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固体表面的吸附性能
3 固体表面的吸附性能
3.1固体的表面特性 3.1.1固体表面分子(原子)的运动受缚性 ·新生表面分子受到表面应力,向平衡位置移动,发生松 弛。 3.1.2固体表面的不均一性 ·表面凹凸不平:平均高度、均方根平均高度、粗糙度 ·晶体晶面的不均一性,fcc(100)、(111)、(110) 被外来物质污染
3.1 固体的表面特性 3.1.1 固体表面分子(原子)的运动受缚性 • 新生表面分子受到表面应力,向平衡位置移动,发生松 弛。 3.1.2 固体表面的不均一性 • 表面凹凸不平:平均高度、均方根平均高度、粗糙度 • 晶体晶面的不均一性,fcc(100)、(111)、(110) • 被外来物质污染
3.1固-气界面吸附 3.1.3固体表面吸附性 (1)固体表面具有吸附其他物质的能力。 (2)如果被吸附物质深入到固体体相中,则称为吸收。 (3)根据吸附力的本质,可将固体表面的吸附作用区分 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3.1固-气界面吸附 3.1.3 固体表面吸附性 (1) 固体表面具有吸附其他物质的能力。 (2) 如果被吸附物质深入到固体体相中,则称为吸收。 (3) 根据吸附力的本质,可将固体表面的吸附作用区分 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3.1固-气界面吸附 表3-2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的差别 吸附性质 物理吸附 化学吸附 吸附力 Vanderwaals力 化学键力 吸附热 小,接近液化热 大,接近反应热 选择性 无 有 吸附层 单或多分子层 单分子层 吸附速度 快,不需活化能 慢,需活化能 可逆性 可逆 不可逆 发生吸附的温度 低于吸附质临界温度 远高于吸附质沸点
3.1固-气界面吸附
3.1固-气界面吸附 2.比表面积:单位质量的吸附剂所具有的表面积。 可按下式计算: A (1-67) 提高固体比表面积的方法: (1)将固体粉碎成微粒 (2)使固体内部具有多孔性
2. 比表面积:单位质量的吸附剂所具有的表面积。 可按下式计算: 0 A A W = / (1-67) 提高固体比表面积的方法: (1)将固体粉碎成微粒 (2)使固体内部具有多孔性 3.1固-气界面吸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