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4】定语后置的例子 l)广州的天气:the weather in Guangzhou(介词短语作后置定语) 2)世界上说得最多的语言:language spoken most frequently in the world(过去分词短语和介词短语 作后置定语) 3)需要做的T作:task to do(不定式作后置定语) 4)他曾就读的学校是所名校:The school in which he once studied is very famous.(从句作后置定语) 【例5】为了完成任务,他们正在加班加点地工作。 译文:They are working overtime to finish the work. 解析:汉话句子中放在前面的“为了完成任务属于目的,翻译成英文时得根据英文表达的习惯将目的 后置,所以译文的句子结构调整为hey are working.to.。 技巧2从动词入手理清句子主干,确定修饰成分 英汉两种语言句式结构不同,汉语语言重“意合“,句子形式比较松散:而英语语言重“形合“,句子结构比较 严谨。在汉译英中,人们往往受到汉语思维的影响,行文构句严重汉化。在了解英汉两种语言区别的前提下,婴 想保证译文的质量,关键在于正确确立汉语原文译成英文的主干。面英语句子的核心是谓语动词,确立了谓语 动词,就能确立主干。第二步确定修饰成分,如定语,状语,补语等。这样,译出来的句子才是真正地道的英文 句子。 【例6】一个好的厨师总是努力在谷物,肉类和蔬菜三者之间取得平衡。 eal,meat and vegetable 处理为谓语动词,“取得.“作日的状语。整句的主干为“厨师努力去取得”,译作.chef is trying to seek 【例7】这是一个需要再三考虑的重要决定。 译文:This is an important decision which is worth thinking twic 解析:从动词“是”人手,分析出该句的主干是“这是决定”。“常要再三考虑的和“重要都是定语。翻译 时,“重要"译为mportant,前置于“决定“前,而“需要再三考虑的"较长,故将其处理成后置定语,用定 语从句which is worth thinking twice来表达。 【例8】在这次表演中,所有的孩子都惑装打扮,轮流唱歌跳舞。 During the performance,all the children were dressed up,singing and dancing in tun 解析:从动词入手,确立原文的主干是“所有的孩子都盛装打扮”,“在这次表演中“,“轮流唱歌舞”是 修饰成分,作状语。“在这次表演中“译城介词短语,放在句子前面,而“轮流唱歌跳舞”译成现在分词短 语,放在句术,表示伴随。 技巧3确认词义内涵,巧妙处理难词 汉英两种语言在具休运用中,词义往往随着语言情境而变,同样的一个汉语词,翻译成英文时不是一成不 变的,选用什么词得根据不同的语境而变。如汉语中的“大“,英语中根据不同语境可表达为:大城市(cy),大 雨(heavy rain),大志向(great ambition),大人物(important person),大道理(general principle)。因此,翻译 时切忌将原文拆解成一个一个中文词组甚至汉字进行翻译。万一遇到不会表达的难词,可以通过以下方 式处理. .4
【例4】定语后置的例子: 1) 广州的天气:the weather in Guangzhou(介词短语作后置定语) 2) 世界上说得最多的语言language spoken most frequently in the mwW(过去分词短语和介词短语 作后置定语) 3) 需要做的工作:task to do(不定式作后置定语) 4) 他曾就读的学校是所名校:The school in which he once studied is very famous.(从句作后置定语) 【例5】为了完成任务,他们正在加班加点地工作. 译文:They are working overtime to finish the work. 解析:汉语句子中放在前面的“为了完成任务”属于目的,翻译成英文时得根据英文表达的习惯将目的 后置,所以译文的句子结构调整为they are working. to.o 「技巧2 ]从动词入手理清句子主干,确定修饰成分 英汉两种语言句式结构不同,汉语语言重“意合”.句子形式比较松散;而英语语言重“形合”,句子结构比较 严谨。在汉译英中,人们往往受到汉语思维的影响,行文构句严重汉化。在了解英汉两种语言区别的前提下,要 想保证译文的质量,关键在于正确确立汉语原文译成英文的主干。而英语句子的核心是谓语动词,确立了谓语 动词,就能确立主干。第二步再确定修饰成分,如定语、状语、补语等。这样,译出来的句子才是真正地道的英文 句子。 