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课标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人教课标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 具体内容 重点知识 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小数乘整数,先按整数乘法的 小数乘整数计算方法计算,再看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 出几位点上小数点。积的小数末尾有0的把0去掉。 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把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进行 计算;看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面起数出几位点 小数乘小数 上小数点,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需要添0补位;末尾有 的要把0去掉 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 积的近似数首先明确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再看保留的小数位数下一位的 数字,若大于或等于5向前一位进一,若小于5舍去。 小数连乘的运算顺序: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运算 连乘、乘加 2.乘加、乘减运算顺序:无括号的,先算乘法,再算加 乘减 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整数乘法运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应用乘法运 算定律推广 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到小数 第二单元《小数除法》 具体内容 重点知识
(人教课标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 1 - (人教课标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 《小数乘法》 具体内容 重 点 知 识 小数乘整数 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小数乘整数,先按整数乘法的 计算方法计算,再看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 出几位点上小数点。积的小数末尾有0的把0去掉。 小数乘小数 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把小数乘法转化为整数乘法进行 计算;看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面起数出几位点 上小数点,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需要添0补位;末尾有0 的要把0去掉。 积的近似数 求积的近似数的方法: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数。 首先明确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再看保留的小数位数下一位的 数字,若大于或等于5向前一位进一,若小于5舍去。 连乘、乘加 乘减 1.小数连乘的运算顺序: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运算。 2.乘加、乘减运算顺序:无括号的,先算乘法,再算加 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整数乘法运 算定律推广 到小数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应用乘法运 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第二单元 《小数除法》 具体内容 重 点 知 识
教课标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1.小数除以整数,按照整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计算,商的小 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有余数时可在余数后补0继 小数除法计续除 算法则2.一个数除以小数,先去掉除数的小数点,看原来除数有 几位小数,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然后按照除数 是整数的计算法则计算。 计算商时,要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算出一位,然后按 商的近似数 “四舍五入”法截取商的近似数。 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 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 循环小数数。 2.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 3.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 用计算器探探索规律的步骤:1.用计算器计算。2.观察发现规律。 索规律 3.根据规律写商。 连除解决问题:用总量依次除以另外两个量 解决问题2.根据实际需要,有时要用“进一法”或“去尾法”截耿 商的近似数。 第三单元《观察物体》 具体内容 重点知识
(人教课标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 2 - 小数除法计 算法则 1.小数除以整数,按照整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计算,商的小 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有余数时可在余数后补0继 续除。 2.一个数除以小数,先去掉除数的小数点,看原来除数有 几位小数,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然后按照除数 是整数的计算法则计算。 商的近似数 计算商时,要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算出一位,然后按照 “四舍五入”法截取商的近似数。 循环小数 1.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从某一位起,一个数字 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 数。 2.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 3.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 用计算器探 索规律 探索规律的步骤:1.用计算器计算。2.观察发现规律。 3.根据规律写商。 解决问题 1.连除解决问题:用总量依次除以另外两个量。 2.根据实际需要,有时要用“进一法”或“去尾法”截取 商的近似数。 第三单元 《观察物体》 具体内容 重 点 知 识
教课标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站在任一位置都不能同时看到长方体所有的面,最多只 盾看到它的三个面。 观察物体(一) 3.辨认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时,可以假设 自己是观察者,站在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是什么形状,从而 判断给出的图形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 1.从同一角度观察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可 观察物体(二)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2.观察两个简单立体图形,要注意两个图形的位置关系。 第四单元《四简易方程》 具体内容 重点知识 用字母表示数。 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 也可以省略不写。数和字母相乘时,省略乘号后,一律将 数写在字母前面 用字母表示 2.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数 加法交换律是a+υ+a;加法结合律 a+b)+c=a+( b+c) 乘法交换律是aba;乘法结合律是(ab)c=a〔bc) 乘法分配律是(a+b)c=a+boo
(人教课标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 3 - 观察物体(一) 1.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站在任一位置都不能同时看到长方体所有的面,最多只能 看到它的三个面。 3.辨认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时,可以假设 自己是观察者,站在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是什么形状,从而 判断给出的图形是从哪个方向看到的。 观察物体(二) 1.从同一角度观察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可 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2.观察两个简单立体图形,要注意两个图形的位置关系。 第四单元 《四简易方程》 具体内容 重 点 知 识 用字母表示 数 1.用字母表示数。 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 也可以省略不写。数和字母相乘时,省略乘号后,一律将 数写在字母前面。 2.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加 法 交 换 律 是 a+b=b+a ; 加 法 结 合 律 是 (a+b)+c=a+(b+c); 乘法交换律是 ab=ba; 乘法结合律是 (ab)c=a(bc); 乘法分配律是 (a+b)c=ac+bc
教课标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3.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及计算公式。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指定的数量,再把字母的取值 代入式子中求值,只要在答旬中写出得数即可。 方程与等式的区别。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方程一定是等式,而等式不 定是方程 方程的意义 等式的性质。 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 数(0除外),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方程的解与解方程。 方程的解”是一个数,是使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 的值;“解方程”是指演算过程。 2.解形如x±a-b和ax-b的方程。 解方程依据等式性质来解此类方程。解方程时要注意写清步骤, 等号对齐。 3.验算。 把未知数的值代人原方程,看等号左边的值是否等于等 右边的值
(人教课标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 4 - 3.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及计算公式。 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指定的数量,再把字母的取值 代入式子中求值,只要在答旬中写出得数即可。 方程的意义 1.方程与等式的区别。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方程一定是等式,而等式不 一定是方程。 2.等式的性质。 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 数(0除外),左右两边仍然相等。 解方程 1.方程的解与解方程。 “方程的解”是一个数,是使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 的值;“解方程”是指演算过程。 2.解形如 ±a=b 和 a =b 的方程。 依据等式性质来解此类方程。解方程时要注意写清步骤, 等号对齐。 3.验算。 把未知数的值代人原方程,看等号左边的值是否等于等号 右边的值
教课标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1.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 (1)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用x表示; (2)分析、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 (3)解方程; (4)检验,写出答语 算术解法与方程解法的区别。 (1)列方程解决问题时,未知数用字母表示,参加列式;算 稍复杂的方程术解法中未知数不参加列式。 (2)列方程解决问题是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含有未知 数的等式,求未知数的过程由解方程来完成。算术解法是 据题中已知数和未知数问的关系,确定解答步骤,再列式计 算。 3.验算。 除了把未知数的值代人方程检验之外,还可以把求得的未知 数的值代入原题进行检验,这样验算更有效,也更简便。 第五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具体内容 重点知识 行四边形的 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X高用字母表示:s=ah 面积 F角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底X高÷2用字母表示:S=ah÷2
(人教课标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 - 5 - 稍复杂的方程 1.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步骤。 (1)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用 表示; (2)分析、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 (3)解方程; (4)检验,写出答语。 2.算术解法与方程解法的区别。 (1)列方程解决问题时,未知数用字母表示,参加列式;算 术解法中未知数不参加列式。 (2)列方程解决问题是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含有未知 数的等式,求未知数的过程由解方程来完成。算术解法是根 据题中已知数和未知数问的关系,确定解答步骤,再列式计 算。 3.验算。 除了把未知数的值代人方程检验之外,还可以把求得的未知 数的值代入原题进行检验,这样验算更有效,也更简便。 第五单元 《多边形的面积》 具体内容 重 点 知 识 平行四边形的 面积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用字母表示:S=ah 三角形的面积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用字母表示:S=a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