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一模试卷 语文补充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说明 2015年4月27日 语基语用与阅读 1.书写要求:使用正楷;注意书写工整准确;字迹清晰 补充说明:如果学生连笔书写(行楷),字迹清晰,给分。(平时教学中,不可提倡) 注意以下句子中易书写错误的字: (3)笠、带 (4)野 (6)箫、社 (8)野芳、幽 (9)只有“香远益清”和“亭亭净植”正确,如写“不蔓不枝”不给分。 3鼓励学生书写正楷。(最后阶段的复习教学中,不可提倡写行楷 5结合对联和名著内容的结合。 对联要求:(1)字数相同(2)词性相对(3)前后结构关系一致 前半部分的并列短语可以放宽,只要准确概括人物状态或精神,词性基本相同的四字短语即 可给1分 后半部分人物后的状中偏正短语,语法要求必须严格给分,词性必须对应,并且要准确概括 人物事迹,与前半部分内容关系结合紧密,给1分 补充说明:如果学生出现与上联相同的字(只能1个字,非句),适当放宽给分,人物重复不 给分。 6结合原诗关键词“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真淳”的表意理解1分,举例分析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句1分。 补充说明:陶渊明诗句举例可从语言和情感两个角度分析,只要完成一点即可给1分。 只谈《论诗》的理解,没有对应举例只给1分。 只谈陶渊明诗句的理解,没有结合《论诗》只给1分。 如果在分析陶渊明诗句时,没有结合本句内容,而去分析陶渊明的其他诗文或其人生经历 不给分。 7.(1)写“作为”不得分 (2)写“说”或“话”不得分 (3)必须写出“等”的意思,如“等待”“等到…时候”“等”给分。如果学生写:通“俟”, 等到,从宽给分(平时教学中,不可给分):只写通“俟”,或没有解释出“等”的意思,不给分。 (4)写“年终”、“岁末”“一年的最后”、“年尾”“年底”给分。如果写“一年到头”“结束” 不给分。注意学生在书写“末”字时,如书写成“未”不给分 8“以”、“故”、“哀”、“宜”、“与”为得分点的重点字。按分句给分,三个分句共3分,如一句 中出现两个得分点的字,错一个扣1分。 补充说明:A选项中“不喜欢阅读”和“源于父母纵容其恶搞诗歌”从材料看在本句中因果 关系不紧密。BC选项原文中有答案。 提醒学生:在选择理解正确或错误选项时,若有疑义,应选择表意最全面(最接近)的答案。 10.本题考察学生下定义中收集整合归纳信息能力,如果学生照抄原句,出现“一是”“二是”“ 是”分点的表述扣1分。 11.(1)注意图标题的考察题型: ①说明:按照说明顺序(板块)准确介绍。②描绘:带有叙事成分
1 2014—2015 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一模试卷 语文补充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说明 2015 年 4 月 27 日 一、语基语用与阅读 1. 书写要求:使用正楷;注意书写工整准确;字迹清晰。 补充说明:如果学生连笔书写(行楷),字迹清晰,给分。(平时教学中,不可提倡) 注意以下句子中易书写错误的字: (3)笠、带 (4)野 (6)箫、社 (8)野芳、幽 (9)只有“香远益清”和“亭亭净植”正确,如写“不蔓不枝”不给分。 