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法学是法学的分支学科 ■行政法(学)与宪法(学) 龚样瑞:“宪法是行政法的基础,而行政法是宪法的实施,行政法是宪法的一部分,表且是 宪法的动态部分。 宪法是静态的行政法,行政法是动态的宪法”。 奥拓¤迈耶:“宪法将逝,行政法永存”。如何理解? 行政法是仅次于宪法的一个部门法 宪法学在广泛的领域为行政法学提供理论依据,行政法学也在广泛的领域为宪法学提供实证 研究的素材 ■行政法(学)与行政管理(学) 行政法与行政管理:行政法既是行政管理的依据,也是行政管理的手段;行政法与行政管理二 者不可分离而存在 ■研究行政法不能不同时硏究行政学,研究行政学也不能不同时研究行政法:;二者联系密切 ■行政法学者研究行政学,能够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上对行政法的各种制度、各个规范予以科学 的说明和解释:行政法学吸收行政学的成果,能对行政法制实践起积极的指导作用 ■行政学者研究行政法学,能解决行政学中关于行政管理的法律依据与手段问题,解决行政学的 研究成果如何转化为实践和获得法律保障的问题:行政学吸收行政法学的成果,解决科学办事 与依法办事的统一问题,才能改善管理,提高效率。 ■行政法学与行政学的区别 ■研究对象不同:行政法与行政管理;法律现象与管理技巧、艺术、方法 ■研究的直接目的不同:行政法治与行政效率 二者从属关系不同:法学与政治学或管理学 ■学科属性不同:消极、静态与积极、动态 ■行政法(学)与行政诉讼法(学) 行政诉讼法学是行政法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行政法调整行政关系,规范行政权的行使,行诉法调整行诉关系,规范监督行政权的行使:规 范监督行政杈的法律是规范行政权行使的法律的实施保障 ■行政诉讼往往以行政法调整的行政复议、行政裁判为前置程序,通常是解决一个行政案件的前 后两个阶段 ■行政诉讼既是一种行政争议解决手段,也是一种行政法制监督方式,还是一种行政救济途径 f作为行政实体法的法律文件,同时载有诉讼法的规范:作为诉讼法的法律文件亦往往载有实体 法律规范 ■行政法学是研究行政法现象的学科 ■行政法的产生、发展及其规律 行政法的价值与功能 n行政法的内容与形式 行政法律关系 m行政法的理论基础 ■行政法学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学科 ■历史很短 很不发达 很有前途
11 ◼行政法学是法学的分支学科 ◼行政法(学)与宪法(学) ◼龚祥瑞:“宪法是行政法的基础,而行政法是宪法的实施,行政法是宪法的一部分,表且是 宪法的动态部分。” “宪法是静态的行政法,行政法是动态的宪法”。 ◼奥拓¡¤迈耶:“宪法将逝,行政法永存”。如何理解? ◼行政法是仅次于宪法的一个部门法 ◼宪法学在广泛的领域为行政法学提供理论依据,行政法学也在广泛的领域为宪法学提供实证 研究的素材 ◼行政法(学)与行政管理(学) ◼行政法与行政管理:行政法既是行政管理的依据,也是行政管理的手段;行政法与行政管理二 者不可分离而存在 ◼研究行政法不能不同时研究行政学,研究行政学也不能不同时研究行政法;二者联系密切 ◼行政法学者研究行政学,能够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上对行政法的各种制度、各个规范予以科学 的说明和解释;行政法学吸收行政学的成果,能对行政法制实践起积极的指导作用 ◼行政学者研究行政法学,能解决行政学中关于行政管理的法律依据与手段问题,解决行政学的 研究成果如何转化为实践和获得法律保障的问题;行政学吸收行政法学的成果,解决科学办事 与依法办事的统一问题,才能改善管理,提高效率。 ◼行政法学与行政学的区别 ◼研究对象不同:行政法与行政管理;法律现象与管理技巧、艺术、方法 ◼研究的直接目的不同:行政法治与行政效率 ◼二者从属关系不同:法学与政治学或管理学 ◼学科属性不同:消极、静态与积极、动态 ◼行政法(学)与行政诉讼法(学) ◼ 行政诉讼法学是行政法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行政法调整行政关系,规范行政权的行使,行诉法调整行诉关系,规范监督行政权的行使;规 范监督行政权的法律是规范行政权行使的法律的实施保障。 ◼行政诉讼往往以行政法调整的行政复议、行政裁判为前置程序,通常是解决一个行政案件的前 后两个阶段 ◼行政诉讼既是一种行政争议解决手段,也是一种行政法制监督方式,还是一种行政救济途径 ◼作为行政实体法的法律文件,同时载有诉讼法的规范;作为诉讼法的法律文件亦往往载有实体 法律规范 ◼行政法学是研究行政法现象的学科 ◼ 行政法的产生、发展及其规律 ◼行政法的价值与功能 ◼行政法的内容与形式 ◼行政法律关系 ◼行政法的理论基础 ◼行政法学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学科 ◼ 历史很短 ◼很不发达 ◼很有前途
■行政法学是采用综合性方法研究的科学 行政法与行政法学的历史发展 ■行政法学的主要流派(p98) ■行政法最主要、最基本的调整对象是行政主体与相对人的关系,基于行政主体与相对人关系的 不同回答 ■控权论(英美国家):行政法调整行政主体与相对人的关系,其重点是控制行政主体的权力 保护行政相对人权益免受行政主体滥用职权行为的侵害,以建立和维护自由、民主和人权保障 的法的秩序 ■管理论(前苏联东欧国家):行政法调整行政主体与相对人的关系,其重点是规范行政相对人 的行为,保障行政管理的顺利进行,以建立虎维护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实现管理任务的法的 ■平衡论(我国当前):行政法调整行政主体与相对人的关系,应尽可能平衡行政主体与相对人 的权利义务关系,兼顾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以建立和维护民主与效率相统一和协调发展的法 的秩序 ■行政法主要流派的基本观点 ■控权论的基本观点 ■行政法的目的:保障私人的权利与自由 ■行政法的内容:控制与限制政府权力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严格的依法行政原则,严格限制行政自由裁量权,奉行“无法律既无行政” ■行政法的手段:司法审查与行政程序 ■管理论的基本观点 ■行政法的目的:保障国家与社会公共利益 ■行政法的内容:调整国家管理关系,规定国家管理的原则与制度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将管理原则视为法的原则,以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坚持民 主集中制、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等作为重要的管理原则 ■行政法的手段:强制与命令 ■平衡论的基本观点 ■行政法的目的:既要保障行政管理的有效实施,又要防止公民权利的滥用或违法行使 ■行政法的内容:行政法是调整行政关系与监督行政关系的总称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依法行政原则(积极行政:凡法无明文禁止,即可作为与消极行政:凡法 无明文规定即禁止) 行政法的手段:综合运用各种行政法手段 附: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差别 ■大陆法系( Continental Law System),又称民法法系( Civil Law System)、罗马法系、法典 法系、罗马-德意志法系或成文法法系,是以罗马法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法律的总称。大陆法系 最先产生于欧洲大陆,以罗马法为历史渊源,以民法为典型,以法典化的成文法为主要形式。 大陆法系包括两个支系,即法国法系和德国法系。 ■英美法系( Anglo- American Law System),又称普通法系( Common Law System)、英国法系或 判例法系,是以英国自中世纪以来的法律,特别是以普通法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法律的总称 ■法的渊源不同
