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园艺植物育种学》教学大纲《园艺植物育种学》考试大纲(Breeding Science of Horticultural Crops)课程编号:0930040开课学期:第五学期(讲课44学时)本课程课内总学时:本课程课外总学时:(讲课36、实验8学时)实习周(天)数:0学分:2.5考试对象园艺专业本科三年级二、 考试目的与要求本课程是为了适应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要求,使学生全面掌握园艺植物育种学原理和方法的科学。主要内容包括种质资源的调查,选种、引种、杂交育种、倍性育种、诱变育种、生物技术等育种手段的介绍,以及对园艺植物遗传变异规律的研究。园艺植物育种学是园艺专业的必修骨干课程,学生通过课堂讲授,实验,实习等教学环节系统的从理论到实践学习了园艺植物育种的知识,为了检查教学效果,评定学生学习成绩,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必须进行考试。考试题目按园艺植物育种学教学大纲安排。此大纲是根据当前教学改革要求,为提高统一考试及其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帮助学生熟悉考试内容和要求而制订,并为考试命题提供依据,为考教分离的全面展开打下坚实基础三、考试内容笔试。参照园艺专业本科《园艺植物育种学》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序论重点为园艺植物育种学的任务和内容,品种的概念掌握包括园艺植物的进化史,良种的作用,园艺植物育种的发展趋势等内容第一章育种对象和目标重点为制定育种自标的主要根据和原则。掌握园艺植物育种对象的特点,园艺植物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等内容第二章园艺植物的繁殖习性品种类别和育种特点重点为园艺植物的遗传育种特点,掌握园艺植物繁殖方式、授粉习性,品种的类别,各类品种的遗传组成及特点。第三章种质资源重点为作物起源中心与起源于中国的园艺植物种质资源,种质资源保存的方式方法掌握园艺植物种质资源工作的意义,种质资源的考察征集,种质资源的评价,种质资源的创新和利用等内容
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 《园艺植物育种学》教学大纲 《园艺植物育种学》考试大纲 (Breeding Science of Horticultural Crops) 课程编号:0930040 开课学期:第五学期 本课程课内总学时:(讲课44学时) 本课程课外总学时:(讲课36、实验8学时) 实习周(天)数:0 学分:2.5 一、 考试对象 园艺专业本科三年级 二、 考试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是为了适应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要求,使学生全面掌握园艺植物育种学原理和方 法的科学。主要内容包括种质资源的调查,选种、引种、杂交育种、倍性育种、诱变育种、生 物技术等育种手段的介绍,以及对园艺植物遗传变异规律的研究。 园艺植物育种学是园艺专业的必修骨干课程,学生通过课堂讲授,实验,实习等教学环节, 系统的从理论到实践学习了园艺植物育种的知识,为了检查教学效果,评定学生学习成绩,激 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必须进行考试。考试题目按园艺植物育种学教学大纲安排。此大纲是根据 当前教学改革要求,为提高统一考试及其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帮助学生熟悉考试内容和要求而 制订,并为考试命题提供依据,为考教分离的全面展开打下坚实基础。 三、考试内容 笔试。参照园艺专业本科《园艺植物育种学》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 序论 重点为园艺植物育种学的任务和内容,品种的概念。 掌握包括园艺植物的进化史,良种的作用,园艺植物育种的发展趋势等内容。 第一章育种对象和目标 重点为制定育种目标的主要根据和原则。 掌握园艺植物育种对象的特点,园艺植物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等内容。 第二章园艺植物的繁殖习性品种类别和育种特点 重点为园艺植物的遗传育种特点。 掌握园艺植物繁殖方式、授粉习性,品种的类别,各类品种的遗传组成及特点。 第三章种质资源 重点为作物起源中心与起源于中国的园艺植物种质资源,种质资源保存的方式方法。 掌握园艺植物种质资源工作的意义,种质资源的考察征集,种质资源的评价,种质资源的创新 和利用等内容
