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四校(襄州一中、枣阳一中、宜城一中、曾都一中)2013-2014学 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付度(cin)纳罕(han 纨绔(zhi) 笑靥如花(ye) B.悚然(chu)草窠(ke) 拓片(ta) 歆享牲醴(xin C.羞赧(nan)黏液(nian)桅杆(wei) 尘埃落定(ai) D.湍急(tuan)迸发(beng) 脊髓(sui) 看守总理(ka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阜盛 盥沐 蘖根祸胎 娇生惯养 B.赦免 踌躇 百无聊赖 沸反盈天 C.湮没 畏葸 冰雪消融 人才倍出 D.猩红 瞋视 苍海桑田 以德报怨 3.依次填入下面橫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飞机去哪儿?据最新消息,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在新闻发布会 上 :2014年3月8日0时42分,从马来西亚吉隆坡飞往北京 的马航客班MH370于8时11分失联。机上载有239人,其中154名是中国人 截至3月18日,已失去联系240小时,航油只能供其飞行8-10小时,至今下落 不明,现有26个国家参与搜救。马航到底去哪了? ②泰国看守政府总理英拉,对以素贴为首的反对派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措施。 目前,泰国乱局进一步得到了 ③3月2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出兵乌克兰,控制了克里米亚地区重要军事基地,美 国总统奥巴马派军舰抵达黑海,西欧局势,一时 无常,难以意 料 ④日本首相安倍,不断制造钓鱼岛闹剧,他的 给中 华民族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中国人民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主权保卫战。 A.披露 遏制 变幻 荒谬言行 B.透露 遏止 变换 危言危行 C.透露 遏制 变换 荒谬言行 D.披露 遏止 危言危行 4.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2014年1月襄阳市政府工作报告指明了构建襄阳市医疗卫生保障体系的方 向,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襄阳市医疗卫生事业不断改革和发展的经验 B.中俄两国水产公司将在被日本称为北方领土的国后岛成立合资公司养殖海参, 双方已于本月初签署了备忘录并达成一致 C.马年“春晚”节目中,由开心麻花团队精心打造的喜剧小品《扶不扶》,以生 活气息浓郁、喜剧效果明显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喜爱是毫无争议的。 D.2014年3月全球出现了多起为公众深恶痛绝的恶性事件,每一件都深深地刻 着背信弃义的烙印和丑恶心理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文学名著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之 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 影响。《孟子》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
湖北省襄阳市四校(襄州一中、枣阳一中、宜城一中、曾都一中)2013-2014 学 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 15 分,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忖度(cǔn) 纳罕(hǎn) 纨绔(zhì) 笑靥如花(yè) B.悚然(chù) 草窠(kē) 拓片(tà) 歆享牲醴(xīn) C.羞赧(nǎn) 黏液(nián) 桅杆(wéi) 尘埃落定(āi) D.湍急(tuān)迸发(bèng) 脊髓(suǐ) 看守总理(kàn)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阜盛 盥沐 蘖根祸胎 娇生惯养 B.赦免 踌躇 百无聊赖 沸反盈天 C.湮没 畏葸 冰雪消融 人才倍出 D.猩红 瞋视 苍海桑田 以德报怨 3.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飞机去哪儿?