12 ◼行政法学是采用综合性方法研究的科学 行政法与行政法学的历史发展 ◼行政法学的主要流派(p98) ◼行政法最主要、最基本的调整对象是行政主体与相对人的关系,基于行政主体与相对人关系的 不同回答 ◼控权论(英美国家):行政法调整行政主体与相对人的关系,其重点是控制行政主体的权力, 保护行政相对人权益免受行政主体滥用职权行为的侵害,以建立和维护自由、民主和人权保障 的法的秩序 ◼管理论(前苏联东欧国家):行政法调整行政主体与相对人的关系,其重点是规范行政相对人 的行为,保障行政管理的顺利进行,以建立虎维护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实现管理任务的法的 秩序。 ◼平衡论(我国当前):行政法调整行政主体与相对人的关系,应尽可能平衡行政主体与相对人 的权利义务关系,兼顾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以建立和维护民主与效率相统一和协调发展的法 的秩序。 ◼行政法主要流派的基本观点 ◼控权论的基本观点 ◼行政法的目的:保障私人的权利与自由 ◼行政法的内容:控制与限制政府权力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严格的依法行政原则,严格限制行政自由裁量权,奉行“无法律既无行政” ◼行政法的手段:司法审查与行政程序 ◼管理论的基本观点 ◼行政法的目的:保障国家与社会公共利益 ◼行政法的内容:调整国家管理关系,规定国家管理的原则与制度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将管理原则视为法的原则,以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坚持民 主集中制、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等作为重要的管理原则 ◼行政法的手段:强制与命令 ◼平衡论的基本观点 ◼行政法的目的:既要保障行政管理的有效实施,又要防止公民权利的滥用或违法行使 ◼行政法的内容:行政法是调整行政关系与监督行政关系的总称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依法行政原则(积极行政:凡法无明文禁止,即可作为与消极行政:凡法 无明文规定即禁止) ◼行政法的手段:综合运用各种行政法手段 附: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的差别 ◼大陆法系(Continental Law System),又称民法法系(Civil Law System)、罗马法系、法典 法系、罗马-德意志法系或成文法法系,是以罗马法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法律的总称。大陆法系 最先产生于欧洲大陆,以罗马法为历史渊源,以民法为典型,以法典化的成文法为主要形式。 大陆法系包括两个支系,即法国法系和德国法系。 ◼英美法系(Anglo-American Law System),又称普通法系(Common Law System)、英国法系或 判例法系,是以英国自中世纪以来的法律,特别是以普通法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法律的总称。 ◼法的渊源不同
■在大陆法系国家,正式的法的渊源只是指制定法,法院的判例、法理等,没有正式的法律效力 ■在英美法系国家,制定法和判例法都是正式的法的渊源,遵循先例是英美法系的一个重要原则, 承认法官有创制法的职能,判例法在整个法律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法的分类不同 ■大陆法系国家法的基本分类是公法和私法,私法主要指民法和商法,公法主要指宪法、行政法、 刑法、诉讼程序法,进入20世纪后又出现了社会法、经济法、劳动法等有公私法两种成分的法。 ■英美法系国家无公法和私法之分,法的基本分类是普通法和衡平法。普通法是在普通法院判决 基础上形成的全国适用的法律,衡平法是由大法官法院审理的申诉案件的判例形成的 ■法典编纂的不同 ■大陆法系国家承袭古代罗马法的传统,一般采用法典形式 ■英美法系国家通常不倾向法典形式,制定法往往是单行法律、法规。即使后来英美法系国家逐 步采用法典形式,也主要是判例法的规范化 ■诉讼程序和判决程式不同 ■大陆法系国家一般采用审理方式,奉行干涉主义,诉讼中法官居于主导地位;法官审理案件除 了案件事实外,首先考虑制定法如何规定,随后按照有关规定来判决案件。