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测试 、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 1.“他在位期间成功地统一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安 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他在1978年美国学者麦克·哈特所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 排行榜》中排行第82位。这位在西方人眼中影响深远的中国皇帝是() A.秦始皇 B.汉武帝 C.隋文帝 D.唐太宗 2.下列历史贡献中不属于隋朝的是() A.创设科举制 B.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C.实现南北重新统 D.完善科举制 3.秉持“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理念,并成就“贞观之治”盛世局面的皇帝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 自古男人掌朝纲,谁料女杰作俊贤。重拳击碎贪腐吏,玉手托起清廉官”赞扬的是() A.慈禧太后 B.吕后 C.萧太后 D.武则天 5.“开元初,四方丰稔,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丁壮之夫,不识兵器。”这段史料可以用于硏究下列哪 位皇帝在位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 隋炀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6.成语“金榜题名”“独占鳌头”“三元及第”所反应的制度是( A.世袭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7.唐代,我国境内生活着许多少数民族,他们都曾以各种方式与唐朝建立密切联系。唐玄宗时,有一少数民 族赞普上表自称“外甥”,与唐“和同为一家”。这个少数民族就是今天的() A.白族 B.彝族 C.维吾尔族 D.藏族 8.唐朝是我国诗歌繁盛的时代。写下《早发白帝城》《蜀道难》等诗篇,被称为“诗仙”的是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苏轼 9.唐朝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唐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B.唐朝经济文化世界领先 C.唐朝对外政策开放开明 D.唐朝对外交通发达 10.唐朝时对外交往频繁,中印交往的重要史实是() A.玄奘西游 B.鉴真东渡 C.郑和下西洋 D.张骞出使西域 中历史七年级下册1/10
初中历史 七年级下册 1 / 10 期中测试 一、选择题(共 20 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 1.“他在位期间成功地统一了西晋末年以来近 300 年的分裂局面,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安 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他在 1978 年美国学者麦克·哈特所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 100 名人 排行榜》中排行第 82 位。这位在西方人眼中影响深远的中国皇帝是(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隋文帝 D.唐太宗 2.下列历史贡献中不属于隋朝的是( ) A.创设科举制 B.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C.实现南北重新统一 D.完善科举制 3.秉持“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理念,并成就“贞观之治”盛世局面的皇帝 是(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宋太祖 4.“自古男人掌朝纲,谁料女杰作俊贤。重拳击碎贪腐吏,玉手托起清廉官”赞扬的是( ) A.慈禧太后 B.吕后 C.萧太后 D.武则天 5.“开元初,四方丰稔,城镇商铺林立,客商如云。丁壮之夫,不识兵器。”这段史料可以用于研究下列哪 一位皇帝在位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 ) A.隋炀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6.成语“金榜题名”“独占鳌头”“三元及第”所反应的制度是( ) A.世袭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7.唐代,我国境内生活着许多少数民族,他们都曾以各种方式与唐朝建立密切联系。唐玄宗时,有一少数民 族赞普上表自称“外甥”,与唐“和同为一家”。这个少数民族就是今天的( ) A.白族 B.彝族 C.维吾尔族 D.藏族 8.唐朝是我国诗歌繁盛的时代。写下《早发白帝城》《蜀道难》等诗篇,被称为“诗仙”的是(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苏轼 9.唐朝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 A.唐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B.唐朝经济文化世界领先 C.唐朝对外政策开放开明 D.唐朝对外交通发达 10.唐朝时对外交往频繁,中印交往的重要史实是( ) A.玄奘西游 B.鉴真东渡 C.郑和下西洋 D.张骞出使西域