【例6] 一个好的厨师总是努力在谷物、肉类和蔬菜三者之间取食平衡。 译文:A good chef is always trying to seek balance among cereal, meat and vegetable. 解析:仔细分析发现,句中有两个动词,分别是“努力”和“取得”,而“取得”是“努力”的目的.故把“努力” 处理为谓语动词,“取得.”作目的状语。整句的主干为“厨师努力去取得”,译作. chef is trying to seek.。 【例7】这是一个需要再三考虑的重要决定。 译文:This is an important decision which is worth thinking twice. 解析:从动词“是”入手,分析出该句的主干是“这是决定”。“需要再三考虑的”和“重要”都是定语。翻译 时,“重要”译为important,前置于“决定”前,而“需要再三考虑的”较长,故将其处理成后置定语,用定 语从句 which is worth thinking twice 来表达。 【例8】在这次表演中,所有的孩子都盛装打扮,轮流唱歌跳舞。 译文:During the performance, all the children were dressed up, singing and dancing in turn. 解析:从动词入手,确立原文的主干是“所有的孩子都盛装打扮”,“在这次表演中”,“轮流唱歌跳舞”是 修饰成分,作状语。“在这次表演中”译成介词短语,放在句子前面,而“轮流唱歌跳舞”译成现在分词短 语,放在句末,表示伴随。 技巧3确认词义内涵,巧妙处理难词 汉英两种语言在具体运用中,词义往往随着语言情境而变,同样的一个汉语词,翻译成英文时不是一成不 变的,选用什么词得根据不同的语境而变。如汉语中的“大”,英语中根据不同语境可表达为:大城市(况g city),大 雨 heavy rain),大志向(gre& ambition),大人物(important person),大道理(general principle),因此,翻译 时切忌将原文拆解成一个一个中文词组甚至汉字进行翻译。万一遇到不会表达的难词,可以通过以下方 式处理: • 4 -
1.用上下义词替代。汉译英时,常用上义词来指代下义词,以避免重复。上义词是表示概括意义的词, 空们的词义句括下义同的词义如animal为上义词而dog horse等为下义词 2.活用近义词和同义词。在翻译之前,考生可从中文的角度出发,用近义词或同义词对一些中文的难 词进行意思的替换:另外在汉译英时也可从英文角度考虑,用 些英语难词的近义词或同义词。 3,用解释的方式。中文的习惯用语和四字成语是令大家头痛的难点,汉译英时,可分两步走:先用浅 显易懂的中文对其进行解释,然后再将其转化为英文 4.根据上下文中的某个表达翻译某些难译的词。四级考试所考查的段落翻译是就某个话题展开的 所以有时可以情用上下文一些相关的表达来译出一些难以直译的词。 【例9】他为人太过圆滑,所以没人喜欢他 译文:He that nobody likes him. 解析:“圆滑”一词稍有难度。如果从“圆滑”联想到中文中“圆滑"通常与“世故”一词并用,推断出“世 故”应该是“圆滑"的近义词,再进一步联想到英文中的sophisticated的中文意思为“老于世故的”,便 可确定可用sophisticated来译出“圆滑”这一难词。 【例10】瓷器,和丝绸一样,是享誉海外的中国特产 :Chinaware,like silk,is a specialty of China which is very famous overseas 解析:例中出现了“亨誉海外”这一四字词语。在翻译时,先不急着直接从汉语直接译成英语,而应该先 用浅显易懂的汉语解释一下,“享誉海外“即“在国外很出名”的意思,再将“在国外很出名"转换成英语 be very famous overseas,这样就会容易得多。 【例11】历史上,小说作为一种文学形式经常被忽视和否定。尽管如此,对社会发展来说小说起着不可摩灭的 作用 In history,novel,as a form of literature,was often ignored and denied.In spite of these.to the development of socicty.novel has an cffect which can not be ignored and 解析:例中“不可磨灭的"属于较难词汇。与其较尽脑汁地想这个词组应该用哪个英文表达与其对应 不如好好地看一下上下文。上文中已有“被忽视和否定“,由此可推出“不可磨灭的"应该可以理解为 “不可忽视和否定的”这样一来闲准使迎刃而解了 技巧4根据篇章逻辑及英语表达习惯,相应增词 由于汉英表达习惯不同,汉译英时如果完全逐词翻译会造成英文句子不符合英语语法要求,或者表达不地 道,或者晦涩难懂。