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春县2006届初中毕业班语文练习卷(二) (检测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题号 总分 得分 、积累与运用(28分)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做题。(8分) 侵越战争期间,美国一位名叫汤普森的士兵,在一次伏击战中,为了不使包 围圈里的9名越南平民免遭屠杀,①掉转枪口,对准自己的战友:"你们开枪, 我也开枪!最近,美国家公司以“谁是你心中的英雄”为题,对民众迸行调 查,被选出的20位人中,不仅有已故总统林肯、华盛顿等 chizha 风云人物,竟然还有这位汤普森,而且位居第 面对残酷的战争,仍能保持颗清醒的头脑;面对杀()和流血,仍 能让隐藏在心灵深处的人性抬起头来,面对 难 道这不是英雄吗? ②去历史的尘埃,穿过时间的隧道,汤普森当初的行为依然展示出他人性 的芬芳。 1.根据拼音填写汉字。(2分) ( chizha)风云 杀 (10) 2.根据语境,在下面的横线上给文章空缺处填写恰当的词语。(2分) 根据上下文,修改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4.请为文中第二段的空白处补上合适的句子,使之与全句构成排比。(2分) (二)默写(10分) 5完成上下句(4分) ①何当共剪西窗烛
永春县 2006 届初中毕业班语文练习卷(二) (检测时间 120 分钟,满分 150 分)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一) (二) (三)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做题。(8 分) 侵越战争期间,美国一位名叫汤普森的士兵,在一次伏击战中,为了不使包 围圈里的 9 名越南平民免遭屠杀, ① 掉转枪口,对准自己的战友:“你们开枪, 我也开枪!”最近,美国一家公司以“谁是你心中的英雄”为题,对民众进行调 查,被选出的 20 位人中,不仅有已故总统林肯、华盛顿等 (chìzhà) 风云人物,竟然还有这位汤普森,而且位居第二。 面对残酷的战争,仍能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面对杀 (lù)和流血,仍 能让隐藏在心灵深处的人性抬起头来,面对 ,难 道这不是英雄吗? ② 去历史的尘埃,穿过时间的隧道,汤普森当初的行为依然展示出他人性 的芬芳。 1.根据拼音填写汉字。(2 分) (chìzhà)风云 杀 (lù) 2.根据语境,在下面的横线上给文章空缺处填写恰当的词语。(2 分) ① ② 3.根据上下文,修改文中画线的句子。(2 分) 4.请为文中第二段的空白处补上合适的句子,使之与全句构成排比。(2 分) (二)默写(10 分) 5.完成上下句(4 分) ①何当共剪西窗烛,
②沉舟侧畔千帆过 谁家新燕啄春泥。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6.按提示填空(4分) ①《春》一文中,从嗅觉写春风的句子是: 混着青草味儿, 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②小明的朋友期中考试失利,意志消沉,在QQ上悲叹:“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小明灵机一动,以此诗中的另两句作答: 朋友读罢, 豁然开朗。 7.古代诗歌中抒写思念故乡的诗句很多,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课内外均可) (2分) 8.小王语文基础不好,近来在老师的引导下喜欢看小说了。老师要他在读完 《西游记》后学习写一点读书笔记。他是这样写的:故事情节很好( 人物形象很好( ),语言很好 ),环境描写很好 )。请你在括号中填上更贴切的语言,替换“很好”一词(每 处不超过4个字,用词不能重复),帮他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4分) 9你能从《伊索寓言》中说出一则警示人们做好事也要看对象,以免上当受 骗的故事吗?(写出故事名称,简述其内容)(3分) 答: 10.开放的泉州,吸引了海内外无数宾朋。请根据下面三则材料,用一句话 介绍泉州。(3分) 材料一:享有“海峡西岸名城″美誉的泉州,位于晋江之畔、东海之滨,与 我国宝岛台湾隔海相望,襟带东南亚各国,航运发达,并拥有航线密集的机场以 及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 材料二:明朝大思想家李贽是泉州永远的骄傲。他把他睿智的目光和先进的 思想留给了泉州人民。施琅、郑成功等都是泉州人的杰出代表。 材料三:泉州人民用勤劳的双手把家乡建设成了“世界园林城市”、“全国综 合实力百强县(市y。 介绍泉州 二、阅读(60分) ()阅读下边文言文《三峡》,回答15-19题(17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障,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