11.2017年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走红荧屏,反响巨大。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诗句反映 的是( 七国之乱 B.八王之乱 C.安史之乱 D.靖康之变 12.宋朝开国后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受到社会普遍尊重的是( A.士人 B.农民 工匠 D.商人 13.下图为赵冬梅的《千秋是非话寇准》一书封面。下列哪一事件与寇准有关() A.杯酒释兵权 B.建立契丹国 C.劝皇帝亲征 D.占领幽云十六州 14.下面这道连线题搭配正确的是() ①辽一一契丹族 ②西夏一一元昊 ③阿骨打一一党项族 ④北宋一一赵匡胤 ⑤金一一阿保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15.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河北设立雄安新区,这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 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我国从沿海向内地推进开放的又一大手笔。回顾我国古代,经济重心从秦汉 魏晋经隋唐宋元,呈现出一个怎样的转移方向() A.从东南向华北 B.从西南向西北 C.从东北向西南 D.从西北向东南 16.宋朝时期,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阿拉伯、东南亚、印 度等十几个国家的商人经常来华从事贸易。当时政府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A.市舶司 B.澎湖巡检司 C.行省 D.宣政院 17.下图中的历史人物年少有大志,“思大有为于天下”。他一生征战,一统天下,建立了幅员辽阔的统 中历史七年级下册2/10
初中历史 七年级下册 2 / 10 11.2017 年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走红荧屏,反响巨大。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诗句反映 的是( ) A.七国之乱 B.八王之乱 C.安史之乱 D.靖康之变 12.宋朝开国后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受到社会普遍尊重的是( ) A.士人 B.农民 C.工匠 D.商人 13.下图为赵冬梅的《千秋是非话寇准》一书封面。下列哪一事件与寇准有关( ) A.杯酒释兵权 B.建立契丹国 C.劝皇帝亲征 D.占领幽云十六州 14.下面这道连线题搭配正确的是( ) ①辽——契丹族 ②西夏——元昊 ③阿骨打——党项族 ④北宋——赵匡胤 ⑤金——阿保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15.2017 年 4 月 1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河北设立雄安新区,这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 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我国从沿海向内地推进开放的又一大手笔。回顾我国古代,经济重心从秦汉 魏晋经隋唐宋元,呈现出一个怎样的转移方向( ) A.从东南向华北 B.从西南向西北 C.从东北向西南 D.从西北向东南 16.宋朝时期,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阿拉伯、东南亚、印 度等十几个国家的商人经常来华从事贸易。当时政府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 A.市舶司 B.澎湖巡检司 C.行省 D.宣政院 17.下图中的历史人物年少有大志,“思大有为于天下”。他一生征战,一统天下,建立了幅员辽阔的统一
多民族国家。下列关于他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建立了元朝 ②创立行省制 ③灭亡南宋 ④废除丞相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 D.①③ 18.法国人谢和耐在《南宋社会生活史》中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 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对此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中国早在宋代已经进入现代化行列 B.宋代社会商品经济活跃 C.宋代茶盐企业己采取现代管理制度 D.银企之间票据流通频繁 19.央视举办的中国诗词大会,掀起了一股全民鉴赏古典诗词的热潮,学习传统文化成为流行。下图文字所 示作品的文学体裁是() 大人,如今是三伏天道,若窦 娥委实冤枉,身死之后,天降三尺 瑞雪,遮掩了窦娥尸首。 A.汉赋 B.唐诗 C.宋词 D.元曲 20.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其成果的逐渐发展与推广有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 其中火药在军事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是在()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和谐是人类永恒的追求,隋唐时期的各种制度和政策,对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依然有很多可借鉴的地 方 步骤一走进历史,了解社会和谐 中历史七年级下册3/10
初中历史 七年级下册 3 / 10 多民族国家。下列关于他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建立了元朝 ②创立行省制 ③灭亡南宋 ④废除丞相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 D.①③ 18.法国人谢和耐在《南宋社会生活史》中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 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对此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中国早在宋代已经进入现代化行列 B.宋代社会商品经济活跃 C.宋代茶盐企业已采取现代管理制度 D.银企之间票据流通频繁 19.央视举办的中国诗词大会,掀起了一股全民鉴赏古典诗词的热潮,学习传统文化成为流行。下图文字所 示作品的文学体裁是( ) 大人,如今是三伏天道,若窦 娥委实冤枉,身死之后,天降三尺 瑞雪,遮掩了窦娥尸首。 A.汉赋 B.唐诗 C.宋词 D.元曲 20.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进作用,其成果的逐渐发展与推广有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 其中火药在军事方面得到广泛应用是在( )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二、非选择题(共 60 分) 21.和谐是人类永恒的追求,隋唐时期的各种制度和政策,对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依然有很多可借鉴的地 方。 步骤一 走进历史,了解社会和谐