要想英文表达地道,往往要补充代词,连词,介词,关系代词,冠词,甚至是动词等:有时也会 需要增加一些补充说明的词。 【例12】兼职对全日制学生很有用.他们不但能赚到钱,还可以获得职业经验 Part-time iobs are very useful for full-time students because they can not only earn money but also gain career experience. 解析:汉语原句中虽然没有明显的逻辑连接词,但翻译成英语时加上隐藏于前半句和后半句之间的表 示因果关系的because句义才完整。 【例13】很多人在选择车牌号码时会不惜花钱去选取他们认为吉利的数字。 Many people are willing to pay money for their license plate numbers they think are lucky. 解析:英语中,凡是说到一个人身体的部位和归他所有的或与他有关的事物时,经常要在前面加上物 主代词。译文中增加their作为license plate numbers的物主代词。 .5
1. 用上下义词替代。汉译英时,常用上义词来指代下义词,以避免重复。上义词是表示概括意义的词, 它们的词义包括下义词的词义,如animal为上义词,而dog.horse等为下义词。 2. 活用近义词和同义词°在翻译之前,考生可从中文的角度出发,用近义词或同义词对一些中文的难 词进行意思的替换;另外在汉译英时也可从英文角度考虑,用一些英语难词的近义词或同义词。 3. 用解释的方式。中文的习惯用语和四字成语是令大家头痛的难点,汉译英时,可分两步走:先用浅 显易懂的中文对其进行解释,然后再将其转化为英文。 4. 根据上下文中的某个表达翻译某些难译的词。四级考试所考查的段落翻译是就某个话题展开的, 所以有时可以借用上下文一些相关的表达来译出一些难以直译的词。 【例9】他为人太过圆遣,所以没人喜欢他。 译文:He is so sophisticated that nobody likes him. 解析:“圆滑”一词稍有难度。如果从“圆滑”联想到中文中“圆滑”通常与“世故”一词并用,推断出“世 故”应该是“圆滑”的近义词,再进一步联想到英文中的sophisticated的中文意思为“老于世故的”,便 可确定可用sophisticated来译出“圆滑”这一难词口 【例10】瓷器,和丝绸一样,是享誉海外的中国特产。 译文:Chinaware, like silk, is a specialty of China which is very famous overseas. 解析:例中出现了“享誉海外”这一四字词语。在翻译时,先不急着直接从汉语直接译成英语,而应该先 用浅显易懂的汉语解释一下,“享誉海外”即“在国外很出名”的意思,再将“在国外很出名”转换成英语 be very famous overseas,这样就会容易得多。 (例11]历史上,小说作为一种文学形式经常被忽视和否定。尽管如此,对社会发展来说,小说起着丕可蜃丞敢 作用。 译文:In history, novel, as a form of literature, was often ignored and denied. In spite of these, to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novel has an effect which can not be ignored and denied. 解析:例中“不可磨灭的”属于较难词汇。与其绞尽脑汁地想这个词组应该用哪个英文表达与其对应, 不如好好地看一下上下文。上文中已有“被忽视和否定”,由此可推出“不可磨灭的”应该可以理解为 “不可忽视和否定的”,这样一来困难便迎刃而解了。 aWTj根据篇章逻辑及英语表达习惯,相应增词 由于汉英表达习惯不同,汉译英时如果完全逐词翻译会造成英文句子不符合英语语法要求,或者表达不地 道.或者晦涩难懂。要想英文表达地道,往往要补充代词、连词、介词、关系代词、冠词,甚至是动词等;有时也会 需要增加一些补充说明的词。 【例12】兼职对全日制学生很有用,他们不但能赚到钱,还可以获得职业经验。 译文:Part-time jobs are very useful for full-time students because they can not only earn money but also gain career experience. 解析:汉语原句中虽然没有明显的逻辑连接词,但翻译成英语时加上隐藏于前半句和后半句之间的表 示因果关系的because句义才完整。 【例13]很多人在选择车牌号码时会不惜花钱去选取他们认为吉利的数字。 译文:Many people are willing to pay money for their license plate numbers they think are lucky. 解析:英语中,凡是说到一个人身体的部位和归他所有的或与他有关的事物时,经常要在前面加上物 主代词°译文中增加their作为license plate numbers的物主代词。 • 5
