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第二轮复习一文言文阅读理解(练一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岳正,字季方,濘县人。正统十三年会试第一,赐进士及第,授编修,进左赞善。 天顺初,改修撰,教小内侍书。阁臣徐有贞、李贤下狱,帝既用吕原预政,顷 薛瑄又致仕,帝谋代者。王翱以正荐,遂召见文华殿。正长身美须髯,帝遥见, 色喜。既登陛,连称善。问年几何,家安在,何年进士,正具以对。复大喜曰 “尔年正强仕,吾北人,又吾所取士,今用尔内阁,其尽力辅朕。”正顿首受命。 趋出,石亨、张軏遇之左顺门,愕然曰:“何自至此?”比入,帝曰:“朕今日 自择一阁臣。”问为谁,帝曰:“岳正。”两人阳贺。帝曰:“但官小耳,当与 吏部左侍郎兼学士。”两人曰:“陛下既得人,俟称职,加秩未晚。”帝默然, 遂命以原官入阁 时亨、吉祥恣甚,帝颇厌之。正从容言:“二人权太重,臣请以计间之。”帝许 焉。正出见吉祥曰:“忠国公常令杜清来此何为者?”吉祥曰:“辱石公爱,致 诚款耳。”正曰:“不然,彼使伺公所为耳。”因劝吉祥辞兵柄。复诣亨,谕令 自戢。亨、吉祥揣知正意,怒。吉祥见帝,免冠,泣请死。帝内愧,慰谕之,召 正责漏言 亨、吉祥构蜚语,谓正卖直谤讪。帝怒,谪钦州同知。道濘,以母老留旬日。陈 汝言令巡校言状,且言正尝夺公主田。遂逮系诏狱,杖百,戍肃州。 亨、吉祥既诛,帝谓李贤曰:“岳正固尝言之。”贤曰:“正有老母,得放归田 里,幸甚。”乃释为民。 宪宗立,御史吕洪等请复正与杨瑄官,诏正以原官直经筵,纂修《英宗实录》 初,正得罪,都督佥事季铎乞得其宅,至是敕还正。正还朝,自谓当大用,而贤 欲用为南京祭酒,正不悦。忌者伪为正劾贤疏草,贤賺之。 成化元年四月,出正为兴化知府。正至官,筑堤溉田数千顷,节缩浮费,经理预 备仓,欲有所兴革。乡士大夫不利其所为,腾谤言。正亦厌吏职五年入觐遂致仕 又五年卒年五十五无子大学士李东阳御史李经其婿也。(选自《明史·列传第六 十四》,有删改)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正亦厌吏/职五年入觐/遂致仕/又五年卒/年五十五/无子/大学士李东阳/御史 李经其婿也 B.正亦厌吏职/五年入觐/遂致仕/又五年卒/年五十五/无子/大学士李东阳/御史 李经/其婿也 C.正亦厌吏职/五年/入觐遂致仕/又五年卒/年五十五/无子/大学士李东阳/御史 李经/其婿也 D.正亦厌吏/职五年/入觐遂致仕/又五年/卒/年五十五/无子/大学士李东阳/御 史李经/其婿也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会试”是古代科举制度中考取贡士的中央考试。会试就是集中全国举人会 同考试之意。 B.“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因榜上题名有甲乙次第,故名。应试未中的 叫落第、下第。 C.六部是中国隋唐至清末中央行政机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的总称
2016 届高考第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理解(练一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岳正,字季方,漷县人。正统十三年会试第一,赐进士及第,授编修,进左赞善。 天顺初,改修撰,教小内侍书。阁臣徐有贞、李贤下狱,帝既用吕原预政,顷之, 薛瑄又致仕,帝谋代者。王翱以正荐,遂召见文华殿。正长身美须髯,帝遥见, 色喜。既登陛,连称善。问年几何,家安在,何年进士,正具以对。复大喜曰: “尔年正强仕,吾北人,又吾所取士,今用尔内阁,其尽力辅朕。”正顿首受命。 趋出,石亨、张軏遇之左顺门,愕然曰:“何自至此?”比入,帝曰:“朕今日 自择一阁臣。”问为谁,帝曰:“岳正。”两人阳贺。帝曰:“但官小耳,当与 吏部左侍郎兼学士。”两人曰:“陛下既得人,俟称职,加秩未晚。”帝默然, 遂命以原官入阁。 时亨、吉祥恣甚,帝颇厌之。正从容言:“二人权太重,臣请以计间之。”帝许 焉。正出见吉祥曰:“忠国公常令杜清来此何为者?”吉祥曰:“辱石公爱,致 诚款耳。”