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梵净山的比较 两地区共有藓类植物26种,相似性系数1425%;共有属32属,相似性系数 41.56%。梵净山地处贵州高原,受高原气候的影响比较大,苔藓植物的区系成 分以北温带区系成分(29.84%)和东亚成分(28.27%为其主要因素,包含 不起主导作用的热带成分(1728%),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两地区主要以温 带成分和少量的热带成分相联系,共有的26种中温带成分14种,超出该地共有 种数的50%,热带成分仅有7种。一些典型的温带性质的藓类,如曲尾藓科 Dicranaceae的青毛藓 Dicranodontium denudatum、丛藓科 Pottiaceae的酸 土藓 Oxystegus cylindricus、棉藓科 Plagiotheiaceae的圆条棉藓 Plagiothecium curvifoliun广布于梵净山,而未见于该地区。此外,梵净山的 东亚成分仅次于温带成分,东亚成分较为显著,并具有东亚特有藓类属的分布 (姜业芳,2004),而该地没有此特点
与梵净山的比较 两地区共有藓类植物26种,相似性系数14.25%;共有属32属,相似性系数 41.56%。梵净山地处贵州高原,受高原气候的影响比较大,苔藓植物的区系成 分以北温带区系成分(29.84%)和东亚成分(28.27%)为其主要因素,包含 不起主导作用的热带成分(17.28%),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两地区主要以温 带成分和少量的热带成分相联系,共有的26种中温带成分14种,超出该地共有 种数的50%,热带成分仅有7种。一些典型的温带性质的藓类,如曲尾藓科 Dicranaceae的青毛藓Dicranodontium denudatum、丛藓科Pottiaceae的酸 土藓Oxystegus cylindricus、棉藓科Plagiotheiaceae的圆条棉藓 Plagiothecium curvifolium广布于梵净山,而未见于该地区。此外,梵净山的 东亚成分仅次于温带成分,东亚成分较为显著,并具有东亚特有藓类属的分布 (姜业芳,2004),而该地没有此特点
与金佛山的比较 金佛山地处我国苔藓植物区系南北区系的交汇地区,金佛山的藓类植物区系 以东亚成分(33.77%)为主,北温带成分次之(28.57%),热带亚洲成分 (1385%),具有较明显的过渡性特点。虽然金佛山和九万山均以东亚成分为 主,但在金佛山地区存在一个东亚特有属的分布中心(胡晓云等,1991)有11 个东亚特有属分布,如拟牛毛藓属 Ditrichopsis、小蔓藓属 Meteoriella、船叶 藓属 Dolichomitra、美灰藓属 Eurohypnun等而在该地没有分布。两地区共有 藓类植物44种,相似性系数21.57%,低于茂兰和九万山;共有属43属,相似性 系数4456%,低于茂兰,高于九万山。两地区的联系较为复杂,主要通过热带 成分相联系,温带成分和东亚成分也起重要作用。两地区共有的44种中,具有 热带性质的17种,温带性质和东亚性质的分别为14种10种
与金佛山的比较 金佛山地处我国苔藓植物区系南北区系的交汇地区,金佛山的藓类植物区系 以东亚成分(33.77%)为主,北温带成分次之(28.57%),热带亚洲成分 (13.85%),具有较明显的过渡性特点。虽然金佛山和九万山均以东亚成分为 主,但在金佛山地区存在一个东亚特有属的分布中心(胡晓云等,1991)有11 个东亚特有属分布,如拟牛毛藓属Ditrichopsis、小蔓藓属Meteoriella、船叶 藓属Dolichomitra、美灰藓属Eurohypnum等而在该地没有分布。两地区共有 藓类植物44种,相似性系数21.57%,低于茂兰和九万山;共有属43属,相似性 系数44.56%,低于茂兰,高于九万山。两地区的联系较为复杂,主要通过热带 成分相联系,温带成分和东亚成分也起重要作用。两地区共有的44种中,具有 热带性质的17种,温带性质和东亚性质的分别为14种10种
与古田山的比较 古田山藓类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以东亚成分为主,欧亚北美成分 和旧世界热带都对其有重要影响,与日本的苔藓植物关系密切(田春元, 1997)。两地共有藓类植物37种,种的相似性系数为18.55%,共有属 34属,相似性系数41.72%。共有的37种中,温带成分18种,热带成分 和东亚成分分别为9种和7种,两地主要通过温带成分相联系。原为日本 的特有种 Brachythecium helminthocladum在该地和古田山都有分布, 有一些东亚特有成分毛羽藓 Bryonoguchia molkenboeri见于古田山, 而未见于该地,该地的东亚色彩远不如古田山浓厚
