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q=2-91 2n(2-F1) 得=√42+412+2442cos△g 由/∝A2,P点合振动强度: =l1+l2+2√12cos△ 干涉项 由q2-91恒定 △q取决于两波传至相遇点的波程差:=r2-r
令 2 ( ) 2 1 2 1 r − r = − − 得 = + + 2 1 2 cos 2 2 2 A A1 A A A , 2 由I A P点合振动强度: I = I1 + I 2 + 2 I1 I 2 cos 干涉项 由 2 −1 恒定 取决于两波传至相遇点的波程差: 2 1 = r − r
3.干涉相长和相消的条件 2KT A=A+A 2n6 =1+l2+2√1 相长¨相 =2-1 (2k+1)zA=A1-A2 排 =l1+12-2√ 相消灬列 特例: k=0,±1,±2, (1)(1=92 2丌δ △p= 2k2 相长 6=72-h1 k=0.±1±2 (2k+1 相消
特例: (1) 2 1 = 2 = 3. 干涉相长和相消的条件 2 A A1 A2 k = + 1 2 2 1 2 I = I + I + I I 相长 相 间 排 列 (2 1) | | A A1 A2 k + = − 1 2 2 1 2 I = I + I − I I 相消 k = 0,1, 2, 2 1 2 = − − = 2 (2 1) k + 相长 相消 k = 0,1, 2, 2 1 = − = r r 2k
2KT A=A+A 2n6 =1+l2+2√1 相长¨相 =2-1 (2k+1)A=A1-A2 相消 1=1+l2-2√1l2 排列 k=0,±1,±2, (2) 相长处:A=2A1I=4l 相消处:A=0I=0
( 2 ) 1 2 1 2 A = A I = I 相长处: 2 1 4 1 A = A I = I 相消处: A = 0 I = 0 2 A A1 A2 k = + 1 2 2 1 2 I = I + I + I I 相长 相间排列 ( 2 1 ) | | A A1 A2 k + = − 1 2 2 1 2 I = I + I − I I 相消 k = 0 , 1 , 2 , 2 1 2 = − − =
§152光的干涉 一有关光浪、光源的基本概念 光波:交变电磁场在空间传播 E S=E×H 由变化的电场、磁场相互激发,由近及远传播形成的波 光波依靠自身传播,不需要传播媒质 在真空中的传播速率为c。光波是横波
一 有关光波、光源的基本概念 由变化的电场、磁场相互激发,由近及远传播形成的波 光波:交变电磁场在空间传播 S E H = 光波依靠自身传播,不需要传播媒质 在真空中的传播速率为c。光波是横波 §15.2 光的干涉
光波的颜色:不同频率的光波能引起人视觉的不同颜色 光的频谱:按光的波长(或频率顺序排列而成的频谱图 光矢量:电磁波中引起化学与视觉效应的电场强度E矢量 E:引起视觉和感光作月 光振动:电场强度E矢量的周期变化称为光振动 E(t):大小、方向随周期性变化 E=Eo coS(at+p) 光的强度:光的强度正比于光振动的振幅平方 I∝E 相对光强:I=E2
光波的颜色:不同频率的光波能引起人视觉的不同颜色 光的频谱:按光的波长(或频率)顺序排列而成的频谱图 光矢量:电磁波中引起化学与视觉效应的电场强度E矢量 E :引起视觉和感光作用 E(t):大小、方向随t周期性变化 cos( ) E = E0 t + 光振动:电场强度E矢量的周期变化称为光振动 2 E0 I 相对光强: 2 E0 I = 光的强度:光的强度正比于光振动的振幅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