正曰:“不然,彼使伺公所为耳。”因劝吉祥辞兵柄。复诣亨,谕令 自戢。亨、吉祥揣知正意,怒。吉祥见帝,免冠,泣请死。帝内愧,慰谕之,召 正责漏言。 亨、吉祥构蜚语,谓正卖直谤讪。帝怒,谪钦州同知。道漷,以母老留旬日。陈 汝言令巡校言状,且言正尝夺公主田。遂逮系诏狱,杖百,戍肃州。 亨、吉祥既诛,帝谓李贤曰:“岳正固尝言之。”贤曰:“正有老母,得放归田 里,幸甚。”乃释为民。 宪宗立,御史吕洪等请复正与杨瑄官,诏正以原官直经筵,纂修《英宗实录》。 初,正得罪,都督佥事季铎乞得其宅,至是敕还正。正还朝,自谓当大用,而贤 欲用为南京祭酒,正不悦。忌者伪为正劾贤疏草,贤嗛之。 成化元年四月,出正为兴化知府。正至官,筑堤溉田数千顷,节缩浮费,经理预 备仓,欲有所兴革。乡士大夫不利其所为,腾谤言。正亦厌吏职五年入觐遂致仕 又五年卒年五十五无子大学士李东阳御史李经其婿也。(选自《明史·列传第六 十四》,有删改)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正亦厌吏/职五年入觐/遂致仕/又五年卒/年五十五/无子/大学士李东阳/御史 李经其婿也 B.正亦厌吏职/五年入觐/遂致仕/又五年卒/年五十五/无子/大学士李东阳/御史 李经/其婿也 C.正亦厌吏职/五年/入觐遂致仕/又五年卒/年五十五/无子/大学士李东阳/御史 李经/其婿也 D.正亦厌吏/职五年/入觐遂致仕/又五年/卒/年五十五/无子/大学士李东阳/御 史李经/其婿也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会试”是古代科举制度中考取贡士的中央考试。会试就是集中全国举人会 同考试之意。 B.“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因榜上题名有甲乙次第,故名。应试未中的 叫落第、下第。 C. 六部是中国隋唐至清末中央行政机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的总称
D.古代描述官员职务时,“入”指调入京城为官,“出”是指官员犯错被贬离 开京城做官。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岳正颇得皇帝喜爱。皇帝召见岳正,远远地看到岳正样貌很好,心中很是喜 欢,便任命他为内阁大学士,鼓励他尽力辅佐自己 B.岳正秉持正义,但处事不够严谨。当时石亨、曹吉祥非常骄横,他主动向皇 帝请命离间二人,却被识破,最终遭到皇帝的斥责。 C.岳正渴望受到重用,但时运不济。官复原职后,他没有受到重用,有人还伪 造了岳正弹劾李贤的奏章的草稿,岳正因此得罪了李贤。 D.岳正为官勤政为民。他出任兴化知府时,为百姓做了一些实事,如兴修水利、 灌溉良田数千顷,并减少不必要的开支等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帝既用吕原预政,顷之,薛瑄又致仕,帝谋代者 (2)初,正得罪,都督佥事季铎乞得其宅,至是敕还正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通过对见者远、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的原因的分析得出的 结论是“ (2)早在千年之前,屈原就在《离骚》中以“ 教导我们“道不同,不相为谋” (3)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认为人应该接受苦难的磨砺,这种 磨砺的作用是“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何栗,字文縝,仙井人。政和五年进士第一,擢秘书省校书郎。逾年,提举京畿 学事,召为主客员外郎、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兼侍讲。 徽宗数从咨访欲付以言责或论栗与苏轼乡党宗其曲学出知遂宁府已而留为御史 王黼奷邪专横十五罪黼既抗章请去而尤豫未决。栗继上七章,黼及其党胡 松年、胡益等皆罢,栗亦以徽猷阁待制知泰州。 钦宗立,复以中丞召。阅月,为翰林学士,进尚书右丞、中书侍郎。会王云使金 帅斡离不军还,言金人怒割三镇缓,却礼币弗纳曰,兼旬使不至,则再举兵。 