据最新消息,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在新闻发布会 上 :2014 年 3 月 8 日 0 时 42 分,从马来西亚吉隆坡飞往北京 的马航客班 MH370 于 8 时 11 分失联。机上载有 239 人,其中 154 名是中国人。 截至 3 月 18 日,已失去联系 240 小时,航油只能供其飞行 8-10 小时,至今下落 不明,现有 26 个国家参与搜救。马航到底去哪了? ②泰国看守政府总理英拉,对以素贴为首的反对派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措施。 目前,泰国乱局进一步得到了 。 ③3 月 2 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出兵乌克兰,控制了克里米亚地区重要军事基地,美 国总统奥巴马派军舰抵达黑海,西欧局势,一时 无常,难以意 料。 ④日本首相安倍,不断制造钓鱼岛闹剧,他的 给中 华民族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中国人民展开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主权保 卫战。 A.披露 遏制 变幻 荒谬言行 B.透露 遏止 变换 危言危行 C.透露 遏制 变换 荒谬言行 D.披露 遏止 变幻 危言危行 4. 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2014 年 1 月襄阳市政府工作报告指明了构建襄阳市医疗卫生保障体系的方 向,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襄阳市医疗卫生事业不断改革和发展的经验。 B.中俄两国水产公司将在被日本称为北方领土的国后岛成立合资公司养殖海参, 双方已于本月初签署了备忘录并达成一致。 C.马年“春晚”节目中,由开心麻花团队精心打造的喜剧小品《扶不扶》,以生 活气息浓郁、喜剧效果明显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喜爱是毫无争议的。 D. 2014 年 3 月全球出现了多起为公众深恶痛绝的恶性事件,每一件都深深地刻 着背信弃义的烙印和丑恶心理。 5.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文学名著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之一。 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 影响。《孟子》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
B.《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作者以贾宝玉与林黛玉二人的爱情悲剧为 主线,把对人的情感世界的刻画与对整个社会及其文化传统的反省结合起来,内 容丰厚,思想深邃。其中“宝玉挨打”、“香菱学诗”、“袭人撕扇”等情节脍 炙人口 C.《祝福》选自鲁迅小说集《彷徨》。作品深刻揭露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吃人本质。 文中有三次集中写祥林嫂的外貌,这三次肖像描写代表了她人生的三个阶段。 D.巴尔扎克是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大师,他的《人间喜剧》包括九十多部小说, 其中《高老头》是《人间喜剧》的序幕,通过主人公的悲剧,让我们看到当时法 国社会最大的变动,就是金钱取代门第。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青年开始沙粒化 刘洪波 青年在哪里呢,我感到惶然 我看到了年轻人,但我不肯定这就是青年 在社会和政治意义上的青年,是与新文化、社会思潮、社会行动力、社会理想与 抱负联系在一起的群体,是与初升之阳、朝气蓬勃的意象相连,与国运民瘼同在 的人群。五四之所以用以标记为青年节,是因为它代表着一场进步运动,这场进 步运动发端于新文化的传播与创造,而带来了时代的巨变。一定程度上,它构造 了现代中国的文化形态和生活形态,从语言、观念、思维到认知,其后续影响甚 至决定了现代中国的整体走向。 这就是青年,新鲜的社会生命,涌动的变革动力 现在,我们当然能够看到生理意义上的青年,那些18岁以上,28岁以下,或者 35岁以下,乃至40岁以下的人,但他们是散在的个体,每个人在独自面对升学 求职、婚恋、晋升的压力,站在他或者她后面的,是其家庭或者恋人。作为社会 人,他是单子一样的存在,被纳入那些并不需要“青年意识”的结构之中 他是行动者,改变个人命运的行动者,或者个人消费的行动者。