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知道。这种小小的成全,对你和母亲而言,都是一种深深的幸福 15.第⑦段画线部分前后两句在表意上有什么不同,谈谈你的理解。(2分) 16.品味第⑧段文字,回答问题。(5分) (1)这段把母亲比做、 突出了母亲目光的。(4分) (2)“再也不会有人这么看着我了”,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1分) 17.最后一段,“你会知道,这种小小的成全,对你和母亲而言,都是一种深深的幸福。” 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3分) 18.作者是在做了母亲之后才体悟到当年母亲目光中的爱抚和温暖的。而当她懂得了母爱 的时候,她却永远失去了母亲。这就是生活。所以作者感喟:“有些错误,生活从来都不再 赐予改过的机会。”读完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悟?简要谈谈。(4分) 参考答案 15.(2分)前句讲我的感觉,母亲没有再看过我:(1分)后句讲母亲对我的爱抚并未 因我的烦怪而停止,只要做得更隐蔽。(1分) 16.(5分)(1)(4分,每空1分)天空礁石河床执着和深情 (2)(1分)既有失去母亲的哀伤,又有不解母亲深情的懊悔 17.(3分)你躺在母亲的爱抚里,你是幸福的;(1分)母亲欣赏并爱抚着自己的孩从, 也是一种享受和幸福。(2分)(意思对即可) 18.(4分)本题是开放性试题,题干提示的思考方向;①养子才知父母恩,只有体验 过的事情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它:②当你拥有某种东西的时候,却不懂得珍惜它;当你失去它 时,才倍感它的珍贵。③理解并珍借亲情等其他言之成理的说法(以上三个方面,只要答对 个方面即可得2分,剩下2分根据表达的流畅程度,酌情给分) (四)河源市 母亲教我客家谚语李月云 很多年以来,就一直想写写我的母亲。特别是每逢母亲节的时候,许多媒体都设母亲节 专栏,其中的很多文章都让我深有感触。别人的母亲或是贤妻良母、或是深明大义或是甘于 奉献,默默无闻。我的母亲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她循循善诱教给我的客家谚语。 小时候生活在农村,小小年纪就要学会自理,学会帮母亲做家务事,从学会刷牙洗脸 起,母亲就教我:“洗面洗耳廓,扫地扫壁角。”生火做饭,母亲就教我:“大火煮粥,细 火煮肉。”“人要灵通,火要窿空。”那个时候虽然不知道其中的原因,母亲也不懂得作过 多的解释,但我还是照着去做了,慢慢地就养成了一种习惯,长大以后才知道其中的科学道 理和处世哲理。而这些好的习惯现在我也教会了我四岁的孩子。 从我懂事起,母亲从来都是晩睡早起,每天天刚亮,她就开始挑水做饭,然后又去料理 农活。等到我们起床,饭菜都煮好了,母亲的活也忙完了。多年以后我才明白母亲说的:“早 起三朝当一工,早起三年当一冬”:“学懒三日,学好三年”;勤俭持家的女人要:“朝 晨家头窖尾,夜里针头线尾,日里田头地尾”:“家有千金,不如朝朝进一文
你会知道。这种小小的成全,对你和母亲而言,都是一种深深的幸福。 15. 第 ⑦段画线部分前后两句在表意上有什么不同,谈谈你的理解。(2 分) 16. 品味第⑧段文字,回答问题。(5 分) (1)这段把母亲比做 、 、 ,突出了母亲目光的 。(4 分) (2)“再也不会有人这么看着我了”,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1 分) 17. 最后一段,“你会知道,这种小小的成全,对你和母亲而言,都是一种深深的幸福。” 