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1(财务管理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020302 课程名称:ERP1(财务管理系统 英文名称:ERP Financial management system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 时:32学时 学 分:3 适用对象: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 考核方式:分散考试。本课程的成绩考核包括平时作业、实验成绩(实验报告) 两个部分,其中平时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40%(含作业、出勤和 课堂参与),期末实验成绩(实验报告)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60%,。 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初级财务会计学》、《中级 财务会计学(上)》、《中级财务会计学(下)》、《财务管理》、 《成本管理会计》。 二、课程简介 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课同向同 行,形成协同效应”。会计专业教育应与思政教育有效融合,培养学生实现自我价值 会计专业ERP财务软件操作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探讨课程设计中融入思 政元素结合信息化教学,更好的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为响应全国课程思政建设,形成协同效应,会计专业教师应在专业知识基础上结 合思政元素,还应发散思维,创新教学活动,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将专业技能的培养 与职业道德的塑造统一起来,以喜闻乐见形式进行传道授业,实现协同育人。本课程 主要内容为财务管理软件应用部分,具体包括:财务管理系统的总体结构和各个子系 统的基本功能,具体阐述总账子系统的总体结构、主要功能和各个功能之间的数据传 递关系、主要数据文件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阐述采购与应付子系统的总体架构 主要功能和主要数据关系以及采购、付款、供应商等主要数据文件的设计等:阐述库 存与存货子系统的内部结构、功能模块、数据关系和存货主要数据文件的设计思路等: 阐述了销售与应收子系统的内部结构、主要功能模块、主要数据传递关系和销售与应 收款、客户等主要数据文件的设计;阐述工资子系统、固定资产子系统具备的主要功 能、主要数据文件的设计策略。财务管理软件总体构架、系统基础设置、总账子系统、 工资子系统、固定资产子系统、销售与应收、采购与应付、库存与存货核算、报表子 系统等各个功能模块的主要功能、理论基础和具体操作方法,并结合案例资料进行操 1
1 《ERP 1(财务管理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16020302 课程名称:ERP 1(财务管理系统) 英文名称:ERP Financial management system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 时:32 学时 学 分:3 适用对象: 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 考核方式:分散考试。本课程的成绩考核包括平时作业、实验成绩(实验报告) 两个部分,其中平时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 40%(含作业、出勤和 课堂参与),期末实验成绩(实验报告)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 60%,。 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初级财务会计学》、《中级 财务会计学(上)》、《中级财务会计学(下)》、《财务管理》、 《成本管理会计》。 二、课程简介 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课同向同 行,形成协同效应”。会计专业教育应与思政教育有效融合,培养学生实现自我价值。 会计专业 ERP 财务软件操作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探讨课程设计中融入思 政元素结合信息化教学,更好的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为响应全国课程思政建设,形成协同效应,会计专业教师应在专业知识基础上结 合思政元素,还应发散思维,创新教学活动,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将专业技能的培养 与职业道德的塑造统一起来,以喜闻乐见形式进行传道授业,实现协同育人。