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 ★突触: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器之间发生功能接触并传递 信息的部位。 定向突触:经典突触 化学性突触 分类 非定向突触 电突触
二、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 ★突触: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器之间发生功能接触并传递 信息的部位。 定向突触:经典突触 化学性突触 分类 非定向突触 电突触
(一)化学性突触的基本结构和分类 1.化学性突触的基本结构和分类 轴突 突触前膜 线粒体 突触间隙 突触小泡 突触前膜 突触后膜 突触间隙 n 突触后膜
(一)化学性突触的基本结构和分类 1.化学性突触的基本结构和分类 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2.突触的分类 轴一轴突触 根据突触的部位分: Axo-axonic synapse 树突 Dentrite 轴突一胞体式 轴一树突触 轴突一树突式 Axo-dendritic synapse 轴一体突触 轴突一轴突式 Axo-somatic synapse 胞体 Soma 根据功能分: 轴突 树一树突触 Axon 兴奋性突触 Dendro-dendritic synapse 抑制性突触 突触的类型
2.突触的分类 根据突触的部位分: 轴突—胞体式 轴突—树突式 轴突—轴突式 根据功能分: 兴奋性突触 抑制性突触
(二)突触传递 1.突触传递过程 基本过程:电一化学一电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递质起的突触 后膜的局部去极化。(*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天冬氨酸)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引起的突触 后膜的局部超极化。(*抑制性神经递质:甘氨酸、Y-氨基丁酸)
(二)突触传递 1.突触传递过程 基本过程:电—化学—电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递质引起的突触 后膜的局部去极化。(*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天冬氨酸)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 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引起的突触 后膜的局部超极化。(*抑制性神经递质:甘氨酸、γ-氨基丁酸)
①EPSP 突触前膜去极化 Ca2+内流 兴奋性递质释放 与后膜受体结合 后膜离子通道开放 Na+(主)K+通透性↑ 圆电位 Na+内流 K+外流 静丸电位 去极化 EPSP 局去款化
10 突触前膜去极化 兴奋性递质释放 与后膜受体结合 后膜离子通道开放 Na + ( 主 ) K +通透性 ↑ EPSP Na +内流 、 K +外流 ①EPSP Ca2+内流 去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