②沉舟侧畔千帆过, 。 ③ ,谁家新燕啄春泥。 ④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6.按提示填空(4 分) ①《春》一文中,从嗅觉写春风的句子是: , 混着青草味儿, ,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②小明的朋友期中考试失利,意志消沉,在 QQ 上悲叹:“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 登 太 行 雪 满 山 。” 小 明 灵 机 一 动 , 以 此 诗 中 的 另 两 句 作 答 : “ , 。”朋友读罢, 豁然开朗。 7.古代诗歌中抒写思念故乡的诗句很多,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课内外均可) (2 分) 答: , 。 8.小王语文基础不好,近来在老师的引导下喜欢看小说了。老师要他在读完 《西游记》后学习写一点读书笔记。他是这样写的:故事情节很好( ), 人物形象很好( ),语言很好( ),环境描写很好 ( )。请你在括号中填上更贴切的语言,替换“很好”一词(每 处不超过 4 个字,用词不能重复),帮他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4 分) 9.你能从《伊索寓言》中说出一则警示人们做好事也要看对象,以免上当受 骗的故事吗?(写出故事名称,简述其内容)(3 分) 答: 。 10.开放的泉州,吸引了海内外无数宾朋。请根据下面三则材料,用一句话 介绍泉州。(3 分) 材料一:享有“海峡西岸名城”美誉的泉州,位于晋江之畔、东海之滨,与 我国宝岛台湾隔海相望,襟带东南亚各国,航运发达,并拥有航线密集的机场以 及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 材料二:明朝大思想家李贽是泉州永远的骄傲。他把他睿智的目光和先进的 思想留给了泉州人民。施琅、郑成功等都是泉州人的杰出代表。 材料三:泉州人民用勤劳的双手把家乡建设成了“世界园林城市”、“全国综 合实力百强县(市)”。 介绍泉州: . 二、阅读(60 分) ㈠阅读下边文言文《三峡》,回答 15-19 题(17 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障,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
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干 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B.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属予作文以记之 C.故渔者歌曰 彼竭我盈,故克之 D春冬之时 渔人甚异之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疾 (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素: (3)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绝: (4)晴初霜旦,林寒涧肃。旦: 13.翻译下面两个句子。(4分)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14.读了上文后,你觉得什么样的地形叫“峡”?用简洁的文字加以概括。(2 分) 答 15.毛泽东在《水调歌头·游泳》中写道:“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 髙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如今,随着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已“蓄 水135米”,世界人民见证了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
