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建议:掌握课文中的短语、难句以及修辞的运用。 Unit 5The Real Truth About Lies 基本内容:谎言的真相:语言点讲解,长难句释义、词汇派生、翻译、写作等技能训练 教学基本要求:讨论文章的写作文体及语言风格,通过篇章结构及文体修辞分析,掌握文 章的主旨大意和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难点:写作背景,暗喻手法,课文释义,核心语言点。 教学建议:了解新闻体议论文的写法 Unit6 How to Write a Rotten Poem with Almost No Effort 基本内容:诗歌的定义与类型:语言点讲解,长难句释义、词汇派生、翻译、写作等技能 训练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作者及其背景知识,了解诗歌,进一步熟悉定语从句。通过课文释义 和文化背景知识学习,提高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语言风格与表达,主题思想的升华。 教学建议:掌握课文中的短语、难句以及修辞的运用。 Unit 7The Chaser 基本内容:爱情魔液的故事:语言点讲解,长难句释义、词汇派生、翻译、写作等技能训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作者及其背景知识,熟悉本文使用的写作手法,掌握修辞疑问句、倒装 句等修辞手法,并通过深刻理解文章内涵,培养学生社会洞察力和相关的讨论能力,同时掌握文 中的核心语言点。 教学重点难点:文学作品赏析,文学中的修辞手法,核心语言点。 教学建议:隐喻、夸张、借代、典故、间接肯定、移就等修辞的运用:对话的运用与文章 主题的揭示 Unit 8 Knowledge and Wisdom 基本内容:知识与智慧:语言点讲解,长难句释义、词汇派生、翻译、写作等技能训练 教学基本要求:讨论文章的写作文体及语言风格,通过篇章结构及文体修辞分析,掌握文 17
17 教学建议:掌握课文中的短语、难句以及修辞的运用。 Unit 5The Real Truth About Lies 基本内容:谎言的真相;语言点讲解,长难句释义、词汇派生、翻译、写作等技能训练; 教学基本要求:讨论文章的写作文体及语言风格,通过篇章结构及文体修辞分析,掌握文 章的主旨大意和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难点:写作背景,暗喻手法,课文释义,核心语言点。 教学建议:了解新闻体议论文的写法 Unit 6 How to Write a Rotten Poem with Almost No Effort 基本内容:诗歌的定义与类型;语言点讲解,长难句释义、词汇派生、翻译、写作等技能 训练;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作者及其背景知识 , 了解诗歌 , 进一步熟悉定语从句。通过课文释义 和文化背景知识学习,提高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语言风格与表达,主题思想的升华。 教学建议:掌握课文中的短语、难句以及修辞的运用。 Unit 7 The Chaser 基本内容:爱情魔液的故事;语言点讲解,长难句释义、词汇派生、翻译、写作等技能训 练;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作者及其背景知识, 熟悉本文使用的写作手法, 掌握修辞疑问句、倒装 句等修辞手法,并通过深刻理解文章内涵,培养学生社会洞察力和相关的讨论能力,同时掌握文 中的核心语言点。 教学重点难点:文学作品赏析,文学中的修辞手法,核心语言点。 教学建议:隐喻、夸张、借代、典故、间接肯定、移就等修辞的运用;对话的运用与文章 主题的揭示 Unit 8 Knowledge and Wisdom 基本内容:知识与智慧;语言点讲解,长难句释义、词汇派生、翻译、写作等技能训练; 教学基本要求:讨论文章的写作文体及语言风格,通过篇章结构及文体修辞分析,掌握文
章的主旨大意和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难点:背景知识介绍,核心语言点 教学建议:介绍英语总分结构议论文的写法 Unit 9 Chinese Food 基本内容:中国式烹任:语言点讲解,长难句释义、词汇派生、翻译、写作等技能训练 教学基本要求:通过背景学习和课文理解,使学生理解篇章结构及主题思想和跨文化教有 的重要性,并在语言学习中提高文化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主题思想的理解,核心词汇学习。 教学建议:了解中西方不同的饮食观念,学习隐喻、夸张、借代、典故、间接肯定、移就 等修辞的运用 Unit 10 The Transaction 基本内容:写作的实质:语言点讲解,长难句释义、词汇派生、翻译、写作等技能训练 教学基本要求:在理解课文分析故事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析、理解及灵活运用语言 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故事结构,修辞手法,核心语言点。 教学建议:掌握课文中的短语、难句以及修辞的运用。 Unit 11On Becoming a Better Student 基本内容:优秀学生的品质:语言点讲解,长难句释义、词汇派生、翻译、写作等技能训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文章的作者,讨论文章的写作文体及语言风格,通过篇章结构及文体 修辞分析,掌握文章的主旨大意和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难点:主题思想的理解,核心语言点。 教学建议:了解英语议论文的写法 Unit 12"Take Over,Bos'n!" 基本内容:船只失事:语言点讲解,长难句释义、词汇派生、翻译、写作等技能训练: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作者及其背景知识熟悉文学故事的框架,讨论故事的主题及内涵并对 核心词汇进行学习。 18