于是百官议从其请。栗曰:“三镇,国之根本,奈何一旦弃之。况金人变诈罔测, 安能保必信?割亦来,不割亦来。”宰相主割议,栗论辨不已,曰:“河北之民, 皆吾赤子。弃地则并其民弃之,岂为父母意哉?”帝颇悟。栗请建四道总管,使 统兵入援,以胡直孺、王襄、赵野、张叔夜领之。兵既响应,而唐恪、耿南仲、 聂昌信和议,相与谋曰:“方继好息民而调发不已,使金人闻之,奈何?”亟檄 止之 栗解政事,俄以资政殿大学士领开封尹。金兵长驱傅城下,帝罢恪相,而拜栗为 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始复三省旧制。时康王在河北,信使不通,栗建议请以 为元帅,密草诏稿上之。乃以康王充天下兵马大元帅,陈遘充兵马元帅,宗泽 汪伯彦充副元帅。京城失守,从幸金帅营,遂留不返。既而议立异姓,金人曰 “唯何栗、李若水毋得预议。”既陷朔庭,栗仰天大恸,不食而死,年三十九
D. 古代描述官员职务时,“入”指调入京城为官,“出”是指官员犯错被贬离 开京城做官。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岳正颇得皇帝喜爱。皇帝召见岳正,远远地看到岳正样貌很好,心中很是喜 欢,便任命他为内阁大学士,鼓励他尽力辅佐自己。 B.岳正秉持正义,但处事不够严谨。当时石亨、曹吉祥非常骄横,他主动向皇 帝请命离间二人,却被识破,最终遭到皇帝的斥责。 C.岳正渴望受到重用,但时运不济。官复原职后,他没有受到重用,有人还伪 造了岳正弹劾李贤的奏章的草稿,岳正因此得罪了李贤。 D.岳正为官勤政为民。他出任兴化知府时,为百姓做了一些实事,如兴修水利、 灌溉良田数千顷,并减少不必要的开支等。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帝既用吕原预政,顷之,薛瑄又致仕,帝谋代者。 (2)初,正得罪,都督佥事季铎乞得其宅,至是敕还正。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通过对见者远、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的原因的分析得出的 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早在千年之前,屈原就在《离骚》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导我们“道不同,不相为谋”。 (3)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认为人应该接受苦难的磨砺,这种 磨砺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何栗,字文緽,仙井人。政和五年进士第一,擢秘书省校书郎。逾年,提举京畿 学事,召为主客员外郎、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兼侍讲。 徽宗数从咨访欲付以言责或论栗与苏轼乡党宗其曲学出知遂宁府已而留为御史 中丞论王黼奸邪专横十五罪黼既抗章请去而尤豫未决。栗继上七章,黼及其党胡 松年、胡益等皆罢,栗亦以徽猷阁待制知泰州。 钦宗立,复以中丞召。阅月,为翰林学士,进尚书右丞、中书侍郎。会王云使金 帅斡离不军还,言金人怒割三镇①缓,却礼币弗纳曰,兼旬使不至,则再举兵。 于是百官议从其请。栗曰:“三镇,国之根本,奈何一旦弃之。况金人变诈罔测, 安能保必信?割亦来,不割亦来。”宰相主割议,栗论辨不已,曰:“河北之民, 皆吾赤子。弃地则并其民弃之,岂为父母意哉?”帝颇悟。栗请建四道总管,使 统兵入援,以胡直孺、王襄、赵野、张叔夜领之。兵既响应,而唐恪、耿南仲、 聂昌信和议,相与谋曰:“方继好息民而调发不已,使金人闻之,奈何?”亟檄 止之。 栗解政事,俄以资政殿大学士领开封尹。金兵长驱傅城下,帝罢恪相,而拜栗为 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始复三省旧制。时康王在河北,信使不通,栗建议请以 为元帅,密草诏稿上之。乃以康王充天下兵马大元帅,陈遘充兵马元帅,宗泽、 汪伯彦充副元帅。京城失守,从幸金帅营,遂留不返。既而议立异姓,金人曰: “唯何栗、李若水②毋得预议。”既陷朔庭,栗仰天大恸,不食而死,年三十九
