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不是为了诺贝尔奖才做科研的。”看到霍金逝世的消息后,他连发 了好几条朋友圈。“霍金虽然没有获得诺贝尔奖,但他对世界的影响,比绝大多 数诺贝尔奖得主对世界的影响更大一一他影响到了我们每一个人。 2017年11月,霍金以视频报告的形式,远程参与了腾讯大会。这也是 他面向中国观众所作的最后的公开演讲。 录制视频当天,霍金亲自挑选并回复了中国网友的四个问题。最后一道题是 “在回到过去和去往未来之间,你怎么选择?”霍金立刻给出答案:“未来。” 说完,他眼角流下一滴泪。 那或许只是生理性泪水,但却让团队印象深刻。 霍金曾经说过:我们只有此生,来欣赏宇宙之美,因此我心怀感恩。 如今,他欣赏完了,离开了。 宇宙依然深邃不语。 别等死亡发生时,才让科学成为主流 丁佳 史蒂芬·霍金去世了。 关于这个传奇科学家的纪念文章,瞬间在微信朋友圈、订阅号列表里刷了屏 我这才发现,原来每个人都知道霍金啊 科学,长久以来都被认为是小众和精英话题。尽管国家一直在强调创新驱动 发展,这些年的全国两会上,也都会召开科技议题的记者会,但在我的“圈外” 朋友中,这些话题的出现频率,实在太低太低 今年的政协会议上,一位科技界委员说,科学普及和科学素养不能画等号 科学普及更应在应对一些紧急事件、典型群体事件时发挥作用;而科学素养涉及 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等的积累和掌握,它的真正提升,要依靠长久的 教育。 我想这种教育,不仅来自于课堂,还应该来自更广泛的社会范畴。 不妨看看国外是怎么做的:介绍霍金青年时光的传记电影《万物理论》感动 了无数人,接连斩获奧斯卡奖和金球奖;美剧《生活大爆炸》甚至邀请霍金本人 客串演出,让这部“科学怪咖”的故事成为美剧中的一股清流,重播剧集的收视 率甚至超过了“维密秀”。 可以想见,在中国,全社会科学文化的养成,将是一个漫长甚至艰难的过程。 但请至少不要等到死亡发生时,才让科学成为主流 解释时间的人却被时间带走了 陆成宽 霍金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画上了休止符,但是与其相关的两个理论一一奇 点定理与霍金辐射一一注定彪炳物理学史册
“科学家不是为了诺贝尔奖才做科研的。”看到霍金逝世的消息后,他连发 了好几条朋友圈。“霍金虽然没有获得诺贝尔奖,但他对世界的影响,比绝大多 数诺贝尔奖得主对世界的影响更大——他影响到了我们每一个人。” 2017 年 11 月,霍金以视频报告的形式,远程参与了腾讯 WE 大会。这也是 他面向中国观众所作的最后的公开演讲。 录制视频当天,霍金亲自挑选并回复了中国网友的四个问题。最后一道题是: “在回到过去和去往未来之间,你怎么选择?”霍金立刻给出答案:“未来。” 说完,他眼角流下一滴泪。 那或许只是生理性泪水,但却让团队印象深刻。 霍金曾经说过:我们只有此生,来欣赏宇宙之美,因此我心怀感恩。 如今,他欣赏完了,离开了。 宇宙依然深邃不语。 别等死亡发生时,才让科学成为主流 丁佳 史蒂芬•霍金去世了。 关于这个传奇科学家的纪念文章,瞬间在微信朋友圈、订阅号列表里刷了屏。 我这才发现,原来每个人都知道霍金啊。 科学,长久以来都被认为是小众和精英话题。尽管国家一直在强调创新驱动 发展,这些年的全国两会上,也都会召开科技议题的记者会,但在我的“圈外” 朋友中,这些话题的出现频率,实在太低太低。 今年的政协会议上,一位科技界委员说,科学普及和科学素养不能画等号。 科学普及更应在应对一些紧急事件、典型群体事件时发挥作用;而科学素养涉及 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等的积累和掌握,它的真正提升,要依靠长久的 教育。 我想这种教育,不仅来自于课堂,还应该来自更广泛的社会范畴。 不妨看看国外是怎么做的:介绍霍金青年时光的传记电影《万物理论》感动 了无数人,接连斩获奥斯卡奖和金球奖;美剧《生活大爆炸》甚至邀请霍金本人 客串演出,让这部“科学怪咖”的故事成为美剧中的一股清流,重播剧集的收视 率甚至超过了“维密秀”。 可以想见,在中国,全社会科学文化的养成,将是一个漫长甚至艰难的过程。 但请至少不要等到死亡发生时,才让科学成为主流。 解释时间的人却被时间带走了 陆成宽 霍金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画上了休止符,但是与其相关的两个理论——奇 点定理与霍金辐射——注定彪炳物理学史册
1970年,他与彭罗斯一起提出奇点定理,证明当把广义相对论应用于宇宙 学时,满足一定条件的某种时空中就会出现奇点。虽然不是最早提出,但人们提 到奇点定理的时侯通常指的就是这一定理。 奇点是一种时空特异点,在这一点上,时空高度卷曲、畸变,获得几乎无限 大的曲率。不仅大尺度宇宙会出现奇点,而且如果一个恒星的质量足够大,其引 力坍缩的最终结局也是奇点 霍金认为,宇宙起源于一个奇点,奇点处的爆炸产生了粒子和能量,进一步 产生了星云等各种早期天体,进而演化到我们今天的世界。今天的宇宙仍在膨胀 着,将来可能会继续膨胀下去,也可能膨胀到极致时转而收缩,变回当初的那个 奇点 1974年,霍金提出了著名的霍金辐射学说,该学说是霍金对天体物理学作 出的最大贡献之一。 传统理论认为,包括光在内的任何物质只要进入某个临界区域,就永远不可 能逃出黑洞。