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3 分) 18.作者是在做了母亲之后才体悟到当年母亲目光中的爱抚和温暖的。而当她懂得了母爱 的时候,她却永远失去了母亲。这就是生活。所以作者感喟:“有些错误,生活从来都不再 赐予改过的机会。”读完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悟?简要谈谈。(4 分) 参考答案: 15.(2 分)前句讲我的感觉,母亲没有再看过我;(1 分)后句讲母亲对我的爱抚并未 因我的烦怪而停止,只要做得更隐蔽。(1 分) 16.(5 分) (1)(4 分,每空 1 分) 天空 礁石 河床 执着和深情 (2)(1 分)既有失去母亲的哀伤,又有不解母亲深情的懊悔。 17.(3 分)你躺在母亲的爱抚里,你是幸福的;(1 分)母亲欣赏并爱抚着自己的孩从, 也是一种享受和幸福。(2 分)(意思对即可) 18.(4 分)本题是开放性试题,题干提示的思考方向;①养子才知父母恩,只有体验 过的事情才能更深刻地理解它;②当你拥有某种东西的时候,却不懂得珍惜它;当你失去它 时,才倍感它的珍贵。③理解并珍惜亲情等其他言之成理的说法(以上三个方面,只要答对 一个方面即可得 2 分,剩下 2 分根据表达的流畅程度,酌情给分) (四)河源市 母亲教我客家谚语 李月云 很多年以来,就一直想写写我的母亲。特别是每逢母亲节的时候,许多媒体都设母亲 节 专栏,其中的很多文章都让我深有感触。别人的母亲或是贤妻良母、或是深明大义或是甘于 奉献,默默无闻。我的母亲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她循循善诱教给我的客家谚语。 小时候生活在农村,小小年纪就要学会自理,学会帮母亲做家务事,从学会刷牙洗脸 起,母亲就教我:“洗面洗耳廓,扫地扫壁角。”生火做饭,母亲就教我:“大火煮粥, 细 火煮肉。”“人要灵通,火要窿空。”那个时候虽然不知道其中的原因,母亲也不懂得作过 多的解释,但我还是照着去做了,慢慢地就养成了一种习惯,长大以后才知道其中的科学道 理和处世哲理。而这些好的习惯现在我也教会了我四岁的孩子。 从我懂事起,母亲从来都是晚睡早起,每天天刚亮,她就开始挑水做饭,然后又去料 理 农活。等到我们起床,饭菜都煮好了,母亲的活也忙完了。多年以后我才明白母亲说的:“早 起三朝当一工,早起三年当一冬”;“ 学懒三日,学好三年”;勤俭持家的女人要:“朝 晨家头窖尾,夜里针头线尾,日里田头地尾”;“家有千金,不如朝朝进一文
上学以后,母亲又教我:“养子过学堂,养女过家娘。”你要有出息就要上学堂,只 要你能读出身,卖屎缸迹都会供你读书。正是母亲的开明,幸运的我才能在同龄人去务农务 工的时候,还能自费就读师范学校。 出来参加工作后,偶尔会与同事有不快,这个时候母亲又劝我:退一步海阔天空:“人 敬你一尺,你敬人一丈。”“凡事要瞻前顾后,前思后想。”记得参加工作转正那年,有位 领导为了照顾亲戚,故意为难我。后来知道情况的我一直耿耿于怀,一次遇到退休的她,我 故意不和她打招呼。回到家里我跟母亲一说,母亲又劝我:“水打烂符勺,击榷又击榷,州 里遇唔到,县里遇得着”;“做官唔打笑面人”;“人情唔怕阔,冤家唔好结。”人人都有 自己的难处,心胸要宽广。听了母亲的话我心里几年的疙瘩终于解开了,心里也舒服了好多 是母亲的话让我学会了理解和宽容 工作几年后,由于政策的原因,无奈的我只能离开心爱的讲坛。失意、痛苦、彷徨无 助的我每天不知如何是好,母亲又劝导我:“唔使急来唔使愁,自有好日在后头,自有水清 见石子,自有云开见日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 正是因为听了母亲的话,我才有今天的事业,才有今天的我。 后来结婚成了家,夫妻之间,婆媳之间,婆家与娘家之间,每有不快的事,我总是向 母亲诉苦。