【例14】猫有四条腿 译文:A cat has four legs 解析:该句在“猫”前加了不定冠词A。英语表达习惯中表示个人或一类事物时常需要使用冠词。 【例15】今天星期五。 译文:Today is Friday. 解析:译文增译系动词5,才符合英语语法。 技巧5】根据上下文语境及英语表达习惯,适当减词 中文句子有时会由于强调,修辞等需要,会重复出现某些词语,或者用意义相近的形容词叠加使用。翻译成 英文时,可根据上下文语境及英语表达习,适当减词。 1.减去汉语中重复出现的词。中文句子有些词会重复出现起强调作用,为使译文简洁流畅,翻译时 可以只译其中的 2.减去汉语中意义重复的调。英语行文强调简洁,汉译英时要充分理解汉语语义是否重复,避免英译 后有累赘啰嗦之嫌。 3.减去原文中一些表示范畴的词。汉语中一些词语后面加的范畴词如“情况”、“工作”、“水平”、“局 面”,“行为“等英译时往往可以省略,如译出来反而显得画蛇添足。 例16】中国人民历来是勇于探索勇于创造勇于革命的 译文:Thne Chinese people have always been courageous in exploration,innovation and revolution. 解析:中文句子的“勇于"出现三次,译成英语时只译一个have been courageous就行了。 【例17】去商店买东西 译文:go shopping 解折:从常理上讲,“去商店”就是为了买东西的,例中的“买东西”属于意义重复部分,汉译英时应略去 不译,因此“去商店买东西"译作go shopping即可,而不必赘译为go to the shop to buy something。 【例18】中国政府对计划生育政策进行了修改完善。 解析:译文中modified已包含有“悠改使其完善"之义,已可表示原文的“修改完善”,故不需译为 modify the family planning policy to make it perfect. 【例19】我们要加强校阴安全工作。 译文:We must strengthen campus security. 解桥:译文中security可表示“安全工作”,如译为security job则反而显得罗嗦,不符合英语的表达 习惯 技巧6巧妙确定时态 翻译时,在确定了主干之后,就要确定译文的时态。四六级翻译一般只考查常用的几种时态,主要需要掌 的时态包括一般过去时、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现在完成时和一毅将来时以及与此相关的被动语态形式。 1.根据汉语原文中表时间成频率的标识词或短语来确定时态。如果句子中出现如“总是“经常 “有时”,“每年”、“目前”、“如今“等词或短语,可判断该句应用一般现在时。若句中有“在.年“ “在宋代"等表示过去时间的短语则应用一般过去时。“相传”,“据说“等表示已经发生过的动作也 .6
【例14】猫有四条腿。 译文:A cat has four legs. 解析:该句在“猫”前加了不定冠词A。英语表达习惯中表示一个人或一类事物时常需要使用冠词。 [15(15]今天星期五。 译文:Today is Friday. 解析:译文增译系动词is,才符合英语语法。 11^55]根据上下文语境及英语表达习惯,适当减词 中文句子有时会由于强调、修辞等需要,会重复出现某些词语,或者用意义相近的形容词叠加使用。翻译成 英文时,可根据上下文语境及英语表达习惯,适当减词。 f \ L减去汉语中重复出现的词。中文句子有些词会重复出现起强调作用,为使译文简洁流畅,翻译时, 可以只译其中的一个。 2. 减去汉语中意义重复的词。英语行文强调简洁,汉译英时要充分理解汉语语义是否重复,避免英译 后有累赘啰嗦之嫌。 3. 减去原文中一些表示范畴的词。汉语中一些词语后面加的范畴词如“情况”、“工作”、“水平”、"局 面”、“行为”等英译时往往可以省略,如译出来反而显得画蛇添足a 【例16】中国人民历来是勇于探索、勇于创造、勇于革命的。 译文:The Chinese people have always been courageous in exploration, innovation and revolution. , 解析:中文句子的“勇于”出现三次,译成英语时只译一个have been courageous就行了。 【例17]去商店买东西 译文:go shopping 解析:从常理上讲,“去商店”就是为了买东西的,例中的“买东西”属于意义重复部分,汉译英时应略去 不译,因此“去商店买东西”译作go shopping即可,而不必赘译为go to the shop to buy somethingo 【例18】中国政府对计划生育政策进行了修改完善。 