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 小组名 姓名 小组评价 师评价 学习目标 1.感受求积的近似数的必要性。 2.我要掌握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 3.我要学会按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计算结果的近似数 学习重点: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学习难点:根据题目要求与实际需要,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提高思维 的灵活性。 知识储备 四舍五入法:是一种求近似值的方法,它的原则是如果被舍去部分的首位数字小于5时, 就舍去这些数字;如果被舍去部分的首位数字大于或等于5时,就要在保留部分的末尾数字 上加上1。 例如:520000005亿 180000002亿 前提测评 用“四舍五人法”求出每个小数的近似数 保留整数 保留一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 2.095 1.8642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问题1.计算下面各题 1.87×2.5= 0.85×3.02= 问题2.将上面的积用“四舍五入”法保留指定的小数位数,并在小组里讲解保留方法。 1.87×2.5≈ 0.85×3.02≈ (一位小数) (两位小数) 问题3.人的嗅觉细胞约有0.049亿个,狗的嗅觉细胞个数是人的45倍,狗约有多少个嗅 觉细胞? (1).我会用横线标出题中的已知条件;用波浪线标出题中的问题。 (2).列式计算(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问题4.求积的近似数,先算出(),然后看需要保留数位的下一位数, 再按照( )法求出结果,结果要用( )符号表示。 达标测评 1.1.61×1.5的积有()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小组名 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小组评价______________ 教师评价__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感受求积的近似数的必要性。 2.我要掌握用“四舍五入法”取积的近似数 3.我要学会按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计算结果的近似数 学习重点: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学习难点:根据题目要求与实际需要,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提高思维 的灵活性。 知识储备 四舍五入法:是一种求近似值的方法,它的原则是如果被舍去部分的首位数字小于 5 时, 就舍去这些数字;如果被舍去部分的首位数字大于或等于 5 时,就要在保留部分的末尾数字 上加上 1。 例如:520000000≈5 亿 180000000≈2 亿 一.前提测评 用“四舍五人法”求出每个小数的近似数。 保留整数 保留一位小数 保留两位小数 2.095 4.307 1.8642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问题 1.计算下面各题 1.87×2.5= 0.85×3.02= 问题 2.将上面的积用 “四舍五入”法保留指定的小数位数,并在小组里讲解保留方法。 1.87×2.5 ≈ 0.85×3.02 ≈ (一位小数) ( 两位小数) 问题 3.人的嗅觉细胞约有 0.049 亿个,狗的嗅觉细胞个数是人的 45 倍,狗约有多少个嗅 觉细胞? (1).我会用横线标出题中的已知条件;用波浪线标出题中的问题。 (2).列式计算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问题 4.求积的近似数,先算出( ),然后看需要保留数位的下一位数, 再按照( )法求出结果,结果要用( )符号表示。 三.达标测评 1.1.61×1.5 的积有( )位小数,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