母亲又教我:“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当时心甘情愿,今下唔好有怨”:“心 臼(媳妇)讲家娘,总系唔贤良”;“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 人们都说: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正是母亲的言传身教,才让我们更早明白许多做 人处世的道理,也正是母亲的循循善诱教给我们的客家谚语,才让我们从小就接受了客家传 统文化的熏陶,吸吮客家文化的乳汁。也正是母亲们的言传身教,客家的传统才得以更好地 传承 13.综观全文,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是:(3分) 答 14.文中这位母亲有多方面的优秀品质。请按照示例,再指出其中一点。(4分) (示例)非常勤劳:母亲从来都是晚睡早起,家务农活忙个不停 答 15.文章的开头与结尾是如何前后照应的?(4分) 答 16.这篇文章有何独特之处?这样写有何好处?(4分) 特色:好处: 17.你最喜欢文中的哪句客家谚语?抄下来并请说出理由。(3分) 谚语: 理由: 参考答案: 3.3分母亲循循善诱,教给我许多客家谚语,从中明白了许多做人处世的道理。 14.4分示例:对人宽容(2分):母亲劝我:“人情唔怕阔,冤家晤好结。”人人 都有自己的难处,心胸要宽广。(2分) 15.4分开头以“我的母亲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她循循善诱教给我的客家谚语。” 句总提全文,结尾升华点题,赞美母亲们的高尚品质。 16.4分全文紧扣客家谚语来写题材新颖,有地方特色,能引人入胜 17.3分客家谚语略(1分)理由略(言之有理即可,2分)
上学以后,母亲又教我:“养子过学堂,养女过家娘。”你要有出息就要上学堂,只 要你能读出身,卖屎缸迹都会供你读书。正是母亲的开明,幸运的我才能在同龄人去务农务 工的时候,还能自费就读师范学校。 出来参加工作后,偶尔会与同事有不快,这个时候母亲又劝我:退一步海阔天空:“人 敬你一尺,你敬人一丈。”“凡事要瞻前顾后,前思后想。”记得参加工作转正那年,有位 领导为了照顾亲戚,故意为难我。后来知道情况的我一直耿耿于怀,一次遇到退休的她,我 故意不和她打招呼。回到家里我跟母亲一说,母亲又劝我:“水打烂符勺,击榷又击榷,州 里遇唔到,县里遇得着”;“做官唔打笑面人”;“人情唔怕阔,冤家唔好结。”人人都有 自己的难处,心胸要宽广。听了母亲的话我心里几年的疙瘩终于解开了,心里也舒服了好多, 是母亲的话让我学会了理解和宽容。 工作几年后,由于政策的原因,无奈的我只能离开心爱的讲坛。失意、痛苦、彷徨无 助的我每天不知如何是好,母亲又劝导我:“唔使急来唔使愁,自有好日在后头,自有水清 见石子,自有云开见日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 正是因为听了母亲的话,我才有今天的事业,才有今天的我。 后来结婚成了家,夫妻之间,婆媳之间,婆家与娘家之间,每有不快的事,我总是向 母亲诉苦。母亲又教我:“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当时心甘情愿,今下唔好有怨”;“心 臼(媳妇)讲家娘,总系唔贤良”;“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 人们都说: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正是母亲的言传身教,才让我们更早明白许多做 人处世的道理,也正是母亲的循循善诱教给我们的客家谚语,才让我们从小就接受了客家传 统文化的熏陶,吸吮客家文化的乳汁。