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政治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精品教案新人教版必修 重点概念罗列 意识的含义 2.意识的作用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4.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方法论意义的哲学依据 5.如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三、重点难点分析 (一)意识的本质 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现象既不是人的头脑主观自生的,也不是从来就有的,自然界先于意识而存在,意 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随着运动的发展,大脑越来越发达,大脑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生物的反映由应激性到 动物的感觉心理的发展,为人类意识的产生准备了条件。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意识是自然 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动物的大脑和单纯的动物心理并不会自发地产生意识。意识是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意识是社会劳动、语言和人脑的必然产物,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又说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劳动是使猿变成人的决定 性因素,也是人的意识产生的决定性因素。 人的劳动同动物活动的根本区别在于制造和使用工具。而在制造和使用工具改造外部世 界的劳动中,不仅要求人们认识事物的表面现象,还要有抽象思维这种人类意识的反映形式 来深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在劳动过程中,由于交流的需要而产生了语言。语言的产生推动了人类意识的发展 在劳动和语言的推动下,使猿脑变成了人脑,并随着社会劳动的进步而日趋完善,这为 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2019-2020 年高中政治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 4 二、重点概念罗列 1.意识的含义 2.意识的作用 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4.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方法论意义的哲学依据 5.如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三 、重点难点分析 (一)意识的本质 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 意识现象既不是人的头脑主观自生的,也不是从来就有的,自然界先于意识而存在,意 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 随着运动的发展,大脑越来越发达,大脑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生物的反映由应激性到 动物的感觉心理的发展,为人类意识的产生准备了条件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意识是自然 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 (2)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 动物的大脑和单纯的动物心理并不会自发地产生意识 。意识是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 意识是社会劳动 、语言和人脑的必然产物,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又说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 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劳动是使猿变成人的决定 性因素,也是人的意识产生的决定性因素 。 人的劳动同动物活动的根本区别在于制造和使用工具 。而在制造和使用工具改造外部世 界的劳动中,不仅要求人们认识事物的表面现象,还要有抽象思维这种人类意识的反映形式 来深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 在劳动过程中,由于交流的需要而产生了语言 。语言的产生推动了人类意识的发展 。 在劳动和语言的推动下,使猿脑变成了人脑,并随着社会劳动的进步而日趋完善,这为 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由此可见,人类的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所以, 马克思说:“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 反之,如果脱离社会实践,不参加任何社会活动,就不会形成人的意识。” 2.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1)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只是人脑的特有机能,动物的脑不会产生意识 (2)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 第一,人脑比动物脑具有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人脑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 基础。 第二,人脑对外界刺激的条件反射不仅包括第一信号系统,而且可以在语言刺激下产生 人所特有的第二信号系统 (3)有了人脑,不一定就会产生意识。 人脑只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基础,要产生意识,除了要有人脑,还必须要在社会实践中, 通过实践使客观存在作用于人脑。 (二)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在实施行动之前要预先制定 蓝图、目标、行动方式和行动步骤等。这与动物纯粹无目的的本能的活动是有着本质的区 别的。 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并不是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只有 当人们的实践活动需要时,人们才会去主动地反映它。 3.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意识既包括感觉,也包括思维,而且更重要的是思维。人的意识,既可以感知外部世界, 即反映客观事物外在的具体形象,更可以通过客观事物的表面现象,抽象出其本质性的东西, 把握其规律 4.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人们可以根据对事 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预见到在哪些情况和条件下,应该出现哪些现象,人类就可以预先提 出计划和方案,采取措施,防范不良情况,利用有利情况,造福自身,这些都体现了认识活 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方法论意义—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指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 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 行动的依据
由此可见,人类的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所以, 马克思说:“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还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 。 反之,如果脱离社会实践,不参加任何社会活动,就不会形成人的意识 。” 2.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1)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只是人脑的特有机能,动物的脑不会产生意识 。 (2)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 。 第一,人脑比动物脑具有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人脑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 基础 。 第二,人脑对外界刺激的条件反射不仅包括第一信号系统,而且可以在语言刺激下产生 人所特有的第二信号系统 。 (3)有了人脑,不一定就会产生意识。 人脑只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基础,要产生意识,除了要有人脑,还必须要在社会实践中, 通过实践使客观存在作用于人脑。 (二)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 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 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在实施行动之前要预先制定 蓝图、目标 、行动方式和行动步骤等 。这与动物纯粹无目的的本能的活动是有着本质的区 别的 。 2.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 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 、有选择的,并不是客观世界有什么就反映什么,只有 当人们的实践活动需要时,人们才会去主动地反映它 。 3.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 意识既包括感觉,也包括思维,而且更重要的是思维 。人的意识,既可以感知外部世界, 即反映客观事物外在的具体形象,更可以通过客观事物的表面现象,抽象出其本质性的东西, 把握其规律 。 4.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 。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 、本质的 、必然的 、稳定的联系 。人们可以根据对事 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预见到在哪些情况和条件下,应该出现哪些现象,人类就可以预先提 出计划和方案,采取措施,防范不良情况,利用有利情况,造福自身 ,这些都体现了认识活 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 (三)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方法论意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就是指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 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 行动的依据
