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滨州市二O一七年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试题 温馨提示 1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 题卡一并交回。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 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试卷答案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 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积累与运用(共27分)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贮藏(zh)骊歌(I)扑朔迷离(shuo)循规蹈矩(j) 栖息(qi)狩猎(shou)气冲斗牛(d6u)合辙押韵(zhe) C.执拗(ni)譬喻(pi)即物起兴(xing)越俎代庖(pao) D.挑衅(xin)怅然( chang)伛偻提携(y) 骇人听闻(hdi)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蓬篙文绉绉芸芸众生一泻千里 B.取缔里程碑人声鼎沸迫不急待 C.馈赠脂粉奁不容置疑长吁短叹 D.竦峙口头婵根深蒂固花团锦簇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 勋”,他是当之无愧的。 B.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对社会的引导作用是 不言而喻的。 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
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语文试题 第 1 页(共 8 页) 滨州市二○一七年初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 语 文 试 题 温馨提示: 1.本试卷共 8 页。满分 120 分,考试用时 120 分钟。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 题卡一并交回。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 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试卷答案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 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 27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贮.藏(zhù) 骊.歌( lí) 扑朔.迷离(shuò) 循规蹈矩.(jù) B.栖.息(qī) 狩.猎(shǒu) 气冲斗.牛(dǒu) 合辙.押韵(zhé) C.执拗.(niù) 譬.喻(pì) 即物起兴.(xīng) 越俎代庖.(páo) D.挑衅.(xìn) 怅.然(chàng) 伛.偻提携(yǔ) 骇.人听闻(hài)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 分) A.蓬篙 文绉绉 芸芸众生 一泻千里 B.取缔 里程碑 人声鼎沸 迫不急待 C.馈赠 脂粉奁 不容置疑 长吁短叹 D.竦峙 口头婵 根深蒂固 花团锦簇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 勋”,他是当之无愧 ....的。 B.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年一度的“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对社会的引导作用是 不言而喻 ....的
C.他知识广博,思维敏捷,又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因此在处理问题时常能进退维谷,游刃 有余 D.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经据典谈反腐,向古人借智慧,对今人敲警钟。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走近美丽的中海公园,我禁不住停下脚步驻足欣赏。 B.我们的先辈们开启了丝绸之路,开辟了人类文明史上的大交流时代 C.我们在学习上即使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决不能骄傲自满 D.市科技馆作为重大科普基础设施,已经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成为我市文明城市 设的一张亮丽名片。 5.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回顾那些伟大的科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等数不清的杰出人物,他们终其 生,孜孜以求,将自己最重要的精神力量,都凝聚在自己的作品中,为人类的精神史建造了 座又一座辉煌的宫殿。 ②凡是走进这宫殿,一件件认真观赏这精神产品的人,必然会被这光辉所映照,会在这 光辉中获得光明与力量。 ③读优秀的书,能使我们的精神变得广阔、深遂、博大。 ④这宫殿与物质的宫殿最大的不同之处,是其中的每一件作品,都不是僵死的存在,而 是在时间的大幕中,永不休止地散发着精神的光辉 ⑤因为优秀的书,不仅是知识的结晶,更是人类情感与思想的结晶,是人类精神的花朵 与果600B.③⑤0④c.0②6③D.0O8⑤ 6.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资治通鉴》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 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陈涉世家》节选自这部通史 B.