3.鼓励学生书写正楷。(最后阶段的复习教学中,不可提倡写行楷) 5.结合对联和名著内容的结合。 对联要求:(1)字数相同 (2)词性相对 (3)前后结构关系一致 前半部分的并列短语可以放宽,只要准确概括人物状态或精神,词性基本相同的四字短语即 可给 1 分。 后半部分人物后的状中偏正短语,语法要求必须严格给分,词性必须对应,并且要准确概括 人物事迹,与前半部分内容关系结合紧密,给 1 分。 补充说明:如果学生出现与上联相同的字(只能 1 个字,非句),适当放宽给分,人物重复不 给分。 6.结合原诗关键词“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真淳”的表意理解 1 分,举例分析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句 1 分。 补充说明:陶渊明诗句举例可从语言和情感两个角度分析,只要完成一点即可给 1 分。 只谈《论诗》的理解,没有对应举例只给 1 分。 只谈陶渊明诗句的理解,没有结合《论诗》只给 1 分。 如果在分析陶渊明诗句时,没有结合本句内容,而去分析陶渊明的其他诗文或其人生经历, 不给分。 7.(1)写“作为”不得分 (2)写“说”或“话”不得分 (3)必须写出“等”的意思,如“等待”“等到……时候”“等”给分。如果学生写:通“俟”, 等到,从宽给分(平时教学中,不可给分);只写通“俟”,或没有解释出“等”的意思,不给分。 (4)写“年终”、“岁末”、“一年的最后”、“年尾”、“年底”给分。如果写“一年到头”“结束” 不给分。注意学生在书写“末”字时,如书写成“未”不给分。 8.“以”、“故”、“哀”、“宜”、“与”为得分点的重点字。按分句给分,三个分句共 3 分,如一句 中出现两个得分点的字,错一个扣 1 分。 9. D。 补充说明:A 选项中“不喜欢阅读”和“源于父母纵容其恶搞诗歌”从材料看在本句中因果 关系不紧密。 BC 选项原文中有答案。 提醒学生:在选择理解正确或错误选项时,若有疑义,应选择表意最全面(最接近)的答案。 10.本题考察学生下定义中收集整合归纳信息能力,如果学生照抄原句,出现“一是”“二是”“三 是”分点的表述扣 1 分。 11.(1)注意图标题的考察题型: ①说明:按照说明顺序(板块)准确介绍。 ②描绘:带有叙事成分
③寓意:从图标画面得到的启示 ④创意:逐一说明画面某部分得到的寓意 补充说明:本题要紧扣古典诗词文化气息,图、文的创意各1分 学生只抓住文字中的某个字,紧扣古典诗词的意象分析,可给1分。如“月”表现圣洁 美好;同理,画面只扣某一事物,给1分,如梅花表现了典雅、香气四溢,体现了古典诗歌的魅 力,得1分。 在分析画面或文字时没有指出化用诗句,但是,结合画面或文字从意境(意象)的角度分析, 可以得分。 (2)本题:名称1分,理由1分 补充说明:名称必须与古典诗词文化相联系。 名称与理由无关联扣1分 没有引用诗句,只写了名称中词语表现的古典意境得1分。 没有引用诗句,所写的理由没有体现古典诗歌意境、意象,不给分。 12.(3分)C 13.(4分)①事实论证(举例例证或假设论证)(1分),②列出文章修改中可能出现的三类现 象和词语变更的实例(1分),⑧论证了“凡是修改,都由于意思需要修改,一经修改就变更了 原来的意思”的论点(1分),④从而有力地论证了全文的中心论点,严谨而富有说服力(1分) ⑤得出下文结论:修改必然会变更原来的意思 补充说明:①②⑧必答,每点1分,④⑥选答一点即能得1分。 