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贵州南部沟谷残存季雨林区与我国 其它山区藓类植物区系的关系 0选取原则 1.相似性比较 2定量分析
2.贵州南部沟谷残存季雨林区与我国 其它山区藓类植物区系的关系 0.选取原则 1.相似性比较 2.定量分析
相似性比较 表⑦沟谷季雨林区与我国9个山区藓类植物共有种和属相似性系数 地区 属数共属数相似性系数种数共有种相似性系数 (%) 沟谷 60 163 茂兰 112 46.51 237 53 26.5 梵净山 94 32 41.56 202 26 14.25 长白山 145 34 33.17 30 10.45 小五台山 86 28 38.36 223 23 11.92 沂山 63 31 50.41 125 23 15.97 金佛山 133 43 44.56 245 44 21.57 九万山 101 34 42.24 189 39 22.16 古田山 103 34 4172 236 37 18.55 鼎湖山 58 31 52.54 102 22 16.60
表7沟谷季雨林区与我国9个山区藓类植物共有种和属相似性系数 地区 属数 共属数 相似性系数 (%) 种数 共有种 相似性系数 (%) 沟谷 60 163 茂兰 112 40 46.51 237 53 26.5 梵净山 94 32 41.56 202 26 14.25 长白山 145 34 33.17 411 30 10.45 小五台山 86 28 38.36 223 23 11.92 沂山 63 31 50.41 125 23 15.97 金佛山 133 43 44.56 245 44 21.57 九万山 101 34 42.24 189 39 22.16 古田山 103 34 41.72 236 37 18.55 鼎湖山 58 31 52.54 102 22 16.60 相似性比较
与鼎湖山的比较 鼎湖山的藓类植物区系以热带、亚热带区系成分的种占绝对优势,少量的温带 区系的种类(林邦绢等,1982)。两地区主要以热带成分和少量的温带成分和 东亚成分相联系,它们共有的22种中热带成分为11种,占该地区共有种数的50 %,而温带成分和东亚成分在两地区的共有种分别为5种和4种。虽然两地区的区 系成分均以热带成分的种类为主,但贵州南部沟谷季雨林地处于我国中亚热带, 具有南亚热带沟谷季雨林的特性。鼎湖山地处北回归线附近,属于亚热带常绿阔 叶林,是亚热带向热带过渡的林型,植被表现出热带和亚热带的两重性。贵州南 部沟谷季雨林区的热带种类远不如鼎湖山,而温带种类要比鼎湖山的丰富。一些 具有典型温带性质的藓类,如密叶绢藓 Entodon compressus、短柄绢藓 Entodon micropodus、东亚小金发藓 Pogonatum inflexun只分布在该地区, 而未见于鼎湖山
与鼎湖山的比较 鼎湖山的藓类植物区系以热带、亚热带区系成分的种占绝对优势,少量的温带 区系的种类(林邦绢等,1982)。两地区主要以热带成分和少量的温带成分和 东亚成分相联系,它们共有的22种中热带成分为11种,占该地区共有种数的50 %,而温带成分和东亚成分在两地区的共有种分别为5种和4种。虽然两地区的区 系成分均以热带成分的种类为主,但贵州南部沟谷季雨林地处于我国中亚热带, 具有南亚热带沟谷季雨林的特性。鼎湖山地处北回归线附近,属于亚热带常绿阔 叶林,是亚热带向热带过渡的林型,植被表现出热带和亚热带的两重性。贵州南 部沟谷季雨林区的热带种类远不如鼎湖山,而温带种类要比鼎湖山的丰富。一些 具有典型温带性质的藓类,如密叶绢藓Entodon compressus、短柄绢藓 Entodon micropodus、东亚小金发藓Pogonatum inflexum只分布在该地区, 而未见于鼎湖山
与茂兰的比较 两地区共有藓类植物53种,种的相似性系数265%共有属40,属的相似性系 数4651%,同其它地区相比,属的相似性系数较高,种的相似性系数最大,两 地区关系较密切。两地区主要以热带成分和温带成分相联系,包含一定数量的 东亚成分,共有的53种中,具有热带性质的成分有19种北温带成分、温带亚洲及 旧大陆温带成分在两地区的共有种为19种,东亚成分为8种。例如广泛分布于东、 西两半球热带的卷叶湿地藓 Hyophila involuta、拟扭叶藓卷叶变种 Trachypodopsis serrulata( P Beauv) Fleisch var. crispatula、羊角藓 Herpetineuron toccoa等在上述两地均有分布,但典型的热带科蕨藓科粗茎拟 蕨藓 Pterobryopsis crassicaulis在茂兰有分布,而未见于该地区。广布于北温 带的尖叶匍灯藓 Plagiomnium cuspidatum、黄色真藓 Bryum pallescens在上 述两地都有分布
