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材料复合表面处理技术 ③ S&三 CH口口L口 F MATER1 ALS SCIENGE& ENGINEERING 化学热处理十薄膜复合工艺 2.离子氮化+激光相变硬化 离子氮化和激光相变硬化是提高材料表面 业 耐磨性的十分实用而有效的两种表面处理 技术,将这两种技术相结合形成的离子氮 料化+激光相变硬化复合处理技术显示出良 科 学 好的应用发展前景。 与 程 学 况
11 化学热处理+薄膜复合工艺 2. 离子氮化+激光相变硬化 离子氮化和激光相变硬化是提高材料表面 耐磨性的十分实用而有效的两种表面处理 技术,将这两种技术相结合形成的离子氮 化+激光相变硬化复合处理技术显示出良 好的应用发展前景。 第七章 材料复合表面处理技术
第七章材料复合表面处理技术 ③ S&三 CH口口L口 F MATER1 ALS SCIENGE& ENGINEERING 化学热处理十薄膜复合工艺 2.离子氮化+激光相变硬化 对42CrM0钢进行的试验研究表明:复合处 大理的表面硬度及硬化层深度分别为950HV及 e0.46mm,远远高于单一离子氮化和单一激光 相变硬化的表面硬度及硬化层深度;其耐磨 科 学 性比单一离子氮化提高75%,比单一激光相 与变硬化提高38%。 程 学 12 况
12 化学热处理+薄膜复合工艺 2. 离子氮化+激光相变硬化 对42CrMo钢进行的试验研究表明:复合处 理的表面硬度及硬化层深度分别为950HV及 0.46mm,远远高于单一离子氮化和单一激光 相变硬化的表面硬度及硬化层深度;其耐磨 性比单一离子氮化提高75%,比单一激光相 变硬化提高38%。 第七章 材料复合表面处理技术
第七章材料复合表面处理技术 ③ S&三 CH口口L口 F MATER1 ALS SCIENGE& ENGINEERING 化学热处理十薄膜复合工艺 3.氮碳共渗十氧化氧化抛光复合工艺 氮碳共渗+氧化氧化抛光复合工艺的处理 天过程包括五个步骤: (1)工件在℃左右预热,保温时间视工件 大小而定 科 学 (2)在570℃进行氮碳共渗,保温时间 与 般在30~120分钟 程 学 13 况
13 化学热处理+薄膜复合工艺 3. 氮碳共渗+氧化/氧化抛光/复合工艺 氮碳共渗+氧化/氧化/抛光复合工艺的处理 过程包括五个步骤: (1)工件在℃左右预热,保温时间视工件 大小而定。 (2)在570℃进行氮碳共渗,保温时间一 般在30~120分钟。 第七章 材料复合表面处理技术
第七章材料复合表面处理技术 ③ S&三 CH口口L口 F MATER1 ALS SCIENGE& ENGINEERING 化学热处理十薄膜复合工艺 3.氮碳共渗十氧化氧化抛光复合工艺 (3)氮碳共渗后将工件立即移至350℃左右 天的氧化性盐浴中直接保温20分钟左右。 (4)工件轻度机械抛光获得要求的表面粗糙 科 度。 科 学 (5)再次在氧化性盐浴中浸渍20分钟左右 与氮碳共渗可使钢制零件表面形成一层15 程20m的相化合物层; 学 14 况
14 化学热处理+薄膜复合工艺 3. 氮碳共渗+氧化/氧化抛光/复合工艺 (3)氮碳共渗后将工件立即移至350℃左右 的氧化性盐浴中直接保温20分钟左右。 (4)工件轻度机械抛光获得要求的表面粗糙 度。 (5)再次在氧化性盐浴中浸渍20分钟左右。 氮碳共渗可使钢制零件表面形成一层15~ 20μm的ε相化合物层; 第七章 材料复合表面处理技术
第七章材料复合表面处理技术 ③ S&三 CH口口L口 F MATER1 ALS SCIENGE& ENGINEERING 化学热处理十薄膜复合工艺 3.氮碳共渗十氧化氧化抛光复合工艺 随后的氧化能够在试样表面形成一层Fe2O4 氧化膜,同时增加工件的尺寸稳定性;抛光 的目的是为了降低因氮碳共渗及氧化而产生 的表面粗糙度的增加;但抛光往往会使耐蚀 科 学 性下降,因而最后再进行一次氧化处理,以 与便在工件表面形成一层均匀、致密、坚实的 程Fe3O4薄膜。 学 15 况
15 化学热处理+薄膜复合工艺 3. 氮碳共渗+氧化/氧化抛光/复合工艺 随后的氧化能够在试样表面形成一层Fe3O4 氧化膜,同时增加工件的尺寸稳定性;抛光 的目的是为了降低因氮碳共渗及氧化而产生 的表面粗糙度的增加;但抛光往往会使耐蚀 性下降,因而最后再进行一次氧化处理,以 便在工件表面形成一层均匀、致密、坚实的 Fe3O4薄膜。 第七章 材料复合表面处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