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平地震作用的计算 般情况下可用底部剪力法 周期计算可采用顶点位移法 T=1.7w,√u7 非结构墙体影响系数 w7=0.6~0.8 各楼层地震作用标准值 GH G,H, (1-6,)Fx 顶层附加地震作用 △Fn=δnFEk 16
16 (一)、水平地震作用的计算 一般情况下可用底部剪力法 周期计算可采用顶点位移法 非结构墙体影响系数 FEk Geq = T 7t uT 1. 1 = 0.6 ~ 0.8 T = 各楼层地震作用标准值 n Ek j j i i i F G H G H F = (1− ) 顶层附加地震作用 Fn = n FEk
二、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 (1)反弯点法 反弯点法适用条件:层数较少,梁柱线刚度比大于3时。 反弯点位置:上部0.5H, 底层0.7H n 17
17 二、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 (1)反弯点法 反弯点法适用条件:层数较少,梁柱线刚度比大于3时。 反弯点位置:上部 0.5H , 底层 0.7H
内力计算步骤: 层间剪力分配到柱一一计算柱弯矩 根据节点平衡计算梁弯矩。 子 18
18 内力计算步骤: 层间剪力分配到柱——计算柱弯矩 ——根据节点平衡计算梁弯矩
(2)、D值法(改进反弯点法) 考虑上下梁刚度的影响,对反弯点位置加以修正。 计算步骤如下: ①、计算各层柱的侧移刚度D D 12E1c h3 6=1 12E7 EI LLLL D= kc= 柱线刚度 h 5 a 修正系数, 由梁柱线刚度比定。 D=a.k. 77777 19
19 (2)、D值法(改进反弯点法) 考虑上下梁刚度的影响,对反弯点位置加以修正。 计算步骤如下: ①、计算各层柱的侧移刚度D a ——修正系数, 由梁柱线刚度比定。 =1 3 12 h EI D = 3 D 12EIc h = h EI k c c = 2 12 D kc h = 柱线刚度
边柱 中柱 a取值 K K K2 般层 k Ke K2 Ke X= 2+k k+k2 k= k+k2+k3+k4 2ke 2ke K3 Ks K6 底层 0.5+k Ke K。 X= 2+k k k5+k6 ke 20
20 c k k k k 2 1 + 2 = kc k k k k k 2 1 + 2 + 3 + 4 = k k + = 2 kc k k 3 = c k k k k 5 + 6 = k k + + = 2 0.5 Kc K2 K1 Kc K4 K1 K2 K3 K3 Kc K5 Kc K6 边柱 中柱 α取值 一般层 底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