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古诗词鉴赏实战演练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人教版《语文》第二册)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被人们称为“初唐四杰”之一。 B、第一句点明送别的地点,第二句则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 府即将赴任之地 、颔联是说,诗人要跟朋友分手,去外地做官 D、尾联紧承颔联而来,诗人劝慰杜少府不要在临别之时像小儿 女一样哭鼻子。 二、陶渊明《饮酒》(人教版《语文》第五册)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对该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是诗人弃官归隐之前写的一首诗。 B、“心远地自偏”句用得极好,它巧妙地道出作者此时的心境 想要离开喧闹的尘世,追求一种宁静恬淡的氛围。 C、“采菊东篱下”写作者酷爱菊,常常在住处周围种上菊花, 颇为后人称道
中考古诗词鉴赏实战演练 一、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人教版《语文》第二册)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被人们称为“初唐四杰”之一。 B、第一句点明送别的地点,第二句则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 府即将赴任之地。 C、颔联是说,诗人要跟朋友分手,去外地做官。 D、尾联紧承颔联而来,诗人劝慰杜少府不要在临别之时像小儿 女一样哭鼻子。 二、陶渊明《饮酒》(人教版《语文》第五册)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对该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是诗人弃官归隐之前写的一首诗。 B、“心远地自偏”句用得极好,它巧妙地道出作者此时的心境, 想要离开喧闹的尘世,追求一种宁静恬淡的氛围。 C、“采菊东篱下”写作者酷爱菊,常常在住处周围种上菊花, 颇为后人称道
D、全诗语言朴实含蓄,写得很有特色,叙事、议论、抒情相结 三、《关睢》(人教版《语文》第六册)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莱,左右流 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 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 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两句运用比喻手法,说明淑女、君 子在河滩相会,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气氛 B、“参差荇菜,左右流之”两句反复运用,增强了诗歌的节奏 感,也反映了古代诗歌的特色。 C、“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以行动来反映主人公的深深思恋 十分生动形象 D、“琴瑟友之”、“钟鼓乐之”从这两句来看,这首诗很可能 是婚礼上唱的赞歌 四、李煜《相见欢》(人教版《语文》第二册)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中“无言”“寂寞”“清秋”等词语营造的凄婉、哀愁的 情调,甚是感人
D、全诗语言朴实含蓄,写得很有特色,叙事、议论、抒情相结 合。 三、《关睢》(人教版《语文》第六册)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 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 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 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两句运用比喻手法,说明淑女、君 子在河滩相会,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气氛。 B、“参差荇菜,左右流之”两句反复运用,增强了诗歌的节奏 感,也反映了古代诗歌的特色。 C、“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以行动来反映主人公的深深思恋, 十分生动形象。 D、“琴瑟友之”、“钟鼓乐之”从这两句来看,这首诗很可能 是婚礼上唱的赞歌。 四、李煜《相见欢》(人教版《语文》第二册)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中“无言”“寂寞”“清秋”等词语营造的凄婉、哀愁的 情调,甚是感人
B、“丝”与“思”谐音,以麻丝喻秋思,生动贴切,深刻感人。 C、作者身经亡国之痛,故而发出“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的痛 彻心扉的凄婉之声。 D、“剪不断,理还乱”之所以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不但因为 形象的比喻,更因为它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忠贞。 五、李白《渡荆门送别》(人教版《语文》第三册)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对该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中间两联不仅对仗工整,而且写得逼真 如画,有如一幅长江出峡渡荆门长轴山水图 B、颔联两句,写出了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景中也蕴藏着诗人 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C、尾联写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李白远行,既点明了题目, 又暗示了故乡人的深情厚意。 D、全诗情景交融,想象奇特,显露了诗人豪迈的意气和浪漫的 情怀 六、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人教版《语文》第四册)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 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士。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对这首曲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坡羊”是曲牌名,“潼关怀古”是曲的标题