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 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 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3.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4.反对错误观点: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 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四、结构图 本课板书设计: 起源:物质的产物 的 生理基础:人脑 特有的机能 物质决定意识 把质 握思维的奥妙 内容:客观存在 含义 在人脑中的反映 人能够能动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要挥主观能动性 的认识世界 要尊重客观 意识对物质具 规律 有能动作用 人能够能动 的改造世界 五、易错易混知识分析 1、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1)意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存在,意识在本质上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意识的形式是 主观的,而内容则是客观的。 (2)无论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正确的意识是指人脑如实地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而错误意识则是歪曲地反映了
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 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这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 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 、方针 、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 3.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 4.反对错误观点: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 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 ,无所作为的思想 。 四、结构图 本课板书设计: 五、易错易混知识分析 1、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1)意识的内容来自于客观存在,意识在本质上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意识的形式是 主观的,而内容则是客观的 。 (2)无论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 正确的意识是指人脑如实地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而错误意识则是歪曲地反映了
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二者的区别不在于是否对客观事物做出了反映,而在于对客观事物做 出了不同性质的反映 (3)意识的形成离不开社会实践。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而人只有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客观存在通过人 实践活动作用于人脑,人脑才会形成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这才有了意识 4)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世界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意识不过是客观事物在人 脑中的反映,物质决定意识。 2、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1)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是指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 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就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2)意识能动作用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意识可以根据客观实际在观念中构建客观上尚未 出现的事物,并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进行实践活动,使意识反作用于现有的客观事物,从而 引起客观事物的某种变化,制造出新的事物,促进人们改造世界活动的发展,为人类造福 但是那些错误的思想和意识则会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入歧途 (3)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 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们的活动引入歧途,阻碍客 观事物的发展。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 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六、例题解析 1.关于意识的正确说法是() A.意识是人脑的生理基础,是人脑的特有功能 B.人脑会思考,有了人脑就会有意识 C.感觉是事物作用于人脑形成的,思维的内容则是人脑的产物 D.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答案:D 解析:本题仍是在考查意识的含义,但却是从起源、生理基础、内容三个方面分别设 置选项。意识的生理基础是人脑,A项表述正好相反,故不选。要形成意识,除了要有人脑, 还要通过社会实践使客观存在作用于人脑,B项表述忽视了实践和客观事物这两个要件,故不 选。意识包括感觉和思维两种形式,感觉是对事物表面现象的反映,思维则是对本质和规律 的反映,二者都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故c项表述错误。只有D项准确揭示了意识的 本质,应入选D 2.“自然是一本不隐藏自己的大书,只要我们读它,就可以认识它。”费尔巴哈的这 句话主要说明了
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 。二者的区别不在于是否对客观事物做出了反映,而在于对客观事物做 出了不同性质的反映 。 (3)意识的形成离不开社会实践 。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而人只有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客观存在通过人的 实践活动作用于人脑,人脑才会形成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这才有了意识 。 (4)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 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世界先于人的意识而存在,意识不过是客观事物在人 脑中的反映,物质决定意识 。 2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1)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是指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 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就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 。 (2)意识能动作用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意识可以根据客观实际在观念中构建客观上尚未 出现的事物,并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进行实践活动,使意识反作用于现有的客观事物,从而 引起客观事物的某种变化,制造出新的事物,促进人们改造世界活动的发展,为人类造福 。 但是那些错误的思想和意识则会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入歧途 。 (3)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 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 事物的发展 。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们的活动引入歧途,阻碍客 观事物的发展 。因此 ,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 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 六 、例题解析 1.关于意识的正确说法是( ) A.意识是人脑的生理基础,是人脑的特有功能 B.人脑会思考,有了人脑就会有意识 C.感觉是事物作用于人脑形成的,思维的内容则是人脑的产物 D.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答案:D 解析:本题仍是在考查意识的含义,但却是从起源 、生理基础 、内容三个方面分别设 置选项 。意识的生理基础是人脑,A 项表述正好相反,故不选 。要形成意识,除了要有人脑, 还要通过社会实践使客观存在作用于人脑,B 项表述忽视了实践和客观事物这两个要件,故不 选 。意识包括感觉和思维两种形式,感觉是对事物表面现象的反映,思维则是对本质和规律 的反映,二者都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故 c 项表述错误 。只有 D 项准确揭示了意识的 本质,应入选 D。 2.“自然是一本不隐藏自己的大书,只要我们读它,就可以认识它 。”费尔巴哈的这 句话主要说明了 ( )