本课程 主要内容为财务管理软件应用部分,具体包括:财务管理系统的总体结构和各个子系 统的基本功能,具体阐述总账子系统的总体结构、主要功能和各个功能之间的数据传 递关系、主要数据文件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阐述采购与应付子系统的总体架构、 主要功能和主要数据关系以及采购、付款、供应商等主要数据文件的设计等;阐述库 存与存货子系统的内部结构、功能模块、数据关系和存货主要数据文件的设计思路等; 阐述了销售与应收子系统的内部结构、主要功能模块、主要数据传递关系和销售与应 收款、客户等主要数据文件的设计;阐述工资子系统、固定资产子系统具备的主要功 能、主要数据文件的设计策略。财务管理软件总体构架、系统基础设置、总账子系统、 工资子系统、固定资产子系统、销售与应收、采购与应付、库存与存货核算、报表子 系统等各个功能模块的主要功能、理论基础和具体操作方法,并结合案例资料进行操
作应用的强化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进而实现学生专业素养和核心 素养的共同提升。要以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心、民族自素感为己任,引导学生将专业学习中掌握的 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对社会主 义法治的遵守、对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的共识,装化为成长成才的能力,使他们更好承担起青年 一代的责任。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课程性质:是会计学、财务管理专业的专业选修课。《财务管理系统》是一门跨 学科的课程,也是一门专业理论、方法和实践都很强的课程,有一定难度。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财务管理系统的基本理论和财务管理 软件操作技能,能够熟练运用软件处理财会工作中相关业务,并通过财务报表分析参 与企业预测、决策、控制等现代企业管理。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财务管理系统概述 (一)目的与要求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要进一步打破学科、专业壁皂,推动文科专业之间的深度融通, 以及文科与理工农医科的交叉 融合,融入 见代信息技术,赋能文科 教育,实现文科老 育的自我革新。教师要持续推动课程教育教学内容更新选代,培养学生的跨领域知识 融通能力和实践能力。具体要求如下: 1,掌握财务管理系统的模块构成要素,理解财务管理系统的技术基础、管理制 度、发展变化,能够重视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将对财会管理活动的所带来的影响,对 信息技术的未来发展有足够的心理与技能上的准备。 2.掌握财务管理系统的基本概念,理解财务管理系统应用体系结构。 3.掌握财务管理系统功能结构:能够根据单位所在行业的性质、特点以及会计 核算的管理需求,分析和确定财务管理系统的总体功能结构和应用方案: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系统管理功能与基本概念 1.主要内容 立足学科分类和课程评价体系改革,系统推进各学科体系课程思政的科学化、 专业化路径建设,为课程思政改革莫定学科和课程基础。通过ER即财务管理系统的学 习,要求学生完成财务管理系统初始化、总账系统初始化、总账系统日常业务控制与 处理、出纳日常业务处理、总账系统期末业务处理、财务报表的格式设计与报表生成 薪资管理系统初始化与业务控制处理、固定资产系统初始化与业务控制处理、应收款 系统初始化与业务控制处理、应付款系统初始化与业务控制处理等实验项目的实验任 务,掌握财务管理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与操作技巧,理解财务管理系统内部各个子系
2 作应用的强化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进而实现学生专业素养和核心 素养的共同提升。要以增强学生文化自信心、民族自豪感为己任,引导学生将专业学习中掌握的 对事物发展规律的认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对社会主 义法治的遵守、对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的共识,转化为成长成才的能力,使他们更好承担起青年 一代的责任。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课程性质:是会计学、财务管理专业的专业选修课。《财务管理系统》是一门跨 学科的课程,也是一门专业理论、方法和实践都很强的课程,有一定难度。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财务管理系统的基本理论和财务管理 软件操作技能,能够熟练运用软件处理财会工作中相关业务,并通过财务报表分析参 与企业预测、决策、控制等现代企业管理。