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销售过程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 6.利润的核算 (1)利润核算设置的账户 (2)利润核算的账务处理 7资金眼出企业的核算 (三)课程思政内容和方式 通过播放复式记账法视频、理论辨析、实务操作、分组作业与汇报等导入方式, 复式记账法源起与应用融入经济建设与会计学科发展:增值税处理与国家减税降费的 治理方向融合:会计分录编制与工匠精神、法制意识融合:财务成果分配与可持续性 发展理念融合,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民主至上、权责共担”;践行“爱国、敏业、诚 信、友善”,以职业道德为约束,常怀敬畏之心:理解内源性融资才是企业生命的源 泉,是良性、可持续发展的最终动力,引导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 理解会计与社会、经济的关系。 (四)复习思考题 1.材料采购成本怎样计算? 2.供应过程中为什么要设置“在途物资”账户,如何运用? 3.生产过程应设置哪些费用、成本类账户?怎样运用这些账户归集生产费用和结 转完工产品成本。 4.销售过程应设置哪些账户来核算销售业务和计算销售利润? 5.什么是财务成果,它是怎样构成的?如何进行利润分配?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和手段是课堂讲述并结合教学课件、学生实务练习、课 后讨论等。 第四章会计凭证与账簿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掌握会计凭证的概念和分类,账簿的概念及分类,会计凭证 的填制和在会计工作中的作用,会计账簿的登记和在会计信息形成中的重要性。在此 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企业在日常经济业务会计处理上的分录、过账和试算、对账、结账、 编制会计报表等各会计循环环节的程序和方法。学生应从实操中体会认识会计的技术 性,将法规要求与实务结合,发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会计凭证 1.会计凭证的种类和意义 2.会计凭证的填制和审核 (1)原始凭证的定义与特征
6 (2)销售过程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 6.利润的核算 (1)利润核算设置的账户 (2)利润核算的账务处理 7.资金退出企业的核算 (三)课程思政内容和方式 通过播放复式记账法视频、理论辨析、实务操作、分组作业与汇报等导入方式, 复式记账法源起与应用融入经济建设与会计学科发展;增值税处理与国家减税降费的 治理方向融合;会计分录编制与工匠精神、法制意识融合;财务成果分配与可持续性 发展理念融合,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民主至上、权责共担”;践行“爱国、敬业、诚 信、友善”,以职业道德为约束,常怀敬畏之心;理解内源性融资才是企业生命的源 泉,是良性、可持续发展的最终动力,引导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 理解会计与社会、经济的关系。 (四)复习思考题 1.材料采购成本怎样计算? 2.供应过程中为什么要设置“在途物资”账户,如何运用? 3.生产过程应设置哪些费用、成本类账户?怎样运用这些账户归集生产费用和结 转完工产品成本。 4.销售过程应设置哪些账户来核算销售业务和计算销售利润? 5.什么是财务成果,它是怎样构成的?如何进行利润分配?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和手段是课堂讲述并结合教学课件、学生实务练习、课 后讨论等。 第四章 会计凭证与账簿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掌握会计凭证的概念和分类,账簿的概念及分类,会计凭证 的填制和在会计工作中的作用,会计账簿的登记和在会计信息形成中的重要性。在此 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企业在日常经济业务会计处理上的分录、过账和试算、对账、结账、 编制会计报表等各会计循环环节的程序和方法。学生应从实操中体会认识会计的技术 性,将法规要求与实务结合,发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会计凭证 1.会计凭证的种类和意义 2.会计凭证的填制和审核 (1)原始凭证的定义与特征
(2)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 (3)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物 第二节会计账簿 1.会计账簿的意义和种类 2.账页的格式 3.账簿使用的规则 4.错账更正的方法 (1)划线更正法 (2)红字冲销法 (3)补充登记法 5.对账和结账 ★第三节 帐务处理程序 (1)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2)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3)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 (4)多栏式日记账账务处理程序 (三)课程思政内容和方式 通过分组实务操作展示、凭证、账簿展示、分组实务操作与互评方式融入,账户 设置与法治意识、工匠精神融入:会计凭证取得、填制、审核与传递保管与法治意识、 专业胜任能力和工匠精神的融合:账簿的设置、登记、启用与更换保管与法治意识、 专业胜任能力和工匠精神的融合:引导学生理解账户设置要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要 求,加深对法治意识的理解,掌握凭证取得、填制、审核的方法,树立“公正、法治 的意识,设置、登记账簿,要保证结账对账的准确性,传承“工匠精神”。勿以角色 小而轻视自己,发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 (四)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会计凭证,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的意义何在? 2.试述总账与明细账的关系。 3.更正错账的方法有几种?它们适用的条件是什么? 4.账务处理程序有几种?它们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和手段是课堂讲述并结合教学课件、学生实务练习、课 后讨论等。 第五章货币资金及应收账款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熟悉货币资金的内涵和管理,应收账款的范围及确认,应收
7 (2)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 (3)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 第二节 会计账簿 1.会计账簿的意义和种类 2.账页的格式 3.账簿使用的规则 4.错账更正的方法 (1)划线更正法 (2)红字冲销法 (3)补充登记法 5.对账和结账 ★第三节 帐务处理程序 (1)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2)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3)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 (4)多栏式日记账账务处理程序 (三)课程思政内容和方式 通过分组实务操作展示、凭证、账簿展示、分组实务操作与互评方式融入,账户 设置与法治意识、工匠精神融入;会计凭证取得、填制、审核与传递保管与法治意识、 专业胜任能力和工匠精神的融合;账簿的设置、登记、启用与更换保管与法治意识、 专业胜任能力和工匠精神的融合;引导学生理解账户设置要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要 求,加深对法治意识的理解,掌握凭证取得、填制、审核的方法,树立“公正、法治” 的意识,设置、登记账簿,要保证结账对账的准确性,传承“工匠精神”。勿以角色 小而轻视自己,发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 (四)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会计凭证,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的意义何在? 2.试述总账与明细账的关系。 3.更正错账的方法有几种?它们适用的条件是什么? 4.账务处理程序有几种?它们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和手段是课堂讲述并结合教学课件、学生实务练习、课 后讨论等。 第五章 货币资金及应收账款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应熟悉货币资金的内涵和管理,应收账款的范围及确认,应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