14.(2分)“这样的理解”是指修改是就原稿再仔细考虑,顾及到全局和枝节,尽可能做到充分 地确切地表达出所要表达的意思 15.(3分)②③⑥(序号不可紊乱) 补充说明:此题答案一般不会重复,有不少学生第一空写的是④,应该是对原文没看懂 因此明确这句话如何分析。 16.(2分)补充说明:两空的顺序不能颠倒,第一空:“拜爷爷”(给爷爷“上饭”)、“祭爷爷” “奶奶让我尽孝”、“与奶奶谈起爷爷”等和爷爷联系合理的都可以给1分;第二空:答到“吃蚕 豆”“带蚕豆离开”等与吃蚕豆联系合理的都可以给1分。 17.(4分)①文章的中心是为了表达对奶奶的爱、感激(恩)和愧疚,所以作者用了大量篇幅写 “我和奶奶的故事”;②蚕豆是线索,全文内容与蚕豆有关,奶奶炒用来做种的蚕豆触发了“我” 的多年后的难受和愧疚:;③蚕豆是引子,写蚕豆是为了引出奶奶对“我”的真爱(无私):④蚕豆 具有象征义,象征了奶奶极普通的社会地位和境遇。(从中心、线索、引子、象征等角度分析,言 之有理即可,一点一分 补充说明:答到“线索”或“我和奶奶的故事是围绕蚕豆发生的”1分(如答:“我因为奶奶 喜欢上蚕豆”不给分);“奶奶对我的爱”1分,“我对奶奶的爱”1分。手法方面答出下面一点即 可给1分:①象征:“象征奶奶极普通的社会地位和境遇”或者“象征奶奶品格的‘硬’(坚强的 品质)”;②蚕豆是情感的载体……③蚕豆是引子……;④托物言情… 如答“激发读者阅读兴趣”“设置悬念”等套语的,不给分 18.(7分)(1)(3分)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1分),只写一个描写不给分;表现了奶奶对“我” 的爱怜(疼爱),以及对“我”即将离开的不舍(内心的伤痛与隐忍)(2分)。 (2)(4分)难受:①为“我”十一岁时的不懂事,只知欢快地吃蚕豆,不能体会到奶奶的艰难 而难受(“终于领悟到奶奶当时生活很艰难”亦可);②后来意识到,这次将和奶奶长久分离,触
2 ③寓意:从图标画面得到的启示。 ④创意:逐一说明画面某部分得到的寓意。 补充说明:本题要紧扣古典诗词文化气息,图、文的创意各 1 分。 学生只抓住文字中的某个字,紧扣古典诗词的意象分析,可给 1 分。如“月”表现圣洁、 美好;同理,画面只扣某一事物,给 1 分,如梅花表现了典雅、香气四溢,体现了古典诗歌的魅 力,得 1 分。 在分析画面或文字时没有指出化用诗句,但是,结合画面或文字从意境(意象)的角度分析, 可以得分。 (2)本题:名称 1 分,理由 1 分。 补充说明:名称必须与古典诗词文化相联系。 名称与理由无关联扣 1 分; 没有引用诗句,只写了名称中词语表现的古典意境得 1 分。 没有引用诗句,所写的理由没有体现古典诗歌意境、意象,不给分。 12.(3 分)C 13.(4 分)①事实论证(举例例证或假设论证)(1 分),②列出文章修改中可能出现的三类现 象和词语变更的实例(1 分),③论证了“凡是修改,都由于意思需要修改,一经修改就变更了 原来的意思”的论点(1 分),④从而有力地论证了全文的中心论点,严谨而富有说服力(1 分)。 ⑤ 得出下文结论:修改必然会变更原来的意思。 补充说明:①②③必答,每点 1 分,④⑤选答一点即能得 1 分。 14.(2 分)“这样的理解”是指修改是就原稿再仔细考虑,顾及到全局和枝节,尽可能做到充分 地确切地表达出所要表达的意思。 15.(3 分)② ③ ⑥(序号不可紊乱) 补充说明:此题答案一般不会重复,有不少学生第一空写的是④,应该是对原文没看懂, 因此明确这句话如何分析。 