)社会经济的和谐:请举出这段时期出现的两个盛世局面。(4分 (2)君主与大臣的和谐:请举出这段时期出现的一对相处融洽的君臣。(4分) (3)民族与民族的和谐:请举出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和谐相处的一个典型事例。(2分) (4)社会制度的和谐:请举出这一时期开创的一个有利于人才参政的制度。(2分) 5)人与自然的和谐:请举出这一时期开通的一个至今仍在发挥作用的水利工程。(2分) 步骤二关注现实,为创建和谐社会献计献策 (6)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如何才能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2分) 22.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曾在许多领域处于世界前列,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政治篇】 材料一在当时(隋唐时期)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 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我国的这一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 中历史七年级下册4/10
初中历史 七年级下册 4 / 10 (1)社会经济的和谐:请举出这段时期出现的两个盛世局面。(4 分) (2)君主与大臣的和谐:请举出这段时期出现的一对相处融洽的君臣。(4 分) (3)民族与民族的和谐:请举出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和谐相处的一个典型事例。(2 分) (4)社会制度的和谐:请举出这一时期开创的一个有利于人才参政的制度。(2 分) (5)人与自然的和谐:请举出这一时期开通的一个至今仍在发挥作用的水利工程。(2 分) 步骤二 关注现实,为创建和谐社会献计献策 (6)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如何才能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2 分) 22.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曾在许多领域处于世界前列,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政治篇】 材料一 在当时(隋唐时期)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 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我国的这一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
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上述材料中的“这种制度”是什么?根据材料概括该制度有哪些影响。(6分) 【经济篇】 材料二货币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商品经济繁荣的体现 图1 (2)图1样式的钱币,最早在全国统一使用是在哪个朝代?图2所示货币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请说出它 最早出现的时期和地区。(6分) 【科技篇】 材料三有西方学者认为,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基本发明和发现,几乎有一半源于中国,尤其是1000 年后的宋元时期的几项重大发明。 (3)列举宋代一项重大科技发明,并简要说明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影响。(4分) 23.中国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曾评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五代十国时期,南方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两宋时期,南方的水利灌溉事业大大超过北方 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1159-1179年,南方人口由1600多万增加到2900 多万 材料二宋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有着特殊地位,它处在一个承前启后的阶段,即处在中国文学从“雅” 中历史七年级下册5/10
初中历史 七年级下册 5 / 10 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上述材料中的“这种制度”是什么?根据材料概括该制度有哪些影响。(6 分) 【经济篇】 材料二 货币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商品经济繁荣的体现。 (2)图 1 样式的钱币,最早在全国统一使用是在哪个朝代?图 2 所示货币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请说出它 最早出现的时期和地区。(6 分) 【科技篇】 材料三 有西方学者认为,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基本发明和发现,几乎有一半源于中国,尤其是 1000 年后的宋元时期的几项重大发明。 (3)列举宋代一项重大科技发明,并简要说明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影响。(4 分) 23.中国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曾评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代十国时期,南方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两宋时期,南方的水利灌溉事业大大超过北方。…… 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1159—1179 年,南方人口由 1 600 多万增加到 2 900 多万。 材料二 宋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有着特殊地位,它处在一个承前启后的阶段,即处在中国文学从“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