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与翠楼人”。这些富贵人家看惯了宠柳娇花,对松树的“瘦叶”、“淡花” 的外表,是不屑一顾的。这样,松树崇高的美学价值在这种场合之中,就不会 为人们所认识。翠楼人不爱寒润树,卖松人的主观愿望和客观的社会需要很不 致。即使松树得售于翠楼人,这时,它失去了原来生长的土壤,就不能托根 了。在微婉的词句中,表明松树是大不该被送到长安来寻求买主 诗人慨叹的是长安只能够欣赏天艳的桃李,松树的价值当然不被认识;但是卖 松人不卖春花,只卖青松,似乎是认识到松树的美的价值了,可惜他不懂得这 个社会。无怪乎所得的结果,只能使寒涧青松徒为六街尘染而已。 用意很微婉,松树也只是一个比喻。诗人所讽谕的是:一切像松树似的正直而 有才能的人,不用到长安来谋求出路,决不会得到这个朝廷掌权的人的重视, 因为他们所需要的是像桃李一样趋时媚俗的人。这首诗对当时的社会是讽刺, 对卖松树人是晓谕,是劝告;而那种不希求荣利的心情,却是诗人的自寓。 据《唐才子传》称:“于武陵名邺以字行,……大中(唐宜宗年号,公元847—860 年)时,尝举进土,不称意,携书与琴,往来商洛、巴蜀间,或隐于卜中,存 独醒之意。”这个决弃了长安的荣名利禄的人,因为平素有所蓄积于心,通过 卖松这件事而写出了这首别具一格的讽刺诗来。可 作者简介 于武陵 唐代诗人。名邺,以字行。约咸通(唐懿宗年号,公元860874年)前后在世 中唐诗人,曾考取进士。一生仕途不达遍游天下。尝往来商洛、巴蜀间。欲隐 潇湘,未果,后终老嵩阳别墅。《全唐诗》存其诗一卷。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1)曾子曰:“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平?死而 后已,不亦远乎?” 《论语·泰伯》) (2)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苏轼《赤壁赋》) (3)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白居易《琵琶行》) (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3)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乙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康熙字典 梁晓声 集市,即便在小镇,也还是热闹的 少年面前的地上铺一张白纸,特白,闪着好纸的光芒。那是旧挂历的一页,是在 集市上花一角钱买的一一他自然舍不得花一角钱买,但馄饨铺的老板娘无论如何 不肯白给他 “都是去年的挂历了,你就扯一张给我,也不是什么损失。” “不是什么损失?损失大了!你看那明星,结婚了,息影了。息影,知道怎么回事 吗?就是再也看不到她演的影视剧了!—册挂历上全是她个人,有收藏价值的
“卖与翠楼人”。这些富贵人家看惯了宠柳娇花,对松树的“瘦叶”、“淡花” 的外表,是不屑一顾的。这样,松树崇高的美学价值在这种场合之中,就不会 为人们所认识。翠楼人不爱寒涧树,卖松人的主观愿望和客观的社会需要很不 一致。即使松树得售于翠楼人,这时,它失去了原来生长的土壤,就不能托根 了。在微婉的词句中,表明松树是大不该被送到长安来寻求买主。 诗人慨叹的是长安只能够欣赏夭艳的桃李,松树的价值当然不被认识;但是卖 松人不卖春花,只卖青松,似乎是认识到松树的美的价值了,可惜他不懂得这 个社会。无怪乎所得的结果,只能使寒涧青松徒为六街尘染而已。 用意很微婉,松树也只是一个比喻。诗人所讽谕的是:一切像松树似的正直而 有才能的人,不用到长安来谋求出路,决不会得到这个朝廷掌权的人的重视, 因为他们所需要的是像桃李一样趋时媚俗的人。这首诗对当时的社会是讽刺, 对卖松树人是晓谕,是劝告;而那种不希求荣利的心情,却是诗人的自寓。 据《唐才子传》称:“于武陵名邺,以字行,……大中(唐宣宗年号,公元 847─860 年)时,尝举进士,不称意,携书与琴,往来商洛、巴蜀间,或隐于卜中,存 独醒之意。”这个决弃了长安的荣名利禄的人,因为平素有所蓄积于心,通过 卖松这件事而写出了这首别具一格的讽刺诗来。[1] 作者简介 于武陵 唐代诗人。名邺,以字行。约咸通(唐懿宗年号,公元 860—874 年)前后在世。 中唐诗人,曾考取进士。一生仕途不达遍游天下。尝往来商洛、巴蜀间。欲隐 潇湘,未果,后终老嵩阳别墅。《全唐诗》存其诗一卷。 (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1)曾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仁以为己任,不亦重平?死而 后已,不亦远乎?” (《论语·泰伯》)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苏轼《赤壁赋》) (3)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 (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而不知其所止(3) 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乙 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康熙字典 梁晓声 集市,即便在小镇,也还是热闹的。 少年面前的地上铺一张白纸,特白,闪着好纸的光芒。那是旧挂历的一页,是在 集市上花一角钱买的——他自然舍不得花一角钱买,但馄饨铺的老板娘无论如何 不肯白给他。 “都是去年的挂历了,你就扯一张给我,也不是什么损失。” “不是什么损失?损失大了!你看那明星,结婚了,息影了。息影,知道怎么回事 吗?就是再也看不到她演的影视剧了!一册挂历上全是她一个人,有收藏价值的
