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终考试 语文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为150分,第I卷为选择题,共36分,第Ⅱ卷 共114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卡上。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36分) (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禅(shan)让谥(shi)号纤(xian)云雕栏玉砌qi B.阑(lan)干商贾(gu)苗裔(yi)周公吐哺(b) C.逡(qn)巡濒(bin)临迁谪(zhe)长歌当(dang)哭 D.勾(gou)当模(mo)式幽咽(ye)数(shu)见不鲜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险隘真谛怏怏不乐针砭时弊 B.国粹编篡自出机杼殚精竭虑 C.发祥喋血怨天由人根深蒂固 D.朔风湮没殒身不恤阴谋鬼计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无风三尺浪,小泉首相不顾亚洲人民的普遍反对而参拜靖国神社,是与日本国内右翼 势力的抬头分不开的。 B.对于我们这些芸芸众生来说,生命也许并不辉煌,但同样可以闪光:人生也许并不精 彩,但同样可以有滋有味。 C.在这二三年间,郁达夫的确在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 实带给他的苦闷和背井离乡的寂寞 D.就个人愿望而言,他强烈地想成为一名工程师,然而他考取的是师范大学,于是他自 怨自艾命运不佳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事实告诉我们,生态危机和环境灾难是没有国界的,是不受时空局限的。在 生态问题上,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 B.新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的研制与开发,将越来越提到各国的议事日程上,因为它关系 到人类走出人口剧增、环境恶化和未来发展的重要出路。 C.联合国医疗署的官员警告说,中国需要采取紧急行动制止艾滋病的传播,否则不采取 紧急行动,今后10年里还会有1000万人成为艾滋病感染者。 D.记者日前通过调查发现,中国人不爱喝牛奶的原因主要是由人们的饮食习惯还没有随 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相应改善所致 二、(12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5~8题。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
1 宿迁市 2005—2006 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终考试 语 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为 150 分,第Ⅰ卷为选择题,共 36 分,第Ⅱ卷 共 114 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卡上。考试时间 150 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 36 分) 一、(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禅.(shàn)让 谥.(shì) 号 纤.(xiān)云 雕栏玉砌.(qì) B.阑.(lán)干 商贾.(gǔ) 苗裔.(yì) 周公吐哺.(bǔ) C.逡.(qūn)巡 濒.(bīn)临 迁谪.(zhé) 长歌当.(dàng)哭 D.勾.(gòu)当 模.(mó)式 幽咽.(yè) 数.(shù)见不鲜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险隘 真谛 怏怏不乐 针砭时弊 B.国粹 编篡 自出机杼 殚精竭虑 C.发祥 喋血 怨天由人 根深蒂固 D.朔风 湮没 殒身不恤 阴谋鬼计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无风三尺浪 .....,小泉首相不顾亚洲人民的普遍反对而参拜靖国神社,是与日本国内右翼 势力的抬头分不开的。 B.对于我们这些芸芸众生 ....来说,生命也许并不辉煌,但同样可以闪光;人生也许并不精 彩,但同样可以有滋有味。 C.在这二三年间,郁达夫的确在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 实带给他的苦闷和背井离乡 ....的寂寞。 D.就个人愿望而言,他强烈地想成为一名工程师,然而他考取的是师范大学,于是他自. 怨自艾 ...命运不佳。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事实告诉我们,生态危机和环境灾难是没有国界的,是不受时空局限的。在 生态问题上,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 B.新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的研制与开发,将越来越提到各国的议事日程上,因为它关系 到人类走出人口剧增、环境恶化和未来发展的重要出路。 C.联合国医疗署的官员警告说,中国需要采取紧急行动制止艾滋病的传播,否则不采取 紧急行动,今后 10 年里还会有 1000 万人成为艾滋病感染者。 D.记者日前通过调查发现,中国人不爱喝牛奶的原因主要是由人们的饮食习惯还没有随 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相应改善所致。 二、(12 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5~8 题。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
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 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至。妪毎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 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扣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 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日:吾儿,久不见 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 成,则可待乎!顷之,持象笏至,日:“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 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不同于其他项的一项是 东犬西吠 B.客逾庖而宴 C.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D.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墙往往而是 B.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C.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D.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7.下列语句的句式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 A.妪,先大母婢也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D.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8.下列对这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段文字写的都是极其平常的生活细节,尽管题材小,却很能打动人心,“事细而情 深”构成了这篇短文的一大特色。 B.这段文字主要写了三件事:一是大家庭的分崩离析和衰败,二是母亲抚育子女的情形 是祖母对作者的牵挂、赞许、期盼 C.这段文字写老妪述说母亲的往事及祖母对自己的勉励之语,虽是琐屑之事,但凄婉亲 切动人,给人以历历在目之感 D.这段文字,将大家庭的分崩破落之感慨,对祖母、母亲的深深怀念与眷恋及自己怀才 不遇,功名未成之喟叹与对亡妻恩爱情深的真挚感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三、(12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2题。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少师蔡伯坚,与党怀英同学号辛、党。始筮仕决以蓍, 2
