为本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并简要说明拟题理由。(3 分) 19.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作者仰视星空,凝望大地,抚今追昔,联想到了历史上的那些战争,那些人物,抒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