他在改变个人命 运的道路上感受艰难与渺小,在作为消费者时体验力量。他不仅在个人的消费过 程中被虚拟和恭维为上帝,且作为最积极的消费群体中的一员而加入时尚 年轻人在消费时才成为群体,他们在夜店、嗨吧或者时尚街,由年龄段分划出来 的趣味特征,影响着时尚的生产和供应。他们被时尚所细分,以年龄段细分,趣 味细分,兴趣的满足与供给越加精准,人群也被分割得越加细微。80后、85后、 90后,代际区间在缩短,兴趣划分在细密化,这就是说,哪怕作为消费群体, 他们事实上也只自娱自乐,而不足以影响产销的“大局”。 谋生活动与消费活动,成为社会为年轻人新设的竞技场。他作为个体而谋生,同 龄人共同的谋生之艰使他的压力感被消解,如果大家都在当房奴,那么做房奴也 不是什么痛苦。他作为个体而消费,所有的购买行为由个人选择并完成,这给了 他一种主宰者的形式。同时,消费也使他产生了群体的归属感,他找到了“志同 道合”者,那些爱好同样品牌、佩戴同样符号的人。 消费符号的强制注入采取的是潮流方式,潮流的强迫貌似他在主动追赶。消费使 他产生了“我的地盘我作主”的幻象,这不仅是成为他作为社会人、政治人、文 化人的巧妙替代,而且使他认为谋生压力和消费满足就是人生的完整舞台,更进 步地,使青年作为一个群体在“每个人承担自己的命运”的过程中悄然消失
B.《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作者以贾宝玉与林黛玉二人的爱情悲剧为 主线,把对人的情感世界的刻画与对整个社会及其文化传统的反省结合起来,内 容丰厚,思想深邃。其中“宝玉挨打”、“香菱学诗”、“袭人撕扇”等情节脍 炙人口。 C.《祝福》选自鲁迅小说集《彷徨》。作品深刻揭露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吃人本质。 文中有三次集中写祥林嫂的外貌,这三次肖像描写代表了她人生的三个阶段。 D.巴尔扎克是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大师,他的《人间喜剧》包括九十多部小说, 其中《高老头》是《人间喜剧》的序幕,通过主人公的悲剧,让我们看到当时法 国社会最大的变动,就是金钱取代门第。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 9 分,共 3 小题,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6—8 题 青年开始沙粒化 刘洪波 青年在哪里呢,我感到惶然。 我看到了年轻人,但我不肯定这就是青年。 在社会和政治意义上的青年,是与新文化、社会思潮、社会行动力、社会理想与 抱负联系在一起的群体,是与初升之阳、朝气蓬勃的意象相连,与国运民瘼同在 的人群。五四之所以用以标记为青年节,是因为它代表着一场进步运动,这场进 步运动发端于新文化的传播与创造,而带来了时代的巨变。一定程度上,它构造 了现代中国的文化形态和生活形态,从语言、观念、思维到认知,其后续影响甚 至决定了现代中国的整体走向。 这就是青年,新鲜的社会生命,涌动的变革动力。 现在,我们当然能够看到生理意义上的青年,那些 18 岁以上,28 岁以下,或者 35 岁以下,乃至 40 岁以下的人,但他们是散在的个体,每个人在独自面对升学、 求职、婚恋、晋升的压力,站在他或者她后面的,是其家庭或者恋人。作为社会 人,他是单子一样的存在,被纳入那些并不需要“青年意识”的结构之中。 他是行动者,改变个人命运的行动者,或者个人消费的行动者。他在改变个人命 运的道路上感受艰难与渺小,在作为消费者时体验力量。他不仅在个人的消费过 程中被虚拟和恭维为上帝,且作为最积极的消费群体中的一员而加入时尚。 年轻人在消费时才成为群体,他们在夜店、嗨吧或者时尚街,由年龄段分划出来 的趣味特征,影响着时尚的生产和供应。他们被时尚所细分,以年龄段细分,趣 味细分,兴趣的满足与供给越加精准,人群也被分割得越加细微。80 后、85 后、 90 后,代际区间在缩短,兴趣划分在细密化,这就是说,哪怕作为消费群体, 他们事实上也只自娱自乐,而不足以影响产销的“大局”。 谋生活动与消费活动,成为社会为年轻人新设的竞技场。他作为个体而谋生,同 龄人共同的谋生之艰使他的压力感被消解,如果大家都在当房奴,那么做房奴也 不是什么痛苦。他作为个体而消费,所有的购买行为由个人选择并完成,这给了 他一种主宰者的形式。同时,消费也使他产生了群体的归属感,他找到了“志同 道合”者,那些爱好同样品牌、佩戴同样符号的人。 消费符号的强制注入采取的是潮流方式,潮流的强迫貌似他在主动追赶。消费使 他产生了“我的地盘我作主”的幻象,这不仅是成为他作为社会人、政治人、文 化人的巧妙替代,而且使他认为谋生压力和消费满足就是人生的完整舞台,更进 一步地,使青年作为一个群体在“每个人承担自己的命运”的过程中悄然消失
