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晶体云和ET的T作原理 电路。 总之,品体管电路或ET电路的设计空问是无限的。 另外,IC的内部是由晶体管或FET、二极管、电阻和电容等电路元器件所构成 的,所以用休管或FET对电路进行设计就像对I(:和ISI的内部进行设计一样, 就比较容易掌握该电路。本书的第12章介绍OP放大器的实际设计。如果掌握 了品体管和FET电路,就能设计出(OP放大器IC电路。 这样,要牢固地掌握电子电路,从晶体管电路或FET电路开始学习,被认为是 最好的方法。 1.2晶体管和FET的工作原理 竿握品体管和FET的工作原理,在理解电路上是非常重要的。在设计晶休管 和FET电路时,只要能够形象地掌樨放大器的T作,其后就只是单纯地计算了。 但是在不能设计晶体管电路或下ET电路的技术人员当巾,大部分都对放大器 件的.工作没有形象的概念。 如果抓住建立品体管或FET工作的形象概念这一关键问题,就容易理解电子 电路的工作原理 因此,在进人实际的设计之前,有必要形象地掌握的体管和FET是如何工作 的。 1.2.1何谓放大工作 晶体管和FET是只其有“放大”的单功能器件,且这个“放大”功能是非常有用 的。晶体管不仅用到放大电路,它还可用到振荡电路和开关电路(包括数字电路) 等所有的电路巾。 然而,初学者往往认为晶体管或FET放大作用的形象概念是如图1.2所示 的那样,即认为在品体管或FET中,输入伤号直接地被放大。实际上不是这样 的。如图1.3所示,大小与输人信号成正比的输出信号可以认为是从电源来 的。由电源来的输出信号形状与输入信号相同,而月比输人信号的电平高。 所以由外部看上去,可以看成输入信号被“放大”。这就是晶体管或FET的放 大原理。 那么,在晶体管或FET内部,如何进行放大的呢?
第1章概述 (a)双极品体管 (b)FET 图1.2放大示意图 (紫猴品体悴戒FET对信号进行放大的率实是非常蚕要的,但足,输入行号在品体 符或FET中不像图1.2所示那样直接放大) 电 电源 W/n M 输入 (a)双级品体管 (b)FET 图上,3放大原理 (晶体管或FET的输人信号通过器件而山来,品体管或FET吸收此时箭人信号的 振概信感,由电繇重新产生输出信号。由于该输出信号比输人信号大,可以看成将 榷人信号放大而成为输出信号,这就是敏大的原理) 1.2.2晶体管的工作原理 品体管内部的工作原理很简单,如图1.4所示,对基极与发射极之间流过的电 流进行不断地监视,并控制集电极-发射极间电流源使基极-发射极间电流的数十至 数百倍(依晶体管的种类而异)的电流流在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就是说,晶体管
12昆体誉和E丁的工作原理 是用基极电流来控制集电极-发射极电流的器件。 发 图1,4品体管的内邻工作 (用电流计可检侧出晶体管基极上流动的电流,通过控制集电极·发射极间的电流 源,使基极电薄的数十到数百倍的电流流动。这是非常简单的工作) 从外部来看,因为在基极输人的电流被变大而出现在集电极,发射极端上,所 以可看成将输人信号进行了放大。 在实际的品体管虽然有数千个品种,然而只是在最大规格、电特性和外形等方 面有所不同。无论哪种晶体管都只进行图1,4那样的单纯工作 那么,在电路内接人品体管使它进行放大工作(即使晶体管工作),如何做才好呢? 由图1,4可知,因为晶体管是将基极与发射极间流动的电流检测出来,进而控 制集电极-发射极间电流的器件,所以只要使电流在基极与发射极之间流动,它就 工作。也就是说,设计一种外部电路使基极-发射极间电流流动就可以了。 晶体管可以这样理解,如图】.5所示,在晶体管基极-发射间加人了二极管。 当晶体管进行工作(基极-发射极间电流流动)时,基极发射极间的压降与二极管的 正向压降相同,为0.6~0.V。 图【,5基极发射极间的二极管 (在晶体管的基极发射极间加上二极管,换测出减二极管上流动的电流,控制集电 极发射极间的电流源的是品体管)
6 第1登陋述 也就是说,可以在设计电路时,将晶休管的基极发射极间电压设为V 0.6V,然后再对电路的其他部分进行计算 关于这方而的实际工作情况和其体的设计方法在下一章将详细叙述,晶体管电路 的电路常数仅由该Vw0.6V和欧姆定律就能够全部求得 1,2.3FET的工作原理 FET是取英文“Field Effect Transistor”的首字母构成的,显然是品体管的 种。然而,其工作原理与双极品体管(所谓一般的晶体管是指双极品体管)有很大 不同,但不同点只有一个,这就是双极品体管是由输入端(基极)流动的电流来控制 输出端(集电极)的电流。与此相反,FET是由加在输人端(栅极)的电压来控制输 出端(漏极)的电流。 图1.6是表示FET内部工作的原理图。如图所示,FET对加在栅极与源极之 间电压不断地监视,控制漏极与源极之问的电流源,使流动的电流与其电压成正 比 极(输出喘 棚极(愉人端 公共 图16FE门的内部工作 (工T是用电压计控薄出加在愿极上的电压,并控制与该电压成正比的电流流动的 漏极竖间的电流。品体管检测州电流,面ET检洲出电压·这是其特点) 这就是说,FET是由加在栅极上的电压来控制漏极-源极之间电流的器件 为了使FET工作,设计外部电路使栅极源极间加上电压即可。 FET有各种类型。有将图1.6中FET内部的电压表的极性相反,增大输入电 压时,则输出电流就变大的FET:或者反之,当输入电压增大时,输出电流就变小 的FET等 在实际电路中,根据FET的种类,有必要改变加输人电压的方法。但是无论 哪种类型的下ET,用输入电压来控制输出电流的基本工作原理都是相同的。 关于各种类型FET的其休工作情况和使用方法请参考其他相关书籍
1,3岛体管和FET的近况 7 1.3晶体管和FET的近况 虽然说电路的主角已经让给1C和LS1,但仍然留下许多必须使用晶体管和 FET分立器件的领域。为了在这些特定的领域担负最适当的工作,最新的器件在 外形和性能上进行了改进,并且这种改进还在继续进行着。 作为预备知识,让我们从器件外部和内部的结构来观察最新的晶体管和下ET」 1,3.1外形(封装)的改进 照片1.1~1.3表示各种晶体管和FET的外形 照片1.1功率器件 为增大器件本身的散热而以及与散热然的接触面积,需要外形大的封装) 片1.2小信号器件 《由于小信号器件不太发热,所以外形小。最近,为改香封装时的空间因子,外形逐渐变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