也正是母亲们的言传身教,客家的传统才得以更好地 传承。 13.综观全文,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是:(3 分) 答: 14.文中这位母亲有多方面的优秀品质。请按照示例,再指出其中一点。(4 分) (示例)非常勤劳:母亲从来都是晚睡早起,家务农活忙个不停。 答: ; 15.文章的开头与结尾是如何前后照应的?(4 分) 答: 16.这篇文章有何独特之处?这样写有何好处?(4 分) 特色: 好处: 17.你最喜欢文中的哪句客家谚语?抄下来并请说出理由。(3 分) 谚语: 理由: 参考答案: 13. 3 分 母亲循循善诱,教给我许多客家谚语,从中明白了许多做人处世的道理。 14. 4 分 示例: 对人宽容(2 分):母亲劝我:“人情唔怕阔,冤家晤好 结。”人人 都有自己的难处,心胸要宽广。(2 分) 15. 4 分 开头以“我的母亲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她循循善诱教给我的客家谚语。”一 句总提全文,结尾升华点题,赞美母亲们的高尚品质。 16. 4 分 全文紧扣客家谚语来写 题材新颖,有地方特色,能引人入胜 17. 3 分 客家谚语略(1 分)理由略(言之有理即可,2 分)
(五)广东省(非实验区用) 词典的故事阿来 我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上的是两个班合用一个教室一个教师的小学。快读完 小学了,不要说现在孩子们多得看不过来的课外书与教辅书,我甚至没有过一本小小的字典 或词典。那时,我是多么渴望自己有学问啊,并觉得世界上的所有学问就深藏在张老师那本 翻卷了角的厚厚词典中间。小学快毕业了,学校要组织大家到15公里外的刷经寺镇上去照 毕业相。我们便每天盼望着去到那个对我们来讲非常遥远的小镇。 不久以后,十多个穿上新衣服的孩子,一大早便由老师带着上路了。将近中午时分, 我们这十多个手脚拘谨、东张西望的乡下孩子便顶着高原的强烈阳光走到镇上人漠然的目光 中和镇子平整的街道上了。第一个节目是照相。照完相我们走到街上。太阳照在头顶。 我们开始出汗。我伸在衣袋里的手也开始出汗。手上的汗又打湿了父亲给我的一元钱 父亲把吃饭与照相的钱都给了老师,又另外给了我一元钱。这是我那时候可以自由支配的最 大的一笔钱。我知道小伙伴们每人出汗的手心里都有一张小面额的钞票,比如我的表姐手心 里就攥着五毛钱。表姐走向了百货公司,出来时,手里拿着许多五颜六色的彩色丝线。 而我走向了新华书店。书店干净的木地板在脚下发出好听的声音。干净的玻璃柜台里 摆放着几十本领袖书,以及几部当时流行的小说。我有些胆怯地在玻璃柜台前轻轻行走,突 然停了下来,因为我一下就把那本书认了出来。 那本书跟领袖书同样大小,同样的红色,同样的塑料封皮。但上面几个凹印的字却 下撞进了眼里:“汉语成语小词典”。我把攥着一块钱人民币的手举起来,嘴里发出了很响 的声音:“我要这本书!” 书店里只有我,还有一个营业员。 营业员走过来,和气地笑了:“你要买书吗? 我一只手举着钱,一只手指着那本成语词典 但是,营业员摇了摇头,她说:“我不能把这书卖给你。买这本书需要证明,证明你来 自什么学校,是干什么的。”我说自己来自一个汉语叫马塘、藏语叫卡尔古的小学,是那个 学校的五年级学生。她说:“那你有证明都不行了。你们马塘是马尔康县的,刷经寺属于红 原县。你要到你们县的书店去买。”我的声音便小了下去,我用自己都不能听清的小声音说 了一些央求她的话,但她依然站在柜台后面坚决地摇着头。然后,我的泪水便很没有出息地 下来了。我越想止住眼泪,这该死的液体越是欢畅地奔涌而出。营业员吃惊地看着我,脸上 浮出了怜悯的表情 她说:“你真的这么喜欢这本书?” “我从老师那里看见过,我还梦见过 现在,这本书就在我面前,但是与我之间却隔着透明但又坚硬而冰凉的玻璃,比梦里所 见还要适遥不可及 营业员脸上显出了更多的怜悯,这位阿姨甚至因此变得漂亮起来。