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时期推行了一系列革新的措施。在政治上,进 步完善三省六部制①,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 序;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 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查各级 官吏的政绩。在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 展农业生产。 唐初,突厥控制了漠北和西域的广大地区,经常对唐 朝进行骚扰。贞观年间,唐太宗发兵反击,先后击败东、 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唐太宗统治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 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材料研读 唐太宗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 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斜股以啖腹,腹饱而身 毙。”他还常引用古人的话:“舟所以比人君,水所 以比攀底/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为什么唐太宗把君主和百姓的关系比喻成舟与水 的关系? 问题思考 唐太宗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你认为 从哪些方面能体现出来? 女皇帝武则天 武则天原是唐朝第三个皇帝唐高宗的妃子,多谋善断。 她成为皇后以后,与唐高宗共掌朝政。唐高宗去世后,武 则天相继废掉两个已经做了皇帝的儿子,自己取而代之, 改国号为周。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①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六部:吏部、户部、礼部 兵部、刑部和工部。 8中国历史七年级下
初中资料全库
武则天统洽时期,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大力发展科 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考生,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扩大了统治基础。她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 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她在位期间,社会经济得以持 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这为后来 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相关史事 武则天爱惜人才。骆宾王写得一手好 文章,曾参加反抗武则天的队伍,撰写声 讨武则天的檄文。武则天读了橄文后,感 慨不已,惋惜地说:“这么好的人才,没有 得到重用,是宰相的过错! 武则天像 开元盛世 唐玄宗是武则天的孙子,不仅多才多艺,治理国家 也很有能力。他即位以后,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 贤能,在贤相姚崇和宋璟的辅佐下,实行了一系列改革 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重文教, 编修经籍。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年号为“开元”,当时政 洽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 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 为“开元盛世”。 相关史事 唐玄宗非常注重对官吏的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官 吏立即罢免。有一年他亲自主持对县令的考试,结果有 45个县令因不合格而被撤职。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9
初中资料全库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课后活动 1.阅读史料并回答问题 马牛布野,外户动辄数月不闲。至(贞观)十五年/米每值二钱。五钱 自贞观以后,太宗励精为理。至(贞观)八年、九年,频至丰稔,米 杜佑《通典》卷七 材料中所叙述的社会状况是怎样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2.诗歌赏析。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乘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忆昔》 说一说,诗中描绘了开元时期什么样的情景。 G 知识拓展 唐太宗的用人 唐太宗在选拔和任用人才上,能够用人唯贤,不拘一格。他说“吾为官择人, 唯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弃”。他的大臣和将领,有 着不同的出身和背景,有的以前是农民起义的将领,有的曾效力于他的政敌,如 魏征还曾策划要谋害他。但唐太宗注重他们的才干,不计前嫌,委以重任,用其 所长。唐太宗的用人唯贤,是“贞观之治”出现的重要因素之 10中国历史七年级下
初中资料全库
第3课 盛唐气象 “长安百花时,风景宜轻薄。无人不沽酒,何处不闻 乐。”这是唐朝诗人刘禹锡的诗《百花行》,描写的是长 安城人们赏花的盛况。唐朝前期,社会经济呈现一派高 度繁荣景象。盛唐时期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 是怎样的呢?当时的民族关系如何?唐朝在文学艺术方 面又呈现出么样的辉煌局面? 经济的繁荣 在唐朝前期的100多年中,经济发展迅速,社 会呈现繁荣景象。在农业方面,垦田面积逐渐扩大, 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了一些重要的 生产工具,如曲辕犁和筒车。唐王朝非常重视兴修 水利,全国各地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 相关史事 曲辕犁由11个部件构成,设计 精妙,轻便灵巧,操作时可自如地 控制入土深浅,回转省力,适于精 耕细作,大大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 质量 曲辕犁 第3课盛唐气象11
初中资料全库
敦煌莫高窟壁画《雨中耕作图》 材料研读 据记载,筒车“如纺车,以细竹 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 低則舀水,高则泻水”g 想一想,使用简车的好处是 什么 筒车(模型) 唐朝的手工业发展到很高水平。纺织业品种繁多,尤 以丝织工艺水平最高,其中蜀锦以色彩艳丽、纹饰精美冠 于全国。陶瓷器生产水平也很高,越窑①的青瓷如冰如玉 邢窑②的白瓷类雪似银,闻名中外的唐三彩,造型精美, 色彩亮丽。此外,造船业、矿冶业、造纸业等都颇具规模。 ①越窑,旧址在今浙江余姚。 ②邢窑,旧址在今河北内丘 12中国历史七年级下
初中资料全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