第四章引种重点为引种的概念及引种的原理掌握园艺植物引种的意义,引种的方法。第五章选择育种重点为选择与选择育种概念,园艺植物选择育种的程序掌握园艺植物有性繁殖植物的选择育种,无性繁殖植物的选择育种第六章常规杂交育种重点为杂交的概念和意义,杂交亲本的选择和选配的原则掌握园艺植物常规杂交育种的杂交方式,具体的杂交技术,杂种后代的培育和选择等内容第七章优势杂交育种重点为杂种优势的概念,雄性不育系的选育和利用自交不亲和系的选育提高优势杂交育种的方法。掌握园艺植物杂种优势的应用,选育杂交种品种的一般程序,杂交种子生产程序及方法第八章营养系杂交育种重点为营养系品种的性状遗传特点,童期,童性等概念,以及缩短童期提高育种效率的技术,掌握园艺植物营养系品种遗传变异的研究方法,亲本选配及杂交技术的特点,杂种培育,选择特点。第九章远缘杂交及其在园艺植物育种中的应用重点为远缘杂交的意义和特点,远缘杂交的障碍和克服途径掌握园艺植物远缘杂种的分离和选择方法,及远缘杂交在园艺植物育种中的应用第十章倍性育种重点为多倍体、单倍体的概念、来源,多倍体的获得途径掌握园艺植物多倍体的意义,多倍体选择鉴定与利用,单倍体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第十一章诱变育种重点为诱变育种的特点,诱变育种的遗传原理掌握诱变育种的类别,辐射诱变,化学诱变,理化诱变的特异性和复合处理,诱变材料的培育和选择等内容。第十二章生物技术在园艺植物育种中的应用重点为园艺植物组织及器官培养、基因工程的一般原理、应用范围和取得的成就掌握园艺植物细胞工程、分子标记及其它生物技术在园艺植物育种中的应用第十三章新品种的审定与推广繁育重点为园艺植物品种退化的原因及防治方法,良种繁育的具体措施掌握园艺植物品质审定,植物新品种保护,品种推广等相应的法律法规及程序。五、题型主观试题:简答题30-40%,论述题20%,比较题5%。客观试题:填空题20-30%,是非题10%,名词解释10-15%,六、试题数量和时间安排考试形式采用笔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主观试题:简答题30-40%,论述题20%,比较题5%。客观试题:填空题20-30%,是非题10%,名词解释10-15%
第四章引种 重点为引种的概念及引种的原理。 掌握园艺植物引种的意义,引种的方法。 第五章选择育种 重点为选择与选择育种概念,园艺植物选择育种的程序。 掌握园艺植物有性繁殖植物的选择育种,无性繁殖植物的选择育种 第六章常规杂交育种 重点为杂交的概念和意义,杂交亲本的选择和选配的原则。 掌握园艺植物常规杂交育种的杂交方式,具体的杂交技术,杂种后代的培育和选择等内容。 第七章优势杂交育种 重点为杂种优势的概念,雄性不育系的选育和利用自交不亲和系的选育提高优势杂交育种的方 法。掌握园艺植物杂种优势的应用,选育杂交种品种的一般程序,杂交种子生产程序及方法。 第八章营养系杂交育种 重点为营养系品种的性状遗传特点,童期,童性等概念,以及缩短童期提高育种效率的技术。 掌握园艺植物营养系品种遗传变异的研究方法,亲本选配及杂交技术的特点,杂种培育,选择 特点。 第九章远缘杂交及其在园艺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重点为远缘杂交的意义和特点,远缘杂交的障碍和克服途径。 掌握园艺植物远缘杂种的分离和选择方法,及远缘杂交在园艺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第十章倍性育种 重点为多倍体、单倍体的概念、来源,多倍体的获得途径。 掌握园艺植物多倍体的意义,多倍体选择鉴定与利用,单倍体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 第十一章诱变育种 重点为诱变育种的特点,诱变育种的遗传原理。 掌握诱变育种的类别,辐射诱变,化学诱变,理化诱变的特异性和复合处理,诱变材料的培育 和选择等内容。 第十二章生物技术在园艺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重点为园艺植物组织及器官培养、基因工程的一般原理、应用范围和取得的成就。 掌握园艺植物细胞工程、分子标记及其它生物技术在园艺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第十三章新品种的审定与推广繁育 重点为园艺植物品种退化的原因及防治方法,良种繁育的具体措施。 掌握园艺植物品质审定,植物新品种保护,品种推广等相应的法律法规及程序。 五、题型 主观试题:简答题30-40%,论述题20%,比较题5%。 客观试题:填空题20-30%,是非题10%,名词解释10-15%, 六、试题数量和时间安排 考试形式采用笔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主观试题:简答题30-40%,论述题20%,比较题5%。 客观试题:填空题20-30%,是非题10%,名词解释10-15%
七、答题要求1、考试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检查教学效果、评定学生成绩、激励学习热情的重要手段,是选拔人才、奖优汰劣的主要标准,学生应树立正确的考试态度,2、通过考试对《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活动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引导学生认真全面学习,系统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3、试卷命题工作必须严肃认真,周密思考,慎重对待。《园艺植物育种学学》是园艺专业学生主要课程。课程结束后,由任课教师或其他同专业教师与课程组拟定两套试题,并写出标准答案,经课程组讨论,教研室主任签字,由系考试领导小组确定考卷,进行考试4、编制好的试题应打印在《石河子大学考试试题纸》上。