建炎初,诏以为观文殿大学士、提举玉局观使,禄其家。讣闻,赠开府仪同三司, 议者指其误国,不行。秦桧自北还,具道其死时状,乃改赠大学士,官其家七人。 《宋史·列传卷一百一十二》 李若水:任北宋吏部侍郎兼开封府尹,被俘后痛斥敌酋,被裂颈断舌而死。口三 镇:太原、中山(今河北定县)、河间,所辖有20州县。口【注】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徽宗数从咨/访欲付以言责/或论栗与苏轼乡党/宗其曲学/出知遂宁府已/而留 为御史中丞论/王黼奸邪专横十五/罪黼既抗章请去/而尤豫未决 B.徽宗数从咨/访欲付以言责或论/栗与苏轼乡党宗其曲学/出知遂宁府/已而留 为御史中丞/论王黼奷邪专横十五罪/黼既抗章请去/而尤豫未决 C.徽宗数从咨访/欲付以言责/或论栗与苏轼乡党/宗其曲学/出知遂宁府/已而留 为御史中丞/论王黼奷邪专横十五罪/黼既抗章请去/而尤豫未决 D.徽宗数从咨访/欲付以言责或论/栗与苏轼乡党宗其曲学/出知遂宁府已/而留 为御史中丞论/王黼奸邪专横十五/罪黼既抗章请去/而尤豫未决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擢”,提拔,是古代官员任免升降的术语,“提,陟,拔,迁”也表示官 员职务提升,而“罢,谪,解,黜”表示官员免职降级 B.“京畿”,古代国都及其附近的地区。 C.“檄”,古代的官方文书,用于晓谕、征召、声讨,如骆宾王的《讨武曌檄》 D.“朔”,北(方)。朔庭,指北方异族政权,本文指金人建立的政权。此外 “朔”也用来指时间,即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何栗不畏奸佞强权。担任御史中丞时,他八次上章,最终王黼及其党羽胡松 年、胡益等都被罢官,何栗本人也凭借徽猷阁待制的身份主管泰州, B.何栗力主抗金保国。在百官商议金人要求时,面对宰相主张割地议和,何栗 据理力争,让皇帝及时明白。并力请设立四道总管,让胡直孺等四人率兵入援。 C.何栗绝食以身殉国。年近不惑,面对国破君虏、生灵涂炭之局面,他自觉回 天无力,悲愤至极,不屈于敌,乃绝食而死 D.何栗任职经历丰富。他先后担任秘书省校书郎、主客员外郎、中书舍人兼侍 讲、尚书右丞、开封尹、中书侍郎、大学士等。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言金人怒割三镇缓,却礼币弗纳曰,兼旬使不至,则再举兵。 (2)河北之民,皆吾赤子。弃地则并其民弃之,岂为父母意哉?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范仲淹在《渔家傲》中,写守边将士饮酒思家,但因还没有建立军功,不 甘无功而返的诗句是 (2)白居易的《琵琶行》,对音乐的描写特别出彩,其中诗人用自己独特的感 受来描绘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音乐境界的一句是
建炎初,诏以为观文殿大学士、提举玉局观使,禄其家。讣闻,赠开府仪同三司, 议者指其误国,不行。秦桧自北还,具道其死时状,乃改赠大学士,官其家七人。 《宋史·列传卷一百一十二》 李若水:任北宋吏部侍郎兼开封府尹,被俘后痛斥敌酋,被裂颈断舌而死。三 镇:太原、中山(今河北定县)、河间,所辖有 20 州县。【注】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徽宗数从咨/访欲付以言责/或论栗与苏轼乡党/宗其曲学/出知遂宁府已/而留 为御史中丞论/王黼奸邪专横十五/罪黼既抗章请去/而尤豫未决 B.徽宗数从咨/访欲付以言责或论/栗与苏轼乡党宗其曲学/出知遂宁府/已而留 为御史中丞/论王黼奸邪专横十五罪/黼既抗章请去/而尤豫未决 C.徽宗数从咨访/欲付以言责/或论栗与苏轼乡党/宗其曲学/出知遂宁府/已而留 为御史中丞/论王黼奸邪专横十五罪/黼既抗章请去/而尤豫未决 D.徽宗数从咨访/欲付以言责或论/栗与苏轼乡党宗其曲学/出知遂宁府已/而留 为御史中丞论/王黼奸邪专横十五/罪黼既抗章请去/而尤豫未决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擢”,提拔,是古代官员任免升降的术语,“提,陟,拔,迁”也表示官 员职务提升,而“罢,谪,解,黜”表示官员免职降级。 