扯一张给你,不完整了,不完整了还有屁价值!”老板娘从挂历上扯下那一页时 表现得十分不情愿,仿佛真吃了极大的亏。 午后三点多,集市的热闹像戏剧的高潮过去一般退去了。少年仍蹲在那页白纸旁。 白纸正中,摆着一部纸页破损、颜色像陈年谷子似的字典。1949年以后,全中 国再没有任何一家出版社出版过那种字典。它已没了原先的封皮,后贴上去的封 皮上写着“康煕字典”。笔迹工整又拘束,是少年写上去的 他的左边,是卖肉的摊位,从上午到此刻,买肉的人络绎不绝,卖肉的汉子忙得 不亦乐乎。右边,是卖油条的,生意也不错,农村人一年四季自家是炸不了几次 的。跟着大人们赶集的小孩子,十之八九要央求大人给买了吃。城乡差别,至今 仍明明白白地体现在细微处。而且,越是体现在细微处,越使农村的少男少女们 做梦都想成为城里人。 这少年也有那样的梦。 真的梦是无逻辑的,人生的梦却须循着某种规律。 少年凭着刻苦学习的一股韧劲考上县重点高中,那是他实现人生之梦的关键 步。拮据的家庭负担不起住校费用,为了圆梦,他想买辆旧自行车骑车上学,尽 管每天要走几十里的路有些辛苦。可他靠卖废品才存下二十元,要拥有旧货店中 那辆状况还算好的自行车,得先卖掉这部《康熙字典》。父亲病故了,母亲在南 方打工。他清楚妈妈挣钱的辛苦,不忍向妈妈要;并且他也清楚,妈妈正省吃俭 用地攒钱,以备他将来考上大学的花费。 集市渐渐冷清,卖肉的和炸油条的,在他的巴望之下先后离去。他和那页旧挂历 纸的存在,总算是比较显眼了。炸油条的摊位那儿,留下了几块烧过的炭,他捡 起一块,在纸上写出一个大大的“卖”字,那是他上学以来写的最大的字。 天已傍晚。 终于有四个人围住了少年。其中一人三十六七岁,隔街走过来的,左腿一瘸一拐 看上去较有文化,他对字典的兴趣挺大,拿在手中翻看良久,少年将希望寄托在 他身上。 不料他说:“这字典其实没什么收藏价值,是1949年以前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学 生字典而已,至今民间仍多的是。而且,显然做了手脚,把最后一页撕掉了,最 后一页肯定印着出版年份什么的……” “没做手脚!” 少年愤怒了,他确实撕掉了最后一页,但不是为了骗人,而是最后一页太破了… 少年的辩解已无济于事,他用半页挂历纸包起字典离开小镇时,天已黑下来 那孩子,过来,帮帮我!
扯一张给你,不完整了,不完整了还有屁价值!”老板娘从挂历上扯下那一页时, 表现得十分不情愿,仿佛真吃了极大的亏。 午后三点多,集市的热闹像戏剧的高潮过去一般退去了。少年仍蹲在那页白纸旁。 白纸正中,摆着一部纸页破损、颜色像陈年谷子似的字典。1949 年以后,全中 国再没有任何一家出版社出版过那种字典。它已没了原先的封皮,后贴上去的封 皮上写着“康熙字典”。笔迹工整又拘束,是少年写上去的。 他的左边,是卖肉的摊位,从上午到此刻,买肉的人络绎不绝,卖肉的汉子忙得 不亦乐乎。右边,是卖油条的,生意也不错,农村人一年四季自家是炸不了几次 的。跟着大人们赶集的小孩子,十之八九要央求大人给买了吃。城乡差别,至今 仍明明白白地体现在细微处。而且,越是体现在细微处,越使农村的少男少女们 做梦都想成为城里人。 这少年也有那样的梦。 真的梦是无逻辑的,人生的梦却须循着某种规律。 少年凭着刻苦学习的一股韧劲考上县重点高中,那是他实现人生之梦的关键一 步。拮据的家庭负担不起住校费用,为了圆梦,他想买辆旧自行车骑车上学,尽 管每天要走几十里的路有些辛苦。可他靠卖废品才存下二十元,要拥有旧货店中 那辆状况还算好的自行车,得先卖掉这部《康熙字典》。父亲病故了,母亲在南 方打工。他清楚妈妈挣钱的辛苦,不忍向妈妈要;并且他也清楚,妈妈正省吃俭 用地攒钱,以备他将来考上大学的花费。 集市渐渐冷清,卖肉的和炸油条的,在他的巴望之下先后离去。他和那页旧挂历 纸的存在,总算是比较显眼了。炸油条的摊位那儿,留下了几块烧过的炭,他捡 起一块,在纸上写出一个大大的“卖”字,那是他上学以来写的最大的字。 天已傍晚。 终于有四个人围住了少年。其中一人三十六七岁,隔街走过来的,左腿一瘸一拐, 看上去较有文化,他对字典的兴趣挺大,拿在手中翻看良久,少年将希望寄托在 他身上。 不料他说:“这字典其实没什么收藏价值,是 1949 年以前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学 生字典而已,至今民间仍多的是。而且,显然做了手脚,把最后一页撕掉了,最 后一页肯定印着出版年份什么的……” “没做手脚!” 少年愤怒了,他确实撕掉了最后一页,但不是为了骗人,而是最后一页太破了…… 少年的辩解已无济于事,他用半页挂历纸包起字典离开小镇时,天已黑下来。 “那孩子,过来,帮帮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