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绪论 酶与酶工程发展简史 二、 酶工程简介 三、酶的特性 四、酶的化学本质
第一节 绪论 一、酶与酶工程发展简史 二 、酶工程简介 三、酶的特性 四、酶的化学本质
一、酶与酶工程发展简史 (一)酶学研究简史 1.不自觉的应用:酿酒、造酱、制饴、治病 2.酶学的产生:消化与发酵现象
一、酶与酶工程发展简史 (一)酶学研究简史 1. 不自觉的应用:酿酒、造酱、制饴、治病 2. 酶学的产生: 消化与发酵现象
(1)消化 1777年,意大利物理学家Spallanzani的 山鹰实验。 ·1822年,美国外科医生Beaumont研究食物 在胃里的消化。 ·19世纪30年代,德国科学家施旺获得胃蛋白 酶
(1)消化 •1777年,意大利物理学家 Spallanzani 的 山鹰实验。 •1822年,美国外科医生 Beaumont 研究食物 在胃里的消化。 •19世纪30年代,德国科学家施旺获得胃蛋白 酶
(2)发酵 •1684年,比利时医生Helment提出 ferment-一引起酿酒过程中物质变化的因素(酵素)。 ·1833年,法国化学家Payen和Person 用酒精处理麦芽抽提液,得到淀粉酶(diastase)。 •1878年,德国科学家Khne提出 enzyme-一从活生物体中分离得到的酶,意思是“在 酵母中”(希腊文)
(2)发酵 •1684年,比利时医生Helment提出 ferment—引起酿酒过程中物质变化的因素(酵素)。 •1833年,法国化学家Payen和Person 用酒精处理麦芽抽提液,得到淀粉酶(diastase)。 •1878年,德国科学家Kűhne提出 enzyme—从活生物体中分离得到的酶,意思是“在 酵母中”(希腊文)
小插曲 l9世纪,Pasteur和Liebig学术长期争论: 1857年,法国化学家和微生物学家Pasteuri认为没 有生物则没有发酵。 德国化学家Liebig认为发酵是由化学物质引起的。 此争议由德国学者Buchner兄弟于1896年解决
小插曲 19世纪,Pasteur和Liebig学术长期争论: 1857年,法国化学家和微生物学家Pasteur认为没 有生物则没有发酵。 德国化学家Liebig认为发酵是由化学物质引起的。 此争议由德国学者Buchner兄弟于1896年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