B.“京畿”,古代国都及其附近的地区。 C.“檄”,古代的官方文书,用于晓谕、征召、声讨,如骆宾王的《讨武曌檄》。 D.“朔”,北(方)。朔庭,指北方异族政权,本文指金人建立的政权。此外 “朔”也用来指时间,即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何栗不畏奸佞强权。担任御史中丞时,他八次上章,最终王黼及其党羽胡松 年、胡益等都被罢官,何栗本人也凭借徽猷阁待制的身份主管泰州。 B.何栗力主抗金保国。在百官商议金人要求时,面对宰相主张割地议和,何栗 据理力争,让皇帝及时明白。并力请设立四道总管,让胡直孺等四人率兵入援。 C.何栗绝食以身殉国。年近不惑,面对国破君虏、生灵涂炭之局面,他自觉回 天无力,悲愤至极,不屈于敌,乃绝食而死。 D.何栗任职经历丰富。他先后担任秘书省校书郎、主客员外郎、中书舍人兼侍 讲、尚书右丞、开封尹、中书侍郎、大学士等。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言金人怒割三镇缓,却礼币弗纳曰,兼旬使不至,则再举兵。 (2)河北之民,皆吾赤子。弃地则并其民弃之,岂为父母意哉?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范仲淹在《渔家傲》中,写守边将士饮酒思家,但因还没有建立军功,不 甘无功而返的诗句是“ , ”。 (2)白居易的《琵琶行》,对音乐的描写特别出彩,其中诗人用自己独特的感 受来描绘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音乐境界的一句是 “ ,
(3)《逍遥游》中,庄子认为“ 才是真 正的逍遥游。 三、文言文阅读(共19分) 王廷,字子正,南充人。嘉靖十一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历苏州知府,有政声 累迁右副都御史,总理河道。三十九年,转南京户部右侍郎,总督粮储。南京督 储,自成化后皆以都御史领之,至嘉靖二十六年,始命户部侍郎兼理。及振武营 军乱,言者请复旧制,遂以副都御史章焕专领,而改廷南京刑部。未上,复改户 部右侍郎兼左佥都御史,总督漕运,巡抚凤阳诸府。 时倭乱未靖,廷建议以江南属镇守总兵官,专驻吴淞,江北属分守副总兵,专驻 狼山。遂为定制。淮安大饥,与巡按御史朱纲奏留商税饷军,被诏切让。给事中 李邦义因劾廷拘滞,吏部尚书严讷为廷辨,始解。转左侍郎,还理部事。以通州 御倭功,加俸二级。迁南京礼部尚书,召为左都御史。奏行慎选授、重分巡、谨 刑狱、端表率、严检束、公举劾六事。 隆庆元年六月,京师雨潦坏庐舍,命廷督御史分行振恤。会朝觐天下官,廷请严 禁馈遗,酌道里费,以儆官邪,苏民力。 给事中张齐者尝行边受贾人金事稍泄阴求徐阶子璠居间璠谢不见齐恨遂摭齐康 疏语论阶阶引疾去。廷因发齐奸利事,言:“齐前奉命赏军宣大,纳盐商杨四和 数千金,为言恤边商、革余盐数事,为大学士阶所格。四和抵齐取贿,踪迹颇露 齐惧得罪,乃借攻阶冀自掩。”遂下齐诏狱。给事中周芸、御史李纯朴讼齐事, 谓廷、恺°阿阶意,罗织不辜。诏夺恺职,廷斥为民。 巡抚四川都御史曾省吾言:“廷守苏州时,人比之赵清献。直节劲气,始终无改, 宜如毛恺例复官。”诏以故官致仕。十六年,给夫廪如制,仍以高年特赐存问 明年卒,谥恭节。 (节选自《明史·王廷传》,有删改)注:①恺,即毛恺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给事中张齐者/尝行边/受贾人金/事稍泄/阴求徐阶子璠居间/璠谢不见/齐恨/ 遂摭齐康疏语论阶/阶引疾去 B.给事中张齐者/尝行边/受贾人金/事稍泄/阴求徐阶子璠/居间璠谢/不见/齐恨 /遂摭齐康疏语论阶/阶引疾去 C.给事中张齐者/尝行边/受贾人/金事稍泄/阴求徐阶子璠/居间璠谢/不见/齐恨 /遂摭齐康疏语论阶/阶引疾去 D.给事中张齐者/尝行边/受贾人/金事稍泄/阴求徐阶子璠居间/璠谢不见/齐恨/ 遂摭齐康疏语论阶/阶引疾去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漕运”是指利用水道调运粮食(主要是公粮)的一种专业运输。运送粮食 的目的是供宫廷消费、百官俸禄、军饷支付和民食调剂 B.