0059×1.7的积有()小数。保留三位小数约是() 2.列竖式计算。 4.17×0.12(精确到十分位) 3.8×0.48(保留两位小数) 3.《故事会》(月刊)每本5.80元,小华打算订半年的,要花多少钱?(得数保留整数) 4.王老师为参加文艺演的16名小演员定做服装,已知每套服装用布1.65m,做这些服装至少 需要多少米布料? ★5.两个因数的积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值是3.23。三位小数准确值最小是(),最大是 四.整理学案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 小组名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学习目标: 1.通过探究推出整数乘法运用定律对小数乘法同样适用,体会类比的思想方法在数学中的应 用 2.能灵活的运用乘法整数的乘法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3.在探究活动中培养推理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学习重点:乘法运算定律中数(包括整数和小数)的适用范围 学习难点: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的简便运算。 前提测评 问题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8×125 25×64×4 103×15 57×63+57×3
0059×1.7 的积有( )小数。保留三位小数约是( )。 2.列竖式计算。 4.17×0.12(精确到十分位) 3.8×0.48(保留两位小数) 3.《故事会》(月刊)每本 5.80 元,小华打算订半年的,要花多少钱?(得数保留整数)。 4.王老师为参加文艺演的 16 名小演员定做服装,已知每套服装用布 1.65m,做这些服装至少 需要多少米布料?2·1·c·n·j·y ★5.两个因数的积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值是 3.23。三位小数准确值最小是( ),最大是 ( )。 四.整理学案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小组名 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小组评价______________ 教师评价__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通过探究推出整数乘法运用定律对小数乘法同样适用,体会类比的思想方法在数学中的应 用。 2.能灵活的运用乘法整数的乘法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3.在探究活动中培养推理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学习重点:乘法运算定律中数(包括整数和小数)的适用范围。 学习难点: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的简便运算。 一.前提测评: 问题 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8×125 25×64×4 103×15 57×63+57×37
问题2:说说在整数乘法中我们已学过哪些运算定律?并用字母表示出来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问题3:0.7×1.2(1.2×0.7 (0.8×0.5)×0.4 8×(0.5×0.4) (2.4+3.6)×0.5○2.4×0.5+3.6×0.5 (1)计算并比较上面三组算式的结果。 (2)观察每组算式,口头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归纳:上面三组算式说明整数乘法的( 和( ),对于小数乘法也 问题4:怎么算比较简便呢?试着算一算? 0.25×4.78×40.65×20235.62+35.62×99 三.达标检测: 填 4.2×1.69=口×口2.5×0.77×0.4=(口×口)×口 6.1×3.6+3.9×3.6=(口+口)×囗 2.简算。 15×0.4×25 27×3.7+3.7×73 3.5×103 8.4×101.3-8.4×1.3 3.学校买来125包练习本,每包55本,每本0.8元,买这些练习本一共需要多少钱? 4.食堂买来白菜和萝卜各28千克,白菜每千克0.84元,萝卜每千克1.16元。买白菜和萝卜 一共花了多少钱?
问题 2:说说在整数乘法中我们已学过哪些运算定律?并用字母表示出来。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问题 3: 0.7×1.2○1.2×0.7 (0.8×0.5)×0.4○0.8×(0.5×0.4) (2.4+3.6)×0.5○2.4×0.5+3.6×0.5 (1)计算并比较上面三组算式的结果。 (2)观察每组算式,口头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归纳:上面三组算式说明整数乘法的( )、( ) 和( ),对于小数乘法也( )。 问题 4:怎么算比较简便呢?试着算一算? 0.25×4.78×4 0.65×202 35.62+35.62×99 三.达标检测: 1.填空。 4.2×1.69=□×□ 2.5×0.77×0.4=(□×□)×□ 6.1×3.6+3.9×3.6=(□+□)×□ 2.简算。 15×0.4×25 27×3.7+3.7×73 3.5×103 8.4×101.3-8.4×1.3 3.学校买来 125 包练习本,每包 55 本,每本 0.8 元,买这些练习本一共需要多少钱? 4.食堂买来白菜和萝卜各 28 千克,白菜每千克 0.84 元,萝卜每千克 1.16 元。买白菜和萝卜 一共花了多少钱?