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财务管理系统概述 (一)目的与要求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要进一步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推动文科专业之间的深度融通, 以及文科与理工农医科的交叉融合,融入现代信息技术,赋能文科教育,实现文科教 育的自我革新。教师要持续推动课程教育教学内容更新迭代,培养学生的跨领域知识 融通能力和实践能力。具体要求如下: 1.掌握财务管理系统的模块构成要素,理解财务管理系统的技术基础、管理制 度、发展变化,能够重视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将对财会管理活动的所带来的影响,对 信息技术的未来发展有足够的心理与技能上的准备。 2.掌握财务管理系统的基本概念,理解财务管理系统应用体系结构。 3.掌握财务管理系统功能结构;能够根据单位所在行业的性质、特点以及会计 核算的管理需求,分析和确定财务管理系统的总体功能结构和应用方案;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系统管理功能与基本概念 1.主要内容 立足学科分类和课程评价体系改革,系统推进各学科体系课程思政的科学化、 专业化路径建设,为课程思政改革奠定学科和课程基础。通过 ERP 财务管理系统的学 习,要求学生完成财务管理系统初始化、总账系统初始化、总账系统日常业务控制与 处理、出纳日常业务处理、总账系统期末业务处理、财务报表的格式设计与报表生成、 薪资管理系统初始化与业务控制处理、固定资产系统初始化与业务控制处理、应收款 系统初始化与业务控制处理、应付款系统初始化与业务控制处理等实验项目的实验任 务,掌握财务管理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与操作技巧,理解财务管理系统内部各个子系
统之间的关联关系、业务流程和数据关系:熟悉财务管理系统相关的财务会计理论与 软件蕴涵的管理思想,熟悉ERP财务管理系统控制与监管、业务追踪与业务监控、财 务评估等方面的功能作用:了解财务管理系统与供应链管理系统、生产制造系统等业 务系统的基本关系和业务流程。 第二节财务会计系统基本概念 1.主要内容 在“系统管理”中完成下列任务: 1.增加用户:2.建立账套(不进行系统启用的设置):3.设置备份计划:4.将 账套修改为有“外币核算”的账套:5.账套备份: 在“企业门户 一基础设置”中完成下列任务: 1.启用总账系统:2.设置部门档案:3.设置职员档案:4.设置客户分类:5.设 置客户档案;6。设置供应商档案;7.设置操作员权限:8.利用单据设计功能将“应 收单”表头中的“币种”项目和“汇率”项目删除:9.账套备份 第三节系统管理初始化的主要内容与基本流程 1.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1.设置系统参数2.设置会计科目:指定会计科目3.设置会计科目:增加会 计科目4.设置会计科目:修改会计科目5.设置项目目录6.设置凭证类别7.输入期初余额8.设 置结算方式9.账套备份 第二部分1.设置常用摘要2.填制记账凭证3.审核记账凭证4.出纳签字5.修改记账 凭证6.删除记账凭证7.设置常用凭证8.凭证记账9.查询记账凭证10。冲销已记账凭证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内容主要采用老师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方法组织教学:教学手段采用 多媒体。 第二章 财务系统初始化 (一)目的与要求 系统初始化是会计主体应用财务软件组织会计核算和进行会计管理的基础和前 提,财务系统初始化的主要内容包括系统管理初始化和财务系统各模块初始化。 (二)教学内容 财务系统各模块初始化主要包括:总账系统初始化、薪资管理系统初始化、固定 资产系统初始化、应收款管理系统初始化和应付款管理系统初始化等基础性工作,相 关系统或者模块的初始化工作应该协调配合,以满足个性化的会计信息化目标。通过 深入梳理教育教学特点、思维方法呈现和价值理念引领等内容,深入挖据课程思政元 素,实现有机融入、科学融入,进而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1,总账系统初始化包括设置总账系统专用及与其他系统共用的基础档案、平移 3
3 统之间的关联关系、业务流程和数据关系;熟悉财务管理系统相关的财务会计理论与 软件蕴涵的管理思想,熟悉 ERP 财务管理系统控制与监管、业务追踪与业务监控、财 务评估等方面的功能作用;了解财务管理系统与供应链管理系统、生产制造系统等业 务系统的基本关系和业务流程。 第二节 财务会计系统基本概念 1.主要内容 在“系统管理”中完成下列任务: 1.增加用户;2.建立账套(不进行系统启用的设置);3.设置备份计划;4.将 账套修改为有“外币核算”的账套;5.账套备份; 在“企业门户――基础设置”中完成下列任务: 1.启用总账系统;2.设置部门档案;3.设置职员档案;4.设置客户分类;5.设 置客户档案;6.设置供应商档案;7.设置操作员权限;8.利用单据设计功能将“应 收单”表头中的“币种”项目和“汇率”项目删除;9.