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 知识拓展 敦煌莫高窟艺术 敦煌莫高窟外景 敦煌莫高石窟位于今甘肃敦煌市东南的鸣沙山。随着佛教的兴盛,从4世纪到 13世纪近千年的时间里,信徒们陆续开凿了1000多座洞窟,保存了大量造型精美 的雕望和色彩绚丽的壁画,现存壁画5000平方米,各种彩塑3000身,从各 个方面生动地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宗教信 仰、社会生活、商贸往来、民族交往和 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涧窟内保存的大量 佛经、文书,也极为珍责。敦煌莫高窟 与山西夫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 门石窟是我国的三大石窟,是闻名中外 的艺术宝库。 敦煌莫高窟的彩绘壁画和雕塑 18中国历史七年级下
初中资料全库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在我国的西安市和日本的奈良市,各建有一座阿倍 仲麻吕纪念碑。阿倍仲麻吕是唐朝时来华的日本人中的 杰出代表人物。当时很多的日本人到中国来是为了什么? 《大唐西域记》记述了什么重要史事?鉴真和尚为什么要 多次东渡日本?这些看关的人和事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作出了哪些积极的贡献? 遣唐使 唐朝时期,中国和日本的交流非常频繁。为了 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 称为“遣唐使”。跟随使节来华的,还有很多的留 学生和留学僧等。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十几批,最 多的一次达到500多人。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 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 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关史事 遣唐使还将中国的风俗习惯传到日 本,如五月初五的“端午(阳)节”、七 月初七的“七夕节”、七月十五的“中元 节”、九月初九的“重阳节”等,就是那 时从中国传去的,有些节日一直流传 《弘法大师行状绘词》 日本教王护国寺所藏,画面描绘了 日本僧人渡海入唐的情形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19
初中资料全库
鉴真东渡 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 日本的和同开珎① 是鉴真。他是扬州大明寺的高僧,接受日本僧人的 邀请东渡日本,前5次都因种种原因没有成功,辛 劳过度而双目失明。但鉴真仍矢志不渝,继续进行 第6次东渡,终于在754年抵达日本。他在日本传 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 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关史事 鉴真6次东渡日本,前后用了12年 随行的有36人献出生命。鉴真虽失明,但 百折不挠,第6次终于到日本,已是66岁 高龄了。他在日本10年,极受尊敬和爱戴。 令天,鉴真主持修建的唐招提寺,以及寺 内的鉴真塑像,被日本政府定为一级国宝。 日本唐招提寺内的鉴真塑像 ①珎(bio),同“宝”,是繁体汉字“寳”的异体字;一说同“珍”。 20中国历史七年级下
初中资料全库
玄奘西行 唐朝与天竺①有频繁的交往。贞观初年,高僧 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不畏艰险,历经磨难,经 过4年的长途跋涉到达天竺。他遍访天竺的名寺, 研习佛法,曾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 相关史事 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10多年后,玄奘携带大 在玄奘西行之前,国量佛经回到长安,此后主持译经工作,为中国佛教 人称印度为天竺。此外,印 度还有“身毒”“贤豆”等 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 叫法。玄奘在求法时发现成书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他所经历和周游的 这些称呼都不准确,认为“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 译为“印度”比较合适。一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他回国后,这一译法逐渐 流行,沿用至今。 长安 唐 曲女娘要烂陀寺 天竺 玄奘像 玄奘西行与回国路线 玄奘西行与回国路线图 问题思考 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都经历了 千辛万苦,他们是如何面对重重困 难的? ①天竺,唐朝时的称呼,包括今印度、巴基斯坦 孟加拉等国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21
初中资料全库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课后活动 1.日本文字分为“平假名”和“片假名”。它们的创制,与汉字有直接关系。请查 找相关材料,加以说明。 2.下列文物出土于唐朝墓葬。议一议,这些文物反映出了什么? 大食人俑 东罗马金币 非洲黑人俑 知识拓展 唐朝与大食的友好往来 唐朝时,大食①派遣使臣与唐朝通好,先后有40多 次。大食的商人经陆路和海路来到中国,贩卖珠宝、 香料和药材等。有不少人在中国长期定居,有的人还 在唐朝的朝廷中任职。来华的阿拉伯人将伊斯兰教传 入中国。当时的长安、广州等地修建有清真寺。 广州怀圣寺② ①我国古代称阿拉伯帝国为“大食”。 ②怀圣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 22中国历史七年级下
初中资料全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