从此,不再有青年问题,而只有年轻人问题;不再有理想问题,而只有谋生问题 不再有青年社会,而只有青年消费。他被动地,但有时又很像是主动地把自己宅 进了私生活,私生活的趣味小组成为公共生活的代用品。经济问题,也就是投入 产出比,收入消费比,谋生必要与时尚追求的关系,成为生命的核心纠结。 青年消失的另一证据,是他们被安装在社会机器的不同部位,作为不同组件。人 们不再以“青年”来标志他们的共性,而是以大学生、装配工、缝纫工、扫地工、 文员、律师、明星、网瘾少年、吸毒者等等来给予其阶层属性的标记。每个名称 后面,都有一张相应的脸孔,而所有这些脸孔,不会作共性识别,尽管他们都拥 有青春。 当然,还有“官二代”“富二代”,以及“贫二代”“农二代”等等。此时,我 们看到社会身份的遗传性,并且激发了愤怒,即便如此,“青年”仍然不是一个 观察的视角。社会失去了“青年”的眼光与角度。 年轻人正在长大,而青年似乎消失。谋生和消费无处不在,而作为社会活力、行 动力、创造力、进步力、革新力的群体,青年沙粒化了 选自《人民文摘》 6.下列有关“青年”和“年轻人”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青年是从社会和政治意义上说的,年轻人是从生理意义上说的。 B.青年有可能影响甚至决定国家的整体走向,年轻人不足以影响时尚的产销大 局 C.青年作为群体有共同的理想:年轻人作为个体谋生,作为个体消费 D.青年正在消失,年轻人正在长大。 7.下列对“青年开始沙粒化”的表现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每个人独自面对升学、求职、婚恋、晋升的压力,他们是散在的个体,是单子一样的 存在。 B年轻人作为消费群体,被时尚所细分,以年齡段细分,趣味细分,事实上也只自娱自 乐。 C消费使他产生了群体的归属感,找到了“志同道合”者,那些爱好同样品牌、佩戴同 样符号的人 D.人们以大学生、装配工、縫缝纫工、扫地工、文员、律师、明星、网瘾少年、吸毒者等 等来给予其阶层属性的标记 8.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眚年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群体,是新鲜的社会生命,涌动的变革动力 B因为年轻人在消费时结成群体,所以影响着时尚的生产和供应。 C.谋生压力使年轻人认识到“每人承担自己的命运”,主动追赶潮流使他们产生“我的地 盘我做主”的幻象 D青年沙粒化,将影响我国的社会活力、行动力、创造力、进步力、革新力
从此,不再有青年问题,而只有年轻人问题;不再有理想问题,而只有谋生问题; 不再有青年社会,而只有青年消费。他被动地,但有时又很像是主动地把自己宅 进了私生活,私生活的趣味小组成为公共生活的代用品。经济问题,也就是投入 产出比,收入消费比,谋生必要与时尚追求的关系,成为生命的核心纠结。 青年消失的另一证据,是他们被安装在社会机器的不同部位,作为不同组件。人 们不再以“青年”来标志他们的共性,而是以大学生、装配工、缝纫工、扫地工、 文员、律师、明星、网瘾少年、吸毒者等等来给予其阶层属性的标记。每个名称 后面,都有一张相应的脸孔,而所有这些脸孔,不会作共性识别,尽管他们都拥 有青春。 当然,还有“官二代”“富二代”,以及“贫二代”“农二代”等等。此时,我 们看到社会身份的遗传性,并且激发了愤怒,即便如此,“青年”仍然不是一个 观察的视角。社会失去了“青年”的眼光与角度。 年轻人正在长大,而青年似乎消失。谋生和消费无处不在,而作为社会活力、行 动力、创造力、进步力、革新力的群体,青年沙粒化了。 选自《人民文摘》 6. 下列有关“青年”和“年轻人”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青年是从社会和政治意义上说的,年轻人是从生理意义上说的。 B.青年有可能影响甚至决定国家的整体走向,年轻人不足以影响时尚的产销大 局。 C.青年作为群体有共同的理想;年轻人作为个体谋生,作为个体消费。 D.青年正在消失,年轻人正在长大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共7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送石处士序 韩愈 河阳军节度、御史大夫乌公为节度之三月,求士于从事之贤者。有荐石先生者 公曰:“先生何如?”曰:“先生居嵩、邙、瀍、谷之间,冬一裘,夏一葛。食 朝夕饭一盂,蔬一盘。人与之钱则辞,请与出游,未尝以事辞,劝之仕不应。坐 室,左右图书,与之语道理,辨古今事当否,论人高下,事后当成败,若河决 下流而东注;若驷马驾轻车、就熟路,而王良、造父为之先后也;若烛照,数计 而龟卜也。”大夫曰:“先生有以自老,无求于人,其肯为某来耶?”从事曰: “大夫文武忠孝,求士为国,不私于家。方今寇聚于恒,师环其疆,农不耕收, 财粟殚亡。吾所处地,归输之途,治法征谋,宜有所出。先生仁且勇,若以义请 而强委重焉,其何说之辞?”