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大学理工学院教案 课程:工程力学(1) 适用对象: 级土木工程专业 开课时间: 学年第学期 学时:84学时 学分:5学分 任课教刻师:
海南大学理工学院教案 课 程: 工程力学 (II) 适用对象: 级 土木工程 专业 开课时间: 学年第 学期 学 时: 84 学时 学 分: 5 学分 任课教师:
工程力学(⑩教案 第1周第1讲 1.工程力学四课程介绍 课题 2.工程力学0期未考试试卷讲解 学时 2学时 1. 了解工程力学四课程的内容及教学计划: 教学 眼 通过讲解工程力学0期末考试试卷,复习工程力学0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为工程 力学四学习做好准备。 器 1.工程力学课程介绍; 2 讲解工程力学)期末考试试卷, 重点 1.工程力学0的基本概念; 难点 2. 工程力学用于计算的重要公式。 学 方法 以讲授为主。 课后作 业练习 预习:材料力学0第六章第一、二节。 工程力学(⑩教案
工程力学 (II) 教案 第 1 周 第 1 讲 课题 1.工程力学(II)课程介绍 2.工程力学(I)期末考试试卷讲解 学时 2 学时 教学 目的 要求 1. 了解工程力学(II)课程的内容及教学计划; 2. 通过讲解工程力学(I)期末考试试卷,复习工程力学(I)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为工程 力学(II)学习做好准备。 主要 内容 1. 工程力学(II)课程介绍; 2. 讲解工程力学(I)期末考试试卷。 重点 难点 1. 工程力学(I)的基本概念; 2. 工程力学(I)用于计算的重要公式。 教学 方法 以讲授为主。 课后作 业练习 预 习:材料力学(I) 第六章第一、二节。 工程力学 (II) 教案
第1周第2进 1.超静定问题及其解法 课题 2.拉压超静定问题 学时 2学时 理解超静定、多余约束、多余未知力、基本静定系等基本概念,能判定超静定次数 教学 A. 理解超静定问题的基本解法为考虑静力平衡、变形相容和物理关系三个方面: 目的 要求 5. 掌握拉压超静定问题的解法; 6. 理解装配应力和温度应力的概念和相关问题的解法, 超静定问题及其解法】 内容 2.拉压超静定问题解法; 3. 装配应力·温度应力。 1.判定超静定次数: 是格 2.超静定问题的基本解法,补充方程的建立; 3. 拉压超静定问题的解法: 4. 装配应力和温度应力的概念和相关问题的解法。 教学 方法 以讲授为主。 思考题:6-1,6-2,6-3,6-4: 课后作 习题:6-4,6-10: 业练习 预习:第六章第三、四节。 工程力学(D教案
第 1 周 第 2 讲 课题 1.超静定问题及其解法 2.拉压超静定问题 学时 2 学时 教学 目的 要求 3. 理解超静定、多余约束、多余未知力、基本静定系等基本概念,能判定超静定次数; 4. 理解超静定问题的基本解法为考虑静力平衡、变形相容和物理关系三个方面; 5. 掌握拉压超静定问题的解法; 6. 理解装配应力和温度应力的概念和相关问题的解法。 主要 内容 1. 超静定问题及其解法; 2. 拉压超静定问题解法; 3. 装配应力•温度应力。 重点 难点 1. 判定超静定次数; 2. 超静定问题的基本解法,补充方程的建立; 3. 拉压超静定问题的解法; 4. 装配应力和温度应力的概念和相关问题的解法。 教学 方法 以讲授为主。 课后作 业练习 思考题:6-1,6-2,6-3,6-4; 习 题:6-4,6-10; 预 习:第六章第三、四节。 工程力学 (II) 教案
第2周第1讲 3.扭转超静定问题 课题 4.简单超静定梁 学时 2学时 教学 7。掌握扭转超静定问题的解法 目的 要求 8.掌握简单超静定梁的解法。 主 4. 扭转超静定问题解法: 容 5.简单超静定梁解法 格 扭转超静定问题解法; 2. 简单超静定梁解法。 教学 方法 以讲授为主。 思考题:6-5,6-6,6-7,6-8 课后作 业练习 习题:6-12,6-15(a): 预习:第七章第一、二节, 工程力学(①教案
第 2 周 第 1 讲 课题 3.扭转超静定问题 4.简单超静定梁 学时 2 学时 教学 目的 要求 7. 掌握扭转超静定问题的解法; 8. 掌握简单超静定梁的解法。 主要 内容 4. 扭转超静定问题解法; 5. 简单超静定梁解法。 重点 难点 1. 扭转超静定问题解法; 2. 简单超静定梁解法。 教学 方法 以讲授为主。 课后作 业练习 思考题:6-5,6-6,6-7,6-8; 习 题:6-12,6-15(a); 预 习:第七章第一、二节。 工程力学(II) 教案
第2周第2进 第七章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 课题 57-1概述 7-2平面应力状态的应力分析主应力 学时 2学时 教学 1.掌握应力状态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目的 要求 2.掌握用公式计算平面应力状态的斜截面上的应力; 3 掌握莫尔应力圆的作图法及运用 4.掌握求解主应力和主平面的方法。 主 1.一点处的应力状态及应力状态的分类: 容 2.平面应力状态的斜截面上的应力: 3.莫尔应力圆: 4.主应力和主平面。 重点 难点 1.平面应力状态分析; 主应力和主平面的求解。 教学 方法 以讲授为主
第 2 周 第 2 讲 课题 第七章 应力状态和强度理论 §7-1 概述 §7-2 平面应力状态的应力分析•主应力 学时 2 学时 教学 目的 要求 1. 掌握应力状态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 掌握用公式计算平面应力状态的斜截面上的应力; 3. 掌握莫尔应力圆的作图法及运用; 4. 掌握求解主应力和主平面的方法。 主要 内容 1. 一点处的应力状态及应力状态的分类; 2. 平面应力状态的斜截面上的应力; 3. 莫尔应力圆; 4. 主应力和主平面。 重点 难点 1. 平面应力状态分析; 2. 主应力和主平面的求解。 教学 方法 以讲授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