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同安区2025206喾年高二年般上喾期 期京联考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背诵、默写(共30格,每格1分,错字、漏字、别字均不得分) 1、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 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4、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干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瞑。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6、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银 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7、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8、 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9、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此情 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10、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更那堪冷落清秋 节!今宵酒醒何处? 11、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一种相思,两处闲 愁。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厦门市同安区 2005—2006 学年高二年级上学期 期末联考语文试卷 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一、背诵、默写(共 30 格,每格 1 分,错字、漏字、别字均不得分) 1、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 。 2、 ,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 。 3、 ,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 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4、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 。 5、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瞑。 ,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6、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 。银 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7、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 。 8、 , 。三顾频频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9、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 。此情 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10、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更那堪冷落清秋 节!今宵酒醒何处? 。 11、 雁 字 回 时 , 月满 西 楼。 。 一种 相 思 ,两 处 闲 愁。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2、塞上长城空自许, ,干载谁 堪伯仲间。 13、呜呼! 并力西向,则吾 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14、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何可 胜道也哉! 15、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二、诗词鉴赏(共10分) 16、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4分)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 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干万和春住。 ①上阙一、二句运用修辞方法,以山水寄寓什么样的感情?(2分) ②下阙借惜春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2分) 17、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
12、塞上长城空自许, 。 ,千载谁 堪伯仲间。 13、呜呼! , ,并力西向,则吾 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14、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何可 胜道也哉! 。 15、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 。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二、诗词鉴赏(共 10 分) 16、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4 分) 卜算子 · 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 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①上阙一、二句运用修辞方法,以山水寄寓什么样的感情?(2 分) ②下阙借惜春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2 分) 17、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6 分) 齐安郡中偶题 杜 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西风。荷花λ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①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 时刻的景色,均以荷与为诗歌的 主要意象。(2分) ②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 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8-21题。(12分,每题3分) 郭崇韬,代州雁门人也。为人明敏,以才干见称,庄宗为晋王,崇韬为中 门使,甚见亲信。 晋兵围张文礼于镇州,久不下,而定州王都引契丹入寇。崇韬日:“契丹 之来,非救文礼,为王都以利诱之耳,且晋新破梁军,宜乘已振之势,不可遽自 退怯。”庄宗然之,果败契丹。庄宗即位,拜崇韬兵部尚书、枢密使。 崇韬素廉,自从入洛,始受四方赂遗,故人子弟或以为言,崇韬曰:吾 位兼将相,禄赐巨万,岂少此邪?今藩镇诸侯,多梁旧将,皆主上斩祛射钩之人 也。今—切拒之,岂无反侧?且藏于私家,何异公帑?”明年,天子有事南郊, 乃悉献其所藏,以佐赏给。 同光三年夏,霖雨不止。庄宗患宫中暑湿不可居,思得高楼避暑。乃遣宫苑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 杨 万 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①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 时刻的景色,均以荷与 为诗歌的 主要意象。(2 分) ②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 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 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8—21 题。(12 分,每小题 3 分) 郭崇韬,代州雁门人也。为人明敏,以才干见称,庄宗为晋王,崇韬为中 门使,甚见亲信。 晋兵围张文礼于镇州,久不下,而定州王都引契丹入寇。崇韬曰:“契丹 之来,非救文礼,为王都以利诱之耳,且晋新破梁军,宜乘已振之势,不可遽自 退怯。”庄宗然之,果败契丹。庄宗即位,拜崇韬兵部尚书、枢密使。 崇韬素廉,自从入洛,始受四方赂遗,故人子弟或以为言,崇韬曰:“吾 位兼将相,禄赐巨万,岂少此邪?今藩镇诸侯,多梁旧将,皆主上斩祛射钩之人 也。今一切拒之,岂无反侧?且藏于私家,何异公帑?”明年,天子有事南郊, 乃悉献其所藏,以佐赏给。 同光三年夏,霖雨不止。庄宗患宫中暑湿不可居,思得高楼避暑。乃遣宫苑