账套备份 第三节 系统管理初始化的主要内容与基本流程 1.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 1.设置系统参数 2.设置会计科目:指定会计科目 3.设置会计科目:增加会 计科目 4.设置会计科目:修改会计科目 5.设置项目目录 6.设置凭证类别 7.输入期初余额 8.设 置结算方式 9.账套备份 第二部分 1.设置常用摘要 2.填制记账凭证 3.审核记账凭证 4.出纳签字 5.修改记账 凭证 6.删除记账凭证 7.设置常用凭证 8.凭证记账 9.查询记账凭证 10.冲销已记账凭证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内容主要采用老师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方法组织教学;教学手段采用 多媒体。 第二章 财务系统初始化 (一)目的与要求 系统初始化是会计主体应用财务软件组织会计核算和进行会计管理的基础和前 提,财务系统初始化的主要内容包括系统管理初始化和财务系统各模块初始化。 (二)教学内容 财务系统各模块初始化主要包括:总账系统初始化、薪资管理系统初始化、固定 资产系统初始化、应收款管理系统初始化和应付款管理系统初始化等基础性工作,相 关系统或者模块的初始化工作应该协调配合,以满足个性化的会计信息化目标。通过 深入梳理教育教学特点、思维方法呈现和价值理念引领等内容,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 素,实现有机融入、科学融入,进而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1. 总账系统初始化包括设置总账系统专用及与其他系统共用的基础档案、平移
基础数据和设置系统参数三部分内容。 2.薪资管理系统初始化包括建立薪资管理系统子账套及设置系统参数、薪资管 理账套中各工资类别共用的基础档案设置和各工资类别专用的基础档案设置三部分 内容。 3.固定资产系统初始化主要包括建立固定资产系统的账套,设置固定资产系统 的各项参数、部门设置、类别设置、使用状况定义、增减方式定义、折旧方法定义、 卡片项目定义、卡片样式定义等,以及录入企业固定资产原始卡片。 4.应收款管理系统初始化主要包括设置系统参数、基础设置、科目设置、坏账 准备设置、账龄区间设置、报警级别设置,期初余额录入等,以及与总账系统进行对 账处理。 5.应付款管理系统初始化主要包括设置系统参数、基础设置、设置科目、逾期 账龄区间设置、报警级别设置,录入期初余额等,以及与总账系统进行对账处理。 第三 总账子系统 目的和要求 总账系统主要功能是完成会计账务处理。会计账务处理过程是从会计凭证到会计 账簿再到固定格式会计报表的处理过程。自定义格式会计报表的处理在报表系统完 成。总账系统初始化功能在第二章已讲,本章主要阐述总账日常业务的处理,包括会 计凭证处理 出纳管基 簿设置与查询等功能 点账系统的 动转账、 期末处理 功能在第 章阐述。在信息化背景下推动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敦学体系、考核评价体 系建设,从而重塑课程思政课程文化和认识论体系,更好地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会 计从业人员需要有两把尚方宝创,一个是专业技能,一个是道德判断,有时候道德判 断比专业技能还要重要,一日首德的判新力发生信斜的话,专业技能越情良,对社会 的危害越大。 (二)教学内容 1.凭证处理 凭证处理主要包括以下明细功能:凭证输入、凭证修改、凭证删除、凭证审核(反 审核)、凭证查询、凭证记账(反记账)等功能,其中关键功能和流程包括凭证输入、 凭证审核和凭证记账 2.出纳管理 出纳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功能:查询日记账和资金日报、支票管理、初始化余额调 节表、输入银行对账单、银行对账、生成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等。 3.账簿设置与查询 账簿设置与查询包括以下功能:查询日记账、查询明细账、查询总账、查询发生 额及余额表、查询辅助账,设置多栏式账簿格式并生成多栏账等
4 基础数据和设置系统参数三部分内容。 2. 薪资管理系统初始化包括建立薪资管理系统子账套及设置系统参数、薪资管 理账套中各工资类别共用的基础档案设置和各工资类别专用的基础档案设置三部分 内容。 3. 固定资产系统初始化主要包括建立固定资产系统的账套,设置固定资产系统 的各项参数、部门设置、类别设置、使用状况定义、增减方式定义、折旧方法定义、 卡片项目定义、卡片样式定义等,以及录入企业固定资产原始卡片。 4. 应收款管理系统初始化主要包括设置系统参数、基础设置、科目设置、坏账 准备设置、账龄区间设置、报警级别设置,期初余额录入等,以及与总账系统进行对 账处理。 5. 应付款管理系统初始化主要包括设置系统参数、基础设置、设置科目、逾期 账龄区间设置、报警级别设置,录入期初余额等,以及与总账系统进行对账处理。 第三章 总账子系统 (一)目的和要求 总账系统主要功能是完成会计账务处理。会计账务处理过程是从会计凭证到会计 账簿再到固定格式会计报表的处理过程。自定义格式会计报表的处理在报表系统完 成。