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综合性学习 宜昌 3.对联是传统文化中很有趣味的语言形式,讲究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境相 似或相反。成语也可以对对联,如:雪中送炭一锦上添花,井然有序一杂乱无章。 你也对一对。(2分) ①山清水秀一()②粗茶淡饭一() 3.(2分)①花好月圆(花红柳绿、月明风清等)。②山珍海味(山肴野蔌、玉 盘珍馐等) 【材料1】 清代著名戏曲家、大文人李渔,在家乡浙江兰溪建了一座亭子,财主李富贵 赞助了资金,就要给亭子取名——富贵亭。李渔觉得不好,阻拦道:“且停停 意思是说,你暂且停一下。财主说:“你有更好的名字吗?”李渔笑着说:“我 已说出名字了——(A)。 后来李渔还为这个亭子拟了一副对联 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 来者往者溪山清静B 人生路上到底有多少座亭子?也许那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地方,但都可以走进去, 体会生命中的一种从容。 (选自《于丹趣品人生》) 【材料2】 有水的地方就有龙舟/有龙舟的竞渡就有人击鼓/你恒在鼓声的前方引 路 非湘水净你,是C/你奋身一跃,所有的波涛/汀芷浦兰流芳到现今 有水的地方就有人想家/有岸的地方楚歌就四起/你就在歌里,风里,水 里 (选自余光中《漂给屈原》 【材料3】
2015 综合性学习 宜昌 3. 对联是传统文化中很有趣味的语言形式,讲究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境相 似或相反。成语也可以对对联,如:雪中送炭—锦上添花,井然有序—杂乱无章。 你也对一对。(2 分) ①山清水秀—( ) ②粗茶淡饭—( ) 3.(2 分)①花好月圆(花红柳绿、月明风清等)。②山珍海味(山肴野蔌、玉 盘珍馐等) 【材料 1】 清代著名戏曲家、大文人李渔,在家乡浙江兰溪建了一座亭子,财主李富贵 赞助了资金,就要给亭子取名——富贵亭。李渔觉得不好,阻拦道:“且停停。” 意思是说,你暂且停一下。财主说:“你有更好的名字吗?”李渔笑着说:“我 已说出名字了——( A )。” 后来李渔还为这个亭子拟了一副对联: 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 来者往者溪山清静 B 。[来源:学科网 ZXXK] 人生路上到底有多少座亭子?也许那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地方,但都可以走进去, 体会生命中的一种从容。 (选自《于丹趣品人生》) 【材料 2】 有水的地方就有龙舟 / 有龙舟的竞渡就有人击鼓 / 你恒在鼓声的前方引 路…… 非湘水净你,是 C / 你奋身一跃,所有的波涛 / 汀芷浦兰流芳到现今…… 有水的地方就有人想家 / 有岸的地方楚歌就四起 / 你就在歌里,风里,水 里[来源:Z#x x #k.Com] (选自余光中《漂给屈原》) 【材料 3】
甲:《水壶传》我也爱看。甲:和祝英台嘛 乙:《水壶传》您都看过呀?乙:梁山伯跟祝英台是另一个故事! 甲:一百零八个大水壶嘛!甲:你刚才说的梁山… 乙:哎哟,这得多大一个锅炉房啊!乙:水泊梁山。 甲:人都是英雄好汉,什么锅炉房?甲:宋江有吧? 乙:英雄好汉有叫水壶的吗?乙:对对对! 甲:有那本书啊!甲:扈三娘? 乙:《》。乙:有 甲:《》?甲:化蝶了嘛! 乙:梁山泊乙:哎呀! (选自相声《满腹经纶》) 13.【材料1】讲述了李渔为亭子取名的有趣故事,请你根据文意,在A、B 两处各填入恰当的三个字。(2分) 14.于丹欣赏李渔所取的亭名,其实是欣赏李渔的一种人生态度,请用【材 料1】中的一个双音节词概括这种人生态度。(1分)。 15.【材料2】用诗歌的形式表达了对屈原的无限崇敬。请巧妙调换划横线 句的语序,将其填在C处,使之意趣顿生。(1分) 16.【材料3】是相声《满腹经纶》的节选,读之令人捧腹,却又令人深思, 请在两处书名号内填写同一部名著的名字,并说说这部相声讽刺了一种怎样的阅 读现象?(3分) 17.积累链接:这三则小材料综合性地体现了读书的妙趣。读书是一个奇妙 的过程:他人的智慧,可以激起我们心中的波浪,就像屈原《离骚》中的名句“路 漫漫其修远兮,”永远引领着我们不断追求。(1分) 13.(2分)A.且停亭;B.且停停 14.(1分)从容 15.(1分)C.你净湘水 16.(3分)水浒(或水浒传)(1分):对经典名著阅读很少,张冠李戴,不 明所以,似是而非(2分)。(意对即可) 17.(1分)吾将上下而求索(见错无分)