译文: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modified the family planning policy. 解析:译文中modified已包含有“修改使其完善”之义,已可表示原文的“修改完善”,故不需译为 modify the family planning policy to make it perfecto 【例19】我们要加强校园安全工作。 译文:We must strengthen campus security. 解析:译文中security可表示“安全工作”,如译为security job则反而显得啰嗦,不符合英语的表达 习惯。 〔技巧6 |巧妙确定时态 翻译时,在确定了主干之后,就要确定译文的时态。四六级翻译一般只考查常用的几种时态,主要需要掌握 的时态包括一般过去时、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现在完成时和一般将来时以及与此相关的被动语态形式。 1.根据汉语原文中表时间或频率的标识词或短语来确定时态。如果句子中出现如“总是”、“经常”、 “有时”、“每年”、“目前”、“如今”等词或短语,可判断该句应用一般现在时。若句中有“在.年”、 “在宋代”等表示过去时间的短语则应用一般过去时。“相传”、“据说”等表示已经发生过的动作也 6
提示句中应用过去时态。若句中出现“到目前为止”,“已经”等词或短语,则表明调语动词应用现在 完成时。若句中有“很快”,“将来”,“今后”、“将要等词或短语,可确定该句应用一般将来时。 2。根据汉语原句中一些特殊的副词或助词来确定时态。如副词“正“和助词“着”表示“正在发生的或 作”,用现在进行时。而“了”、“过“表示完成的动作,如“改变了”“提高了”、“去过“要用现在完成时 3.根摆主从句关系确定时态 如果在确定主干后,句子要翻译成复合句,那么主句和从句时态要呼应。一般来讲,主句用现在时 从句也用现在时:主句用过去时,从句也用过去的某种时态。有些比较固定的用法,如:用sice(意 为“自从"时)引导的从句常用一般过去时,而主句则用现在完成时态。在we引导的时间状语从 句中,常用进行时表示动作的持续。还有一些是特殊的用法,即使主句是过去时,如果从句表示片 理,那么从句还是用一般现在时。 4,根据语篇题材确定时态 般而言,历史题材多使用过去时态:文化题材多使用过去和现在时态;经济和社会发展题材多使 用现在时态。当然,还要结合上面所述几点具体进行分析和确定每一句的时态。 【例20】相传,中国的一位帝王于6000年前发现了茶,并用来治病 :It is said that 5,000 years ago,an emperor in China discovered tea and used it to cure diseases. 解析,例中主句中的“相传”和炭语从句中的“5000年前“都明确表明该句的谓语动词应选用一般过 去时。 【例21】在古代,人们用它来记录事件,但现在主要用于装饰的目的。 In ancient times,it was used for recording events,while now it is mainly used for decoration. 解析:例中前一分句的时间状语“在古代"表明该分句应该用一般过去时,所以“用它来"译为tws used for。句中后一分句的时间状语为“现在",故谓语动词用一般现在时(s used)。 【例22】自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Policy was adopted,China has seen great changes. 解析:从句中“自 .以来"用since表达,从句谓语用一般过去时,此处用被动态was adopted。主句 “发生了"表明谓语用现在完成时has seen 【例23】人们一边赏月,一边吃月饼。 文.People eat ooncakes while they are enjoying the moor 解析:中文原句中,结构“一边 一边 "可用we来译出。主句为一边吃月饼”一边赏月”作 时间状语,“货月"是延续性动作,所以可用进行时表示,译为are enjoying the moon。 【例24】科学家们很早就发现,地球绕着太阳转。 译文:Scientists have long discovered that the earth moves around the sun. 解析:例中“早就发现“可用现在完成时的have long discovered,但宾语从句说明的是一个真理,故 用一般现在时译出。 技巧7灵活确定语态及转换 英汉两种语言都有主动和被动两种语态,但在英语中被动语态的使用频率远远高于汉语因此在汉译英 时,有时不能简单地按照原句的语态米处理,而需要灵活转换、正确使用语态。 7