文字通顺,标点正确,题意明确,表达精炼,字迹整洁。每道题后要注明该题分值5、考试内容和范围不得超出园艺专业本科《园艺植物育种学》教学大纲,重点突出,难易度适中,能充分检查学生掌握该课程基本理论情况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6、考试纪律严格按照院有关制度执行。其它说明:1.考试可以施行考教分离式考试方式,也可以由任课教师同时出2份试卷,由教务处任抽1份考试用,另1份供不及格学生补考用。2..任课老师可以进行考前辅导,但不能划考试范围,不得引导学生猜题。3.课程成绩由学期考试成绩,平时成绩,实验课成绩组成,综合评分由任课老师负责进行。大纲制定者:园艺植物育种教研室大纲审定者:牛建新大纲批准者:张建华二00八年二月一日(Breeding Science of Horticultural Crops)课程编号:0930040开课学期:第五学期本课程课内:总学时(讲课44学时)本课程课外总学时:(讲课36、实验8学时)实习周月(天)数:0学分:2.5教学对象园艺专业本科三年级
七、答题要求 1、考试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检查教学效果、评定学生成绩、激励学习热情的重要手 段,是选拔人才、奖优汰劣的主要标准,学生应树立正确的考试态度。 2、通过考试对《园艺植物育种学》课程教学活动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引导学生认真全面学 习,系统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试卷命题工作必须严肃认真,周密思考,慎重对待。《园艺植物育种学学》是园艺专业学 生主要课程。课程结束后,由任课教师或其他同专业教师与课程组拟定两套试题,并写出标准 答案,经课程组讨论,教研室主任签字,由系考试领导小组确定考卷,进行考试。 4、编制好的试题应打印在《石河子大学考试试题纸》上。文字通顺,标点正确,题意明确, 表达精炼,字迹整洁。每道题后要注明该题分值。 5、考试内容和范围不得超出园艺专业本科《园艺植物育种学》教学大纲,重点突出,难易度 适中,能充分检查学生掌握该课程基本理论情况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考试纪律严格按照院有关制度执行。 其它说明: 1.考试可以施行考教分离式考试方式,也可以由任课教师同时出2份试卷,由教务处任抽1份 考试用,另1份供不及格学生补考用。 2.任课老师可以进行考前辅导,但不能划考试范围,不得引导学生猜题。 3.课程成绩由学期考试成绩,平时成绩,实验课成绩组成,综合评分由任课老师负责进行。 大纲制定者:园艺植物育种教研室 大纲审定者:牛建新 大纲批准者:张建华 二OO八年二月一日 (Breeding Science of Horticultural Crops) 课程编号:0930040 开课学期:第五学期 本课程课内:总学时(讲课44学时) 本课程课外总学时:(讲课 36、实验8学时) 实习周(天)数:0 学分:2.5 一、 教学对象 园艺专业本科三年级
教学目的本课程是为了适应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要求,使学生全面掌握园艺植物育种学原理和方法的科学。主要内容包括种质资源的调查,选种、引种、杂交育种、倍性育种、诱变育种、生物技术等育种手段的介绍,以及对园艺植物遗传变异规律的研究。三、教学要求学生已学习植物学、植物生理生化、植物遗传学及园艺植物栽培等课程四、教学内容、学时(含课外)分配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应用性课程,是高等农林院校园艺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通过掌握园艺植物主要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学习种质资源的调查,选种、引种、杂交育种、倍性育种、诱变育种、生物技术等育种手段,初步掌握园艺植物育种学原理和方法。本课程着重培养学生根据园艺植物的发展方向,制定合适的育种自标,选择合适的育种途径实现育种目标,为园艺生产所需的优良品种并实行良种繁育制度提供保障。序论(2学时)教学目的:使学生初步了解园艺植物的进化、园艺植物育种学的任务和内容、品种的概念和良种的作用、园艺植物育种的发展和展望教学内容:、园艺植物的进化进化的基本要素自然进化和人工进化的区别园艺植物育种学的任务和内容园艺植物育种学的任务园艺植物育种学的主要内容三、品种的概念和良种的作用品种的概念品种应具备的属性良种的作用四、园艺植物育种的发展和展望园艺植物育种的回顾与展望教学重点:1、品种的概念2、按现代达尔文的观点,进化的基本要素3、品种应具备哪5个属性4、园艺植物育种学的主要内容。第一章育种对象和目标(2学时)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育种对象,园艺植物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制定育种目标的主要根据和原则