甲:《水壶传》我也爱看。 甲:和祝英台嘛! 乙:《水壶传》您都看过呀? 乙:梁山伯跟祝英台是另一个故事! 甲:一百零八个大水壶嘛! 甲:你刚才说的梁山…… 乙:哎哟,这得多大一个锅炉房啊! 乙:水泊梁山。 甲:人都是英雄好汉,什么锅炉房? 甲:宋江有吧? 乙:英雄好汉有叫水壶的吗? 乙:对对对! 甲:有那本书啊! 甲:扈三娘? 乙:《 》。 乙:有! 甲:《 》? 甲:化蝶了嘛! 乙:梁山泊 乙:哎呀! (选自相声《满腹经纶》) 13. 【材料 1】讲述了李渔为亭子取名的有趣故事,请你根据文意,在 A、B 两处各填入恰当的三个字。(2 分) 14. 于丹欣赏李渔所取的亭名,其实是欣赏李渔的一种人生态度,请用【材 料 1】中的一个双音节词概括这种人生态度。(1 分)。 15. 【材料 2】用诗歌的形式表达了对屈原的无限崇敬。请巧妙调换划横线 句的语序,将其填在 C 处,使之意趣顿生。(1 分) 16. 【材料 3】是相声《满腹经纶》的节选,读之令人捧腹,却又令人深思, 请在两处书名号内填写同一部名著的名字,并说说这部相声讽刺了一种怎样的阅 读现象?(3 分) 17. 积累链接:这三则小材料综合性地体现了读书的妙趣。读书是一个奇妙 的过程:他人的智慧,可以激起我们心中的波浪,就像屈原《离骚》中的名句“路 漫漫其修远兮, ”永远引领着我们不断追求。(1 分) 13.(2 分)A. 且停亭;B. 且停停 14.(1 分)从容 15.(1 分)C.你净湘水 16.(3 分)水浒(或水浒传)(1 分);对经典名著阅读很少,张冠李戴,不 明所以,似是而非(2 分)。(意对即可) 17.(1 分)吾将上下而求索(见错无分)
襄阳 9.仿佛还是昨天,我们兴高采烈地踏进初中的大门,可一眨眼,三年的时光己悄然逝去 初中生活犹如人生的驿站,既意味着结束,更是一段新征程的开始。回首逝去的日子 无尽的欢乐犹在眼前;展望未来的日子,满腔的豪情充盈心底。让我们一起来开展“岁 月如歌”综合性学习活动吧!(8分) 【拟写标语】为了营造氛围,需在教室里张贴一条宣传标语。请你根据画横线的语句, 仿照前半句句式,拟写出标语的后半句。(2分) 前半句:忆过去欢乐在眼前; 后半句: 【设计活动】为使本次活动丰富多彩,请你再设计两种活动形式。(2分) ①讲一讲学习历程 ④绘一绘前程美景 【重温经典】三年来,我们阅读了不少经典文学作品,在这些作品中,总有一些人物 情节、场景等留在我们心底,挥之不去 以下是课本里的经典文学作品名称,请你任意选择一篇,就你最难忘的内容或主题,仿 照示例,拟写一句话,并写出相应的作品名称。(2分) 作品:《背影》《最后一课》《我的叔叔于勒》 示例一:一片笑声,尽现世态炎凉。(《孔乙己》) 示例二:特殊言行,预示悲剧结局。(《孔乙己》) 拟写 【探究材料】活动最后,为了激励同学们积极面对未来,老师出示了两则材料,让大家 探究。请写出你的探究结果。(2分) 材料一:“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 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有了这样的认识,你就会珍重生活,而不 会玩世不恭;同时也会给人自身注入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 一一路遥《平凡的世界》 材料二: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从投身写作,到第一部长篇小说《解密》出版, 他整整奋斗了16年。仅在前后创作10年的过程中,他遭遇17次退稿,120多万字的初稿被