16.(2 分)补充说明:两空的顺序不能颠倒,第一空:“拜爷爷”(给爷爷“上饭”)、“祭爷爷”、 “奶奶让我尽孝”、“与奶奶谈起爷爷”等和爷爷联系合理的都可以给 1 分;第二空:答到“吃蚕 豆”“带蚕豆离开”等与吃蚕豆联系合理的都可以给 1 分。 17.(4 分)①文章的中心..是为了表达对奶奶的爱、感激(恩)和愧疚,所以作者用了大量篇幅写 “我和奶奶的故事”;②蚕豆是线索..,全文内容与蚕豆有关,奶奶炒用来做种的蚕豆触发了“我” 的多年后的难受和愧疚;③蚕豆是引子..,写蚕豆是为了引出奶奶对“我”的真爱(无私);④蚕豆 具有象征义,象征..了奶奶极普通的社会地位和境遇。(从中心、线索、引子、象征等角度分析,言 之有理即可,一点一分) 补充说明:答到“线索”或“我和奶奶的故事是围绕蚕豆发生的”1 分(如答:“我因为奶奶 喜欢上蚕豆”不给分);“奶奶对我的爱”1 分,“我对奶奶的爱”1 分。手法方面答出下面一点即 可给 1 分:①象征:“象征奶奶极普通的社会地位和境遇”或者“象征奶奶品格的‘硬’(坚强的 品质)”;②蚕豆是情感的载体……;③蚕豆是引子……;④托物言情…… 如答“激发读者阅读兴趣”“设置悬念”等套语的 ,不给分。 18.(7 分)(1)(3 分)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1 分),只写一个描写不给分;表现了奶奶对“我” 的爱怜(疼爱),以及对“我”即将离开的不舍(内心的伤痛与隐忍)(2 分)。 (2)(4 分)难受:①为“我”十一岁时的不懂事,只知欢快地吃蚕豆,不能体会到奶奶的艰难 而难受(“终于领悟到奶奶当时生活很艰难”亦可);②后来意识到,这次将和奶奶长久分离,触
发了内心的难受。 补充说明:难受针对上文中的画面而言的,答到以下三点中的两点即可给分①“不懂事 奶奶的艰难”③“没看到奶奶的苦” 羞愧:①“我”已经十一年没有来看望奶奶而感到“羞愧”:②“我在许多夜里想起她,但 天一亮我又忘了”而感到羞愧(“我想念奶奶的时候比奶奶想我要少很多”而感到羞愧)。 19.(4分)①对童年苦难生活的回忆和追思:②对善良朴实、全心全意爱着我的奶奶的感激与怀 念:③对“我”未能体会奶奶的艰难与伤痛、未能报恩(尽孝)的难受和羞愧;④对像奶奶一样 身份低微、生活处境艰难却隐忍、坚强的女性的赞美(崇敬)。 补充说明:⑤对奶奶生活处境艰难却隐忍、坚强品质的赞美:⑥希望珍惜身边的亲人或亲情 (意近即可,答出一角度即可给一分) 20.(2分)示例:《蚕豆》中,作者说奶奶的“伤痛是可想而知的”,但是,多次写奶奶的“高兴”, 这矛盾吗?(言之成理即可) 补充说明:能探讨对人、豆态度或情感的变化的,如:作者十分爱奶奶,却又常常忘记她 这两者矛盾吗? 不一定指出矛盾二字,合理亦给分。 化用第17题问题的给1分,照抄第17题问题不给分 提问不合理的不给分。 、作文 (一)原题回放 静下心来,琢磨文字,琢磨人、事、景、物,可以让我们获得情趣,感受思想,也可以让我 们获得精神的滋养和成长。请以“琢磨”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照2014年南京市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1)先看切题,再看功底 ①切题,35分:基本切题28分,不切题21分 ②功底:从立意、选材、写法、语言等几个方面评定,酌情加分或减分 (2)作文评分常规要求 ①错别字每三个扣1分,重现的不计,最多扣2分。