18 章的主旨大意和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难点:背景知识介绍,核心语言点 教学建议:介绍英语总分结构议论文的写法 Unit 9 Chinese Food 基本内容:中国式烹饪;语言点讲解,长难句释义、词汇派生、翻译、写作等技能训练; 教学基本要求:通过背景学习和课文理解,使学生理解篇章结构及主题思想和跨文化教育 的重要性,并在语言学习中提高文化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主题思想的理解,核心词汇学习。 教学建议:了解中西方不同的饮食观念,学习隐喻、夸张、借代、典故、间接肯定、移就 等修辞的运用 Unit 10 The Transaction 基本内容:写作的实质;语言点讲解,长难句释义、词汇派生、翻译、写作等技能训练; 教学基本要求:在理解课文分析故事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析、理解及灵活运用语言 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故事结构, 修辞手法,核心语言点。 教学建议:掌握课文中的短语、难句以及修辞的运用。 Unit 11On Becoming a Better Student 基本内容:优秀学生的品质;语言点讲解,长难句释义、词汇派生、翻译、写作等技能训 练;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文章的作者,讨论文章的写作文体及语言风格,通过篇章结构及文体 修辞分析,掌握文章的主旨大意和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难点:主题思想的理解,核心语言点。 教学建议:了解英语议论文的写法 Unit 12“Take Over, Bos’n!” 基本内容:船只失事;语言点讲解,长难句释义、词汇派生、翻译、写作等技能训练;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作者及其背景知识, 熟悉文学故事的框架, 讨论故事的主题及内涵并对 核心词汇进行学习
敦学重点难点:故事结构,修辞手法,核心语言点。 教学建议:认识作品的语言特征 Unit 13 Our Schedules,Our Selves 基本内容:美国人计划过度的原因:语言点讲解,长难句释义、词汇派生、翻译、写作等 技能训练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文章的作者,讨论文章的写作文体及语言风格,通过篇章结构及文体 修辞分析,掌握文章的主旨大意和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难点:背景知识介绍,核心语言点。 教学建议:课文中的词汇、短语与难句:词汇前后缀的灵活运用: 隐喻、移就、借代等修辞的运用 Unit 14 Homeless 基本内容:对无家可归的讨论:语言点讲解,长难句释义、词汇派生、翻译、写作等技能 训练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作者及其背景知识,熟悉本文使用的写作手法并通过深刻理解文章内 涵,培养学生社会洞察力和相关的讨论能力,同时掌握文中的核心语言点。 教学重点难点:作品赏析,核心语言点。 教学建议:了解英语松散结构的运用 四、教学环节与学时分配 其中 课外铺 教学内容 总学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课外实 备注 践 1Unit 4 2 Unit2 3 Unit3 4 Unit4 Units 6 Unit6 70nt7 8Unit8 9 Unit9 10 Unit10 4
19 教学重点难点:故事结构, 修辞手法,核心语言点。 教学建议:认识作品的语言特征 Unit 13 Our Schedules, Our Selves 基本内容:美国人计划过度的原因;语言点讲解,长难句释义、词汇派生、翻译、写作等 技能训练;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文章的作者,讨论文章的写作文体及语言风格,通过篇章结构及文体 修辞分析,掌握文章的主旨大意和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难点:背景知识介绍,核心语言点。 教学建议:课文中的词汇、短语与难句;词汇前后缀的灵活运用; 隐喻、移就、借代等修辞的运用 Unit 14 Homeless 基本内容:对无家可归的讨论;语言点讲解,长难句释义、词汇派生、翻译、写作等技能 训练;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作者及其背景知识, 熟悉本文使用的写作手法,并通过深刻理解文章内 涵,培养学生社会洞察力和相关的讨论能力,同时掌握文中的核心语言点。 教学重点难点:作品赏析,核心语言点。 教学建议:了解英语松散结构的运用 四、教学环节与学时分配 序 号 教学内容 总学 时 其中 课外辅 导/ 课外实 践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1 Unit1 4 4 2 Unit2 4 4 3 Unit3 4 4 4 Unit4 4 4 5 Unit5 4 4 6 Unit6 4 4 7 Unit7 4 4 8 Unit8 4 4 9 Unit9 4 4 10 Unit10 4 4