实行两院制。 ■英美法系国家采用对抗制,实行当事人主义,法官一般充当消极的、中立的裁定者的角色;法 官首先要考虑以前类似案件的判例,将本案的事实与以前案件事实加以比较,然后从以前判例 中概括出可以适用于本案的法律规则。实行一院制。 ■在法律术语和概念上也有许多差别 m这种不同实际上反映了不同的哲学倾向,大陆法系主要表现为理性主义的倾向,英美法系则更 多的体现了经验主义的特点 ■需要指出的是,进入20世纪后,这两种法系之间的差异已逐渐缩小,融合也在发生,如法国 国家行政法院、德国联邦宪法法院、瑞士联邦法院、西班牙最高法院等在某些方面也采用判例 法或承认判例有拘束力:英美法系各国的制定法的地位也不断提高,但差异将是长期存在的, 某些历史上形成的不同传统还将长期地存在 行政法的法源 主要介绍以下几个问题 ·法源的涵义 °行政法的一般法源 我国行政法的法源 法源的涵义 法的存在形式说 法的原动力说 法的原因说 法的制定机关说 ·法前规范说 法事实说
13 ◼在大陆法系国家,正式的法的渊源只是指制定法,法院的判例、法理等,没有正式的法律效力。 ◼在英美法系国家,制定法和判例法都是正式的法的渊源,遵循先例是英美法系的一个重要原则, 承认法官有创制法的职能,判例法在整个法律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法的分类不同 ◼大陆法系国家法的基本分类是公法和私法,私法主要指民法和商法,公法主要指宪法、行政法、 刑法、诉讼程序法,进入 20 世纪后又出现了社会法、经济法、劳动法等有公私法两种成分的法。 ◼英美法系国家无公法和私法之分,法的基本分类是普通法和衡平法。普通法是在普通法院判决 基础上形成的全国适用的法律,衡平法是由大法官法院审理的申诉案件的判例形成的。 ◼法典编纂的不同 ◼大陆法系国家承袭古代罗马法的传统,一般采用法典形式。 ◼英美法系国家通常不倾向法典形式,制定法往往是单行法律、法规。即使后来英美法系国家逐 步采用法典形式,也主要是判例法的规范化。 ◼诉讼程序和判决程式不同 ◼大陆法系国家一般采用审理方式,奉行干涉主义,诉讼中法官居于主导地位;法官审理案件除 了案件事实外,首先考虑制定法如何规定,随后按照有关规定来判决案件。实行两院制。 ◼英美法系国家采用对抗制,实行当事人主义,法官一般充当消极的、中立的裁定者的角色;法 官首先要考虑以前类似案件的判例,将本案的事实与以前案件事实加以比较,然后从以前判例 中概括出可以适用于本案的法律规则。实行一院制。 ◼在法律术语和概念上也有许多差别 ◼这种不同实际上反映了不同的哲学倾向,大陆法系主要表现为理性主义的倾向,英美法系则更 多的体现了经验主义的特点。 ◼需要指出的是,进入 20 世纪后,这两种法系之间的差异已逐渐缩小,融合也在发生,如法国 国家行政法院、德国联邦宪法法院、瑞士联邦法院、西班牙最高法院等在某些方面也采用判例 法或承认判例有拘束力;英美法系各国的制定法的地位也不断提高,但差异将是长期存在的, 某些历史上形成的不同传统还将长期地存在。 行政法的法源 •主要介绍以下几个问题: •法源的涵义 •行政法的一般法源 •我国行政法的法源 法源的涵义 •法的存在形式说 •法的原动力说 •法的原因说 •法的制定机关说 •法前规范说 •法事实说
行政法的一般法源(世界各国) 制定法 判例法 习惯或惯例 行政法理 条约、协定 我国行政法的法源 宪法与法律 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与自治条例、单行条例(法规法源) 部门规章和地方规章 法律解释 条约与协定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主要介绍以下几个问题 行政法基本原则及其确定 行政法的实体性基本原则 ■行政法的程序性基本原则 行政法基的基本原则及其确定 1、行政法基本原则的含义 ■基本原则是指指导和规制行政法的立法、执法以及指导、规制行政行为的实施和行政争议处 理的基础性规范。