②标点符号错误较严重者,酌情扣 ③字数每少50字扣1分,最多扣2分。④作文总分不得超过50分 (二)审题 1.审题目:琢磨字面意思:有雕刻和磨制玉、石:加工使之精美:比喻修养德业,研讨义 理,修饰诗文;钻硏,思考:思索:考虑:揣摩。结合写作,要明确谁在琢磨,琢磨什么(对象), 怎样琢磨(过程——可以是仔细观察,可以是用心聆听,可以是不断探索,可以是反复加工,可 以是用心思考),琢磨出什么(结果)。 2.审材料:关注语言文字、生活中有意思、有意义的事,获得情感体验,获得思考感悟 三)批改建议
3 发了内心的难受。 补充说明:难受针对上文中的画面而言的,答到以下三点中的两点即可给分①“不懂事”② “奶奶的艰难”③“没看到奶奶的苦” 羞愧:①“我”已经十一年没有来看望奶奶而感到“羞愧”;②“我在许多夜里想起她,但 天一亮我又忘了”而感到羞愧(“我想念奶奶的时候比奶奶想我要少很多”而感到羞愧)。 19.(4 分)①对童年苦难生活 ......的回忆和追思;②对善良朴实、全心全意爱着我的奶奶..的感激与怀 念;③对“我.”未能体会奶奶的艰难与伤痛、未能报恩(尽孝)的难受和羞愧;④对像奶奶一样 .... 身份低微、生活处境艰难却隐忍、坚强的女性 ...的赞美(崇敬)。 补充说明:⑤对奶奶生活处境艰难却隐忍、坚强品质的赞美;⑥希望珍惜身边的亲人或亲情 (意近即可,答出一角度即可给一分) 20.(2 分)示例:《蚕豆》中,作者说奶奶的“伤痛是可想而知的”,但是,多次写奶奶的“高兴”, 这矛盾吗?(言之成理即可) 补充说明:能探讨对人、豆态度或情感的变化的,如:作者十分爱奶奶,却又常常忘记她, 这两者矛盾吗? 不一定指出矛盾二字,合理亦给分。 化用第 17 题问题的给 1 分,照抄第 17 题问题不给分 提问不合理的不给分。 二、作文 (一)原题回放 静下心来,琢磨文字,琢磨人、事、景、物,可以让我们获得情趣,感受思想,也可以让我 们获得精神的滋养和成长。请以“琢磨”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 600 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照 2014 年南京市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1)先看切题,再看功底。 ①切题,35 分;基本切题 28 分,不切题 21 分。 ②功底:从立意、选材、写法、语言等几个方面评定,酌情加分或减分。 (2)作文评分常规要求 ①错别字每三个扣 1 分,重现的不计,最多扣 2 分。②标点符号错误较严重者,酌情扣 1—2 分。 ③字数每少 50 字扣 1 分,最多扣 2 分。④作文总分不得超过 50 分。 (二)审题 1.审题目:琢磨 字面意思:有雕刻和磨制玉、石;加工使之精美;比喻修养德业,研讨义 理,修饰诗文;钻研,思考;思索;考虑; 揣摩。结合写作,要明确谁在琢磨,琢磨什么(对象), 怎样琢磨(过程——可以是仔细观察,可以是用心聆听,可以是不断探索,可以是反复加工,可 以是用心思考),琢磨出什么(结果)。 2.审材料:关注语言文字、生活中有意思、有意义的事,获得情感体验,获得思考感悟。 (三)批改建议