11Unitl1 44 12 Unit12 4 4 4 4 14 Unit14 4 4 五、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学生到二年级第一个学期末应熟练掌握主语从句、同位语从句、倒装句和各种条件句:初 步掌握句子之间和段落之间的衔接手段。认知词汇达5,500一6,500(含第二级要求的4, 000一5,000个),正确而熟练地运用其中的3,000—4,000个及其最基本的搭配。发音正 确:较好地掌握朗读和说话的节奏感:掌握语流中的语音变化规律、连读、辅音爆破和语音同 化等技巧以及陈述句、疑问句和祈使句的语调:初步掌握语段中语音轻重和新旧信息传递之间 的关系。阅读速度为每分钟120一180个单词,理解准确率不低于70%。能在5分钟内速读1, 000词左右、中等难度的文章,掌握文章的大意。能独立完成课程中的各种翻译练习,要求译文 忠实于原文、表达流畅。 六、实验/实践内容:无 七、考核方式: 见基础英语课程考试大纲 八、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的选取通常得遵循适应性、可读性、时代性及权威性等原则。根据《高等学校英语专 业英语教学大纲》及我校英语专业培养目标要求,我们的教材及主要参考书如下: 1、选用教材: 《综合教程》3,何兆熊主编,上海外语教有出版社,2010年 2、主要参考书 《New English Course(Revised Edition)》I4册,李观仪主编,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出版, 2000. 《英语写作手册》,丁往道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语言学教程》修订版,胡壮麟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英语语言学纲要》,丁言仁、郝克主编,上海外语教有出版社,2004 《实用翻译教程》,冯庆华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英国文学简史》,刘炳善主编,上海外语教有出版社,1993 《美国文学简史》第2版,常耀信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九、教改说明及其他: 20
20 11 Unit11 4 4 12 Unit12 4 4 13 Unit13 4 4 14 Unit14 4 4 五、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学生到二年级第一个学期末应熟练掌握主语从句、同位语从句、倒装句和各种条件句;初 步掌握句子之间和段落之间的衔接手段。认知词汇达 5,500——6,500(含第二级要求的 4, 000——5,000 个),正确而熟练地运用其中的 3,000——4,000 个及其最基本的搭配。发音正 确;较好地掌握朗读和说话的节奏感;掌握语流中的语音变化规律、连读、辅音爆破和语音同 化等技巧以及陈述句、疑问句和祈使句的语调;初步掌握语段中语音轻重和新旧信息传递之间 的关系。阅读速度为每分钟 120——180 个单词,理解准确率不低于 70%。能在 5 分钟内速读 1, 000 词左右、中等难度的文章,掌握文章的大意。能独立完成课程中的各种翻译练习,要求译文 忠实于原文、表达流畅。 六、实验/实践内容:无 七、考核方式: 见基础英语课程考试大纲 八、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的选取通常得遵循适应性、可读性、时代性及权威性等原则。根据《高等学校英语专 业英语教学大纲》及我校英语专业培养目标要求,我们的教材及主要参考书如下: 1、选用教材: 《综合教程》3,何兆熊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年 2、主要参考书: 《 New English Course (Revised Edition)》1-4 册,李观仪主编,上海外语教学出版社出版, 2000.《英语写作手册》,丁往道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语言学教程》修订版,胡壮麟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英语语言学纲要》,丁言仁、郝克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实用翻译教程》,冯庆华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英国文学简史》,刘炳善主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3. 《美国文学简史》第 2 版,常耀信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 九、教改说明及其他:
基础英语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在加 强基础训练的同时,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发现式和研究式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 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同时有计划、有目的地 指导和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进行课外阅读、演讲、辩论、读书报告会、戏剧表 演等,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执笔人:周湘东系室审核人:胡大伟、王艳萍、昌艳 21
21 基础英语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在加 强基础训练的同时,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发现式和研究式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 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同时有计划、有目的地 指导和组织学生开展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进行课外阅读、演讲、辩论、读书报告会、戏剧表 演等,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执笔人:周湘东系室审核人:胡大伟、王艳萍、吕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