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海市松江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 (满分150分,完卷时间150分钟) 2019.4 考生注意 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 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座位号和姓名。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积累应用 1.按要求填空。 (1)锦江春色来天地, 。(杜甫《登楼》) (2)伤心秦汉经行处, 。(张养浩《 ·潼关怀古》) (3)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一诗中用“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来形容乐 声忽然变得高昂、激越;白居易《琵琶行》中类似的句子是“ 【答案】(1).玉垒浮云变古今(2).宫阙万间都做了土(3).山坡羊 (4).银瓶乍破水浆迸(5).铁骑突出刀枪鸣 按要求选择 2.下列选项中,名句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学习古代诗文,当然有很多方法,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B.“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人的一生总要有点追求,为社会、国家留下点什么 C.生活在大都市的我们很难想象西部山区里还有“称薪而爨,数粒乃炊”的孩子。 D.常言说得好,“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如果不重视眼前的事,将来必然受影响 3.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的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艺术家、学问家从事作用于灵魂的工作,需要站得更高看得更广 。个人的艺术追求、学术理想,只有与社会发展、国家前途结合在一起, 才能获得持久的生命力。 ①文艺创作不是“一个人的风花雪月” ②学术研究不是“象牙塔里的皓首穷经
2019 年上海市松江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 (满分 150 分,完卷时间 150 分钟) 2019.4 考生注意: 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 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座位号和姓名。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积累应用 1.按要求填空。 (1)锦江春色来天地,____________。(杜甫《登楼》) (2)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张养浩《_________•潼关怀古》) (3)李贺的《李凭箜篌引》一诗中用“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来形容乐 声忽然变得高昂、激越;白居易《琵琶行》中类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玉垒浮云变古今 (2).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3). 