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论述唐代在音乐、舞蹈、绘画和建筑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唐代,政治稳定,经济兴旺,统治者奉行开放政策,勇于吸收外城文化 加上魏晋以来己经孕育着的各族音乐文化融合打基础,终于萌发了以歌舞音乐 为主要标志的音乐艺术的全面发展的高峰。 唐代宫廷宴享的音乐,称作“燕乐”。隋、唐时期的七步乐、九部乐就属 于燕乐。它们分别是各族以及部分外国的民间音乐,主要有清商乐(汉族)、 西凉(今甘肃)乐、高昌(今吐鲁番)乐、龟兹(今库车)乐、康国(今俄国 萨马尔汉)乐、安国(今俄国布哈拉)乐、天(今印度)乐高丽(今朝鲜) 乐等。其中龟兹乐、西凉乐更为重要。燕乐还分为坐部伎和立部伎演奏,根据 白居易的《立部伎》诗,坐部伎的演奏员水平高于立部伎。风靡一时的唐代歌 舞大曲是燕乐中独树一帜的奇葩。它继承了相和大曲的传统,融会了九部乐中 各族音乐的精华,形成了散序一一中序或拍序一一破或舞遍的结构形式。见于 《教坊录》著录的唐大曲曲名共有46个,其中《霓裳羽衣舞》以其为著名的皇 帝音乐家唐玄宗所作,又兼有清雅的法曲风格,为世所称道。著名诗人白居易 写有描绘该大曲演出过程的生动诗篇《霓裳羽衣舞歌》。 唐代音乐文化的繁荣还表现为有一系列音乐教育的机构,如教坊、梨园、 大乐署、鼓吹署以及专门教习幼童的梨园别教园。这些机构以严密的考绩,造 就着 批批才华出众的音乐家。文学史上堪称一绝的唐诗在当时是可以入乐歌 唱的。当时歌伎曾以能歌名家诗为快;诗人也以自己的诗作入乐后流传之广来 衡量自己的写作水平。 在唐代的乐队中,琵琶是主要乐器之一。它已经与今日的琵琶形制相差无 几 现在福建南曲和日本的琵琶,在形制上和演奏方法上还保留着唐琵琶的某 些特点。受到龟兹音乐理论的影响,唐代出现了八十四调,燕乐二十八调的乐 学理论。唐代曹柔还创立了减字谱的古琴记谱法,一直沿用至近代。 接下一页
简要论述唐代在音乐、舞蹈、绘画和建筑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 唐代,政治稳定,经济兴旺,统治者奉行开放政策,勇于吸收外城文化, 加上魏晋以来已经孕育着的各族音乐文化融合打基础,终于萌发了以歌舞音乐 为主要标志的音乐艺术的全面发展的高峰。 唐代宫廷宴享的音乐,称作“燕乐”。隋、唐时期的七步乐、九部乐就属 于燕乐。它们分别是各族以及部分外国的民间音乐,主要有清商乐(汉族)、 西凉(今甘肃)乐、高昌(今吐鲁番)乐、龟兹(今库车)乐、康国(今俄国 萨马尔汉)乐、安国(今俄国布哈拉)乐、天(今印度)乐、高丽(今朝鲜) 乐等。其中龟兹乐、西凉乐更为重要。燕乐还分为坐部伎和立部伎演奏,根据 白居易的《立部伎》诗,坐部伎的演奏员水平高于立部伎。风靡一时的唐代歌 舞大曲是燕乐中独树一帜的奇葩。它继承了相和大曲的传统,融会了九部乐中 各族音乐的精华,形成了散序--中序或拍序--破或舞遍的结构形式。见于 《教坊录》著录的唐大曲曲名共有46个,其中《霓裳羽衣舞》以其为著名的皇 帝音乐家唐玄宗所作,又兼有清雅的法曲风格,为世所称道。著名诗人白居易 写有描绘该大曲演出过程的生动诗篇《霓裳羽衣舞歌》。 唐代音乐文化的繁荣还表现为有一系列音乐教育的机构,如教坊、梨园、 大乐署、鼓吹署以及专门教习幼童的梨园别教园。这些机构以严密的考绩,造 就着一批批才华出众的音乐家。文学史上堪称一绝的唐诗在当时是可以入乐歌 唱的。当时歌伎曾以能歌名家诗为快;诗人也以自己的诗作入乐后流传之广来 衡量自己的写作水平。 在唐代的乐队中,琵琶是主要乐器之一。它已经与今日的琵琶形制相差无 几。现在福建南曲和日本的琵琶,在形制上和演奏方法上还保留着唐琵琶的某 些特点。受到龟兹音乐理论的影响,唐代出现了八十四调,燕乐二十八调的乐 学理论。唐代曹柔还创立了减字谱的古琴记谱法,一直沿用至近代。 ⚫ 接下一页 ⚫