她说:“那我要考 考你 我看到了希望,便擦干了眼泪。她说了一个简单的成语,要我解释。我解释了。她又说 了一个,我又解释了。然后,她的手越出柜台,落在了我的头顶,深深叹了口气,说:“不 容易,一个乡下的孩子。”然后便破例把这本小书卖给了我。 从此,很长一段时间,我像阅读一本小说一样阅读这本词典。从此,我有了第一本自 己的藏书。从此,我对于任何一本好书都怀着好奇与珍重之感 (有删改) 14.简要复述“词典的故事”。要求写清楚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4分) 答
(五)广东省(非实验区用) 词典的故事 阿来 我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上的是两个班合用一个教室一个教师的小学。快读完 小学了,不要说现在孩子们多得看不过来的课外书与教辅书,我甚至没有过一本小小的字典 或词典。那时,我是多么渴望自己有学问啊,并觉得世界上的所有学问就深藏在张老师那本 翻卷了角的厚厚词典中间。小学快毕业了,学校要组织大家到 15 公里外的刷经寺镇上去照 毕业相。我们便每天盼望着去到那个对我们来讲非常遥远的小镇。 不久以后,十多个穿上新衣服的孩子,一大早便由老师带着上路了。将近中午时分, 我们这十多个手脚拘谨、东张西望的乡下孩子便顶着高原的强烈阳光走到镇上人漠然的目光 中和镇子平整的街道上了。第一个节目是照相。照完相我们走到街上。太阳照在头顶。 我们开始出汗。我伸在衣袋里的手也开始出汗。手上的汗又打湿了父亲给我的一元钱。 父亲把吃饭与照相的钱都给了老师,又另外给了我一元钱。这是我那时候可以自由支配的最 大的一笔钱。我知道小伙伴们每人出汗的手心里都有一张小面额的钞票,比如我的表姐手心 里就攥着五毛钱。表姐走向了百货公司,出来时,手里拿着许多五颜六色的彩色丝线。 而我走向了新华书店。书店干净的木地板在脚下发出好听的声音。干净的玻璃柜台里 摆放着几十本领袖书,以及几部当时流行的小说。我有些胆怯地在玻璃柜台前轻轻行走,突 然停了下来,因为我一下就把那本书认了出来。 那本书跟领袖书同样大小,同样的红色,同样的塑料封皮。但上面几个凹印的字却一 下撞进了眼里:“汉语成语小词典”。我把攥着一块钱人民币的手举起来,嘴里发出了很响 的声音:“我要这本书!” 书店里只有我,还有一个营业员。 营业员走过来,和气地笑了:“你要买书吗?” 我一只手举着钱,一只手指着那本成语词典。 但是,营业员摇了摇头,她说:“我不能把这书卖给你。买这本书需要证明,证明你来 自什么学校,是干什么的。”我说自己来自一个汉语叫马塘、藏语叫卡尔古的小学,是那个 学校的五年级学生。她说:“那你有证明都不行了。你们马塘是马尔康县的,刷经寺属于红 原县。你要到你们县的书店去买。”我的声音便小了下去,我用自己都不能听清的小声音说 了一些央求她的话,但她依然站在柜台后面坚决地摇着头。然后,我的泪水便很没有出息地 下来了。我越想止住眼泪,这该死的液体越是欢畅地奔涌而出。营业员吃惊地看着我,脸上 浮出了怜悯的表情。 她说:“你真的这么喜欢这本书?” “我从老师那里看见过,我还梦见过。” 现在,这本书就在我面前,但是与我之间却隔着透明但又坚硬而冰凉的玻璃,比梦里所 见还要适遥不可及。 营业员脸上显出了更多的怜悯,这位阿姨甚至因此变得漂亮起来。她说:“那我要考 考你。” 我看到了希望,便擦干了眼泪。她说了一个简单的成语,要我解释。我解释了。她又说 了一个,我又解释了。然后,她的手越出柜台,落在了我的头顶,深深叹了口气,说:“不 容易,一个乡下的孩子。”然后便破例把这本小书卖给了我。 从此,很长一段时间,我像阅读一本小说一样阅读这本词典。从此,我有了第一本自 己的藏书。从此,我对于任何一本好书都怀着好奇与珍重之感。 (有删改) 14.简要复述“词典的故事”。要求写清楚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4 分) 答:
15.文中“我”的情感是怎样变化的?请用几个词语依次概括出来。(4分) 答 16.本文语言富有表现力。请参照示例简要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6分) 示例:营业员脸上显出了更多的怜悯,这位阿姨甚至因此变得漂亮起来 分析:“漂亮”主要反映了“我”当时的心理感受,营业员的怜悯使我产生好感。 1)书店干净的木地板在脚下发出好听的声音 答 (2)但上面几个凹印的字却一下撞进了眼里:“汉语成语小词典” 答 17.文中有这样一个细节:“她的手越出柜台.落在了我的头顶,深深地叹了口气 说:‘不容易,一个乡下的孩子。’然后便破例把这本小书卖给了我。”请体会这 细节 用一段话描写营业员此刻的心理活动。(4分) 答:营业员心想:“ 18.请联系实际谈谈你从本文中获得的启示。(3分 答 参考答案: 14.4分小时侯,“我”渴望有一本词典。小学毕业前,我到新华书店买词典,但因为我 没有证明,营业员不肯卖,我禁不住流泪。她同情我,考了我两个成语,然后破例卖给我。 (起因、经过、结果各1分,语言通顺1分) 15.4分盼望一兴奋(激动)一伤心(绝望)一看到希望一珍惜(每个要点1分,“看到希 望”与“珍惜”答对其中一点即可 16.6分(1)“好听”一词突出反映了“我”进入新华书店时的喜悦心情。(3分) (2)一个“撞”字,形象地表现了“我”发现梦寐以求的词典的惊喜 17.4分符合人物心理,能扣紧语境展开描写(2分);语言通顺(2分) 参考示例:按规定是不能卖给他的。可这孩子这样渴望买词典,这么孩子还蛮聪明的 考两个成语居然都答对了。算了吧,还是卖给他吧定这会改变孩子的命运呢 18.3分参考示例:我们现在物质生活丰富了,但许多学生沉湎于物质的享受,读书 忽视了精神上的追求。我们应该像作者一样对知识有“好奇与珍重用精神食粮丰富自己 (内容2分;语言1分) (六)广东省江门市 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 童话,并不只是给儿童读的。 我在成年之后,还常常读童话。每当烦心的时候,从书架上随手扯出的书,必是童话。 比如安徒生的《海的女儿》,我就读过多遍,它也被翻译成“人鱼公主”。比较起来,我更喜 欢“人鱼公主”这个名字。海的女儿,好像太阔大太神圣了些。人鱼呢,就显得神秘而灵动, 还有一点点怪异 大约8岁的时候,第一次读到人鱼公主的故事。读完后泪流满面,抽噎得不能自已。觉 得那么可爱和美丽的公主,居然变成了大海上的水泡,真是倒霉极了。从此在很长一段时间 内,看到湖面上河面上甚至脸盆里的水泡就有些发呆,心中疑惑地想,这一个水泡,是不是 善良的人鱼公主变成的呢?看到风把小水泡吹破,更是分外伤感
15.文中“我”的情感是怎样变化的?请用几个词语依次概括出来。(4 分) 答: 16.本文语言富有表现力。请参照示例简要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6 分) 示例:营业员脸上显出了更多的怜悯,这位阿姨甚至因此变得漂亮起来。 分析:“漂亮”主要反映了“我”当时的心理感受,营业员的怜悯使我产生好感。 (1)书店干净的木地板在脚下发出好听的声音。 答: (2)但上面几个凹印的字却一下撞进了眼里:“汉语成语小词典”。 答: 17.文中有这样一个细节:“她的手越出柜台.落在了我的头顶,深深地叹了口气, 说:‘不容易,一个乡下的孩子。’然后便破例把这本小书卖给了我。”请体会这一 细节 用一段话描写营业员此刻的心理活动。(4 分) 答:营业员心想:“ ” 18.请联系实际谈谈你从本文中获得的启示。(3 分) 答: 参考答案: 14.4 分 小时侯,“我”渴望有一本词典。小学毕业前,我到新华书店买词典,但因为我 没有证明,营业员不肯卖,我禁不住流泪。