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贯穿于行政法具体规范之中,同时又高于行政法具体规范,体现行政法的 基本价值观念 ■行政法基本原则是在行政法调控行政权的长时期中形成的,由行政法学者高度概括出的调整 行政关系的普遍性规范 ■2、行政法基本原则的性质与功能 ■行政法基本原则是一种基础性规范,是产生其他具体规则与原则的基础 ■行政法基本原则是一种高度抽象的并体现行政法的基本价值观念的规范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一种普遍性规范,它对行政关系进行整体的宏观的调整与规范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不仅指导、调整整个行政执法行为,而且指导与调整整个立法行为 ■行政法基本原则不仅对行政法的立法、执法起宏观指导作用,而且在一定的场合也直接规范行 政行为的实施与行政争议的处理 ■3、行政法基本原则的确定 ■考虑因素 ■特殊性 ■普遍性 律性 规范性 ■原则的层次性 ■政治原则与宪法原则 ■一般的行政法原则(基本原则)
14 行政法的一般法源(世界各国) •制定法 •判例法 •习惯或惯例 •行政法理 •条约、协定 我国行政法的法源 •宪法与法律 •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与自治条例、单行条例(法规法源) •部门规章和地方规章 •法律解释 •条约与协定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主要介绍以下几个问题: ◼行政法基本原则及其确定 ◼行政法的实体性基本原则 ◼行政法的程序性基本原则 一、行政法基的基本原则及其确定 ◼1、行政法基本原则的含义 ◼基本原则是指指导和规制行政法的立法、执法以及指导、规制行政行为的实施和行政争议处 理的基础性规范。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贯穿于行政法具体规范之中,同时又高于行政法具体规范,体现行政法的 基本价值观念。 ◼行政法基本原则是在行政法调控行政权的长时期中形成的,由行政法学者高度概括出的调整 行政关系的普遍性规范。 ◼2、行政法基本原则的性质与功能 ◼行政法基本原则是一种基础性规范,是产生其他具体规则与原则的基础 ◼行政法基本原则是一种高度抽象的并体现行政法的基本价值观念的规范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一种普遍性规范,它对行政关系进行整体的宏观的调整与规范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不仅指导、调整整个行政执法行为,而且指导与调整整个立法行为 ◼行政法基本原则不仅对行政法的立法、执法起宏观指导作用,而且在一定的场合也直接规范行 政行为的实施与行政争议的处理 ◼3、行政法基本原则的确定 ◼考虑因素 ◼特殊性 ◼普遍性 ◼法律性 ◼规范性 ◼原则的层次性 ◼政治原则与宪法原则 ◼一般的行政法原则(基本原则)
■行政法的特殊原则 ■4、我国学术界的不同观点 ■依法行政原则 1行政合法性原则与行政合理性原则 ■自由、权利保障原则、依法行政原则与行政效益原则 ■法律优位与法律保留、职权法定与不得越权原则、比例原则、诚信原则、公正原则、公民权 益保障原则。 ■依法行政原则、越权无效原则、比例原则、正当程序原则。(上一版教材观点) ■行政法的实体性基本原则与程序性基本原则(本版教材) 、行政法的实体性基本原则 依法行政原则 ■依法行政原则是法治国家、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 ■依法行政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是随着资产阶级革命成功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即它提出于 新兴的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君主制的斗争之初,形成于资产阶级全面控制国家权力之后,发展于 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之时并延续至今,前后历经三百余年 ■各国由于宪政体制及法律制度的差异,理论学说及实践对依法行政往往有不同的诠释,对依 法行政的称谓有较大差异,如英国称为“法治”或“依法行政”,法国称为“行政法治”,德 国称为“依法行政”,日本称为“依据法律行政”或“法治行政”,我国则一般称为“依法行 政”或“行政法治”。