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 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B.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属.予作文以记之 C.故.渔者歌曰 彼竭我盈,故.克之 D.春冬之.时 渔人甚异之.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 分)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疾: (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素: (3)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绝: (4)晴初霜旦.,林寒涧肃。旦: 13.翻译下面两个句子。(4 分)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14.读了上文后,你觉得什么样的地形叫“峡”?用简洁的文字加以概括。(2 分) 答: 。 15.毛泽东在《水调歌头·游泳》中写道:“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 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如今,随着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已“蓄 水 135 米”,世界人民见证了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
的壮观景象,文中所描述的昔日的三峡凄异境况将一去不复返了。(1分) 16.“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是诗人李白在被流放途中遇 赦写下的《朝发白帝城》。请说说这两句诗与文中“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 泪沾裳”之间的异同。(4分) (二)议论文阅读(18分) ①“志当存高远”,中学阶段是学习、立志的黄金“季节”,每一个中学生都 应有远大的志向,将自己的一生献给祖国,献给人民,献给四个现代化的事业。 高尔基对青年们说:“我们常常重复一句话: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 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我确信这也是一个真理。 ②列宁在读中学时就立志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他认为,要成为一个有益 于社会的人,就必须学会顽强地劳动,以便在任何困难和障碍面前决不退缩。毛 主席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读书的时候,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以天下兴亡为己任。周总理从小立志救国,在奉天东关模范小学读书时就立下了 的凌云壮志 ③雄鹰展翅冲霄汉,家雀蜷身恋屋檐。历史前进到今天,只为一己私利的“理 想”,只相信个人力量的乱闯,已经同我们的时代格格不入了。当今之中国,伟 大的共产党是我们航船的舵手,光辉的社会主义是我们的必由之路,为人民大众 谋利益是我们每个青年的职责。 17.短文论述的中心论点是: (2 分) 18.给文中加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语句(2分) 19.文章第①段运用 的论证方法,其作用是 (3分) 20.请各用一句话概括第②段的事例:(3分) ①②③ 21.仿照第②段的事例,为本文再举一个事例,要求对事例做简要的概括 (3分)
的壮观景象,文中所描述的昔日的三峡凄异境况将一去不复返了。(1 分) 16.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是诗人李白在被流放途中遇 赦写下的《朝发白帝城》。请说说这两句诗与文中“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 泪沾裳”之间的异同。(4 分) 答: 。 (二)议论文阅读(18 分) ①“志当存高远”,中学阶段是学习、立志的黄金“季节”,每一个中学生都 应有远大的志向,将自己的一生献给祖国,献给人民,献给四个现代化的事业。 高尔基对青年们说:“我们常常重复一句话: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 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我确信这也是一个真理。” ②列宁在读中学时就立志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他认为,要成为一个有益 于社会的人,就必须学会顽强地劳动,以便在任何困难和障碍面前决不退缩。毛 主席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读书的时候,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以天下兴亡为己任。周总理从小立志救国,在奉天东关模范小学读书时就立下了 的凌云壮志 ③雄鹰展翅冲霄汉,家雀蜷身恋屋檐。历史前进到今天,只为一己私利的“理 想”,只相信个人力量的乱闯,已经同我们的时代格格不入了。当今之中国,伟 大的共产党是我们航船的舵手,光辉的社会主义是我们的必由之路,为人民大众 谋利益是我们每个青年的职责。 17.短文论述的中心论点是: 。( 2 分) 18.给文中加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语句(2 分) 19.文章第①段运用 的论证方法,其作用是 。(3 分) 20.请各用一句话概括第②段的事例:(3 分) ① ② ③ 21.仿照第②段的事例,为本文再举一个事例,要求对事例做简要的概括。 (3 分)