她同情我,考了我两个成语,然后破例卖给我。 (起因、经过、结果各 1 分,语言通顺 1 分) 15.4 分 盼望一兴奋(激动)一伤心(绝望)—看到希望一珍惜(每个要点 1 分,“看到希 望”与“珍惜”答对其中一点即可。) 16.6 分 ⑴“好听”一词突出反映了“我”进入新华书店时的喜悦心情。(3 分) (2)一个“撞”字,形象地表现了“我”发现梦寐以求的词典的惊喜。 17.4 分 符合人物心理,能扣紧语境展开描写(2 分);语言通顺(2 分) 参考示例:按规定是不能卖给他的。可这孩子这样渴望买词典,这么孩子还蛮聪明的, 考两个成语居然都答对了。算了吧,还是卖给他吧定这会改变孩子的命运呢。 18.3 分参考示例:我们现在物质生活丰富了,但许多学生沉湎于物质的享受,读书, 忽视了精神上的追求。我们应该像作者一样对知识有“好奇与珍重用精神食粮丰富自己。 (内容 2 分;语言 1 分) (六)广东省江门市 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 童话,并不只是给儿童读的。 我在成年之后,还常常读童话。每当烦心的时候,从书架上随手扯出的书,必是童话。 比如安徒生的《海的女儿》,我就读过多遍,它也被翻译成“人鱼公主”。比较起来,我更喜 欢“人鱼公主”这个名字。海的女儿,好像太阔大太神圣了些。人鱼呢,就显得神秘而灵动, 还有一点点怪异。 大约 8 岁的时候,第一次读到人鱼公主的故事。读完后泪流满面,抽噎得不能自已。觉 得那么可爱和美丽的公主,居然变成了大海上的水泡,真是倒霉极了。从此在很长一段时间 内,看到湖面上河面上甚至脸盆里的水泡就有些发呆,心中疑惑地想,这一个水泡,是不是 善良的人鱼公主变成的呢?看到风把小水泡吹破,更是分外伤感
大约18岁的肘候,又一次比较认真地读了人鱼公主。也许是情窦初开,这一次很容易 地读出了爱情。原来,这是一篇讲爱情的童话啊!你看,她之所以能忍受那么惨烈的痛苦, 是为了自己所爱的人。她忍受了非人的折磨,在刀尖样的甲板上跳舞,她是宁肯自己死,也 不要让自己所爱的人死。这是一种多么无私和高尚的不求回报的爱啊! 到了28岁的时候,我已经做了妈妈。这时来读人鱼公主,竟深深地关切起人鱼公主的 家人来了。她的母亲在生了6个女儿之后去世了,我猜想这个女人临死之前,一定非常放心 不下她的女儿,不论是最大的还是最小的。她一定是再三再四地交代给公主的祖母老皇后, 要照料她的孩子,特别是最小的女儿。 到了38岁的时候,因为我也开始写小说,再读人鱼公主的时候,不由自主地探讨起安 徒生的写作技巧来了。我有点纳闷,安徒生在写作之前,有没有一个详尽的提纲呢?我的结 论是——大概没有。似乎能看到安徒生的某种随心所欲,信马由缰。当然了,大轮廓走向他 是有的,这个缠绵悱恻一波三折既有血泪也有波浪的故事,一定是在他的大脑里酝酿许久了。 但是,连读了几遍之后,感到结尾处好像有点画蛇添足 现在,我48岁了。又读了几遍人鱼公主。这一次,我心平气和,仿佛天眼洞开,有了 番新的感悟。这是一篇写灵魂的故事。无论海底的世界怎样瑰丽丰饶,因为没有灵魂,所 以人鱼公主毅然离开了自己的亲人。人鱼公主是顽强和坚定的,她选定了自己的道路就绝不 回头,终于,她得到了自己终就一个灵魂的机会。在一个接一个严峻的考验之后,在肉体和 精神的磨砺煎熬之后,她又踏上了寻找不朽灵魂的漫漫旅途 这个悲壮而凄美的寻找灵魂的故事,是如此地动人心弦,常读常新。于是想,当我58 岁……68岁……108岁(但愿能够)的时候,不知又读出了怎样的深长? (作者:毕淑敏本文有删节) 22作者一生常读人鱼公主,感受常新。请你简要概括作者8岁、28岁时读出的内容。 8岁时 18岁时理解了这是一篇写爱情的童话 28岁时 38岁时热衷探讨写作技巧… 分) 2348岁时,作者读出人鱼公主“是一篇写灵魂的故事”。你认为这里的“灵魂”指什么? 请结合文中你感受最深的词、句作一点分析。 (4分) 24品读文章的结尾,简要说说好在哪里? (3分) 25本文突出的写作特点是巧用年龄阶段组织材料。你觉得这种方法巧在哪里?请从结构和 内容两方面回答。 (4分) 26重读学过的课文,与作者一样,你也会有“常读常新”的感觉。请就《背影》的写作技 巧或《斑羚飞渡》的思想内容,谈谈你原有的认识和一点新的感悟。 (6分) 参考答案 22伤感于美人鱼变成水泡;读出妈妈对孩子的爱;评分说明:大意正确1分,共2分;语 言通顺、简练1分。 23答:这里的灵魂是指一种精神。作者读出了安徒生是借鱼写人。为了寻找灵魂,人鱼公 主抛弃了海底“瑰丽丰饶”的物质生活,毅然离开了自己的亲人。其间尽管旅途漫漫,肉体 和精神经受了“磨砾”和“煎熬”,但她顽强、坚定,永不放弃。这正是一种精神的体现
大约 18 岁的肘候,又一次比较认真地读了人鱼公主。也许是情窦初开,这一次很容易 地读出了爱情。原来,这是一篇讲爱情的童话啊!你看,她之所以能忍受那么惨烈的痛苦, 是为了自己所爱的人。她忍受了非人的折磨,在刀尖样的甲板上跳舞,她是宁肯自己死,也 不要让自己所爱的人死。这是一种多么无私和高尚的不求回报的爱啊! 到了 28 岁的时候,我已经做了妈妈。这时来读人鱼公主,竟深深地关切起人鱼公主的 家人来了。她的母亲在生了 6 个女儿之后去世了,我猜想这个女人临死之前,一定非常放心 不下她的女儿,不论是最大的还是最小的。她一定是再三再四地交代给公主的祖母老皇后, 要照料她的孩子,特别是最小的女儿。 到了 38 岁的时候,因为我也开始写小说,再读人鱼公主的时候,不由自主地探讨起安 徒生的写作技巧来了。我有点纳闷,安徒生在写作之前,有没有一个详尽的提纲呢?我的结 论是——大概没有。似乎能看到安徒生的某种随心所欲,信马由缰。当然了,大轮廓走向他 是有的,这个缠绵悱恻一波三折既有血泪也有波浪的故事,一定是在他的大脑里酝酿许久了。 但是,连读了几遍之后,感到结尾处好像有点画蛇添足。 现在,我 48 岁了。又读了几遍人鱼公主。这一次,我心平气和,仿佛天眼洞开,有了 一番新的感悟。这是一篇写灵魂的故事。无论海底的世界怎样瑰丽丰饶,因为没有灵魂,所 以人鱼公主毅然离开了自己的亲人。人鱼公主是顽强和坚定的,她选定了自己的道路就绝不 回头,终于,她得到了自己终就一个灵魂的机会。在一个接一个严峻的考验之后,在肉体和 精神的磨砺煎熬之后,她又踏上了寻找不朽灵魂的漫漫旅途。 这个悲壮而凄美的寻找灵魂的故事,是如此地动人心弦,常读常新。于是想,当我 58 岁……68 岁……108 岁(但愿能够)的时候,不知又读出了怎样的深长? (作者:毕淑敏 本文有删节) 22 作者一生常读人鱼公主,感受常新。请你简要概括作者 8 岁、28 岁时读出的内容。 8 岁时 ;18 岁时理解了这是一篇写爱情的童话; 28 岁时 ;38 岁时热衷探讨写作技巧…… (3 分) 23 48 岁时,作者读出人鱼公主“是一篇写灵魂的故事”。你认为这里的“灵魂”指什么? 请结合文中你感受最深的词、句作一点分析。 (4 分) 24 品读文章的结尾,简要说说好在哪里? (3 分) 25 本文突出的写作特点是巧用年龄阶段组织材料。你觉得这种方法巧在哪里?请从结构和 内容两方面回答。 (4 分) 26 重读学过的课文,与作者一样,你也会有“常读常新”的感觉。请就《背影》的写作技 巧或《斑羚飞渡》的思想内容,谈谈你原有的认识和一点新的感悟。 (6 分) 参考答案: 22 伤感于美人鱼变成水泡;读出妈妈对孩子的爱; 评分说明:大意正确 1 分,共 2 分;语 言通顺、简练 1 分。 23 答:这里的灵魂是指一种精神。作者读出了安徒生是借鱼写人。为了寻找灵魂,人鱼公 主抛弃了海底“瑰丽丰饶”的物质生活,毅然离开了自己的亲人。其间尽管旅途漫漫,肉体 和精神经受了“磨砾”和“煎熬”,但她顽强、坚定,永不放弃。这正是一种精神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