山坡羊 (4). 银瓶乍破水浆迸 (5). 铁骑突出刀枪鸣 按要求选择。 2. 下列选项中,名句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学习古代诗文,当然有很多方法,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B.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人的一生总要有点追求,为社会、国家留下点什么。 C. 生活在大都市的我们很难想象西部山区里还有“称薪而爨,数粒乃炊”的孩子。 D. 常言说得好,“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如果不重视眼前的事,将来必然受影响。 3. 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的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艺术家、学问家从事作用于灵魂的工作,需要站得更高看得更广。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个人的艺术追求、学术理想,只有与社会发展、国家前途结合在一起, 才能获得持久的生命力。 ①文艺创作不是“一个人的风花雪月” ②学术研究不是“象牙塔里的皓首穷经
③凡是伟大的作品必然是陶冶情操浸润人心的 ④凡有价值的成果必然是影响社会引领思想的 A.③①④② B.④②③① C.①③②④ ②④①③ 【答案】2.D3.C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金庸小说的武与侠 新垣平 ①金庸辞世之后,各大媒体纷纷发文纪念,除寄托哀思外,更带有“盖棺论定”的意 味。耐人寻味的是,许多文章的重点都强调,金庸除去武侠小说之外,还是卓越的报业大亨、 政论家,以及参与起草《基本法》、与许多政要交好等事迹。强调这些成就自然无可厚非 不过其中也隐隐有“金庸可不止是写武侠的”的言外之意。这种潜台词彰显出,对于如何评 价半个多世纪以来的“金庸现象”,人们仍然感到困惑不定。但毫无疑问,如果没有武侠小 说的创作和流传,即便金庸其他方面的成就再翻几倍,影响力也绝达不到今天的一成。 ②金庸本人在访谈中有一个说法:“武侠小说的精神是‘侠’字而不是‘武’字, 侠’是牺牲自己的利益,去帮助人家主持正义。”这段话传播很广,得到了普遍的认同。 以此而论,武侠是传播一种道德精神,自然于国于民有重要意义,所以武侠小说较为高雅的 叫法就是“侠义小说”,而低俗的称呼是“武打小说” 不过对一种文学本质与功能的看法,并不会因为作家本人曾说过而更加合理。把脱 离了“武”的“侠”当成武侠的基石有很多说不过去的逻辑。当年韩非子就说过“侠以武犯 禁”,脱离了起码的武力,侠客和一般的好人、热心人的区别就不大了。这些人自然也十分 值得学习和效仿,但小说读者显然不是为了看这些。 ④事实上,金庸小说中的主角,也并非都可以归为一般认知的“侠”,哪怕是有“武” 的“侠”。早期的陈家洛、郭靖等人,还多少是按侠客的形象塑造的,有许多为国为民的光 彩事迹。到了“神雕侠”杨过,虽然也有些侠义之举,但重点刻画的却是其冲突激烈、爱恨 交织的个人情感生涯,后来的张无忌、令狐冲等人,虽然武功天下无敌,却也并不是“侠之 大者”。可算是大侠的萧峰,也有不少侠士绝对不应该有的杀戮之罪。到了韦小宝就更不用 说了,虽然也讲义气,但和行侠仗义怎么也沾不上边。按照陈墨等金庸学者的研究,在金庸