使王允平营之。崇韬对日:“陛下昔以天下为心,今以一身为意,艰难逸豫,为 虑不同,其势自然也。愿陛下无忘创业之难。”庄宗默然。终遣允平起楼,崇韬 果切谏。宦官曰:“祟韬之第,无异皇居,安知陛下之热!由是谗间愈入。 明年征蜀,议择大将。乃以继岌为西南面行营都统,崇韬为招讨使,军政皆 决崇韬。崇韬素嫉宦官。继岌监军李从袭等见崇韬专任军事,心已不平,思有以 图之。庄宗闻破蜀,遣宦官向延嗣劳军,崇韬不郊迎。延嗣大怒,因与从袭等共 构之。延嗣还,因言蜀之宝货皆入崇韬,且诬其有异志,将危魏王。庄宗怒,遣 宦官马彦圭至蜀,视崇韬去就。颜圭以告刘皇后,刘皇后教颜圭矫诏魏王杀之。 当崇韬用事,自宰相豆卢革、韦悦等皆倾附之,祟韬父讳弘,革等即因他事 奏改弘文馆为崇文馆。以其姓郭,因以为子仪之后,崇韬遂以为然,其伐蜀也, 过子仪墓,下马号恸而去,闻者颇以为笑。然崇韬尽忠国家,有大略。其已破蜀, 因遣使者以唐威德风谕南诏诸蛮,欲因以绥来之,可谓有志矣! 注:斩祛射钩:祛,袂,袖子;钩,衣带之钩。意谓旧怨。 18.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定州王都引契丹入寇 寇:敌人 B.藏于私家,何异公帑。 帑:国库里的钱财 C.由是谗间愈人 间:离间的话。 D.因与从袭等共构之 构:图谋 1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契丹之来,非救文礼 为王都以利诱之耳 佯狂不知所之者 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B C晋兵围张文礼于镇州 D因言蜀之宝货皆入崇韬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使王允平营之。崇韬对曰:“陛下昔以天下为心,今以一身为意,艰难逸豫,为 虑不同,其势自然也。愿陛下无忘创业之难。”庄宗默然。终遣允平起楼,崇韬 果切谏。宦官曰:“崇韬之第,无异皇居,安知陛下之热!”由是谗间愈入。 明年征蜀,议择大将。乃以继岌为西南面行营都统,崇韬为招讨使,军政皆 决崇韬。崇韬素嫉宦官。继岌监军李从袭等见崇韬专任军事,心已不平,思有以 图之。庄宗闻破蜀,遣宦官向延嗣劳军,崇韬不郊迎。延嗣大怒,因与从袭等共 构之。延嗣还,因言蜀之宝货皆入崇韬,且诬其有异志,将危魏王。庄宗怒,遣 宦官马彦圭至蜀,视崇韬去就。颜圭以告刘皇后,刘皇后教颜圭矫诏魏王杀之。 当崇韬用事,自宰相豆卢革、韦悦等皆倾附之,崇韬父讳弘,革等即因他事, 奏改弘文馆为崇文馆。以其姓郭,因以为子仪之后,崇韬遂以为然,其伐蜀也, 过子仪墓,下马号恸而去,闻者颇以为笑。然崇韬尽忠国家,有大略。其已破蜀, 因遣使者以唐威德风谕南诏诸蛮,欲因以绥来之,可谓有志矣! 注:斩祛射钩:祛,袂,袖子;钩,衣带之钩。意谓旧怨。 18.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定州王都引契丹入寇 寇:敌人 B.藏于私家,何异公帑。 帑:国库里的钱财 C.由是谗间愈人 间:离间的话。 D.因与从袭等共构之 构:图谋 1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B. C. D. 契丹之.来,非救文礼 佯狂不知所之.者 为王都以.利诱之耳 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晋兵围张文礼于.镇州 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因.言蜀之宝货皆入崇韬 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2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契丹来犯,郭崇韬认为应该乘士气高涨之机,主动迎战,庄宗采纳了他 的建议,果然打败了契丹 B.郭崇韬进入洛阳后,开始接受别人的贿赂,在故人子弟的劝谏下,他把 收受的钱财都献出去了。 C.庄宗建造高楼避暑,郭崇韬认为不能只图一个人享乐,力谏不可,宦官 乘机在庄宗面前说他的坏话。 D.向延嗣诬陷郭崇韬把蜀地的宝货据为己有,并有谋反的意图。庄宗对此 大怒,马彦圭假传圣旨让魏王处死了他。 21联系全文看,下面对文言文最后一段的议论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郭崇韬当权时,把弘文馆改为崇文馆,以避父讳的做法值得非议。 B.郭崇韬自认为是郭子仪的后代,路为其墓地时,下马痛哭,作者对此不以为 然 C.郭崇韬尽忠国家,征蜀时,军政大事都由他决断。能破蜀,他功不可没。 D.破蜀后,郭崇韬派遣使者招抚南诏诸蛮。作者认为这种举动体现了他的大志 四、翻译(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并翻译划横线的句子 (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 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召问郡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日 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帝怒 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 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
2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契丹来犯,郭崇韬认为应该乘士气高涨之机,主动迎战,庄宗采纳了他 的建议,果然打败了契丹。 B.郭崇韬进入洛阳后,开始接受别人的贿赂,在故人子弟的劝谏下,他把 收受的钱财都献出去了。 C.庄宗建造高楼避暑,郭崇韬认为不能只图一个人享乐,力谏不可,宦官 乘机在庄宗面前说他的坏话。 D.向延嗣诬陷郭崇韬把蜀地的宝货据为己有,并有谋反的意图。庄宗对此 大怒,马彦圭假传圣旨让魏王处死了他。 21.联系全文看,下面对文言文最后一段的议论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郭崇韬当权时,把弘文馆改为崇文馆,以避父讳的做法值得非议。 B.郭崇韬自认为是郭子仪的后代,路为其墓地时,下马痛哭,作者对此不以为 然。 C.郭崇韬尽忠国家,征蜀时,军政大事都由他决断。能破蜀,他功不可没。 D.破蜀后,郭崇韬派遣使者招抚南诏诸蛮。作者认为这种举动体现了他的大志。 四、翻译(8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并翻译划横线的句子。 (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 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召问郡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曰: “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帝怒, 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 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