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优化区域通信设施(略) 第三章通信需求研究(略) 第四章项目场址与建设条件 4.1项目场址概况 4.1.1项目选址 本项目拟建在广州市黄埔区广深公路南侧庙头村东侧。 本地块由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于2008年通过划拨形式取得,用地性质为 公用设施用地,使用年限为50年,使用权面积5238m2。后由于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严控综合 通信机楼土建投资,该地块一直闲置至今。为充分利用现有土地资源,改善黄埔东南片网络 弱覆盖的问题,满足5G、网络智能化、智慧城市等业务发展的需求,经广州电信多次论证, 立即启动建设包含综合通信机楼机房在内的新一代综合通信机楼,对公司的业务布局及长远 发展至关重要,与公司的发展方向相契合。 由于本项目的特殊性,故场址需充分考虑大楼在防震、防洪方面的要求。 防震情况 广州市地处欧亚板块内,不属于地震带,有记录以来,广州未发生过烈度超过6级以上 的地震 防洪情况 本地块位于广州市黄埔区中心城区,周围无江河流过,基本不存在洪涝灾害危险;且本 地块地势较高,内涝风险亦较小,在项目建设中可考虑遹当提高大楼室内地坪标高以保证建 筑物免受雨水侵袭的危害 412场址具体位置与现状 广州在粤港澳大湾区的位置 广州是粤港澳大湾区最核心的城市,是大湾区联系内地、辐射内地最佳桥梁和纽带 从地铁轨道到城际轨道,再到地铁与城际轨道的连通,正建设枢纽型网络城市的广州 已然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交通网的核心。 黄埔在广州市的位置 黄埔区处于“湾顶明珠”位置,并与深圳、东莞连片,黄埔处于大湾区科技创新带上。 2019年,黄埔提出,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明确定位,围绕“世界知识城、湾区创新源 国际人才港”目标,全面对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创新中心核心
10 2.4 优化区域通信设施(略) 第三章通信需求研究(略) 第四章项目场址与建设条件 4.1 项目场址概况 4.1.1 项目选址 本项目拟建在广州市黄埔区广深公路南侧庙头村东侧。 本地块由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于 2008 年通过划拨形式取得,用地性质为 公用设施用地,使用年限为 50 年,使用权面积 5238 ㎡。后由于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严控综合 通信机楼土建投资,该地块一直闲置至今。为充分利用现有土地资源,改善黄埔东南片网络 弱覆盖的问题,满足 5G、网络智能化、智慧城市等业务发展的需求,经广州电信多次论证, 立即启动建设包含综合通信机楼机房在内的新一代综合通信机楼,对公司的业务布局及长远 发展至关重要,与公司的发展方向相契合。 由于本项目的特殊性,故场址需充分考虑大楼在防震、防洪方面的要求。 防震情况 广州市地处欧亚板块内,不属于地震带,有记录以来,广州未发生过烈度超过 6 级以上 的地震。 防洪情况 本地块位于广州市黄埔区中心城区,周围无江河流过,基本不存在洪涝灾害危险;且本 地块地势较高,内涝风险亦较小,在项目建设中可考虑适当提高大楼室内地坪标高以保证建 筑物免受雨水侵袭的危害。 4.1.2 场址具体位置与现状 广州在粤港澳大湾区的位置 广州是粤港澳大湾区最核心的城市,是大湾区联系内地、辐射内地最佳桥梁和纽带。 从地铁轨道到城际轨道,再到地铁与城际轨道的连通,正建设枢纽型网络城市的广州, 已然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交通网的核心。 黄埔在广州市的位置 黄埔区处于“湾顶明珠”位置,并与深圳、东莞连片,黄埔处于大湾区科技创新带上。 2019 年,黄埔提出,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明确定位,围绕“世界知识城、湾区创新源、 国际人才港”目标,全面对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创新中心核心
枢纽 基地在黄埔区的位置 黄埔临港经济区作为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打造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构建国际化 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创新发展平台之一,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地理中心,坐拥珠江东10公里 黄金岸线,是广州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和“一江两岸三带”的重要组团,亦是广州倾力打造的 第二CBD 本工程项目用地位于广州市黄埔区广深公路南侧庙头村东侧,北临黄埔东路,西南侧毗 邻用地现状无建设;西面距南海神庙约800m,距离庙头村约150m;东侧毗邻苗和苑小区 靠近南湾工业区。 