总账系统初始化功能在第二章已讲,本章主要阐述总账日常业务的处理,包括会 计凭证处理、出纳管理、账簿设置与查询等功能。总账系统的自动转账、期末处理等 功能在第八章阐述。在信息化背景下推动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考核评价体 系建设,从而重塑课程思政课程文化和认识论体系,更好地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会 计从业人员需要有两把尚方宝剑,一个是专业技能,一个是道德判断,有时候道德判 断比专业技能还要重要,一旦道德的判断力发生偏斜的话,专业技能越精良,对社会 的危害越大。 (二)教学内容 1.凭证处理 凭证处理主要包括以下明细功能:凭证输入、凭证修改、凭证删除、凭证审核(反 审核)、凭证查询、凭证记账(反记账)等功能,其中关键功能和流程包括凭证输入、 凭证审核和凭证记账。 2.出纳管理 出纳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功能:查询日记账和资金日报、支票管理、初始化余额调 节表、输入银行对账单、银行对账、生成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等。 3.账簿设置与查询 账簿设置与查询包括以下功能:查询日记账、查询明细账、查询总账、查询发生 额及余额表、查询辅助账,设置多栏式账簿格式并生成多栏账等
第四章 薪资管理系统日常业务处理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工资子系统的特点和工作任务 2.掌握工资子系统的数据流程图、主要数据文件和功能结构图。 3.理解人员分类与工资凭证模板之间的关系 4.理解工资计算表在工资子系统的作用。 掌握工资计算与工资凭证生成。 本课程注重挖掘实践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注重发挥隐性教育、滴灌理念的贯彻落 实,让思政元素之“盐”融入实践课堂和学生生活的点点滴滴。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尊重规则,格守诚信,利人利已,从而利国利民利天下。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工资子系统内部结构分析 1.主要内容 (1)工资核算业务概述 (2)工资子系统的特点 (3)工资子系统的数据流程 (4)工资子系统的数据文件 (5)工资系统的代码 (6)工资子系统的功能结构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 (1)基本概念:固定工资数据文件,变动工资数据文件 (2)知识点:工资子系统与其他子系统的关系,工资子系统的数据流程图,工 资子系统的主要数据文件。 3.问题与应用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要求学生深刻理解工资子系统与其他子系统的数据传递关 系,掌握工资子系统主要数据文件的主要内容,具备绘制工资子系统的数据流程图的 能力。 第二节 工资子系统初始设置 1.主要内容 (1)建立核算单位账套 (2)工资项目定义 (3)计算公式设置 (4)操作员管理和操作权限的分配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 5
5 第四章 薪资管理系统日常业务处理 (一) 目的与要求 1.了解工资子系统的特点和工作任务 2.掌握工资子系统的数据流程图、主要数据文件和功能结构图。 3.理解人员分类与工资凭证模板之间的关系。 4.理解工资计算表在工资子系统的作用。 5.掌握工资计算与工资凭证生成。 本课程注重挖掘实践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注重发挥隐性教育、滴灌理念的贯彻落 实,让思政元素之“盐”融入实践课堂和学生生活的点点滴滴。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尊重规则,恪守诚信,利人利己,从而利国利民利天下。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工资子系统内部结构分析 1.主要内容 (1)工资核算业务概述 (2)工资子系统的特点 (3)工资子系统的数据流程 (4)工资子系统的数据文件 (5)工资系统的代码 (6)工资子系统的功能结构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 (1)基本概念:固定工资数据文件,变动工资数据文件 (2)知识点:工资子系统与其他子系统的关系,工资子系统的数据流程图,工 资子系统的主要数据文件。 3.问题与应用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要求学生深刻理解工资子系统与其他子系统的数据传递关 系,掌握工资子系统主要数据文件的主要内容,具备绘制工资子系统的数据流程图的 能力。 第二节 工资子系统初始设置 1.主要内容 (1)建立核算单位账套 (2)工资项目定义 (3)计算公式设置 (4)操作员管理和操作权限的分配 2.基本概念与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