1.批改要求:先看切题,再看功底。 切题:35分切入基本切题:28分不切题:21分 在这三类基础上等可适当上浮或下降一档(7分)或半档(3-4分),总分不超过50分,以下四 条具备一条即可得发展分:①思想感悟深刻;②选材精当,内容充实;③遣词造句优,语言表达 好;④写法好,思路优。 2样卷与评分建议 样卷①:没有有针对性的琢磨,而是胡思乱想。属于不切题,缺乏文体意识,文笔差,内容 严重脱离实际,东扯西拉,15分。 样卷②:想围绕“事事要琢磨”展开议论,但具体琢磨什么不够清楚,议论文思路尚属清晰, 基本切题略微上浮2分,最后得分30分。 样卷③:议论文体特征明显,采用层进式结构,思路比较清晰,但议论重心在“琢磨文字 与“琢磨任何事”两者间游移,切题上浮半档,39分 样卷④:只介绍了有关海伦凯勒的事迹和自己的粗浅的感受,琢磨不够,字数只有500字。 样卷⑤:分析李白的一首诗歌,逐句揣摩,体现琢磨,切题进入,但文章各方面无亮点,得 分35分。 样卷⑥:琢磨什么不明确(画?茗茗?尊重?友情?)思维有些混乱,基本切题进入,文字 尚属通顺,有叙事有感受,得分30分。 样卷⑦:扣住“琢磨”,叙事集中,切题进入,构思上由琢磨试卷到琢磨出友情,一语双关, 上浮到38分。 样卷⑧:写琢磨蚂蚁的奥秘,过程生动,文思细膩,切题上浮到42分。 样卷⑨:几件小事均扣住琢磨,写作较为细腻,可惜没有一线贯之,有“拼盘”之嫌。最后 得分39分 样卷⑩:在两次吃肉串的过程中琢磨出友情的美好,构思巧妙,描写比较生动,42分。 样卷QD:关注生活细节,感情细腻,语言流畅。45分 样卷Q2:外公琢磨做肉圆孝敬长辈。故事生动,一气呵成,文笔老到隽永。50分。 样卷③3:关注生活细节,感情细腻,语言流畅优美,思想深沉超越同龄人。50分 3其他情况 不足600字,每少50字扣1分,扣满3分为止。错别字每2个扣1分,重现的不计,扣满2 分为止。 不足300字的,18分以下;不足200字的,10分以下 明显、大量抄袭课外作品(有证据)的,18分以下。大量誊抄试卷阅读材料的,5—8分 出现真实校名、人名,扣2分
4 1.批改要求:先看切题,再看功底。 切题:35 分切入 基本切题:28 分 不切题:21 分 在这三类基础上等可适当上浮或下降一档(7 分)或半档(3—4 分),总分不超过 50 分,以下四 条具备一条即可得发展分:①思想感悟深刻;②选材精当,内容充实;③遣词造句优,语言表达 好;④写法好,思路优。 2.样卷与评分建议: 样卷①:没有有针对性的琢磨,而是胡思乱想。属于不切题,缺乏文体意识,文笔差,内容 严重脱离实际,东扯西拉,15 分。 样卷②:想围绕“事事要琢磨”展开议论,但具体琢磨什么不够清楚,议论文思路尚属清晰, 基本切题略微上浮 2 分,最后得分 30 分。 样卷③:议论文体特征明显,采用层进式结构,思路比较清晰,但议论重心在“琢磨文字” 与“琢磨任何事”两者间游移,切题上浮半档,39 分。 样卷④:只介绍了有关海伦凯勒的事迹和自己的粗浅的感受,琢磨不够,字数只有 500 字。 30 分。 样卷⑤:分析李白的一首诗歌,逐句揣摩,体现琢磨,切题进入,但文章各方面无亮点,得 分 35 分。 样卷⑥:琢磨什么不明确(画?茗茗?尊重?友情?)思维有些混乱,基本切题进入,文字 尚属通顺,有叙事有感受,得分 30 分。 样卷⑦:扣住“琢磨”,叙事集中,切题进入,构思上由琢磨试卷到琢磨出友情,一语双关, 上浮到 38 分。 样卷⑧:写琢磨蚂蚁的奥秘,过程生动,文思细腻,切题上浮到 42 分。 样卷⑨:几件小事均扣住琢磨,写作较为细腻,可惜没有一线贯之,有“拼盘”之嫌。最后 得分 39 分 样卷⑩:在两次吃肉串的过程中琢磨出友情的美好,构思巧妙,描写比较生动,42 分。 样卷⑾:关注生活细节,感情细腻,语言流畅。