提法的相异实际上也表明各国在依法行政的观念和具体实践上也有所差 别 ■英国的依法行政原则被认为是英国行政法的精髓。根据韦德的概括,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是 ■政府行使权力的所有行为,即所有影响他人法律权利、义务和自由的行为都必须说明其严格的 法律依据,受到影响的人都可以诉诸法院 ■政府必须根据公认的、限制自由裁量权的一整套规则和原则办事 ■对政府行为是否合法的争议应当由完全独立于行政之外的法官裁决 ■法律必须平等地对待政府和公民,政府不应当在普通法律上享有不必要的特权和豁免权 ■法国的行政法治原则又称为行政合法主义原则 ■行政行为必须根据法律 行政行为必须符合法律,无论是羁束权限行为还是自由裁量权限行为 ■行政机关必须采取行动保证法律规范的实施 ■德国学者的观点 ■法律创制原则(职权法定) ■法律优位原则 ■法律优位是针对行政机关制定的法律规范提出的 ˉ规范位阶与不得与法律相抵触 ˉ法律优于行政活动;法律优于地方性法规:行政主体优先适用法律:行政行为或根据法律,或 不违反法律。 ■法律保留原则 ■绝对保留与相对保留 ■综上可知,国内外学者对于依法行政的内涵在具体内容、表述、侧重点等方面各不相同。但 其基本内涵是共同的,那就是依法行政的核心在于政府的权力必须受到法律的约束与控制,即
15 ◼行政法的特殊原则 ◼4、我国学术界的不同观点 ◼依法行政原则 ◼行政合法性原则与行政合理性原则 ◼自由、权利保障原则、依法行政原则与行政效益原则 ◼法律优位与法律保留、职权法定与不得越权原则、比例原则、诚信原则、公正原则、公民权 益保障原则。 ◼依法行政原则、越权无效原则、比例原则、正当程序原则。(上一版教材观点) ◼行政法的实体性基本原则与程序性基本原则(本版教材) 二、行政法的实体性基本原则 ◼1、依法行政原则 ◼依法行政原则是法治国家、法治政府的基本要求 ◼依法行政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是随着资产阶级革命成功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即它提出于 新兴的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君主制的斗争之初,形成于资产阶级全面控制国家权力之后,发展于 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之时并延续至今,前后历经三百余年。 ◼各国由于宪政体制及法律制度的差异,理论学说及实践对依法行政往往有不同的诠释,对依 法行政的称谓有较大差异,如英国称为“法治”或“依法行政”,法国称为“行政法治”,德 国称为“依法行政”,日本称为“依据法律行政”或“法治行政”,我国则一般称为 “依法行 政”或“行政法治”。提法的相异实际上也表明各国在依法行政的观念和具体实践上也有所差 别 ◼英国的依法行政原则被认为是英国行政法的精髓。根据韦德的概括,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是 ◼政府行使权力的所有行为,即所有影响他人法律权利、义务和自由的行为都必须说明其严格的 法律依据,受到影响的人都可以诉诸法院 ◼政府必须根据公认的、限制自由裁量权的一整套规则和原则办事 ◼对政府行为是否合法的争议应当由完全独立于行政之外的法官裁决 ◼法律必须平等地对待政府和公民,政府不应当在普通法律上享有不必要的特权和豁免权 ◼法国的行政法治原则又称为行政合法主义原则 ◼行政行为必须根据法律 ◼行政行为必须符合法律,无论是羁束权限行为还是自由裁量权限行为 ◼行政机关必须采取行动保证法律规范的实施 ◼德国学者的观点: ◼法律创制原则(职权法定) ◼法律优位原则 ◼法律优位是针对行政机关制定的法律规范提出的 ◼规范位阶与不得与法律相抵触 ◼法律优于行政活动;法律优于地方性法规;行政主体优先适用法律;行政行为或根据法律,或 不违反法律。 ◼法律保留原则 ◼绝对保留与相对保留 ◼综上可知,国内外学者对于依法行政的内涵在具体内容、表述、侧重点等方面各不相同。但 其基本内涵是共同的,那就是依法行政的核心在于政府的权力必须受到法律的约束与控制,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