莫泊桑,法国作家,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我们 学过他的作品《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我的叔叔于勒》。 C.散文是一种描写见闻、表达感悟的自由灵活的文学样式。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 朱自清的《背影》和孙犁的《芦花荡》便是这样的文章, 古代的称谓是很有讲究的,“尊君”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卿”是古代君主对臣 或朋友之间的爱称,“晚生”是旧时后进的人在前辈人面前对自己的谦称。 语文试题第2页(共8页)
语文试题 第 2 页(共 8 页) C.他知识广博,思维敏捷,又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因此在处理问题时常能进退维谷 ....,游刃 有余。 D.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经据典 ....谈反腐,向古人借智慧,对今人敲警钟。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 A. 走近美丽的中海公园,我禁不住停下脚步驻足欣赏。 B. 我们的先辈们开启了丝绸之路,开辟了人类文明史上的大交流时代。 C. 我们在学习上即使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决不能骄傲自满。 D. 市科技馆作为重大科普基础设施,已经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成为我市文明城市 设的一张亮丽名片。 5.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①回顾那些伟大的科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等数不清的杰出人物,他们终其一 生,孜孜以求,将自己最重要的精神力量,都凝聚在自己的作品中,为人类的精神史建造了 一座又一座辉煌的宫殿。 ②凡是走进这宫殿,一件件认真观赏这精神产品的人,必然会被这光辉所映照,会在这 光辉中获得光明与力量。 ③读优秀的书,能使我们的精神变得广阔、深遂、博大。 ④这宫殿与物质的宫殿最大的不同之处,是其中的每一件作品,都不是僵死的存在,而 是在时间的大幕中,永不休止地散发着精神的光辉。 ⑤因为优秀的书,不仅是知识的结晶,更是人类情感与思想的结晶,是人类精神的花朵 与果实。 A.③⑤①④② B.③⑤①②④ C.①②④⑤③ D.①④②③⑤ 6.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资治通鉴》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 战国到五代共 1362 年间的史事。《陈涉世家》节选自这部通史。 B.莫泊桑,法国作家,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我们 学过他的作品《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我的叔叔于勒》。 C.散文是一种描写见闻、表达感悟的自由灵活的文学样式。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 朱自清的《背影》和孙犁的《芦花荡》便是这样的文章。 D.古代的称谓是很有讲究的,“尊君”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卿”是古代君主对臣 或朋友之间的爱称,“晚生”是旧时后进的人在前辈人面前对自己的谦称
7.默写。(7分) (1)后来啊/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余光中《乡愁》 (2)子在川上曰: 不舍昼夜。”(《<论语>十二章》) (3)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 (《诗经·关雎》 (4)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 。(李清照《醉花阴》) (5)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吴均《与朱 元思书》) (6)四面边声连角起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7)《木兰诗》中表现战场苦寒、环境恶劣的句子是 8.名著阅读。(4分) (1)下列关于名著中的人物判断错误的一项是()(2分) A.“他的诊金也是一元四角。但前回的名医是圆而胖的,他却长而胖了:这一点颇不 同。”句中的“他”是《父亲的病》中的陈莲河。 B.“众猎户都拿了挠钩枪棒,跟着他,再上岭来。远远望见窝边果然杀死两个小虎。 一个在窝内,一个在外面,一只母大虫死在山岩边,一只雄虎死在泗州大圣庙前。” 句中的“他”是《水浒》中的武松 C.“有一次我偷偷地看她,她把我的五戈比放在手掌上,瞅着它们,默默地哭了。 滴混浊的泪水挂在她那副像海泡石似的大鼻孔的鼻尖上。”句中的她是《童年》中 的外祖母。 D.“我如今不比桑菲尔德果园里的那棵遭到雷劈的老七叶树强到哪里去。”过了一会 儿后,他说,“这么个枯树残桩,有什么权利要求一颗正在绽放新芽的忍冬用青翠 来掩盖它的腐朽呢?”句中的“他”是《简·爱》中的罗切斯特。 (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2分) 这种游戏常常会有意外事故发生,这些事故是有案可查的。我亲眼看到两三个候补人员 跌断了胳膊和腿。但是更大的危险发生在大臣们自己奉命来表现功夫的时候,因为他们 想跳得比以前好,又想胜过同跳的人,猛然来一下,很少有不摔倒的,有人甚至要跌两 以上文字节选自英国著名作 的小说《格列佛游记》,“这种游戏”指 的是 9.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4分) 光明日报8月20日电在当地时间20日晚结束的里约奧运会女子排球决赛中,中国 女排以3比1战胜塞尔维亚队,时隔12年再次捧得奥运会冠军。拼字当头,方得万千风流 中国女排靠着“一分一分地咬”“一分一分地拼”的精神和韧劲,奋勇出击,硬是咬下了 场场硬仗,赢得了最后的胜利,写下了新的传奇。 语文试题第3页(共8页)