“隆庆”属于年号,“隆庆元年”指该帝王即位第一年。年号是我国从汉武 帝开始使用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C.“致仕”是指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 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有疾患则提前。 D.“卒”是古代称大夫的死,古代帝王和王后死叫崩,古代诸侯王死叫薨,古 代所有人之死亡均可称“死”。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逍遥游》中,庄子认为“ , ”才是真 正的逍遥游。 三、文言文阅读(共 19 分) 王廷,字子正,南充人。嘉靖十一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历苏州知府,有政声。 累迁右副都御史,总理河道。三十九年,转南京户部右侍郎,总督粮储。南京督 储,自成化后皆以都御史领之,至嘉靖二十六年,始命户部侍郎兼理。及振武营 军乱,言者请复旧制,遂以副都御史章焕专领,而改廷南京刑部。未上,复改户 部右侍郎兼左佥都御史,总督漕运,巡抚凤阳诸府。 时倭乱未靖,廷建议以江南属镇守总兵官,专驻吴淞,江北属分守副总兵,专驻 狼山。遂为定制。淮安大饥,与巡按御史朱纲奏留商税饷军,被诏切让。给事中 李邦义因劾廷拘滞,吏部尚书严讷为廷辨,始解。转左侍郎,还理部事。以通州 御倭功,加俸二级。迁南京礼部尚书,召为左都御史。奏行慎选授、重分巡、谨 刑狱、端表率、严检束、公举劾六事。 隆庆元年六月,京师雨潦坏庐舍,命廷督御史分行振恤。会朝觐天下官,廷请严 禁馈遗,酌道里费,以儆官邪,苏民力。 给事中张齐者尝行边受贾人金事稍泄阴求徐阶子璠居间璠谢不见齐恨遂摭齐康 疏语论阶阶引疾去。廷因发齐奸利事,言:“齐前奉命赏军宣大,纳盐商杨四和 数千金,为言恤边商、革余盐数事,为大学士阶所格。四和抵齐取贿,踪迹颇露。 齐惧得罪,乃借攻阶冀自掩。”遂下齐诏狱。给事中周芸、御史李纯朴讼齐事, 谓廷、恺①阿阶意,罗织不辜。诏夺恺职,廷斥为民。 巡抚四川都御史曾省吾言:“廷守苏州时,人比之赵清献。直节劲气,始终无改。 宜如毛恺例复官。”诏以故官致仕。十六年,给夫廪如制,仍以高年特赐存问。 明年卒,谥恭节。 (节选自《明史·王廷传》,有删改) 注:①恺,即毛恺。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给事中张齐者/尝行边/受贾人金/事稍泄/阴求徐阶子璠居间/璠谢不见/齐恨/ 遂摭齐康疏语论阶/阶引疾去 B.给事中张齐者/尝行边/受贾人金/事稍泄/阴求徐阶子璠/居间璠谢/不见/齐恨 /遂摭齐康疏语论阶/阶引疾去 C.给事中张齐者/尝行边/受贾人/金事稍泄/阴求徐阶子璠/居间璠谢/不见/齐恨 /遂摭齐康疏语论阶/阶引疾去 D.给事中张齐者/尝行边/受贾人/金事稍泄/阴求徐阶子璠居间/璠谢不见/齐恨/ 遂摭齐康疏语论阶/阶引疾去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漕运”是指利用水道调运粮食(主要是公粮)的一种专业运输。运送粮食 的目的是供宫廷消费、百官俸禄、军饷支付和民食调剂。 B.“隆庆”属于年号,“隆庆元年”指该帝王即位第一年。年号是我国从汉武 帝开始使用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C.“致仕”是指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一 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有疾患则提前。 D.“卒”是古代称大夫的死,古代帝王和王后死叫崩,古代诸侯王死叫薨,古 代所有人之死亡均可称“死”。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