提示句中应用过去时态。若句中出现“到目前为止”、“已经”等词或短语,则表明谓语动词应用现在 完成时。若句中有“很快”、“将来”、“今后”、“将要”等词或短语,可确定该句应用一般将来时。 2. 根据汉语原句中一些特殊的副词或助词来确定时态。如副词“正”和助词“着”表示“正在发生的动 作”,用现在进行时。而“了”、“过”表示完成的动作,如“改变了”、“提高了”、“去过”要用现在完成时。 3. 根据主从句关系确定时态。 如果在确定主干后,句子要翻译成复合句,那么主句和从句时态要呼应。一般来讲,主句用现在时, 从句也用现在时;主句用过去时,从句也用过去的某种时态。有些比较固定的用法,如:用since(意 为“自从”时)引导的从句常用一般过去时,而主句则用现在完成时态。在whUe引导的时间状语从 句中,常用进行时表示动作的持续。还有一些是特殊的用法,即使主句是过去时,如果从句表示真 理,那么从句还是用一般现在时。 4. 根据语篇题材确定时态 一般而言,历史题材多使用过去时态;文化题材多使用过去和现在时态;经济和社会发展题材多使 用现在时态。当然,还要结合上面所述几点具体进行分析和确定每一句的时态。 【例20】担传,中国的一位帝王于5000年前发理工茶,并用来治病° 译文:It is said that 5,000 years ago, an emperor in China discovered tea and used it to cure diseases. 解析:例中主句中的“相传”和宾语从句中的“5000年前”都明确表明该句的谓语动词应选用一般过 去时。 I例21】在古代,人们用它来记录事件,但现在主要用壬装饰的目的。 译文:In ancient times, it was used for recording events, while now it is mainly used for decoration. 解析:例中前一分句的时间状语“在古代”表明该分句应该用一般过去时,所以“用它来”译为it was used foro句中后一分句的时间状语为“现在”,故谓语动词用一般现在时(is used)。 【例22】自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发生工巨大的变化。 译文: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Policy was adopted, China has seen great changes. 解析:从句中“自. 以来”用since表达,从句谓语用一般过去时,此处用被动态was adoptedo主句 “发生了”表明谓语用现在完成时has seeno 【例23】人们一边赏月,一边吃月饼. 译文:Pepple eat mooncakes while they are enjoying the moon. 解析:命文原句中,结构“一边.一边.”可用while来译出。主句为“一边吃月饼”,“一边赏月”作 时间状语,“赏月”是延续性动作,所以可用进行时表示,译为are eryoying the moonQ 【例24】科学家们很早就发现,地球绕着太阳转。 译文:Scientists have long discovered that the earth moves around the sun. 解析:例中“早就发现”可用现在完成时的have long discovered,但宾语从句说明的是一个真理,故 用一般现在时译出。 技巧7 |灵活确定语态及转换 英汉两种语言都有主动和被动两种语态,但在英语中被动语态的使用频率要远远高于汉语。因此在汉译英 时,有时不能简单地按照原句的语态来处理,而需要灵活转换、正确使用语态。 -7 -
1,中文原句中出现被、由、让、给、遭、受、通过、为.所“等标记词的为汉语被动句,需用被动语态 译出 2.没有被动标记词的被动句。有些中文原句中的主语实际上是动作承受者,而不是动作执行者。这料 的句子形式上是主动句,含义上却是被动的。在译成英文时往往要采用被动语态。 3当中文的主语过于宽泛的时候,如“人们”“别人”“这“等,可将原文的宾语(受动者)转接成主语 用被动语态译出,同时省略原米的主闲 【例25】在中国,烹饪不仅被视为一种技能,而且也被视为一种艺术。 译文:n China,cooking在considered as not only a skill but also an art. 解析:汉语原句出现的被"为被动标记词,放翻译时应用被动语态译出,“被视为“表达为s considered 【例26】这个题正在过论中 译文.:The problem is being diseussed. 解析:汉语原句的主语为“这个问题“,谓语动词为“讨论”。