③凡是伟大的作品必然是陶冶情操浸润人心的 ④凡有价值的成果必然是影响社会引领思想的 A. ③①④② B. ④②③① C. ①③②④ D. ②④①③ 【答案】2. D 3. C 二、阅读 70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金庸小说的武与侠 新垣平 ①金庸辞世之后,各大媒体纷纷发文纪念,除寄托哀思外,更带有“盖棺论定 ....”的意 味。耐人寻味的是,许多文章的重点都强调,金庸除去武侠小说之外,还是卓越的报业大亨、 政论家,以及参与起草《基本法》、与许多政要交好等事迹。强调这些成就自然无可厚非, 不过其中也隐隐有“金庸可不止是写武侠的”的言外之意。这种潜台词彰显出,对于如何评 价半个多世纪以来的“金庸现象”,人们仍然感到困惑不定。但毫无疑问,如果没有武侠小 说的创作和流传,即便金庸其他方面的成就再翻几倍,影响力也绝达不到今天的一成。 ②金庸本人在访谈中有一个说法:“武侠小说的精神是‘侠’字而不是‘武’字, ‘侠’是牺牲自己的利益,去帮助人家主持正义。”这段话传播很广,得到了普遍的认同。 以此而论,武侠是传播一种道德精神,自然于国于民有重要意义,所以武侠小说较为高雅的 叫法就是“侠义小说”,而低俗的称呼是“武打小说”。 ③不过对一种文学本质与功能的看法,并不会因为作家本人曾说过而更加合理。把脱 离了“武”的“侠”当成武侠的基石有很多说不过去的逻辑。当年韩非子就说过“侠以武犯 禁”,脱离了起码的武力,侠客和一般的好人、热心人的区别就不大了。这些人自然也十分 值得学习和效仿,但小说读者显然不是为了看这些。 ④事实上,金庸小说中的主角,也并非都可以归为一般认知的“侠”,哪怕是有“武” 的“侠”。早期的陈家洛、郭靖等人,还多少是按侠客的形象塑造的,有许多为国为民的光 彩事迹。到了“神雕侠”杨过,虽然也有些侠义之举,但重点刻画的却是其冲突激烈、爱恨 交织的个人情感生涯,后来的张无忌、令狐冲等人,虽然武功天下无敌,却也并不是“侠之 大者”。可算是大侠的萧峰,也有不少侠士绝对不应该有的杀戮之罪。到了韦小宝就更不用 说了,虽然也讲义气,但和行侠仗义怎么也沾不上边。按照陈墨等金庸学者的研究,在金庸
小说发展中有着非常显著的“侠”的退隐现象。虽然金庸作品中显然有着对侠文化的温情 但最终却走向了《堂吉诃德》式的结尾,这使得金庸小说具有了超越弘扬侠义精神这一目标 的、对中国历史和社会的更深远反思。譬如,在日月神教和左冷禅之类庞大森严的江湖势力 之下,还有可能出现真正的侠客吗? ⑤然而从另一方面讲,金庸以及许多人对“武”这一面的忽略也是有问题的。金庸等 人的认识可能受到时代的限制,而没有找到理解“武”的适当模式。“武”如果只能解释为 暴力,顶多是夸张的暴力,那么武侠小说自然是宣扬以暴易暴,怎么看都矮人一头。不过今 天的读者理应看得更清楚,武侠之“武”,至少在新武侠以后,事实上已经从相对写实的《水 浒》式武技,演变成了独具特色的东方奇幻。金庸本人所发明或发扬光大的一系列以内力为 根基的“武学”—一内功的运行、转移、远程攻击、防御、速度加成等等,已经远远超出了 现实的基础,而成为一种奇幻的设定。毋庸讳言,读者喜爱的首先也是这些神奇瑰丽的场面 和效果,而非深层的人性与社会反思。 ⑥可能会有人觉得,这些东西有什么稀奇,就是八九流的写手也在写,怎么没金庸的 地位?因为同样是写,功力却大有不同,给人的阅读体验也天差地远 ⑦《雪山飞狐》有一段曹云奇、殷吉、阮士中三人较量轻功的描写,非常值得读。这 个桥段和主体情节没有太大关系,对轻功的描写也没有高来高去的玄虚,而是贴近常人跑步、 跳高的体验,自然给人现实可信之感,而人物各自的性格、身份和钩心斗角的关系,也天衣 无缝地融入了这一段轻功描写中。 ⑧金庸武侠的出色之处,正在于建构出了一个想象奇崛又极具真实感的幻想世界。这 重意义,在传统的文学批评中是经常被忽略的。不过随着《魔戒》《冰与火之歌》等国外 顶尖幻想小说的引进,我们能够并更应该从这层意义上去认识金庸武侠的内涵及其美学意 义 ⑨即便金庸去世,这个幻想世界仍将存在于亿万人的脑海中,或许这才是他留给后人 最重要的遗产 (选自《南方周末》2018年11月15日,有删改) 4.第①段加点的词语“盖棺论定”在文中指的是 5.对第③段画线句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承接上文金庸对武侠小说精神的解释。 B.引出下文作者对武和侠的含义的理解 C.强调作者本人很难干预读者理解作品