与茂兰的比较 两地区共有藓类植物53种,种的相似性系数26.5%,共有属40,属的相似性系 数46.51%,同其它地区相比,属的相似性系数较高,种的相似性系数最大,两 地区关系较密切。两地区主要以热带成分和温带成分相联系,包含一定数量的 东亚成分,共有的53种中,具有热带性质的成分有19种,北温带成分、温带亚洲及 旧大陆温带成分在两地区的共有种为19种,东亚成分为8种。例如广泛分布于东、 西两半球热带的卷叶湿地藓Hyophila involuta、拟扭叶藓卷叶变种 Trachypodopsis serrulata(P.Beauv.)Fleisch var.crispatula、羊角藓 Herpetineuron toccoae等在上述两地均有分布,但典型的热带科蕨藓科粗茎拟 蕨藓Pterobryopsis crassicaulis在茂兰有分布,而未见于该地区。广布于北温 带的尖叶匍灯藓Plagiomnium cuspidatum、黄色真藓Bryum pallescens在上 述两地都有分布
与九万山的比较 九万山的藓类植物区系主要以东亚和热带成分成分为主,温带成分次之,该地区的藓 类植物区系主要以热带成分和温带成分为主,东亚成分次之,与该地区的地理成分组成有 明显差异,关系较远。它们之间的共有种为39种,种的相似性系数为2216%,共有属34, 属的相似性系数4224%,两者主要通过热带成分和东亚成分相联系,其中具有热带性质 的成分有18种,东亚成分9种,但是在九万山藓类植物区系中,约有7%的藓类植物是典型 的热带成分(贾渝等,1995),而该地区没有此特点,该地区的热带种主要是热带地区的 广布种。如卷叶湿地藓 Hyophila involuta、南亚白发藓 Leucobryum neilgherrense、大 叶匍灯藓 Plagiomnium succulentnm、小树平藓 Homaliodendron exiguun、南亚假悬 藓 Pseudobarbella levier、长尖明叶藓 Vesicularia reticulata在上述两地都有分布,而 些典型的热带科如花叶藓科 Calymperaceae蕨藓科 Pterobryaceae毛藓科 Oedicladiaceae金毛藓科 Oedicladiaceae在九万山有分布,而未见于该地区。另外,九 万山地区存在东亚特有属,台湾藓属 Taiwanobryum、毛枝藓属 Pilotrichopsis、小蔓藓 属 Meteoriella和新悬藓属 Neobarbella,而该地区未见东亚特有属的分布
与九万山的比较 九万山的藓类植物区系主要以东亚和热带成分成分为主,温带成分次之,该地区的藓 类植物区系主要以热带成分和温带成分为主,东亚成分次之,与该地区的地理成分组成有 明显差异,关系较远。它们之间的共有种为39种,种的相似性系数为22.16%,共有属34, 属的相似性系数42.24%,两者主要通过热带成分和东亚成分相联系,其中具有热带性质 的成分有18种,东亚成分9种,但是在九万山藓类植物区系中,约有7%的藓类植物是典型 的热带成分(贾渝等,1995),而该地区没有此特点,该地区的热带种主要是热带地区的 广布种。如卷叶湿地藓Hyophila involuta、南亚白发藓Leucobryum neilgherrense、大 叶匍灯藓Plagiomnium succulentnm、小树平藓Homaliodendron exiguum、南亚假悬 藓Pseudobarbella levieri、长尖明叶藓Vesicularia reticulata在上述两地都有分布,而 一些典型的热带科如花叶藓科Calymperaceae蕨藓科Pterobryaceae毛藓科 Oedicladiaceae金毛藓科Oedicladiaceae在九万山有分布,而未见于该地区。另外,九 万山地区存在东亚特有属,台湾藓属Taiwanobryum、毛枝藓属Pilotrichopsis、小蔓藓 属Meteoriella和新悬藓属Neobarbella,而该地区未见东亚特有属的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