● 接上一页 唐代绘画是中国封建社会绘画的巅峰,其艺术成就大大超过往代。初唐绘画即显示出 不寻常的成就,唐太宗在巩固政权的同时也注意文治建设,阎立德、阎立本兄弟及尉 迟乙僧的绘画活动,以及以敦煌220窟为代表的壁画体现着此一时期绘画艺术的最高成 就。高宗李治至玄宗李隆基统治时期,在政权昌盛、社会富庶的基础上,使文化出现 了丰富多采、百舸争流的局面,吴道子及其画派体现了佛教美术民族化的巨大成就, 钱国养、殷口、殷季友、法明等人的肖像画,张萱杨宁的绮罗人物画,陈闳、韦无 乔、曹霸、韩口的鞍马画,李思训、李昭道父子、卢鸿、郑虔等人的山水画,冯绍正 薛稷、姜皎等人的花鸟鹰鹤画等,寓示了题材的扩大。敦煌壁画在此时也发展到繁荣 的顶点,莫高窟第130窟的乐庭口夫妇大供养像、172窟、217窟之巨幅净土变相、173 窟之维摩变相都是宏伟精妙的壁画杰作。安史之乱以后,虽然唐朝国势渐衰,但绘画 艺术仍继续发展和提高。周口在贵族仕女及宗教壁画的创作实践中,作出了创造性的 贡献。生于盛、中唐间的诗人王维也以绘画著名,他精于山水,更以水墨山水画擅名 后世。张口、王宰、项容、毕宏、刘商等都是山水名家,边鸾、梁广、刁光胤、滕昌 口精于花鸟,韩口、戴嵩专工画牛,李渐、李仲和父子画少数民族游猎题材的“蕃人 蕃马”,都各尽其妙。中晚唐时中原战乱,玄宗僖宗曾先后去四川避乱,一些画家也陆 续入蜀。中唐以后,四川成都逐渐成为绘画中心之一。中原入蜀的名画家有卢口伽、 常粲、吕口、孙位、张询等,不少画家在成都大圣慈寺等寺观中留下画迹。刁光胤等 在四川川设帐授徒,有的画家还带去中原画本,在中原绘画艺术的影响下,四川地区有 不少画家成长起来,如左全、赵公口、高道兴、房从真、麻居礼都是宗教画的能手。 因此,“蜀虽僻远,而画手独多于四方”,为五代时期西蜀绘画的繁荣打下了基础 江南地区的绘画此时也处于发展之中,朱审得山水之妙,驰名南北,他所画卷轴障壁 “家藏户珍”;张口更以山水松石著称;张志和,号烟波钓徒,自为渔歌并画为卷帙: 顾况亦以山水著名。李德裕镇守浙江,好图画收藏及延纳画家,武宗时灭法毁天下寺 塔,他将江南寺庙名家画壁都集中在镇江甘露寺,其中包括吴道子、王口子、 韩口等 唐代名家及顾恺之、戴逵、陆探微、张僧繇、展子虔等前代名家的画迹,成为名作荟 萃的画廊。隋唐绘画气势宏伟,成就辉煌,予五代绘画发展以巨大影响
⚫ 接上一页 ⚫ 唐代绘画是中国封建社会绘画的巅峰,其艺术成就大大超过往代。初唐绘画即显示出 不寻常的成就,唐太宗在巩固政权的同时也注意文治建设,阎立德、阎立本兄弟及尉 迟乙僧的绘画活动,以及以敦煌220窟为代表的壁画体现着此一时期绘画艺术的最高成 就。高宗李治至玄宗李隆基统治时期,在政权昌盛、社会富庶的基础上,使文化出现 了丰富多采、百舸争流的局面,吴道子及其画派体现了佛教美术民族化的巨大成就, 钱国养、殷□、殷季友、法明等人的肖像画,张萱、杨宁的绮罗人物画,陈闳、韦无 忝、曹霸、韩□的鞍马画,李思训、李昭道父子、卢鸿、郑虔等人的山水画,冯绍正、 薛稷、姜皎等人的花鸟鹰鹤画等,寓示了题材的扩大。敦煌壁画在此时也发展到繁荣 的顶点,莫高窟第130窟的乐庭□夫妇大供养像、 172窟、217窟之巨幅净土变相、173 窟之维摩变相都是宏伟精妙的壁画杰作。安史之乱以后,虽然唐朝国势渐衰,但绘画 艺术仍继续发展和提高。周□在贵族仕女及宗教壁画的创作实践中,作出了创造性的 贡献。生于盛、中唐间的诗人王维也以绘画著名,他精于山水,更以水墨山水画擅名 后世。张□、王宰、项容、毕宏、刘商等都是山水名家,边鸾、梁广、刁光胤、滕昌 □精于花鸟,韩□、戴嵩专工画牛,李渐、李仲和父子画少数民族游猎题材的“蕃人、 蕃马”,都各尽其妙。中晚唐时中原战乱,玄宗僖宗曾先后去四川避乱,一些画家也陆 续入蜀。中唐以后,四川成都逐渐成为绘画中心之一。中原入蜀的名画家有卢□伽、 常粲、吕□、孙位、张询等,不少画家在成都大圣慈寺等寺观中留下画迹。刁光胤等 在四川设帐授徒,有的画家还带去中原画本,在中原绘画艺术的影响下,四川地区有 不少画家成长起来,如左全、赵公□、高道兴、房从真、麻居礼都是宗教画的能手。 因此,“蜀虽僻远,而画手独多于四方”,为五代时期西蜀绘画的繁荣打下了基础。 江南地区的绘画此时也处于发展之中,朱审得山水之妙,驰名南北,他所画卷轴障壁 “家藏户珍”;张□更以山水松石著称;张志和,号烟波钓徒,自为渔歌并画为卷帙; 顾况亦以山水著名。李德裕镇守浙江,好图画收藏及延纳画家,武宗时灭法毁天下寺 塔,他将江南寺庙名家画壁都集中在镇江甘露寺,其中包括吴道子、王□子、韩□等 唐代名家及顾恺之、戴逵、陆探微、张僧繇、展子虔等前代名家的画迹,成为名作荟 萃的画廊。隋唐绘画气势宏伟,成就辉煌,予五代绘画发展以巨大影响。 接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