B、“丝”与“思”谐音,以麻丝喻秋思,生动贴切,深刻感人。 C、作者身经亡国之痛,故而发出“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的痛 彻心扉的凄婉之声。 D、“剪不断,理还乱”之所以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不但因为 形象的比喻,更因为它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忠贞。 五、李白《渡荆门送别》(人教版《语文》第三册)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对该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中间两联不仅对仗工整,而且写得逼真 如画,有如一幅长江出峡渡荆门长轴山水图。 B、颔联两句,写出了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景中也蕴藏着诗人 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C、尾联写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李白远行,既点明了题目, 又暗示了故乡人的深情厚意。 D、全诗情景交融,想象奇特,显露了诗人豪迈的意气和浪漫的 情怀。 六、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人教版《语文》第四册)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 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士。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对这首曲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坡羊”是曲牌名,“潼关怀古”是曲的标题
B、“山河表里潼关路”逐句勾画出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 山河雄伟,地势险要特点。 C、曲中的“聚”字赋予静止的峰峦以动感,“想”字则生动地 表现出波涛光涌澎湃的情怀。 D、作者在曲中表达出深深的伤感悲愤之情,他伤感悲愤的最主 要原因是“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七、李商隐《夜雨寄北》(人教版《语文》第二册) 君问归期末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像用诗写的回信,通过归期的问询和回答,抒写诗人 羁旅他乡对友人思念的深情。 B、一、二句诗人将自己与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异乡的夜雨景色贴 切地融合在一起,绵绵雨中,更见两地相思情重。 C、三、四句写在巴山秋雨之夜,与久别重逢的亲人彻夜畅谈的 欢聚场面。 D、诗中“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造成回环往复、缠 绵曲折的意境。 八、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人教版《语文》第三册)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选出对这首诗分析不当的一项()
B、“山河表里潼关路”逐句勾画出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 山河雄伟,地势险要特点。 C、曲中的“聚”字赋予静止的峰峦以动感,“想”字则生动地 表现出波涛光涌澎湃的情怀。 D、作者在曲中表达出深深的伤感悲愤之情,他伤感悲愤的最主 要原因是“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七、李商隐《夜雨寄北》(人教版《语文》第二册) 君问归期末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像用诗写的回信,通过归期的问询和回答,抒写诗人 羁旅他乡对友人思念的深情。 B、一、二句诗人将自己与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异乡的夜雨景色贴 切地融合在一起,绵绵雨中,更见两地相思情重。 C、三、四句写在巴山秋雨之夜,与久别重逢的亲人彻夜畅谈的 欢聚场面。 D、诗中“期”字和“巴山夜雨”重复出现,造成回环往复、缠 绵曲折的意境。 八、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人教版《语文》第三册)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选出对这首诗分析不当的一项( )
A、首句写景兼点时令。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和“不如归去”的子 规入诗,含飘零、离别之恨在内,渲染岀凄苦哀愁的意境。 B、次句直抒胸臆。“闻道”表示惊异惋惜意;“五溪”,用以 指出迁谪地之荒远,道路之艰难。在叙事中抒情,不着悲痛之语,而 悲痛之意自见。 C、后两句抒情。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 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飘向老友所去的遥远的龙标。 D、后两句诗所表现的艺术境界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的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句相似 九、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人教版《语文》第五册)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僵卧孤村”,而且风雨大作,所以诗人情不自禁的哀 叹连连。 B、“风吹雨”既是实写,扣题“风雨大作”,又象征了南宋朝 廷风雨飘摇。 C、诗中两次写到北疆战事,但都是诗人的臆想,并非身临疆场。 D、全诗奔放雄浑而又略带苍凉,爱国之情,感人肺腑 十、王湾《次北固山下》(人教版《语文》第一册)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A、首句写景兼点时令。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和“不如归去”的子 规入诗,含飘零、离别之恨在内,渲染出凄苦哀愁的意境。 B、次句直抒胸臆。“闻道”表示惊异惋惜意;“五溪”,用以 指出迁谪地之荒远,道路之艰难。在叙事中抒情,不着悲痛之语,而 悲痛之意自见。 C、后两句抒情。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 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飘向老友所去的遥远的龙标。 D、后两句诗所表现的艺术境界和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的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句相似。 九、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人教版《语文》第五册)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于“僵卧孤村”,而且风雨大作,所以诗人情不自禁的哀 叹连连。 B、“风吹雨”既是实写,扣题“风雨大作”,又象征了南宋朝 廷风雨飘摇。 C、诗中两次写到北疆战事,但都是诗人的臆想,并非身临疆场。 D、全诗奔放雄浑而又略带苍凉,爱国之情,感人肺腑。 十、王湾《次北固山下》(人教版《语文》第一册)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