A.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B.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C.意识能够反映客观事物 D.意识不能脱离客观事物而存在 答案:C 解析:对A项本身应作具体分析。就整个人类来说,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但是就 具体的人来说,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个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至于认识能力有限与否 题干并未涉及,故A项不能入选。如果将B项中的“反作用”改为“能动作用”,则B项可 以入选,而“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并不等同于“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故B项不 选。D项本身正确,但题干并未说明此意,故也不选。题干中费尔巴哈的观点只是说明了客 观物质世界的可知性,即客观物质世界能够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因此C项正确。 七、拓展类材料 、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每一时期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的,但人们对客 观事物的正确认识又总是在不断地深化、扩展、推移的。随着人们实践的发展和认识能力的 提高,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科学知识正在迅速增加。人类应当为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而自豪,思维着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 2、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不过是客观事物 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它不仅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而且能够能动地 改造世界。 3、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 意识的能动作用有两个方面的表现:一是意识能够正确地认识世界,二是人能够能动地 改造世界。前者是指意识通过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特别是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 律,对实践起指导作用。后者则是指意识只有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才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不 能把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理解为它能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 (一)物质决定意识 1、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从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物质器官)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3、从意识产生的现实原因和动力看,需要社会实践,即有了健康人脑不一定会有意识。 4、从意识的本质和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1)正确的意识和错误的意识都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2)具体感觉和抽象思维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3)人们对现状的认识,对过去的思考,对未来的预测,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综上四个方面,可以得出物质决定意识,也可以说意识依赖于物质、意识来源于物质 意识是物质的反映、世界的本质是物质,意识是物质的派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第 性,意识第二性,这些说法都是一致的,只是表达有所不同罢了,其实,唯物主义主义与 唯心主义的划分,也是上述几种表达方式,在本课结束后我们再来说唯物和唯心的问题 既然物质决定意识,那么从方法论角度来说就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二)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A.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B.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C.意识能够反映客观事物 D.意识不能脱离客观事物而存在 答案:C 解析:对 A 项本身应作具体分析 。就整个人类来说,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但是就 具体的人来说,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个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 。至于认识能力有限与否, 题干并未涉及,故 A 项不能入选 。如果将 B 项中的“反作用”改为“能动作用”,则 B 项可 以入选,而“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并不等同于“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故 B 项不 选 。D 项本身正确,但题干并未说明此意,故也不选 。题干中费尔巴哈的观点只是说明了客 观物质世界的可知性,即客观物质世界能够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因此 C 项正确。 七 、拓展类材料 1 、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 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每一时期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的,但人们对客 观事物的正确认识又总是在不断地深化、扩展、推移的 。随着人们实践的发展和认识能力的 提高,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科学知识正在迅速增加 。人类应当为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而自豪,思维着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 。 2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上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不过是客观事物 在人脑中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它不仅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而且能够能动地 改造世界 。 3 、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 。 意识的能动作用有两个方面的表现:一是意识能够正确地认识世界,二是人能够能动地 改造世界 。前者是指意识通过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特别是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 律,对实践起指导作用 。后者则是指意识只有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才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不 能把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理解为它能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 。 (一)物质决定意识 1、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从意识产生的生理基础(物质器官)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3、从意识产生的现实原因和动力看,需要社会实践,即有了健康人脑不一定会有意识。 4、从意识的本质和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1)正确的意识和错误的意识都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2)具体感觉和抽象思维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3)人们对现状的认识,对过去的思考,对未来的预测,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综上四个方面,可以得出物质决定意识,也可以说意识依赖于物质、意识来源于物质、 意识是物质的反映、世界的本质是物质,意识是物质的派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第 一性,意识第二性,这些说法都是一致的,只是表达有所不同罢了,其实,唯物主义主义与 唯心主义的划分,也是上述几种表达方式,在本课结束后我们再来说唯物和唯心的问题。 既然物质决定意识,那么从方法论角度来说就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二)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