襄阳 9.仿佛还是昨天,我们兴高采烈地踏进初中的大门,可一眨眼,三年的时光已悄然逝去。 初中生活犹如人生的驿站,既意味着结束,更是一段新征程的开始。回首逝去的日子, 无尽的欢乐犹在眼前;展望未来的日子,满腔的豪情充盈心底。让我们一起来开展“岁 月如歌”综合性学习活动吧!(8分) 【拟写标语】为了营造氛围,需在教室里张贴一条宣传标语。请你根据画横线的语句, 仿照前半句句式,拟写出标语的后半句。(2分) 前半句:忆过去欢乐在眼前; 后半句: 。 【设计活动】为使本次活动丰富多彩,请你再设计两种活动形式。(2分) ①讲一讲学习历程 ② ③ ④绘一绘前程美景 【重温经典】三年来,我们阅读了不少经典文学作品,在这些作品中,总有一些人物、 情节、场景等留在我们心底,挥之不去。 以下是课本里的经典文学作品名称,请你任意选择一篇,就你最难忘的内容或主题,仿 照示例,拟写一句话,并写出相应的作品名称。(2分) 作品:《背影》《最后一课》《我的叔叔于勒》 示例一:一片笑声,尽现世态炎凉。(《孔乙己》) 示例二:特殊言行,预示悲剧结局。(《孔乙己》) 拟写: , 。(《 》) 【探究材料】活动最后,为了激励同学们积极面对未来,老师出示了两则材料,让大家 探究。请写出你的探究结果。(2分) 材料一:“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 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有了这样的认识,你就会珍重生活,而不 会玩世不恭;同时也会给人自身注入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 ——路遥《平凡的世界》 材料二: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从投身写作,到第一部长篇小说《解密》出版, 他整整奋斗了16年。仅在前后创作10年的过程中,他遭遇17次退稿,120多万字的初稿被
删去百万多字。但他仍初心不改,积极争取和奋斗,笔耕不辍,直至小说发表 探究结果: 9.【拟写标语】展未来豪情盈心底。(2分) 【设计活动】示例:说一说同窗趣事:抒一抒师生真情:唱一唱校园民谣。(每 空1分,共2分) 【重温经典】示例:两个大字,彰显爱国力量。(《最后一课》) 庄重仪表,尽显国在心中。(《最后一课》) 下课钟响,不弃美丽法语。(《最后一课》) 个背影,凝聚父爱力量。(《背影》) 两过铁道,尽显爱子情深。(《背影》) 四处泪光,终悟深沉父爱。(《背影》) 封家书,勾起发财梦想。(《我的叔叔于勒》) 仓皇逃避,尽现世态炎凉。(《我的叔叔于勒》) 十个铜子,寄托社会希望。(《我的叔叔于勒》) (句式相仿,内容紧扣作品即可,2分) 【探究材料】探究结果:人生(生活、工作)需要争取和奋斗。(只有争取和 奋斗,才能活得更有价值和意义。)(2分) 武威 四、综合性学习 4.大型纪录片《河西走廊》的热播,引发国人对河西走廊的关注,学校开展以“关注 河西走廊”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一:搜集材料 【材料1】至【材料6】是组内同学搜集的,请你从本试卷中再挖掘一则与河西走廊 有关材料,作为【材料7】 【材料1】作为中国旅游标志的铜奔马,出土于甘肃武威,是我国古代青铜器艺术 品中无与伦比的珍品 【材料2】河西走廊境内的三大流域,(石羊河流域、黑河流域、疏勒河流域)均为 在较为严重的生态退化问题 【材料3】莫高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和 历史文化宝库,其价值非凡,魅力永恒 【材料4】长一千多公里的河西走廊,处处可见戈壁荒漠。曾经富饶的丝绸之路黄 金段,近年来被生态问题折磨得苦不堪言 【材料5】在河西走廊东部,民勤县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沙漠包围。 全县荒漠和荒漠化土地面积约占94.5%,其生态问题之严峻,引起了全国世界的关注。在河 西走廊西头,库木塔格沙漠正以每年4米的速度向敦煌逼近 【材料6】嘉峪关是世界文化遗产万里长城的西起点,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 冲,以“天下第一关”著称于世 【材料7】 活动二整理材料 前6则材料可分为两类,一类与 有关,另一类与生态环境有关。与生态 环境有关的材料是 (只填写材料序号) 活动三分析材料 分析以上两类材料,我们可以得出哪两个结论?(每个结论不超过20字) 结论1: 结论2: 24.活动一(2分)