二、 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为了适应培养跨世纪高质量人才的要求,使学生全面掌握园艺植物育种学原理和方法 的科学。主要内容包括种质资源的调查,选种、引种、杂交育种、倍性育种、诱变育种、生物 技术等育种手段的介绍,以及对园艺植物遗传变异规律的研究。 三、 教学要求 学生已学习植物学、植物生理生化、植物遗传学及园艺植物栽培等课程 四、 教学内容、学时(含课外)分配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应用性课程,是高等农林院校园艺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通 过掌握园艺植物主要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学习种质资源的调查,选种、引种、杂交育种、倍性 育种、诱变育种、生物技术等育种手段,初步掌握园艺植物育种学原理和方法。本课程着重培养 学生根据园艺植物的发展方向,制定合适的育种目标,选择合适的育种途径实现育种目标,为园 艺生产所需的优良品种并实行良种繁育制度提供保障。 序论(2学时) 教学目的: 使学生初步了解园艺植物的进化、园艺植物育种学的任务和内容、品种的概念和良种的 作用、园艺植物育种的发展和展望。 教学内容: 一、园艺植物的进化 进化的基本要素 自然进化和人工进化的区别 二、园艺植物育种学的任务和内容 园艺植物育种学的任务 园艺植物育种学的主要内容 三、品种的概念和良种的作用 品种的概念 品种应具备的属性 良种的作用 四、园艺植物育种的发展和展望 园艺植物育种的回顾与展望 教学重点: 1、品种的概念 2、按现代达尔文的观点,进化的基本要素 3、品种应具备哪5个属性 4、园艺植物育种学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育种对象和目标(2学时)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育种对象,园艺植物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制定育种目标的主要根据和原则
教学内容:第一节育种对象第二节园艺植物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第三节制定育种目标的主要根据和原则教学重点:1、园艺植物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产量品质成熟期对环境胁迫的适应性对病虫害的抗耐性对保护地栽培的适应性2、制定育种目标的主要根据和原则园艺植物育种目标的特点制订育种目标的主要根据制订育种目标应妥善处理的几个关系问题第二章园艺植物的繁殖习性,品种类别和育种特点(2学时)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园艺植物的繁殖方式和授粉习性的多样性,品种的类别;了解各类品种的遗传育种的特点。教学内容:第一节园艺植物的繁殖方式和授粉习性的多样性第二节品种的类别第三节各类品种的遗传育种的特点教学重点:1、无性繁殖有性繁殖园艺植物的繁殖方式和授粉习性的多样性2、繁殖习性及其对遗传变异的影响第三章种质资源(2学时)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种质资源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作物起源中心与中国的园艺植物种质资源,种质资源的考察征集原理教学内容:第一节种质资源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第二节作物起源中心与中国的园艺植物种质资源
教学内容: 第一节育种对象 第二节园艺植物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 第三节制定育种目标的主要根据和原则 教学重点: 1、园艺植物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 产量 品质 成熟期 对环境胁迫的适应性 对病虫害的抗耐性 对保 护地栽培的适应性 2、制定育种目标的主要根据和原则 园艺植物育种目标的特点 制订育种目标的主要根据 制订育种 目标应妥善处理的几个关系问题 第二章园艺植物的繁殖习性,品种类别和育种特点(2学时)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园艺植物的繁殖方式和授粉习性的多样性,品种的类别;了解各类品种的遗 传育种的特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园艺植物的繁殖方式和授粉习性的多样性 第二节品种的类别 第三节各类品种的遗传育种的特点 教学重点: 1、无性繁殖有性繁殖园艺植物的繁殖方式和授粉习性的多样性 2、繁殖习性及其对遗传变异的影响 第三章种质资源(2学时)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种质资源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作物起源中心与中国的园艺植物种质资 源,种质资源的考察征集原理。 教学内容: 第一节种质资源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第二节作物起源中心与中国的园艺植物种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