四.整理学案 解决问题(一) 班级 小组名 姓 小组评价教师评价_ 学习目标 1.经历运用不同的来解决超市购物的过程,体会用估算解决购物问题的简便 性 2.在解决有关小数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小数乘法的应用价值。 学习重难点:会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掌握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 前提测评: 妈妈到超市购买了3盒牛奶,每盒2.8元,4千克苹果,每千克7.8元,妈妈一共要付 多少钱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阅读教材第15页例8. 1.说说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单价数量总价 大米 肉 26.50.8 鸡蛋 2.理解题意,明确解题思路 妈妈买了2袋大米和一块肉,还想买一盒鸡蛋。想要知道钱数够不够,只要把买到的所 有商品的价格加在一起,与100元进行比较就能知道结果,这样的题一般采用估算的方法比 较简便。 3.列式解题 (1)解决问题一:剩下的钱还购买一盒10元的鸡蛋吗? 用“上舍入”取单价的整数值,然后估算出总价
四.整理学案 解决问题(一)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小组名 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小组评价______________ 教师评价__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经历运用不同的来解决超市购物的过程,体会用估算解决购物问题的简便 性。 2.在解决有关小数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小数乘法的应用价值。 学习重难点:会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掌握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 一.前提测评: 妈妈到 超市购买了 3 盒牛奶,每盒 2.8 元,4 千克苹果,每千克 7.8 元,妈妈一共要付 多少钱?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阅读教材第 15 页例 8. 1.说说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单价 数量 总价 大米 30.6 2 肉 26.5 0.8 鸡蛋 10 1 20 1 2.理解题意 ,明确解题思路。 妈妈买了 2 袋大米和一块肉,还想买一盒鸡蛋。想要知道钱数够不够,只要把买到的所 有商品的价格加在一起,与 100 元进行比较就能知道结果,这样的题一般采用估算的方法比 较简便。 3.列式解题 (1)解决问题一:剩下的钱还购买一盒 10 元的鸡蛋吗? 用“上舍入”取单价的整数值,然后估算出总价
大米每袋30.6元,不超过()元,2袋大米不超过 肉每千克26.5元,0.8千克不超过( 盒10元的鸡蛋总价不超过()元+()元+10元= )元,也就是说 100元()(够、不够)。 (2)解决问题二:剩下的钱还购买一盒20元的鸡蛋吗? 用“下舍入”的思想取整数值,然后估算出总价。 大米每袋30.6元,超过( )元,2袋超过( 肉每千克26.5元,超过( )元,0.8千克超过( 总价超过()元+()元+20元=()元,也就是说: 100元()(够、不够)。 4.用计算器验证估算结果的正误 5.比较两种方法的不同 用“上舍入”的方法求得的和一定大于实际数,用“下舍入”的方法求得的和一定小 于实际数 三.达标检测 1.王老师从家骑车到学校要用0.25小时,家离学校有多远?如果他改为步行,每小时走5 千米,用0.8小时够吗? 2.学校食堂准备购买下面这些水果,38.2元一箱的苹果,9.6元一箱的梨子,22.8元一箱 的香蕉,100元够吗? 四.整理学案 解决问题(二) 班级 小组名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学习目标 1.学会解决乘加,乘减实际问题的方法,掌握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并能准确的进行讠 算
大米每袋 30.6 元,不超过( )元,2 袋大米不超过( )元; 肉每千克 26.5 元,0.8 千克 不超过( )元; 一盒 10 元的鸡蛋总价不超过( )元+( )元+10 元=( )元,也就是说 100 元( )(够、不够)。 (2)解决问题二:剩下的钱还购买一盒 20 元的鸡蛋吗? 用“下舍入”的思想取整数值,然后估算出总价。 大米每袋 30.6 元,超过( )元,2 袋超过( )元; 肉每千克 26.5 元,超过( )元,0.8 千克超过( )元; 总价超过( )元+( )元+20 元=( )元 ,也就是说: 100 元( )(够、不够)。 4.用计算器验证估算结果的正误。 5.比较两种方法的不同: 用“上舍入”的方法求得的和一定大于实际数,用“下舍入”的方法求得的和一定小 于实际数。 三.达标检测 1.王老师从家骑车到学校要用 0.25 小时,家离学校有多远?如果他改为步行,每小时走 5 千米,用 0.8 小时够吗? 2.学校食堂准备购买下面这些水果,38.2 元一箱的苹果,9.6 元一箱的梨子,22.8 元一箱 的香蕉,100 元够吗? 四.整理学案 解决问题(二)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小组名 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小组评价______________ 教师评价______________ 学习目标: 1.学会解决 乘加,乘减实际问题的方法,掌握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并能准确的进行计 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