删去百万多字。但他仍初心不改,积极争取和奋斗,笔耕不辍,直至小说发表。 探究结果: 9.【拟写标语】展未来豪情盈心底。(2分) 【设计活动】示例: 说一说同窗趣事;抒一抒师生真情;唱一唱校园民谣。(每 空1分,共2分) 【重温经典】示例:两个大字,彰显爱国力量。(《最后一课》) 庄重仪表,尽显国在心中。(《最后一课》) 下课钟响,不弃美丽法语。(《最后一课》) 一个背影,凝聚父爱力量。(《背影》) 两过铁道,尽显爱子情深。(《背影》) 四处泪光,终悟深沉父爱。(《背影》) 一封家书,勾起发财梦想。(《我的叔叔于勒》) 仓皇逃避,尽现世态炎凉。(《我的叔叔于勒》) 十个铜子,寄托社会希望。(《我的叔叔于勒》) (句式相仿,内容紧扣作品即可,2分) 【探究材料】探究结果:人生(生活、工作)需要争取和奋斗。(只有争取和 奋斗,才能活得更有价值和意义。)(2分) 武威 四、综合性学习 24.大型纪录片《河西走廊》的热播,引发国人对河西走廊的关注,学校开展以“关注 河西走廊”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一:搜集材料山东省平邑县兴蒙学校李传鹏 【材料 1】至【材料 6】是组内同学搜集的,请你从本试卷中再挖掘一则与河西走廊 有关材料,作为【材料 7】 【材料 1】作为中国旅游标志的铜奔马,出土于甘肃武威,是我国古代青铜器艺术 品中无与伦比的珍品。 【材料 2】河西走廊境内的三大流域,(石羊河流域、黑河流域、疏勒河流域)均为 在较为严重的生态退化问题。 【材料 3】莫高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和 历史文化宝库,其价值非凡,魅力永恒。 【材料 4】长一千多公里的河西走廊,处处可见戈壁荒漠。曾经富饶的丝绸之路黄 金段,近年来被生态问题折磨得苦不堪言。 【材料 5】在河西走廊东部,民勤县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沙漠包围。 全县荒漠和荒漠化土地面积约占 94.5%,其生态问题之严峻,引起了全国世界的关注。在河 西走廊西头,库木塔格沙漠正以每年 4 米的速度向敦煌逼近。 【材料 6】嘉峪关是世界文化遗产万里长城的西起点,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 冲,以“天下第一关”著称于世。 【材料 7】 。 活动二整理材料[来源:学.科.网] 前 6 则材料可分为两类,一类与 有关,另一类与生态环境有关。与生态 环境有关的材料是 (只填写材料序号) 活动三分析材料 分析以上两类材料,我们可以得出哪两个结论?(每个结论不超过 20 字) 结论 1: 结论 2: 24. 活动一(2 分)
示例1:天梯山石窟历史悠久,风景奇特,久负盛名。 示例2:左宗棠西出河西走廊,收复新疆。(答霍去病、玄奘、张骞、林则徐、班超 等人的事例均可,但其表述必须与河西走廊相关联。) 活动二(2分)历史文化245(每空1分,第2空错填、漏填均不得分) 活动三(4分)结论1:河西走廊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意思对即可)(2分) 结论2:河西走廊的生态环境面临巨大挑战。(意思对即可)(2分) 长沙 7综合运用(共6分) 某班开展“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故事大盘点】(2分) 孔、孟及其弟子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故事,如“孟母三迁”等。请你再写出两个与孔 孟或者其弟子有关的故事名称。 (2)【成语大搜集】(2分) 论语》《孟子》语言精练,含义丰富,有不少语句已经成为成语,至今仍活跃在现代 汉语里,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一组成语,其中有两个不是出自《论语》《孟子》,请你找出来。 (只填序号) ①温故知新②舍生取义③愚公移山④则善恶从 ⑤任重道远⑥诲人不倦⑦一鼓作气⑧见贤思齐 (3)【观点大讨论】(2分) 当今有不少家长效仿古代“孟母三迁”的做法,争先恐后地购买名校周边的“学区房”, 请你用简明的语言阐述对这种现象的看法 答案:(1)孟母断织、韦编三绝 (2)③⑦ (3)我认为家长的这种做法不可取。因为自己的孩子适不适合上名校还要根据孩子的实际 情况,况且更多的家长只是出于一种跟风心理而已, 或者我认为家长的这种做法可取。我认为家长的这种做法对孩子有妤处,因为名校集中了 优质教育资源,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求学更容易成才。 或者兼说二者。 江西 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56分) (一)综合性学习(6分) 23根据下面材料,写一段介绍“瓷器”的说明性文字 要求:(1)运用下定义、分类别两种说明方法。 (2)不超过100字 ①瓷器是汉族劳动人民的—个重要创造,其发明是汉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 文中“瓷器( china y与中国( China)同为一词。 ②瓷器是从陶器发展演变而成,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中国就出现了早期
示例 1:天梯山石窟历史悠久,风景奇特,久负盛名。 示例 2:左宗棠西出河西走廊,收复新疆。(答霍去病、玄奘、张骞、林则徐、班超 等人的事例均可,但其表述必须与河西走廊相关联。) 活动二(2 分)历史文化 2 4 5 (每空 1 分,第 2 空错填、漏填均不得分) 活动三(4 分)结论 1:河西走廊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意思对即可)(2 分) 结论 2:河西走廊的生态环境面临巨大挑战。(意思对即可)(2 分) 长沙 7 综合运用(共 6 分) 某班开展“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故事大盘点】(2 分) 孔、孟及其弟子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故事,如“孟母三迁”等。请你再写出两个与孔、 孟或者其弟子有关的故事名称。 (2)【成语大搜集】(2 分) 《论语》《孟子》语言精练,含义丰富,有不少语句已经成为成语,至今仍活跃在现代 汉语里,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一组成语,其中有两个不是出自《论语》《孟子》,请你找出来。 (只填序号) ①温故知新②舍生取义③愚公移山④则善恶从 ⑤任重道远⑥诲人不倦⑦一鼓作气⑧见贤思齐 (3)【观点大讨论】(2 分) 当今有不少家长效仿古代“孟母三迁”的做法,争先恐后地购买名校周边的“学区房”, 请你用简明的语言阐述对这种现象的看法。 答案:(1)孟母断织、韦编三绝 (2)③ ⑦ (3)我认为家长的这种做法不可取。因为自己的孩子适不适合上名校还要根据孩子的实际 情况,况且更多的家长只是出于一种跟风心理而已。 或者 我认为家长的这种做法可取。我认为家长的这种做法对孩子有好处,因为名校集中了 优质教育资源,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求学更容易成才。 或者兼说二者。 江西 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56 分) (一)综合性学习(6 分) 23.根据下面材料,写一段介绍“瓷器”的说明性文字。[来源:学§科§网 Z§X§X§K] 要求:⑴运用下定义、分类别两种说明方法。 ⑵不超过 100 字。 ①瓷器是汉族劳动人民的一个重要创造,其发明是汉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 文中“瓷器(china)”与中国(China)同为一词。 ②瓷器是从陶器发展演变而成,大约在公元前 16 世纪的商代中期,中国就出现了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