于是撰书词,具马币,上日以授使者,求先牛之庐 而请焉 先生不告于妻子,不谋于朋友,冠带出见客,拜受书礼于门内。宵则沐浴, 戒行李,载书册,问道所由,告行于常所来往。晨则毕至,张上东门外。酒三行, 且起,有执爵而言者曰:“大夫真能以义取人,先生真能以道自任,决去就。为 先生别。”又酌而祝曰:“凡去就出处何常,惟义之归。遂以为先生寿。”又酌 而祝曰:“使大夫恒无变其初,无务富其家而饥其师,无甘受佞人而外敬正士 无昧于谄言,惟先生是听,以能有成功,保天子之宠命。”又祝曰:“使先生无 图利于大夫而私便其身。”先生起拜祝辞曰:“敢不敬蚤夜以求从祝规。”于是 东都之人士咸知大夫与先生果能相与以有成也。遂各为歌诗六韵,遣愈为之序云。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之语道理 语:谈论 B.于是撰书词,具马币 币:礼物 C.冠带出见客 冠:帽子 D.无昧于谄言 昧:蒙蔽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直接表现石先生言行“与众不同”的一组是() ①食朝夕饭一盂,蔬一盘 ②坐一室,左右图书 ③若烛照,数计而龟卜也 ④求先生之庐而请焉 ⑤先生不告于妻子,不谋于朋友 ⑥晨则毕至,张上东门外 A.①②⑤ B.①③⑥C.②③⑥ D.②④⑤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的主旨一为阐明石处士此次出仕不违初衷,为行其所当行;二为借此时 机,对他作一些规诫,并且通过此事对节度使乌公也含蓄地有所规诫。 B.上段写乌公与从事讨论求贤之事,由两人之间的问答,表现石处士其人。笔 法活络,控御自如。处土之贤反衬出乌公之能知贤、求贤。 C.下段写处士的应聘与众人的饯行。写其应聘之果,赴行之速,可以看出行事 自有决断,与前面写其议论古今人物之当、料事成败之神颇能呼应,让我们感到 此人果非常人。 D.这篇散文的语言颇有特色,如叙说石处士辩论古今人事时,运用了比喻、类 比、排比等手法,气势不凡 12.请把文中画线的句子及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卜日以授使者,求先生之庐而请焉。(3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 34 分,共 7 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送石处士序 韩 愈 河阳军节度、御史大夫乌公为节度之三月,求士于从事之贤者。有荐石先生者, 公曰:“先生何如?”曰:“先生居嵩、邙、瀍、谷之间,冬一裘,夏一葛。食 朝夕饭一盂,蔬一盘。人与之钱则辞,请与出游,未尝以事辞,劝之仕不应。坐 一室,左右图书,与之语道理,辨古今事当否,论人高下,事后当成败,若河决 下流而东注;若驷马驾轻车、就熟路,而王良、造父为之先后也;若烛照,数计 而龟卜也。”大夫曰:“先生有以自老,无求于人,其肯为某来耶?”从事曰: “大夫文武忠孝,求士为国,不私于家。方今寇聚于恒,师环其疆,农不耕收, 财粟殚亡。吾所处地,归输之途,治法征谋,宜有所出。先生仁且勇,若以义请 而强委重焉,其何说之辞?”于是撰书词,具马币,卜日以授使者,求先生之庐 而请焉。 先生不告于妻子,不谋于朋友,冠带出见客,拜受书礼于门内。宵则沐浴, 戒行李,载书册,问道所由,告行于常所来往。晨则毕至,张上东门外。酒三行, 且起,有执爵而言者曰:“大夫真能以义取人,先生真能以道自任,决去就。为 先生别。”又酌而祝曰:“凡去就出处何常,惟义之归。遂以为先生寿。”又酌 而祝曰:“使大夫恒无变其初,无务富其家而饥其师,无甘受佞人而外敬正士, 无昧于谄言,惟先生是听,以能有成功,保天子之宠命。”又祝曰:“使先生无 图利于大夫而私便其身。”先生起拜祝辞曰:“敢不敬蚤夜以求从祝规。”于是 东都之人士咸知大夫与先生果能相与以有成也。遂各为歌诗六韵,遣愈为之序云。 9.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与之语道理 语:谈论 B. 于是撰书词,具马币 币:礼物 C. 冠带出见客 冠:帽子 D. 无昧于谄言 昧:蒙蔽 10. 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直接表现石先生言行“与众不同”的一组是( ) ①食朝夕饭一盂,蔬一盘 ②坐一室,左右图书 ③若烛照,数计而龟卜也 ④求先生之庐而请焉 ⑤先生不告于妻子,不谋于朋友 ⑥晨则毕至,张上东门外 A. ①②⑤ B. ①③⑥ C. ②③⑥ D. ②④⑤ 1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的主旨一为阐明石处士此次出仕不违初衷,为行其所当行;二为借此时 机,对他作一些规诫,并且通过此事对节度使乌公也含蓄地有所规诫。 B. 上段写乌公与从事讨论求贤之事,由两人之间的问答,表现石处士其人。笔 法活络,控御自如。处士之贤反衬出乌公之能知贤、求贤。 C. 下段写处士的应聘与众人的饯行。写其应聘之果,赴行之速,可以看出行事 自有决断,与前面写其议论古今人物之当、料事成败之神颇能呼应,让我们感到 此人果非常人。 D. 这篇散文的语言颇有特色,如叙说石处士辩论古今人事时,运用了比喻、类 比、排比等手法,气势不凡。 12. 请把文中画线的句子及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 分) (1)卜日以授使者,求先生之庐而请焉。(3 分)