小说发展中有着非常显著的“侠”的退隐现象。虽然金庸作品中显然有着对侠文化的温情, 但最终却走向了《堂吉诃德》式的结尾,这使得金庸小说具有了超越弘扬侠义精神这一目标 的、对中国历史和社会的更深远反思。譬如,在日月神教和左冷禅之类庞大森严的江湖势力 之下,还有可能出现真正的侠客吗? ⑤然而从另一方面讲,金庸以及许多人对“武”这一面的忽略也是有问题的。金庸等 人的认识可能受到时代的限制,而没有找到理解“武”的适当模式。“武”如果只能解释为 暴力,顶多是夸张的暴力,那么武侠小说自然是宣扬以暴易暴,怎么看都矮人一头。不过今 天的读者理应看得更清楚,武侠之“武”,至少在新武侠以后,事实上已经从相对写实的《水 浒》式武技,演变成了独具特色的东方奇幻。金庸本人所发明或发扬光大的一系列以内力为 根基的“武学”——内功的运行、转移、远程攻击、防御、速度加成等等,已经远远超出了 现实的基础,而成为一种奇幻的设定。毋庸讳言,读者喜爱的首先也是这些神奇瑰丽的场面 和效果,而非深层的人性与社会反思。 ⑥可能会有人觉得,这些东西有什么稀奇,就是八九流的写手也在写,怎么没金庸的 地位?因为同样是写,功力却大有不同,给人的阅读体验也天差地远。 ⑦《雪山飞狐》有一段曹云奇、殷吉、阮士中三人较量轻功的描写,非常值得读。这 个桥段和主体情节没有太大关系,对轻功的描写也没有高来高去的玄虚,而是贴近常人跑步、 跳高的体验,自然给人现实可信之感,而人物各自的性格、身份和钩心斗角的关系,也天衣 无缝地融入了这一段轻功描写中。 ⑧金庸武侠的出色之处,正在于建构出了一个想象奇崛又极具真实感的幻想世界。这 一重意义,在传统的文学批评中是经常被忽略的。不过随着《魔戒》《冰与火之歌》等国外 顶尖幻想小说的引进,我们能够并更应该从这层意义上去认识金庸武侠的内涵及其美学意 义。 ⑨即便金庸去世,这个幻想世界仍将存在于亿万人的脑海中,或许这才是他留给后人 最重要的遗产。 (选自《南方周末》2018 年 11 月 15 日,有删改) 4. 第①段加点的词语“盖棺论定”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_____。 5. 对第③段画线句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承接上文金庸对武侠小说精神的解释。 B. 引出下文作者对武和侠的含义的理解。 C. 强调作者本人很难干预读者理解作品
D.强调武侠小说的本质与功能就是侠义 6.能依据文意做出推断的一项是 A.金庸的巨大影响力主要源于其武侠小说的创作和流传 B.日月神教等势力统治下的江湖是不会出现真正的侠的 C.金庸所写的武侠超越了相对写实的《水浒》式的武技。 D.金庸留给后人的遗产就是存于人们脑海中的幻想世界。 7.第⑧段提到《魔戒》《冰与火之歌》等国外幻想小说有何作用? 8.概括作者关于金庸武侠小说的主要观点。 【答案】4.对金庸和“金庸现象”作出最终评价。5.D6.A 7.金庸在其武侠小说里建立的幻想世界和《魔戒》《冰与火之歌》有相似之处,不是随便哪 个写手都能做到的:为评价金庸小说提供一种方法(路径),有助于人们从奇幻、幻想小说 的角度去认识金庸武侠的内涵和美学意义。 8.金庸武侠小说才是金庸产生巨大影响力的主要原因:金庸武侠小说的关键并不像金庸自 己说的在“侠”: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侠”在逐渐退隐(超越了弘扬侠义精神);金庸武侠 小说有对中国历史和社会有更深远的反思:金庸武侠小说中的“武”有着独具特色的东方奇 幻,这才是吸引读者的地方;金庸武侠小说的出色之处在于通过真实的描写建构出了一个想 象奇崛又极具真实感世界。 (二)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凝固在穿岩山的时光 张雄文 ①小车像只负重的岩鹰,缓缓盘旋而上,将雪峰山深处亘古沉默的幽绿一层层抛在脚 ②一路陪伴我们的是盛夏里一场粗犷的雨。雨点似乎窥伺漫山油油绿意已久,忘情倾 泻而来,清脆如金石相扣,将山脚统溪河野性的轰响稀释得若有若无,像天外渺远的钟磬声 这是有着世居深山更深处乡民特质的雨,淳朴而大气,敦厚而好客。从我们一行钻入雪峰山, 抵近统溪河河岸,望见穿岩山眉梢时,它们便紧随而行,似乎生恐浓荫如盖的莽莽丛林凉意 不够,怠慢了远道而来的我们 ③我依旧汗意涔涔,却都是穿岩山壁立悬崖惊出的冷汗。小车蓦地停在了山腰人工凿 出的一处平地,我弓腰钻出车门,长吁一口气。抬头,一座静默的古寨跃入眼眸。“枫香瑶