2 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 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 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 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扣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 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 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 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 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不同于其他项的一项是 A.东犬西.吠 B.客逾庖而宴. C.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D.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墙往往..而是 B.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C.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D.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7.下列语句的句式与其他三个不同的一项是 A.妪,先大母婢也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D.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8.下列对这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段文字写的都是极其平常的生活细节,尽管题材小,却很能打动人心,“事细而情 深”构成了这篇短文的一大特色。 B.这段文字主要写了三件事:一是大家庭的分崩离析和衰败,二是母亲抚育子女的情形, 三是祖母对作者的牵挂、赞许、期盼。 C.这段文字写老妪述说母亲的往事及祖母对自己的勉励之语,虽是琐屑之事,但凄婉亲 切动人,给人以历历在目之感。 D.这段文字,将大家庭的分崩破落之感慨,对祖母、母亲的深深怀念与眷恋及自己怀才 不遇,功名未成之喟叹与对亡妻恩爱情深的真挚感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三、(12 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 9—12 题。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少师.蔡伯坚,与党怀英同学,号辛、党。始筮仕,决以蓍①
怀英遇“坎”③,因留事金,弃疾得“离”,遂决意南归 金主亮死,中原豪杰并起。耿京聚兵山东,称天平节度使,节制山东、河北忠义军马 弃疾为掌书记,即劝京决策南向。僧义端者,喜谈兵,弃疾间与之游。及在京军中,义端 办聚众干余,说下之,使隶京。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杀弃疾,弃疾曰:“丐我三 日期,不获,就死未晚。揣僧必以虛实奔告金帅,急追获之。义端曰:我识君真相,乃青 兕也,力能杀人,幸勿杀我。”弃疾斩其首归报,京益壮之。 绍兴三十二年,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 度掌书记,并以节使印告召京。会张安国、邵进已杀京降金,弃疾还至海州,与众谋日:我 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径趋金营,安国 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献俘行在。,斩安国于市。仍授前官,改 差江阴佥判。弃疾时年二十三。 乾道四年,通判建康府。六年,孝宗召对延和殿。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 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作《九议》并《应问》三篇、《美 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以讲和方定,议不 行。迁司农寺主簿,出知滁州。州罹兵烬,井邑凋残,弃疾宽征薄赋,招流散,教民兵,议 屯田,乃创奠枕楼、繁雄馆。辟冮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衡λ相,力荐弃疾慷 慨有大略。召见,迁仓部郎官,提点江西刑狱。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调京西转 运判官,差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 注]①蓍(sh):一种草。古人用来占卜。②坎、离:均为卦名。坎在八卦中的方位为 北方,离为南方。③掌书记:节度使的属官,掌管文书笺奏,亦可参议军务。④青兕(si): 传说为太上老君的坐骑。兕:犀牛一类的野兽。⑤缘:因为。归朝:归顺南宋朝廷。⑥行在: 皇帝所在的地方 9.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少师蔡伯坚 以.为师 B.弃疾间与之游游:游玩 C.丐我三日期,不获就死未晚丐:给予,给
3 怀英遇“坎” ②,因.留事金,弃疾得“离”,遂决意南归。 金主亮死,中原豪杰并起。耿京聚兵山东,称天平节度使,节制山东、河北忠义军马, 弃疾为掌书记③,即劝京决策南向。僧义端者,喜谈兵,弃疾间与之游.。及在京军中,义端 亦聚众千余,说下之,使隶京。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杀弃疾,弃疾曰:“丐.我三 日期,不获,就死未晚。”揣僧必以.虚实奔告金帅,急追获之。义端曰:“我识君真相,乃青 兕也④,力能杀人,幸勿杀我。”弃疾斩其首归报,京益壮之。 绍兴三十二年,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 度掌书记,并以节使印告召京。会张安国、邵进已杀京降金,弃疾还至海州,与众谋曰:“我 缘主帅来归朝⑤,不期事变,何以复命?”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径趋金营,安国 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献俘行在⑥,斩安国于.市。仍授前官,改 差江阴佥判。弃疾时年二十三。 乾道四年,通判建康府。六年,孝宗召对延和殿。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 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作《九议》并《应问》三篇、《美 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以讲和方定,议不 行。迁.司农寺主簿,出知滁州。州罹兵烬,井邑凋残,弃疾宽征薄赋,招流散,教民兵,议 屯田,乃创奠枕楼、繁雄馆。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 慨有大略。召见,迁仓部郎官,提点江西刑狱。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调京西转 运判官,差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 [注] ①蓍(shī):一种草。古人用来占卜。②坎、离:均为卦名。坎在八卦中的方位为 北方,离为南方。③掌书记:节度使的属官,掌管文书笺奏,亦可参议军务。④青兕(sì): 传说为太上老君的坐骑。兕:犀牛一类的野兽。⑤缘:因为。归朝:归顺南宋朝廷。⑥行在: 皇帝所在的地方。 9.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少师.蔡伯坚 师:以……为师 B.弃疾间与之游. 游:游玩 C.丐.我三日期,不获就死未晚 丐:给予,给