规划总用地面积为5238m,地块现有一个200m的接入网机房,整体地势较高。该地 块东西沿街面宽约65米,南北长约85米,形状方整,交通便利,周围无易燃易爆等危险源, 符合综合通信机楼选址要求交通便利、配套设施完善的原则。符合城市总体的发展规划,是 合理的建设场址。 经过初步分析:基地属于广州市中心城区可建设用地。项目建设场地的地形、地貌、地 质、水文、气象、海拔高度等,都符合建设条件要求:附近基础配套设施完善。 基地场址详见基地卫星图如下 庙头地块 图4-4基地卫星图 413项目用地落实情况 本项目土地使用权人为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许可证号为穗府国用(2008) 第D1200049号。产权清晰明确,无拆迁赔偿问题
11 枢纽。 基地在黄埔区的位置 黄埔临港经济区作为黄埔区、广州开发区打造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构建国际化 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创新发展平台之一,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地理中心,坐拥珠江东 10 公里 黄金岸线,是广州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和“一江两岸三带”的重要组团,亦是广州倾力打造的 第二 CBD 本工程项目用地位于广州市黄埔区广深公路南侧庙头村东侧,北临黄埔东路,西南侧毗 邻用地现状无建设;西面距南海神庙约 800m,距离庙头村约 150m;东侧毗邻苗和苑小区, 靠近南湾工业区。 规划总用地面积为 5238 ㎡,地块现有一个 200 ㎡的接入网机房,整体地势较高。该地 块东西沿街面宽约 65 米,南北长约 85 米,形状方整,交通便利,周围无易燃易爆等危险源, 符合综合通信机楼选址要求交通便利、配套设施完善的原则。符合城市总体的发展规划,是 合理的建设场址。 经过初步分析:基地属于广州市中心城区可建设用地。项目建设场地的地形、地貌、地 质、水文、气象、海拔高度等,都符合建设条件要求;附近基础配套设施完善。 基地场址详见基地卫星图如下: 图 4-4 基地卫星图 4.1.3 项目用地落实情况 本项目土地使用权人为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许可证号为穗府国用(2008) 第 D1200049 号。产权清晰明确,无拆迁赔偿问题
4.2项目场址条件 42.1交通设施条件 地块北临黄埔东路,距地铁13号线南海神庙站、夏园站距离皆为1.1公里。地铁五号 线延长线(2022年通车)开通后直达珠江新城、杨箕。地块北面临黄埔东路(双向八车道, 含两条BRT专用车道,道路红线宽60m);距离地铁南海神庙站约1.1公里,距离夏园站 约1.1公里,距离BRT南湾站约300m,交通便利。 42.2气候环境条件 地块位于广州市黄埔区,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地处热带北回归线以南,纬度较 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且受海洋气候调节,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气候温和湿润,温差 较小,条件优越。 地区年平均气温218℃,最低月(1月)平均气温13.3℃,最高月(7月)平均气温28.4℃ 绝对最高气温387℃,历年极端最低气温0℃。区内年平均降雨量为1680.5mm,最大年降 雨量25167mm,最小年降雨量为11585mm。降雨集中在49月,以5、6月份降雨量最多 降雨量最少为12月份。全年主导风向为北风,多出现在9月至次年3月,年平均风速20m/s 最高风速达35m/s,极大风速为354m/s,静风频率33%。年平均日照时长18952小时,7 月份为日照最长月,4月份为日照最短月。全年日照率为429%,年总辐射量(Q)43902MJ m2。年平均气压为101.24千帕,年平均相对湿度77%,年平均蒸发量1575.5mm 42.3周边建设情况 基地北临黄埔东路,西南侧毗邻用地现状无建设:西面距南海神庙约800m,距离庙头村约 150m;东侧毗邻苗和苑小区,靠近南湾工业区。基地周边有较多汽修汽配商业和停车场 424地势地质分析 由于本区域缺少详细的水文观测资料,故本节只分析场地的地势地质情况 1、地势分析 基地场地起伏较小,地势平坦,整个基地周边已建有围墙。 2、工程地质 拟建项目尚未进行岩土工程勘查 3、不良地质条件 根据临近地块调査揭示,场地周边无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不良地质现象。 场地内无土洞、地下人工洞室等隐蔽设施。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良好