语文试题 第 3 页(共 8 页) 7.默写。(7 分) (1)后来啊/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余光中《乡愁》) (2)子在川上曰:“ 不舍昼夜。”(《<论语>十二章》) (3)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 。(《诗经·关雎》) (4)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 。(李清照《醉花阴》) (5)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 。(吴均《与朱 元思书》) (6)四面边声连角起,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7)《木兰诗》中表现战场苦寒、环境恶劣的句子是 , 。 8.名著阅读。(4分) (1)下列关于名著中的人物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2 分) A.“他的诊金也是一元四角。但前回的名医是圆而胖的,他却长而胖了:这一点颇不 同。”句中的“他”是《父亲的病》中的陈莲河。 B.“众猎户都拿了挠钩枪棒,跟着他,再上岭来。远远望见窝边果然杀死两个小虎。 一个在窝内,一个在外面,一只母大虫死在山岩边,一只雄虎死在泗州大圣庙前。” 句中的“他”是《水浒》中的武松。 C.“有一次我偷偷地看她,她把我的五戈比放在手掌上,瞅着它们,默默地哭了。一 滴混浊的泪水挂在她那副像海泡石似的大鼻孔的鼻尖上。”句中的她是《童年》中 的外祖母。 D.“我如今不比桑菲尔德果园里的那棵遭到雷劈的老七叶树强到哪里去。”过了一会 儿后,他说,“这么个枯树残桩,有什么权利要求一颗正在绽放新芽的忍冬用青翠 来掩盖它的腐朽呢?”句中的“他”是《简·爱》中的罗切斯特。 (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2 分) 这种游戏常常会有意外事故发生,这些事故是有案可查的。我亲眼看到两三个候补人员 跌断了胳膊和腿。但是更大的危险发生在大臣们自己奉命来表现功夫的时候,因为他们 想跳得比以前好,又想胜过同跳的人,猛然来一下,很少有不摔倒的,有人甚至要跌两 三次。 以上文字节选自英国著名作家 的小说《格列佛游记》 ,“这种游戏”指 的是 。 9.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4 分) 光明日报 8 月 20 日电 在当地时间 20 日晚结束的里约奥运会女子排球决赛中,中国 女排以 3 比 1 战胜塞尔维亚队,时隔 12 年再次捧得奥运会冠军。拼字当头,方得万千风流。 中国女排靠着“一分一分地咬”“一分一分地拼”的精神和韧劲,奋勇出击,硬是咬下了一 场场硬仗,赢得了最后的胜利,写下了新的传奇
(1)请给上面新闻拟写标题。(不超过11个字)(2分) (2)请结合上面新闻,根据上联对出下联,赞扬为国争光的女排英雄们。(2分) 上联:铿锵玫瑰沉着应战大赛终折桂, 下联 二、阅读(共43分) (一)阅读下面宋词,完成10-11题。(4分) 浣溪沙·春日即事 刘辰翁 远远游蜂不记家,数行新柳自啼鸦,寻思旧事即天涯 睡起有情和画卷,燕归无语傍人斜,晚风吹落小瓶花 10.请展开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燕归无语傍人斜,晚风吹落小瓶花”展现的画面。(2分) 11.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15题。(12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 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 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 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 决,敦颐至,一讯立辩,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 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手 版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 【注】①任:推荐。②手版:笏板,是古时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持的狭长板子,用以列出 上奏的事项。③仕:指做官。 12.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 A.亭亭净植 植:立 B.有狱久不决 狱:案件 C.囚法不当死 法:法律 D.将弃官去 去:离开 语文试题第4页(共8页)
语文试题 第 4 页(共 8 页) (1)请给上面新闻拟写标题。(不超过 11 个字)(2 分) (2)请结合上面新闻,根据上联对出下联,赞扬为国争光的女排英雄们。(2 分) 上联:铿锵玫瑰沉着应战大赛终折桂, 下联: 二、阅读(共 43 分) (一)阅读下面宋词,完成 10-11 题。(4 分) 浣溪沙·春日即事 刘辰翁 远远游蜂不记家,数行新柳自啼鸦,寻思旧事即天涯。 睡起有情和画卷,燕归无语傍人斜,晚风吹落小瓶花。 10.请展开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燕归无语傍人斜,晚风吹落小瓶花”展现的画面。(2 分) 11.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12-15 题。