与古田山的比较 古田山藓类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以东亚成分为主,欧亚北美成分 和旧世界热带都对其有重要影响,与日本的苔藓植物关系密切(田春元, 1997)。两地共有藓类植物37种,种的相似性系数为18.55%,共有属 34属,相似性系数41.72%。共有的37种中,温带成分18种,热带成分 和东亚成分分别为9种和7种,两地主要通过温带成分相联系。原为日本 的特有种Brachythecium helminthocladum在该地和古田山都有分布, 有一些东亚特有成分毛羽藓 Bryonoguchia molkenboeri 见于古田山, 而未见于该地,该地的东亚色彩远不如古田山浓厚
与沂山的比较 两地共有藓类植物23种,种的相似性系数15.97%,共有属31属, 相似性系数50.41%,仅次于鼎湖山。两地主要以温带成分的种相联系, 共有的23种中,温带成分的有11种,热带成分的仅为5种。广布于北温 带的反叶对齿藓 Didymodon ferrugineus、密叶绢藓 Entodon compressus和一些泛热带成分的种,如羊角藓 erpetineuron toccoa、 狭叶小羽藓 aplocladium angustifolium在两地都有分布。但该地区 些典型的热带科如白发藓科 Leucobryaceae、平藓科 Neckeraceae、锦 藓科 Sematophy1 Lacea在沂山没有分布,而一些典型的温带科如分布于 沂山的柳叶藓科在该地没有分布
与沂山的比较 两地共有藓类植物23种,种的相似性系数15.97%,共有属31属, 相似性系数50.41%,仅次于鼎湖山。两地主要以温带成分的种相联系, 共有的23种中,温带成分的有11种,热带成分的仅为5种。广布于北温 带的反叶对齿藓Didymodon ferrugineus、密叶绢藓Entodon compressus和一些泛热带成分的种,如羊角藓Herpetineuron toccoae、 狭叶小羽藓Haplocladium angustifolium、在两地都有分布。但该地区 一些典型的热带科如白发藓科Leucobryaceae、平藓科Neckeraceae、锦 藓科Sematophyllacea在沂山没有分布,而一些典型的温带科如分布于 沂山的柳叶藓科在该地没有分布
与小五台山的比较 两地共有藓类植物23种,种的相似性系数11.92%,共有属28属,相似性系 数3836%,种和属的相似性系数均低于沂山,说明与小五台山的关系较沂山远。 小五台山的藓类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北温带成分占主导地位(李敏、 赵建成,202)。两地区的联系通过温带成分的种相联系,共有的23种中,温带 成分的占16种。广布于北温带的黄牛毛藓 Ditrichum pallidum、反叶对齿藓 Didymodon ferrugineus、黄色真藓 Bryum pallescens、尖叶匍灯藓 Plagiomnium cuspidatum、绿羽藓 Thuidium assimile、绒叶青藓 Brachythecium velutinum、密叶绢藓 Entodon compressus、短柄绢藓 Entodon micropodus在两地都有分布;分布于两地的热带种只有属于泛热带 成分的卷叶湿地藓 Hyophila involuta、弯形真藓 Bryum recurvulum、狭叶小 羽藓 Haplocladium angustifolius三种
与小五台山的比较 两地共有藓类植物23种,种的相似性系数11.92%,共有属28属,相似性系 数38.36%,种和属的相似性系数均低于沂山,说明与小五台山的关系较沂山远。 小五台山的藓类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北温带成分占主导地位(李敏、 赵建成,2002)。两地区的联系通过温带成分的种相联系,共有的23种中,温带 成分的占16种。广布于北温带的黄牛毛藓Ditrichum pallidum、反叶对齿藓 Didymodon ferrugineus、黄色真藓Bryum pallescens、尖叶匍灯藓 Plagiomnium cuspidatum、绿羽藓Thuidium assimile、绒叶青藓 Brachythecium velutinum、密叶绢藓Entodon compressus、短柄绢藓 Entodon micropodus在两地都有分布;分布于两地的热带种只有属于泛热带 成分的卷叶湿地藓Hyophila involuta、弯形真藓Bryum recurvulum、狭叶小 羽藓Haplocladium angustifolium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