12 4.2 项目场址条件 4.2.1 交通设施条件 地块北临黄埔东路,距地铁 13 号线南海神庙站、夏园站距离皆为 1.1 公里。地铁五号 线延长线(2022 年通车)开通后直达珠江新城、杨箕。地块北面临黄埔东路(双向八车道, 含两条 BRT 专用车道,道路红线宽 60m);距离地铁南海神庙站约 1.1 公里,距离夏园站 约 1.1 公里,距离 BRT 南湾站约 300m,交通便利。 4.2.2 气候环境条件 地块位于广州市黄埔区,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地处热带北回归线以南,纬度较 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且受海洋气候调节,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气候温和湿润,温差 较小,条件优越。 地区年平均气温 21.8℃,最低月(1 月)平均气温 13.3℃,最高月(7 月)平均气温 28.4℃; 绝对最高气温 38.7℃,历年极端最低气温 0℃。区内年平均降雨量为 1680.5mm,最大年降 雨量 2516.7mm,最小年降雨量为 1158.5mm。降雨集中在 4-9 月,以 5、6 月份降雨量最多, 降雨量最少为 12 月份。全年主导风向为北风,多出现在 9 月至次年 3 月,年平均风速 2.0m/s。 最高风速达 35m/s,极大风速为 35.4m/s,静风频率 33%。年平均日照时长 1895.2 小时,7 月份为日照最长月,4 月份为日照最短月。全年日照率为 42.9%,年总辐射量(Q)4390.2MJ/ m²。年平均气压为 101.24 千帕,年平均相对湿度 77%,年平均蒸发量 1575.5mm。 4.2.3 周边建设情况 基地北临黄埔东路,西南侧毗邻用地现状无建设;西面距南海神庙约 800m,距离庙头村约 150m;东侧毗邻苗和苑小区,靠近南湾工业区。基地周边有较多汽修汽配商业和停车场。 4.2.4 地势地质分析 由于本区域缺少详细的水文观测资料,故本节只分析场地的地势地质情况。 1、地势分析 基地场地起伏较小,地势平坦,整个基地周边已建有围墙。 2、工程地质 拟建项目尚未进行岩土工程勘查。 3、不良地质条件 根据临近地块调查揭示,场地周边无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不良地质现象。 场地内无土洞、地下人工洞室等隐蔽设施。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良好
43结论及建议 综合上述分析,拟建地块位于广州市黄埔区中心城区,周边为开发成熟地块,对外交通 方便,地质条件良好,水、电、道路等市政配套设施齐备,周围无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影 响,经综合评定,该地块符合综合通信机楼建设。 第五章总体规划方案 51项目概况 511建设原则 (一)与城市环境及地域环境协调的原则 拟建的工程充分利用地块位于广州“东扩”重点发展区域及紧邻住宅区的有利条件,协 调好城市空间环境。 (二)经济实用、美观大方的原则 经济实用地建设本工程,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力求经济实用,美观大方,以降低运 营成本、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 (三)功能齐全、安全可靠的原则 力求满足生产的前提下,尽量做到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设施齐备、安全可靠,协调生 产及管理工作需要。 (四)技术先进的原则 力求本项目在信息管理、设备运行环境、消防安全技术、建筑设备设施等方面,既要经 济合理,又要尽量在经济适用的原则下在设计上留有发展的余地 5.1.2工程规模 本项目用地面积为5238m3,在保证建筑密度不大于20%容积率不大于15的情况下 规划建设一栋8层综合通信机楼和一栋6层生产配套用房,总建筑面积约9500m(其中地 下室建筑面积为2000m2),及相应的室外工程等 513设计内容 本项目综合通信机楼按照《数据中心设计规范》(GB50174-2017)A级机房标准建设, 涉及到的相关专业主要包括:建筑、结构、电气、智能弱电、空调、给排水、消防等
13 4.3 结论及建议 综合上述分析,拟建地块位于广州市黄埔区中心城区,周边为开发成熟地块,对外交通 方便,地质条件良好,水、电、道路等市政配套设施齐备,周围无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影 响,经综合评定,该地块符合综合通信机楼建设。 第五章总体规划方案 5.1 项目概况 5.1.1 建设原则 (一)与城市环境及地域环境协调的原则 拟建的工程充分利用地块位于广州“东扩”重点发展区域及紧邻住宅区的有利条件,协 调好城市空间环境。 (二)经济实用、美观大方的原则 经济实用地建设本工程,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力求经济实用,美观大方,以降低运 营成本、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 (三)功能齐全、安全可靠的原则 力求满足生产的前提下,尽量做到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设施齐备、安全可靠,协调生 产及管理工作需要。 (四)技术先进的原则 力求本项目在信息管理、设备运行环境、消防安全技术、建筑设备设施等方面,既要经 济合理,又要尽量在经济适用的原则下在设计上留有发展的余地。 5.1.2 工程规模 本项目用地面积为 5238 ㎡,在保证建筑密度不大于 20%、容积率不大于 1.5 的情况下, 规划建设一栋 8 层综合通信机楼和一栋 6 层生产配套用房,总建筑面积约 9500 ㎡(其中地 下室建筑面积为 2000 ㎡),及相应的室外工程等。 5.1.3 设计内容 本项目综合通信机楼按照《数据中心设计规范》 (GB50174-2017)A 级机房标准建设, 涉及到的相关专业主要包括:建筑、结构、电气、智能弱电、空调、给排水、消防等
52总体规划方案 521设计依据及基础资料 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使用需求 建设单位提供的国有土地使用证用地红线图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相关技术标准、建设要求等;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数据中心设计规范》(GB501742017 《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50352-2019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规范》广东省实施细则DBJ5-51-2007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2014 《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 《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2015: 相关法律、法规、规范。 地块审批落实情况:本项目地块为建设方自主用地,无拆迁赔偿问题。暂无规划设计条 件,暂定以本规划方案去申请规划设计条件。 522规划思路 5221总体规划思路 本工程因地制宜,根据地形、地质、日照、间距、通风、防火、节能、卫生、交通、环 保等要求布置建筑物、构筑物,使其满足使用功能,城市规划、消防、卫生防疫等要求,技 术经济合理。本项目设计必须满足当前各项需求,又面向未来快速增长的发展需求,必须是 高质量、高安全可靠、灵活、开放,确保科学、合理、经济、适用,而且还需具有一定的前 瞻性和可扩展性 5222空间规模预测 根据业务需求和办公运营需求,黄埔鱼珠庙头通信机楼需生产配套及客户驻点人员约 30人,规划一栋6600m°的通信机楼及一栋900m的生产配套用房
14 5.2 总体规划方案 5.2.1 设计依据及基础资料 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使用需求; 建设单位提供的国有土地使用证用地红线图;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相关技术标准、建设要求等;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数据中心设计规范》 (GB50174-2017); 《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GB 50352-2019;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规范》广东省实施细则 DBJ15-51-2007;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 50067-2014; 《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 《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2015; 相关法律、法规、规范。 地块审批落实情况:本项目地块为建设方自主用地,无拆迁赔偿问题。暂无规划设计条 件,暂定以本规划方案去申请规划设计条件。 5.2.2 规划思路 5.2.2.1 总体规划思路 本工程因地制宜,根据地形、地质、日照、间距、通风、防火、节能、卫生、交通、环 保等要求布置建筑物、构筑物,使其满足使用功能,城市规划、消防、卫生防疫等要求,技 术经济合理。本项目设计必须满足当前各项需求,又面向未来快速增长的发展需求,必须是 高质量、高安全可靠、灵活、开放,确保科学、合理、经济、适用,而且还需具有一定的前 瞻性和可扩展性。 5.2.2.2 空间规模预测 根据业务需求和办公运营需求,黄埔鱼珠庙头通信机楼需生产配套及客户驻点人员约 30 人,规划一栋 6600 ㎡的通信机楼及一栋 900 ㎡的生产配套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