(12 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 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 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 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 决,敦颐至,一讯立辩,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 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手 版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③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 【注】①任:推荐。②手版:笏板,是古时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持的狭长板子,用以列出 上奏的事项。③仕:指做官。 12.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 分) A.亭亭净植. 植:立 B.有狱.久不决 狱:案件 C.囚法.不当死 法:法律 D.将弃官去. 去:离开
1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敦颐独与之辩 B.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人不知而不愠 C.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杀人以媚人 D.乃委手版归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2)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 15.【甲】文 借莲表述自己的志向和情操:【乙】文叙事写人,通过“速决 狱”和 两件事分别表现了周敦颐 的特点。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6-20题。(12分) 药品环境污染 ①过去30年,科技的快速发展大大提高了世界各国的医疗水平和应对各类疾病的能 力。然而,伴随着各类药品的广泛使用,不少人开始意识到,人类社会在21世纪面临着 个不容忽视的新型环境污染问题即药品环境污染。 ②药品环境污染是个全球性问题。《环境毒理学与化学》杂志新近发布了一份德国ww 水研究中心的研究报告,名为《环境中的药品一一全球现状与视角》。该报告中提到,通过 对世界范围内搜集的⑩016篇药品环境污染原始硏究文献和150篇综述文章进行分析,在覆 盖联合国五大区域的71个国家的水、土壤等环境介质中,发现了631种药品及其转化物 其中16种药品残留在上述所有区域的地表水、饮用水和地下水中,包括多种抗生素、止痛 药和激素。在收集的检测数据中,关于地表水和废水中的药品含量的数据分别占了总数的 47%和40%,地下水和饮用水占了8%。 ③之所以可能发生药品环境污染问题,与药品的设计及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原理不无关 系。药品在进入人体或动物体内,其活性成分有一部分在性质未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被排出体 外,这些物质可能直接或通过废水系统等进入环境。一般来说,口服用药剂量中30%~90% 的活性成分最终会被排出体外。人类用药量的增长和大规模集约化养殖场使用的大量抗生素 和激素类药物也使得经由体内排放到环境中的药物量急剧增大 语文试题第5页(共8页)
语文试题 第 5 页(共 8 页) 1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敦颐独与之.辩 B.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人不知而.不愠 C.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 杀人以.媚人 D.乃.委手版归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2)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 15.【甲】文 ,借莲表述自己的志向和情操;【乙】文叙事写人,通过“速决 一狱”和 两件事分别表现了周敦颐 、 的特点。 (4 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6-20 题。(12 分) 药品环境污染 ① 过去 30 年,科技的快速发展大大提高了世界各国的医疗水平和应对各类疾病的能 力。然而,伴随着各类药品的广泛使用,不少人开始意识到,人类社会在 21 世纪面临着一 个不容忽视的新型环境污染问题即药品环境污染。 ②药品环境污染是个全球性问题。《环境毒理学与化学》杂志新近发布了一份德国 IWW 水研究中心的研究报告,名为《环境中的药品——全球现状与视角》。该报告中提到,通过 对世界范围内搜集的 1016 篇药品环境污染原始研究文献和 150 篇综述文章进行分析,在覆 盖联合国五大区域的 71 个国家的水、土壤等环境介质中,发现了 631 种药品及其转化物。 其中 16 种药品残留在上述所有区域的地表水、饮用水和地下水中,包括多种抗生素、止痛 药和激素。在收集的检测数据中,关于地表水和废水中的药品含量的数据分别占了总数的 47%和 40%,地下水和饮用水占了 8%。 ③之所以可能发生药品环境污染问题,与药品的设计及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原理不无关 系。药品在进入人体或动物体内,其活性成分有一部分在性质未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被排出体 外,这些物质可能直接或通过废水系统等进入环境。一般来说,口服用药剂量中 30% ~ 90% 的活性成分最终会被排出体外。人类用药量的增长和大规模集约化养殖场使用的大量抗生素 和激素类药物也使得经由体内排放到环境中的药物量急剧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