45 分 样卷⑿:外公琢磨做肉圆孝敬长辈。故事生动,一气呵成,文笔老到隽永。50 分。 样卷⒀:关注生活细节,感情细腻,语言流畅优美,思想深沉超越同龄人。50 分。 3.其他情况 不足 600 字,每少 50 字扣 1 分,扣满 3 分为止。错别字每 2 个扣 1 分,重现的不计,扣满 2 分为止。 不足 300 字的,18 分以下;不足 200 字的,10 分以下。 明显、大量抄袭课外作品(有证据)的,18 分以下。大量誊抄试卷阅读材料的,5—8 分。 出现真实校名、人名,扣 2 分
例文1:琢磨 虽然我活在世上的时间并不长,但是我在这短暂的时间里已经对我所生活的环境有所见解 所有人都只沉迷于功名利禄,为了利益甚至可以不惜生命,“年轻时拿生命换钱,老去了拿钱 换命。”已经成为了非常普遍的现象 我却觉得他们是错的,金钱,权力和荣耀,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何必去一味的追求呢?更何 况现在很多人,虽然拿命换钱毫不含糊,但是真正让他们上战场玩命,又怕这怕那,他们大多数 人,都只追求金钱。如果世界上的毒品分的再细一点的话,我觉得金钱也算一类,它们已经彻底 污染了人们的心灵 在我们生活的宇宙中,有个神奇的东西,科学家们把它称作“时间之箭”,它规定了时间只能 向前流淌,也负责把世界所有的物质引回新生与强盛,再引向破败与衰亡,当然,也不是永远是 这样,在数亿亿年后,最后一颗白矮星的光芒也消失的时候,我们的宇宙将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做到永恒 所以,我们只是这世上的渺小的一员,对这个世界的结局都起不到任何影响,无论你拥有多少 财富,它们都会腐烂,生锈然后消失,这个世界上生存的任何一种生物都没有像人类一样愚蠢 到耗尽一生的精力去收集无意义的东西,我们自己为是世界上最高等的生物,但从心灵上讲,我 们却是最低等的,人类是世上唯一一种自相残杀的动物,我们自称是人,但是现在很多人都不知 道“人性”为何物,所谓的“人道主义”我们做的还不如一些动物 我只能说,创造了这一物种,是大自然中的一个可怕的意外,也是大自然最可悲的失误 评语:没有有针对性的琢磨,而是胡思乱想。属于不切题,缺乏文体意识,文笔差,内容严 重脱高实际,东扯西拉,15分。 例文2:琢磨 人生中存在很多琢磨的时候,世界上有很多东西去等待你的琢磨,比如你读一篇文章,读完 个段落,也许你接下来就会了琢磨它接下来的内容是什么,它究竟想表达是什么,写这篇文章 的背景是什么,这篇文章大约写在何时何地 是的,人生中无处不存在琢磨,没有琢磨,我们很多事都做不成,就像是你现在每天在上班, 也许是为了养家糊口,也许只是想养活自己,但是你必须懂得在工作中的为人处事。 对待别人的态度以及说话的口气和自己的情感表达。再对别人诉说之前一定要琢磨好该说什么 不该说什么。总不能别人家有人离世了你不明所以的去跟别人说恭喜恭喜吧,如果别人没把你赶 出来已经算好的了。 事事需要琢磨,就像你写阅读理解题,老师一定之前跟你说要仔细去读,要读懂文章的意思, 要明白哪篇文章中人物的特征性格及心理,而要知道文章中蕴涵着作者的哪些情感。这些都是重 要的,读文章时,一定要一边用心去读一边仔细琢磨。“琢”仔细揣摩敲侧,一点一点,不能心急, 必须循序渐进。“磨”反复打磨,打磨出最完美得意的作品。两个字连起来就可以体现出这个词的 重要性,用心去琢磨一样东西,或事,或景,或物……能让你获得不一样的情感和乐趣,这种快 乐大概是你一般玩耍所不能比拟的 所以,我想从现在开始去用心琢磨每一件事物,每一处景色,每一个人的性格特点,那该是 极好的吧 评语:想围绕“事事要琢磨”展开议论,但具体琢磨什么不够清楚,议论文思路尚属清晰