D.迁司农主簿迁:升职或调动官职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揣僧必以虚实奔告金帅 不赂者以赂者丧 怀英遇“坎”,因留事金 府吏得闻之,因求假暂归 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径趋金营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 斩安国于市 D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1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辛弃疾有勇有谋的一组是 ①弃疾曰:“与我三日期,不获,就死未晚。”②弃疾斩其首归报,京益壮之 ③即众中缚之以归④献俘行在,斩安国于市⑤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 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⑥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 A.①③⑤B.②④⑥ ①②④D.②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辛弃疾嫉恶如仇,早年未南归时,曾劝友人义端归顺耿京,后义端叛逃,辛弃疾追杀 之,不念旧情 在耿京授意下,他奉表归宋,受到高宗召见,高宗嘉奖了他,并以节度使印告召耿京 C.叛徒张安国等人杀耿京投降金兵,辛弃疾急约友人王世隆、马金福直奔金营,于百万 金兵中生俘张定国等,处置了叛徒。 D.提点江西刑狱时,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受皇上嘉奖后调京西任官。 宿迁市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终考试 文 第Ⅰ卷答题卡(选择题,共36分) (共36分,每小题3分) 题号 3456789101112评卷人得分 答案 第Ⅱ卷(共114分) 注意事项: 1.第Ⅰ卷共6页,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空格处
4 D.迁.司农主簿 迁:升职或调动官职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揣僧必以.虚实奔告金帅 A. 不赂者以.赂者丧 怀英遇“坎” ,因.留事金 B. 府吏得闻之,因.求假暂归 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径趋金营 C.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 斩安国于.市 D. 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11.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辛弃疾有勇有谋的一组是 ①弃疾曰:“与我三日期,不获,就死未晚。” ②弃疾斩其首归报,京益壮之 ③即众中缚之以归 ④献俘行在,斩安国于市 ⑤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 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 ⑥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 A.①③⑤ B. ②④⑥ C.①②④ D.②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辛弃疾嫉恶如仇,早年未南归时,曾劝友人义端归顺耿京,后义端叛逃,辛弃疾追杀 之,不念旧情。 B.在耿京授意下,他奉表归宋,受到高宗召见,高宗嘉奖了他,并以节度使印告召耿京。 C.叛徒张安国等人杀耿京投降金兵,辛弃疾急约友人王世隆、马金福直奔金营,于百万 金兵中生俘张定国等,处置了叛徒。 D.提点江西刑狱时,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受皇上嘉奖后调京西任官。 宿迁市 2005—2006 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终考试 语 文 第Ⅰ卷答题卡(选择题,共 36 分) 一、二、三(共 36 分,每小题 3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评卷人 得分 答案 第Ⅱ卷(共 114 分) 注意事项: 1.第Ⅰ卷共 6 页,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空格处
2.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和课文中的相关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2分) 译 (2)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2分) 译文: (3)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2分) 译文 (4)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张溥《五人墓碑记》)(2分) 译文 14.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从军行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塞上听吹笛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注]①关山:系乐曲《关山月》。②梅花:系乐曲《梅花落》 (1)填空。 以内容分类,唐诗有“送别诗”咏史诗”山水田园诗”等,这两首诗属于 两首诗都写 借以抒发 的情怀,可谓“声 色传情”。(4分) (2)简答。为什么说《塞上听吹笛》的三、四句有“语意双关”的特点?(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8题)(8分,每小题1分) (1)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长歌行》)
5 2.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四、(24 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和课文中的相关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2 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2 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2 分) 译文: (4)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张溥《五人墓碑记》)(2 分) 译文: 。 14.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 从军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①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②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注]①关山:系乐曲《关山月》。 ②梅花:系乐曲《梅花落》 (1)填空。 以内容分类,唐诗有“送别诗”“咏史诗”“山水田园诗”等,这两首诗属于 。 两首诗都写了 和 ,借以抒发 的情怀,可谓“‘声 色’传情”。(4 分) (2)简答。为什么说《塞上听吹笛》的三、四句有“语意双关”的特点?(4 分) 答: 。 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8 题)(8 分,每小题 1 分) (1)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 。(《长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