实际上,“这个问题“是“被讨论"的,是动作 的承受者,故翻泽时需用被动语态。现在进行时的被动态为"be动词+bing+动词的过去分词"。 【例27】人们用它来辟邪。 解析:汉语原句的主语为较为宽泛的“人们”,宾语为“它”,英译时,可把原主语“人们“省译,而把“它 转换为主语,用被动语态表达为t is used, 技巧8无主语利的翻译 汉语存在很多无主语句,翻译时要根据英语表达习惯增译合适的主语。 1,根据上下文增译主语 2.译为被动句型(当主语不需要被强调时)。 3.译为存现句型(there be.;there appear.等句型)。如果汉语原文表达的是“有、存在,出现"等概 念,可以用英语的存现句型来翻译 4.用it is a.0d0sh句型。如果汉语原文表示“做某事是.”,如“很难.”、“很容易”可用 此句型来翻译。 5.使用析使句。汉语中,指令性和禁令性的句型多为无主语句,而英语中的祈使句也可用于指令和禁 令,因此指令型和禁令型无主语句大多可译为英语的使句。 【例28】如果仔细戏察的话,会有所发现的。 译文:fy0 erve carefully,you will find something 解析:译文增译主语yOu,以便更好地表现出逻辑关系和符合英语语法要求。 【例29】必须保证孩子们的安全 译文:Children's safety must be guaranteed. 解析:汉语原句要表达的重点是宾语“孩子们的安全“,而主语无需强调(该句的逻辑主语可看作是 we),英译时,可用“孩子们的安全"作主讲,用被动语态译出。 【例30】河边有一所老房子」 译文:There is an old house by the river. 解析:汉语中“有"表示存现,故用there be句型。 【例31】很难弄清楚这个习俗的起源 8
1. 中文原句中出现“被、由、让、给、遭、受、通过、为.所”等标记词的为汉语被动句,需用被动语态 译出。 2. 没有被动标记词的被动句。有些中文原句中的主语实际上是动作承受者,而不是动作执行者。这样 的句子形式上是主动句,含义上却是被动的。在译成英文时往往要采用被动语态。 3. 当中文的主语过于宽泛的时候,如“人们”、“别人”、“这”等,可将原文的宾语(受动者)转换成主语, 用被动语态译出,同时省略原来的主语。 【例25】在中国,烹饪不仅被逃为一种技能,而且也被视为一种艺术。 译文:In China, cooking is considered as not only a skill but also an art. 解析:汉语原句出现的“被”为被动标记词,故翻译时应用被动语态译出,“被视为”表达为is consideredQ 【例26】这个问题正在讨论中。 译文:The problem is being discussed. 解析:汉语原句的主语为“这个问题”,谓语动词为“讨论”。实际上,“这个问题”是“被讨论”的,是动作 的承受者,故翻译时需用被动语态。现在进行时的被动态为“be动词+being+动词的过去分词”。 【例27】人们用它来辟邪。 译文:H is used to ward off evil spirits. 解析:汉语原句的主语为较为宽泛的“人们”,宾语为“它”,英译时,可把原主语“人们”省译,而把“它” 转换为主语,用被动语态表达为it is used0 技再亘无主语句的翻译 汉语存在很多无主语句,翻译时要根据英语表达习惯增译合适的主语。 1. 根据上下文增译主语。 2. 译为被动句型(当主语不需要被强调时)。 3. 译为存现句型(there be.; there appear.等句型)。如果汉语原文表达的是“有、存在、出现”等概 念,可以用英语的存现句型来翻译。 4. 用it is a. to do sth.句型。如果汉语原文表示“做某事是.”,如“很难.”、“很容易.”可用 此句型来翻译。 5. 使用祈使句。汉语中,指令性和禁令性的句型多为无主语句,而英语中的祈使句也可用于指令和禁 令,因此指令型和禁令型无主语句大多可译为英语的祈使句。 【例28】如果仔细观察的话,会有所发现的。 译文observe carefully, you will find something. 解析:译文增译主语you,以便更好地表现出逻辑关系和符合英语语法要求。 【例29】必须保证孩子们的安全。 译文:Children's safety must be guaranteed. 解析:汉语原句要表达的重点是宾语“孩子们的安全”,而主语无需强调(该句的逻辑主语可看作是 we),英译时,可用“孩子们的安全”作主语,用被动语态译出。 【例30】河边有一所老房子。 译文:There is an old house by the river. 解析:汉语中“有”表示存现,故用there be句型。 【例31】很难弄清楚这个习俗的起源。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