A.王廷考取进士之后,先后担任重要职务,其中在担任苏州知府的时候,取得 良好的政绩,赢得美好的声誉,后被升任。 B.当淮安闹饥荒时,王廷和朱纲向皇帝写奏章,请求留下商税做军饷,却遭严 厉批评,严讷为他们辩护,才使他们幸免于难 C.王廷揭发张齐的罪行,说他曾接受盐商杨四和几千两银子,还借攻击徐阶的 机会来掩饰自己罪行,使得张齐锒铛入狱。 D.巡査四川的都御史曾省吾向朝廷进谏,评价王廷这个人耿直有气节,坚守节 操,建议恢复他的官职。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朝觐天下官,廷请严禁馈遗,酌道里费,以儆官邪,苏民力。 (2)给事中周芸、御史李纯朴讼齐事,谓廷、恺阿阶意,罗织不辜。 10.(1)《使至塞上》中描写壮丽奇特的塞外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被王国维 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 (2)《离骚》中与成语“方凿圆枘”意思相似,表达“道不同不相为谋”之感的两 句 (3)《赤壁赋》中通过侧面描写表现洞箫声的凄切婉转的两句是 2016届高考第二轮复习一文言文阅读理解(练一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4.B5.D(“出”,离开京城任职,解释为贬官理解偏差。) 6.A(“看到岳正样貌很好”只是提拔他的其中一个原因。) 7.(1)皇帝让吕原入阁参与政事后,不久,薛瑄又辞官,皇帝想找一个能代替他 的人。(“预”“顷之”“致仕”“代者”各1分,句子通顺1分。) (2)当初,岳正获罪时,都督佥事季铎请求皇帝将岳正的宅子赐给自己,到这时 皇帝又下诏将宅子还给岳正(“得罪”“乞”“至是”“敕”各1分,句子通顺 1分。) 【参考译文】 岳正,字季方,是濘县人。正统十三年参加会试考取第一名,朝廷赐进士及第, 他被授予编修的职务,升任左赞善。 天顺初年,岳正改任修撰,教小内侍读书。大学士徐有贞、李贤被关进监狱,皇 帝让吕原入阁参与政事,不久,薛瑄又辞官,皇帝想找一个人代替他。王翱便把
A.王廷考取进士之后,先后担任重要职务,其中在担任苏州知府的时候,取得 良好的政绩,赢得美好的声誉,后被升任。 B.当淮安闹饥荒时,王廷和朱纲向皇帝写奏章,请求留下商税做军饷,却遭严 厉批评,严讷为他们辩护,才使他们幸免于难。 C.王廷揭发张齐的罪行,说他曾接受盐商杨四和几千两银子,还借攻击徐阶的 机会来掩饰自己罪行,使得张齐锒铛入狱。 D.巡查四川的都御史曾省吾向朝廷进谏,评价王廷这个人耿直有气节,坚守节 操,建议恢复他的官职。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朝觐天下官,廷请严禁馈遗,酌道里费,以儆官邪,苏民力。 (2)给事中周芸、御史李纯朴讼齐事,谓廷、恺阿阶意,罗织不辜。 10.(1)《使至塞上》中描写壮丽奇特的塞外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被王国维 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 _____ __,______ __。 (2)《离骚》中与成语“方凿圆枘”意思相似,表达“道不同不相为谋”之感的两 句___ __?___ ___? (3)《赤壁赋》中通过侧面描写表现洞箫声的凄切婉转的两句是 ___ ___,____ ____。 2016 届高考第二轮复习--文言文阅读理解(练一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4.B 5.D(“出”,离开京城任职,解释为贬官理解偏差。) 6.A(“看到岳正样貌很好”只是提拔他的其中一个原因。) 7.(1)皇帝让吕原入阁参与政事后,不久,薛瑄又辞官,皇帝想找一个能代替他 的人。(“预”“顷之”“致仕”“代者”各 1 分,句子通顺 1 分。) (2) 当初,岳正获罪时,都督佥事季铎请求皇帝将岳正的宅子赐给自己,到这时 皇帝又下诏将宅子还给岳正(“得罪”“乞”“至是”“敕”各 1 分,句子通顺 1 分。) 【参考译文】 岳正,字季方,是漷县人。正统十三年参加会试考取第一名,朝廷赐进士及第, 他被授予编修的职务,升任左赞善。 天顺初年,岳正改任修撰,教小内侍读书。大学士徐有贞、李贤被关进监狱,皇 帝让吕原入阁参与政事,不久,薛瑄又辞官,皇帝想找一个人代替他。王翱便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