5 例文 1:琢磨 虽然我活在世上的时间并不长,但是我在这短暂的时间里已经对我所生活的环境有所见解。 所有人都只沉迷于功名利禄,为了利益甚至可以不惜生命,“年轻时拿生命换钱,老去了拿钱 换命。”已经成为了非常普遍的现象。 我却觉得他们是错的,金钱,权力和荣耀,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何必去一味的追求呢?更何 况现在很多人,虽然拿命换钱毫不含糊,但是真正让他们上战场玩命,又怕这怕那,他们大多数 人,都只追求金钱。如果世界上的毒品分的再细一点的话,我觉得金钱也算一类,它们已经彻底 污染了人们的心灵。 在我们生活的宇宙中,有个神奇的东西,科学家们把它称作“时间之箭”,它规定了时间只能 向前流淌,也负责把世界所有的物质引回新生与强盛,再引向破败与衰亡,当然,也不是永远是 这样,在数亿亿年后,最后一颗白矮星的光芒也消失的时候,我们的宇宙将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做到永恒。 所以,我们只是这世上的渺小的一员,对这个世界的结局都起不到任何影响,无论你拥有多少 财富,它们都会腐烂,生锈然后消失,这个世界上生存的任何一种生物都没有像人类一样愚蠢, 到耗尽一生的精力去收集无意义的东西,我们自己为是世界上最高等的生物,但从心灵上讲,我 们却是最低等的,人类是世上唯一一种自相残杀的动物,我们自称是人,但是现在很多人都不知 道“人性”为何物,所谓的“人道主义”我们做的还不如一些动物。 我只能说,创造了这一物种,是大自然中的一个可怕的意外,也是大自然最可悲的失误。 评语:没有有针对性的琢磨,而是胡思乱想。属于不切题,缺乏文体意识,文笔差,内容严 重脱离实际,东扯西拉,15 分。 例文 2:琢磨 人生中存在很多琢磨的时候,世界上有很多东西去等待你的琢磨,比如你读一篇文章,读完 一个段落,也许你接下来就会了琢磨它接下来的内容是什么,它究竟想表达是什么,写这篇文章 的背景是什么,这篇文章大约写在何时何地…… 是的,人生中无处不存在琢磨,没有琢磨,我们很多事都做不成,就像是你现在每天在上班, 也许是为了养家糊口,也许只是想养活自己,但是你必须懂得在工作中的为人处事。 对待别人的态度以及说话的口气和自己的情感表达。再对别人诉说之前一定要琢磨好该说什么, 不该说什么。总不能别人家有人离世了你不明所以的去跟别人说恭喜恭喜吧,如果别人没把你赶 出来已经算好的了。 事事需要琢磨,就像你写阅读理解题,老师一定之前跟你说要仔细去读,要读懂文章的意思, 要明白哪篇文章中人物的特征性格及心理,而要知道文章中蕴涵着作者的哪些情感。这些都是重 要的,读文章时,一定要一边用心去读一边仔细琢磨。“琢”仔细揣摩敲侧,一点一点,不能心急, 必须循序渐进。“磨”反复打磨,打磨出最完美得意的作品。两个字连起来就可以体现出这个词的 重要性,用心去琢磨一样东西,或事,或景,或物……能让你获得不一样的情感和乐趣,这种快 乐大概是你一般玩耍所不能比拟的。 所以,我想从现在开始去用心琢磨每一件事物,每一处景色,每一个人的性格特点,那该是 极好的吧! 评语:想围绕“事事要琢磨”展开议论,但具体琢磨什么不够清楚,议论文思路尚属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