D. 强调武侠小说的本质与功能就是侠义。 6. 能依据文意做出推断的一项是( )。 A. 金庸的巨大影响力主要源于其武侠小说的创作和流传。 B. 日月神教等势力统治下的江湖是不会出现真正的侠的。 C. 金庸所写的武侠超越了相对写实的《水浒》式的武技。 D. 金庸留给后人的遗产就是存于人们脑海中的幻想世界。 7. 第⑧段提到《魔戒》《冰与火之歌》等国外幻想小说有何作用? 8. 概括作者关于金庸武侠小说的主要观点。 【答案】4. 对金庸和“金庸现象”作出最终评价。 5. D 6. A 7. 金庸在其武侠小说里建立的幻想世界和《魔戒》《冰与火之歌》有相似之处,不是随便哪 个写手都能做到的;为评价金庸小说提供一种方法(路径),有助于人们从奇幻、幻想小说 的角度去认识金庸武侠的内涵和美学意义。 8. 金庸武侠小说才是金庸产生巨大影响力的主要原因;金庸武侠小说的关键并不像金庸自 己说的在“侠”;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侠”在逐渐退隐(超越了弘扬侠义精神);金庸武侠 小说有对中国历史和社会有更深远的反思;金庸武侠小说中的“武”有着独具特色的东方奇 幻,这才是吸引读者的地方;金庸武侠小说的出色之处在于通过真实的描写建构出了一个想 象奇崛又极具真实感世界。 (二)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凝固在穿岩山的时光 张雄文 ①小车像只负重的岩鹰,缓缓盘旋而上,将雪峰山深处亘古沉默的幽绿一层层抛在脚 下。 ②一路陪伴我们的是盛夏里一场粗犷的雨。雨点似乎窥伺漫山油油绿意已久,忘情倾 泻而来,清脆如金石相扣,将山脚统溪河野性的轰响稀释得若有若无,像天外渺远的钟磬声。 这是有着世居深山更深处乡民特质的雨,淳朴而大气,敦厚而好客。从我们一行钻入雪峰山, 抵近统溪河河岸,望见穿岩山眉梢时,它们便紧随而行,似乎生恐浓荫如盖的莽莽丛林凉意 不够,怠慢了远道而来的我们。 ③我依旧汗意涔涔,却都是穿岩山壁立悬崖惊出的冷汗。小车蓦地停在了山腰人工凿 出的一处平地,我弓腰钻出车门,长吁一口气。抬头,一座静默的古寨跃入眼眸。“枫香瑶
寨”几个大字将银色的雨幕染成温婉的金黄。古寨木墙黑瓦,松木的清香扑鼻而来;门楼上 三层屋檐清俊雅致,弯翘欲飞。我脑海里蓦地闪过许多镜头:白发长髯的瑶王率领族人避居 于此,山高林老,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时耕时猎,怡然自乐。 ④似乎为了印证这些我从纸上得来的印象,刚近寨门,山歌乍起,一排五彩民族服饰 的窈窕女子笑靥烂漫,端着大碗酒肉拦在了门口,“瑶王”迎了上来。他是一个真正的雪峰 之子,穿岩山国家森林公园的规划设计者,也是我神交多时的好友。他穿着随意,憨厚而儒 雅,淡淡的微笑里漫溢古朴的书卷气,绝不似一个久居深山的“山人”,而像是一个大学校 园中寻常可见的学者 ⑤豆大的雨点还在倾情挥洒,“瑶王”陪我重新钻入雨幕,前往右上角的一处泳池。 古树参天而立,枝叶交错,几乎将雨水隔绝在十几米外的头顶。路边偶尔开出一点豁口,簇 拥几丛翠竹,竹林尽处有一块长条形窄狭菜地,生长着辣椒、茄子、丝瓜、苦瓜。“瑶王” 笑笑说,我种的。我不好意思开口,心里却默念,晚餐要有点这地里的菜肴才好 ⑥泳池是削平一座不宽的山峰而建,山泉从林间岩石罅隙注入。三五游客或仰或俯, 搏浪其间,趣味盎然,全然不顾头顶淋漓的雨水。栏杆围就的池边下方,便是深不见底的山 谷。谷底升腾出一团团乳白色的云雾,将泳池裹在一种神秘的氤氲里,令人疑心误入王母娘 娘的瑶池。