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式与作品分析三、复乐段复乐段又称为复合乐段,其“复”为重复、复合之意。它的特点是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似乐段的结合,它在乐段的分量上有了一个质的飞跃。所谓“相似”乐段,主要是指后乐段的上句必然要重复前乐段的上句(这里包括变化重复或句首重复),这也是区别于二段曲式的主要标志;前后乐段终止的不同,体现了呼应的形式,这是区别于复奏乐段的标志。复乐段因其包含乐段数量的差别,可分为二重复乐段、三重复乐段等,但三重复乐段在实际上是比较罕见的,本节将重点剖析二重复乐段。[例2-18]马祖卡作品7之2第一部分肖邦曲Vivo.manontroppo(J=160)cresostrelloatempoFine22
第二章音乐结构的基本类型【例2-18]为a小调二重复乐段,第一段为a(4)一b(4)的开放式结构,终止停在属和弦上;第二段为a(4)一b(4)终止于主和弦上。第二个乐段与第一乐段平行,两个乐段在终止上形成了一呼一应关系。四、单一部曲式当乐段作为较大型作品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时,称为乐曲中的“乐段”;而当乐段写成独立的作品或套曲中的一个乐章时,则被称为单一部曲式(有的书中也称为一段曲式)。单一部曲式由于自身的完整性及独立性特点,其具备完整的乐思和完整而平衡的结构。在和声表现上,从本调开始结束于本调,转调和离调等现象仅在乐段内部出现;在结构上,除了舞曲和民歌常常表现为方整性的特征,但在专业创作的器乐作品中,常用展开的方法将曲式扩大,推动音乐进人高潮。单一部曲式由于是独立的作品,为了衬托主题或引出主题,乐曲常常在主体结构之外还会有附加结构,即在开始之前加人引子,在音乐的最后加人尾声。引子在这里的分量是短小的(例如:肖邦《前奏曲》第3首,其引子只有一两小节“先现音型”)。音乐的最后常常用补充终止作尾声或引伸乐段内的某一音乐素材构成音乐的尾声。[例2-19]前奏曲Op.28 No. 1肖邦曲gitatoRea崇Ro0米Tedo2eoedTed*PeoRea23
曲式与作品分析+cresc.o:-%Re米Reo.**Rea*Rea.Rea米00米Ren*Red.Rea米米米RReReo*ReoReCed24
音乐结构的基本类型产Re净eaReRe学*ea.崇*-CTea崇PeoPen光茶肖邦的前奏曲并不是某一作品的“前奏”,而是一首首独立的作品,它成为了肖邦的一种独创的体裁。在写法上,肖邦的前奏曲不是复调化的,其风格极具有浪漫性,被人们常称为“浪漫主义音乐格言”。【例2-19]是肖邦24首前奏曲的第一首,写于1839年C大调,是-首带有即兴性与练习曲性的小品。全曲为a(8)一a'(26)的非方整性的两乐句所构成。第一乐句8小节,内含有对比性的两个乐节,结构方整。第二乐句中的第一乐节,先巩固了第一乐句开始的材料,但从第二乐节开始,音乐以半音化的级进形式向高音区扩展,这个音乐进行共用了两个乐节,音乐的结构状态趋向于分裂,并在该曲最高音区的音程跳进中形成高潮(见21小节)。作品在最后一个乐节处开始收尾,并在第25小节处停于主和弦上。此时,从第25~34小节音乐的尾声也开始进入,第二乐句展开的幅度较大,动力性较强,高潮进人较晚,所以该曲在主要乐思陈述完后,还有10小节的尾声,并通过尾声的延迟,使高潮所带来的动力性被渐渐耗尽,直至终止。★分析曲目:(1)蒙古族民歌《嘎达梅林》。(2)拉赫玛尼诺夫的艺术歌曲《河边的百合》。(3)巴托克钢琴曲《献给孩子们》第12首。(4)格里格的艺术歌曲《我爱你》。(5)斯克里亚宾《g小调前奏曲》。(6)巴托克钢琴曲《献给孩子们》第18首。(7)肖邦《a小调前奏曲》作品28之2。25
曲式与作品分析第二节单二部曲式一、单二部曲式的概述(一)单二部曲式的定义“由内容互不相同、既对比又统一的两个乐段构成的曲式の”,被称为单二部曲式。其每一部分的结构规模都相当于单一部曲式。它是比乐段规模稍大的曲式结构,在全部曲式的范畴中仍然属于小型的,它除了作为独立曲式之外,还可以作为大型曲式中的一个完整成分。(二)单二部曲式中的乐段特点单二部曲式的第一部分具有乐思的呈示性,它是由完整的乐段构成。单二部曲式的第二部分往往是第一部分乐思的继续与发展,但音乐会换个角度进行表述。单二部曲式的第二部分一般会出现新的材料,或将第一部分的某些材料加以改造。由于第二部分新材料的运用,使音乐在主题上产生了对比,这种对比是曲式发展的需要。在本章第一节中讲到了复乐段,那么,如何区分单二部曲式与复乐段呢?复乐段后段开始乐句的音乐材料,必须重复前段开始的乐句材料;而单二部曲式中,第二部分开始的乐句,一定出现的是新材料,或改造原有材料,与前部分形成对比,这就是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也可以说,复乐段使用的是平行原则,而单二部曲式使用的多为起承转合原则或并置性原则。(三)单二部曲式的应用范图单二部曲式常常作为独立作品的曲式,如进行曲、舞曲等,在作品中,它们经常会附加自己的引子和尾声。在声乐作品中,单二部曲式也较为常见,如抒情歌曲、群众歌曲等,特别在大量的领唱加副歌的分节歌中出现。此外,它还经常作为变奏曲的主题或其他曲式的次级结构,相对独立地出现在整体曲式的某个部分。二、单二部曲式的陈述种类单二部曲式的第一部分几乎都是带有呈示性的特点。它的分类主要是根据第二部分的音乐材料与第一部分的关系得来的。单二部曲式可分为两种陈述类型: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和并列的单二部曲式。(一)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单二部曲式第二部分的后句再次出现呈示段的主题材料,使呈示段与后段之间形成主①高为杰、陈丹布:《曲式分析基础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46页。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