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 韩愈
韩愈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本文,背诵这篇短小 精悍、波瀾横生的千古名作,了解 “说”的文体特点。 2.熟练掌握文中的文言实词和文 虚词,理解文中的诸多寓意。 3领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思想感 情,感受封建社会摧残和埋没人才的 黑暗现实
学习目标 1.通过学习本文,背诵这篇短小 精悍、波澜横生的千古名作,了解 “说”的文体特点。 2.熟练掌握文中的文言实词和文 言虚词,理解文中的诸多寓意 。 3.领会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思想感 情,感受封建社会摧残和埋没人才的 黑暗现实
作者简介 韩愈(768924)字退之 河阳(现在河南孟州)人,唐代 散文家、诗人,散文尤其著名, 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与 柳宗元同为咕古文运动”倡导者, 是“唐宋八大家”之首。自谓郡 望(郡里的显贵家族)昌黎,世 称韩昌黎,谥号“文”,又称韩 文公,官至吏部侍郎,故又称韩 吏部。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
韩愈(768——824)字退之, 河阳(现在河南孟州)人,唐代 散文家、诗人,散文尤其著名, 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与 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倡导者, 是“唐宋八大家”之首。自谓郡 望(郡里的显贵家族)昌黎,世 称韩昌黎,谥号“文” ,又称韩 文公,官至吏部侍郎,故又称韩 吏部。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 里。 作者简介
背景 《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至十六年间 (795—800),其实,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 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而志不得通”;“足 三及门,而阍人(守门人)辞焉”。尽管如此, 他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不会遁迹山 林。后相继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 张建封幕下,郁郁不乐,所以有“伯乐不常有” 之叹。所以他有“伯乐不常有”之叹,对埋没人 才强烈不满,并加以揭露和抨击。 ●跟《马说》同期的作品还有《龙说》。文章以龙 喻圣君,以云喻贤臣,借“龙嘘气成云”,然后 “乘是气,茫洋穷玄间(宇宙间)”的传说,阐 明贤臣离不开圣君任用,圣君也离不开贤臣辅佐 的道理,可以视为《马说》的姊妹篇
l 《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至十六年间 (795—800),其实,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 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 “而志不得通” ; “足 三及门,而阍人(守门人)辞焉” 。尽管如此, 他仍然声明自己“有忧天下之心” ,不会遁迹山 林。后相继依附于宣武节度使董晋、武宁节度使 张建封幕下,郁郁不乐,所以有“伯乐不常有” 之叹。所以他有“伯乐不常有”之叹,对埋没人 才强烈不满,并加以揭露和抨击。 l 跟《马说》同期的作品还有《龙说》。文章以龙 喻圣君,以云喻贤臣,借“龙嘘气成云” ,然后 “乘是气,茫洋穷玄间(宇宙间)”的传说,阐 明贤臣离不开圣君任用,圣君也离不开贤臣辅佐 的道理,可以视为《马说》的姊妹篇。 背 景
说 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文体,用以陈述 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写法灵活,可以先叙后 说,也可夹叙夹议。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往 往是托物寓意。我们学习过的说体文章有:周敦 颐的《爱莲说》等
“说” :是古代一种议论性文体,用以陈述 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写法灵活,可以先叙后 说,也可夹叙夹议。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往 往是托物寓意。我们学习过的说体文章有:周敦 颐的《爱莲说》等。 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