一行人凭栏徘徊,远望,微笑,默叹。我也感慨着“瑶王”的奇思妙想,给森林 公园增添了一处奇景。 ⑦暮色在依旧酣畅的雨水中四合时,一行人离开瑶寨,进了穿岩山山腰一座隐在竹荫 深处的木屋。廊檐下竹香馥郁的灯光里,几个人靠着古拙原始的桌椅团团围坐。风声鸣响于 竹梢,微雨滴答在台阶,四望漆黑,除了风雨声,没有半点尘世浸染的杂音,宁静如上古的 岁月。我们也犹如穿越回那时的竹篱茅舍。 ⑧晩餐端上来了。果然有“瑶王”自种的辣椒、苦瓜。我一时笑逐颜开。“瑶王”淡 然一笑,取过一壶颜色有些浑浊的自酿乡酒,说,别小看这酒,最多只能喝三杯。借着酒, 一旁陪坐的当地友人说,穿岩山森林公园解决了大山深处十万人的就业与脱贫问题,往昔千 里外出的民工潮悄然回流,空心村重新鸡鸣犬吠。所有民居,都是在森林公园协助下新建或 维修。他们还为乡民们提供了工作,现在乡民们已经全部脱贫 ⑨廊檐外风雨潇潇,不觉已过三杯。“瑶王”聊起了雪峰山深处的先贤——《辞海》 主编舒新城,眼里满是景慕与神往。我一页页翻阅他影印出版的《舒新城与现代名人书信集》, 忽然觉得眼前这位山间高土,还是一位达则兼济天下的真正儒者。他有一部长篇小说的草稿 至今不肯出版,说还要锤炼锤炼。我想,他真正的传世之作其实已赫然问世,这部书写在大
寨”几个大字将银色的雨幕染成温婉的金黄。古寨木墙黑瓦,松木的清香扑鼻而来;门楼上 三层屋檐清俊雅致,弯翘欲飞。我脑海里蓦地闪过许多镜头:白发长髯的瑶王率领族人避居 于此,山高林老,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时耕时猎,怡然自乐。 ④似乎为了印证这些我从纸上得来的印象,刚近寨门,山歌乍起,一排五彩民族服饰 的窈窕女子笑靥烂漫,端着大碗酒肉拦在了门口,“瑶王”迎了上来。他是一个真正的雪峰 之子,穿岩山国家森林公园的规划设计者,也是我神交多时的好友。他穿着随意,憨厚而儒 雅,淡淡的微笑里漫溢古朴的书卷气,绝不似一个久居深山的“山人”,而像是一个大学校 园中寻常可见的学者。 ⑤豆大的雨点还在倾情挥洒,“瑶王”陪我重新钻入雨幕,前往右上角的一处泳池。 古树参天而立,枝叶交错,几乎将雨水隔绝在十几米外的头顶。路边偶尔开出一点豁口,簇 拥几丛翠竹,竹林尽处有一块长条形窄狭菜地,生长着辣椒、茄子、丝瓜、苦瓜。“瑶王” 笑笑说,我种的。我不好意思开口,心里却默念,晚餐要有点这地里的菜肴才好。 ⑥泳池是削平一座不宽的山峰而建,山泉从林间岩石罅隙注入。三五游客或仰或俯, 搏浪其间,趣味盎然,全然不顾头顶淋漓的雨水。栏杆围就的池边下方,便是深不见底的山 谷。谷底升腾出一团团乳白色的云雾,将泳池裹在一种神秘的氤氲里,令人疑心误入王母娘 娘的瑶池。一行人凭栏徘徊,远望,微笑,默叹。我也感慨着“瑶王”的奇思妙想,给森林 公园增添了一处奇景。 ⑦暮色在依旧酣畅的雨水中四合时,一行人离开瑶寨,进了穿岩山山腰一座隐在竹荫 深处的木屋。廊檐下竹香馥郁的灯光里,几个人靠着古拙原始的桌椅团团围坐。风声鸣响于 竹梢,微雨滴答在台阶,四望漆黑,除了风雨声,没有半点尘世浸染的杂音,宁静如上古的 岁月。我们也犹如穿越回那时的竹篱茅舍。 ⑧晚餐端上来了。果然有“瑶王”自种的辣椒、苦瓜。我一时笑逐颜开。“瑶王”淡 然一笑,取过一壶颜色有些浑浊的自酿乡酒,说,别小看这酒,最多只能喝三杯。借着酒, 一旁陪坐的当地友人说,穿岩山森林公园解决了大山深处十万人的就业与脱贫问题,往昔千 里外出的民工潮悄然回流,空心村重新鸡鸣犬吠。所有民居,都是在森林公园协助下新建或 维修。他们还为乡民们提供了工作,现在乡民们已经全部脱贫。 ⑨廊檐外风雨潇潇,不觉已过三杯。“瑶王”聊起了雪峰山深处的先贤——《辞海》 主编舒新城,眼里满是景慕与神往。我一页页翻阅他影印出版的《舒新城与现代名人书信集》, 忽然觉得眼前这位山间高士,还是一位达则兼济天下的真正儒者。他有一部长篇小说的草稿, 至今不肯出版,说还要锤炼锤炼。我想,他真正的传世之作其实已赫然问世,这部书写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