(2)无昧于谄言,惟先生是听,以能有成功。(3分) (3)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3分) 13.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划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每两处 1分,共3分) 孟子曰:“存平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 子牦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廈哉?” (《孟子 1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赠荷花 李商隐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长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1)这首诗前四句主要运用了哪两种手法,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4分) (2)古人常以荷花喻君子美德,如周敦颐在《爱莲说》中赞美其髙洁脱俗、不 媚于世的品格,本诗描写了荷叶荷花哪些独特品质?请简要分析。(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5小题作答,多选多做者按其所 答前五句评分,共5分) ①也 ,鱼鳖不可胜食 (《寡人之于国也》)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 (《劝学》) 己③也④哀⑤叹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 (贾谊《过秦论》) 风急天高猿啸 (杜甫《登高》 ,以手抚膺坐长 (李白《蜀道难》)
(2)无昧于谄言,惟先生是听,以能有成功。(3 分) (3)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3 分) 13. 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划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 6 处,每两处 1 分,共 3 分) 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 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哉?” (《孟子》) 1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 赠荷花 李商隐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长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1)这首诗前四句主要运用了哪两种手法,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4 分) (2)古人常以荷花喻君子美德,如周敦颐在《爱莲说》中赞美其高洁脱俗、不 媚于世的品格,本诗描写了荷叶荷花哪些独特品质?请简要分析。(4 分) 15. 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 5 小题作答,多选多做者按其所 答前五句评分,共 5 分) ① ,鱼鳖不可胜食 也。 (《寡人之于国也》)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 己, 。 (《劝学》) ③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 也? (贾谊《过秦论》) ④风急天高猿啸 哀, 。 (杜甫《登高》) ⑤ ,以手抚膺坐长 叹。 (李白《蜀道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