这个临界区域的边界称作视界。然而,霍金发现,并不是任何东西 都不能从黑洞那里逃离。根据“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宇宙真空中会不停地凭 空生成一对正反粒子,又在瞬间相互湮灭消失。霍金提出,如果这一过程发生在 黑洞边缘,那么在这对粒子相互湮灭之前,带有负能量的粒子可能会被吸引到黑 洞里去,而另一个带有正能量的粒子就可以从黑洞的边缘逃逸。那个逃逸的粒子 获得了能量,也无法跟其相反的粒子湮灭,就可以逃逸到无限远。根据这一理论, 黑洞并不是彻底“黑”的。这一过程在外界看来,就好像是黑洞在不断向外辐射 粒子,这种辐射就是霍金辐射,也叫黑洞辐射。 霍金在物理学领域作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他的生命虽已消逝,但他在轮椅 上倔强微笑的身影,将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人间再无霍金时间永留简史 张嘉 昨日凌晨,霍金教授的家人发表声明,证实霍金在英格兰剑桥的家中去世, 享年76岁 人们在惋惜的同时,也发现了奇迹般的时空节点一一“1642年1月8日 伽利略逝世;1942年1月8日,霍金出生;1879年3月14日爱因斯坦出生,2018 年3月14日,霍金逝世。仿佛看到伟人们一代又一代地接过智慧的接力棒,在 银河里奔跑,愿你们在星辰中相遇 这是一位网友在霍金去世后发出的留言,他的声音可谓表达了全世界喜爱霍 金的人的心声。当今世界,没有哪个科学家可以如霍金这样,有如此高的人气 受到如此高的尊重,人们甚至期望在无可更改的死亡中,也埋藏着某种轮回的密 码 霍金逝世后,他的孩子露西、罗伯特和蒂姆发表了一份声明:“我们深爱的 父亲今天去世了,他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一个非凡的人,他的工作和成就将会 持续影响这个世界多年,他坚韧不拔的勇气、他的幽默感激励了世界各地的人们。 他说过,‘如果它不是你所爱的人的家,那它就不是宇宙。’我们会永远怀念
1970 年,他与彭罗斯一起提出奇点定理,证明当把广义相对论应用于宇宙 学时,满足一定条件的某种时空中就会出现奇点。虽然不是最早提出,但人们提 到奇点定理的时侯通常指的就是这一定理。 奇点是一种时空特异点,在这一点上,时空高度卷曲、畸变,获得几乎无限 大的曲率。不仅大尺度宇宙会出现奇点,而且如果一个恒星的质量足够大,其引 力坍缩的最终结局也是奇点。 霍金认为,宇宙起源于一个奇点,奇点处的爆炸产生了粒子和能量,进一步 产生了星云等各种早期天体,进而演化到我们今天的世界。今天的宇宙仍在膨胀 着,将来可能会继续膨胀下去,也可能膨胀到极致时转而收缩,变回当初的那个 奇点。 1974 年,霍金提出了著名的霍金辐射学说,该学说是霍金对天体物理学作 出的最大贡献之一。 传统理论认为,包括光在内的任何物质只要进入某个临界区域,就永远不可 能逃出黑洞。这个临界区域的边界称作视界。然而,霍金发现,并不是任何东西 都不能从黑洞那里逃离。根据“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宇宙真空中会不停地凭 空生成一对正反粒子,又在瞬间相互湮灭消失。霍金提出,如果这一过程发生在 黑洞边缘,那么在这对粒子相互湮灭之前,带有负能量的粒子可能会被吸引到黑 洞里去,而另一个带有正能量的粒子就可以从黑洞的边缘逃逸。那个逃逸的粒子 获得了能量,也无法跟其相反的粒子湮灭,就可以逃逸到无限远。根据这一理论, 黑洞并不是彻底“黑”的。这一过程在外界看来,就好像是黑洞在不断向外辐射 粒子,这种辐射就是霍金辐射,也叫黑洞辐射。 霍金在物理学领域作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他的生命虽已消逝,但他在轮椅 上倔强微笑的身影,将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人间再无霍金时间永留简史 张嘉 昨日凌晨,霍金教授的家人发表声明,证实霍金在英格兰剑桥的家中去世, 享年 76 岁。 人们在惋惜的同时,也发现了奇迹般的时空节点——“1642 年 1 月 8 日, 伽利略逝世;1942 年 1 月 8 日,霍金出生;1879 年 3 月 14 日爱因斯坦出生,2018 年 3 月 14 日,霍金逝世。仿佛看到伟人们一代又一代地接过智慧的接力棒,在 银河里奔跑,愿你们在星辰中相遇。” 这是一位网友在霍金去世后发出的留言,他的声音可谓表达了全世界喜爱霍 金的人的心声。当今世界,没有哪个科学家可以如霍金这样,有如此高的人气, 受到如此高的尊重,人们甚至期望在无可更改的死亡中,也埋藏着某种轮回的密 码。 霍金逝世后,他的孩子露西、罗伯特和蒂姆发表了一份声明:“我们深爱的 父亲今天去世了,他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一个非凡的人,他的工作和成就将会 持续影响这个世界多年,他坚韧不拔的勇气、他的幽默感激励了世界各地的人们。 他说过,‘如果它不是你所爱的人的家,那它就不是宇宙。’我们会永远怀念 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