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第6版) 第10章下一代因特网
第10章下一代因特网 10.1下一代网际协议 IPv6(IPng) 10.1.1解决IP地址耗尽的根本措施 10.1.2 IPv6的基本首部 10.1.3IPv6扩首部 10.1.4 IPv6地址空间 10.1.5IPv6IPv4过渡 10.1.6ICMPv6
第10章下一代因特网(续) 10.2多协议标记换MPLS 10.2.1MPLS的产生背景 10.2.2MPLS的工作原理 10.2.3MPLS首部的位置与格式 10.3P2P文件共享 10.3.1P2P工作方式概述 10.3.2使用P2P技的电eMule 10.3.3使用P2P的比特洪流BT 10.3.4P2P文件分发系统
10.1下一代的网际协议IPv6(IPng) 10.1.1解决P地址耗尽的根本措施 因特网经过几十年的飞速发展,到2011年2月, Pv4的地址已经耗尽,ISP已经不能再申请到新 的P地址块了。 ■解决P地址耗尽的根本措施就是采用具有更大 地址空间的新版本的P,即Pv6。 ■ETF早在1992年6月就提出要制定下一代的 IP,即IPng(IP Next Generation)。 ■Png现正式称为IPv6.1998年12月发表的 RFC2460~2463已成为因特网草案标准协议
10.1.21Pv6的基本首部 ■Pv6仍支持无连接的传送所引进的主要变化如下 ■更大的地址空间。IPv6将地址从IPV4的32位增大 到了128位。 ■扩展的地址层次结构。 ■灵活的首部格式。 ■改进的选项。 ■允许协议继续扩充。 ■支持即插即用(即自动配置) ■支持资源的预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