22.简要说说“雄鹰展翅冲霄汉,家雀蜷身恋屋檐”的深刻含义。(2分) 答 根据文章内容,简要回答在树立远大志向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什么、发扬 什么?(3分) 答 (三)记叙文阅读(27分) 脊梁 赵家贵 当他将“高强”二字写在黑板上时,教室里哄堂大笑,他的名字与长相形成 巨大的反差。高强的个头不高,且背有点驼。班上好几个男生的个头都超过亻 他 有个顽皮的男生课后还悄悄地与他比身高,然后竟得意地竖起大拇指,于是又引 发一片笑声 高强佯装不知,和同学们一起快乐地笑着。 可这一阵高强显得心事重重,常常凝望着窗外黑沉沉的天空发愣。天很暗, 很闷,闷得人喘不过气来,这是大雨之前的预兆。高强的脸色也阴得可怕,似乎 能拧出水来,背也更加驼了。 本来高强这一学期就要调回城里,那里有他的爱妻和娇儿有他温暖的小窝 据说调令已经下来了。可不知什么原因,他却没有走成。这几天他一直往乡政府 跑,找乡长,还和乡长吵了架,拍了乡长的桌子 高强所在的小学,坐落在山的夹缝里,偏僻落后,交通不便 乡里不让高强离开也是可以理解的。小学只有一个头一个兵,高强教四、五 六三个年级。如果他调走了,学生们就得放假。何况高强是个事业心、责任心都 极强的人,课上得好,家长、学生们舍不得他走啊 听说高老师要走,纯朴的山民们默默地用行动挽留他。有的悄悄送来满篮子 土鸡蛋有的将青翠欲滴带着露水的蔬菜早早地送到他宿舍门口。高强眼睛湿了, 这些送礼者连姓名都没有留下呀 果真下雨了。天像被捅了个窟窿,雨水顺着墙壁淌,仿佛一条条蚯蚓在墙上 蠕动。高强望着专注听课的学生们,忧心如焚。 真的不能指望乡政府了,眼下乡里也没有钱呢。高强准备这个双休日回- 趟县城,和妻子好好商量商量,将存折上那两万元取岀来,好好修缮-下满目疮 痍的教室 忽然,“哗啦”一声巨响打断了高强的沉思。教室的房顶被风掀掉了一块, 风裹着雨水从“天窗”里灌进教室,学生们吓得缩紧了脖子。高强打了个寒噤 立即组织大家往外撤。学生们像从惊吓中醒了过来,惊叫着,哭泣着,你推我搡 窝蜂往外挤。高强_边高声叮嘱茡生不要慌乱,一边指挥疏导学生们有序地撤 出 在飘泼的大雨中,落汤鸡似的学生们清脆地报着数:“1、2、3″32名学生 一个也没有少
22.简要说说“雄鹰展翅冲霄汉,家雀蜷身恋屋檐”的深刻含义。(2 分) 答: 。 23.根据文章内容 ......,简要回答在树立远大志向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什么、发扬 什么?(3 分) 答: 。 (三)记叙文阅读(27 分) 脊 梁 赵家贵 当他将“高强”二字写在黑板上时,教室里哄堂大笑,他的名字与长相形成 巨大的反差。高强的个头不高,且背有点驼。班上好几个男生的个头都超过他, 有个顽皮的男生课后还悄悄地与他比身高,然后竟得意地竖起大拇指,于是又引 发一片笑声。 高强佯装不知,和同学们一起快乐地笑着。 可这一阵高强显得心事重重,常常凝望着窗外黑沉沉的天空发愣。天很暗, 很闷,闷得人喘不过气来,这是大雨之前的预兆。高强的脸色也阴得可怕,似乎 能拧出水来,背也更加驼了。 本来高强这一学期就要调回城里,那里有他的爱妻和娇儿,有他温暖的小窝。 据说调令已经下来了。可不知什么原因,他却没有走成。这几天他一直往乡政府 跑,找乡长,还和乡长吵了架,拍了乡长的桌子。 高强所在的小学,坐落在山的夹缝里,偏僻落后,交通不便。 乡里不让高强离开也是可以理解的。小学只有一个头一个兵,高强教四、五、 六三个年级。如果他调走了,学生们就得放假。何况高强是个事业心、责任心都 极强的人,课上得好,家长、学生们舍不得他走啊。 听说高老师要走,纯朴的山民们默默地用行动挽留他。有的悄悄送来满篮子 土鸡蛋,有的将青翠欲滴带着露水的蔬菜早早地送到他宿舍门口。高强眼睛湿了, 这些送礼者连姓名都没有留下呀。 果真下雨了。天像被捅了个窟窿,雨水顺着墙壁淌,仿佛一条条蚯蚓在墙上 蠕动。高强望着专注听课的学生们,忧心如焚。 真的不能指望乡政府了,眼下乡里也没有钱呢。高强准备这个双休日回一 趟县城,和妻子好好商量商量,将存折上那两万元取出来,好好修缮一下满目疮 痍的教室。 忽然,“哗啦”一声巨响打断了高强的沉思。教室的房顶被风掀掉了一块, 风裹着雨水从“天窗”里灌进教室,学生们吓得缩紧了脖子。高强打了个寒噤, 立即组织大家往外撤。学生们像从惊吓中醒了过来,惊叫着,哭泣着,你推我搡, 一窝蜂往外挤。高强一边高声叮嘱学生不要慌乱,一边指挥疏导学生们有序地撤 出。 在飘泼的大雨中,落汤鸡似的学生们清脆地报着数:“1、2、3”32 名学生 一个也没有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