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测评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积累与运用(29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纳闷(men) 卑鄙(bi) 不修边幅(fu) B.襁褓( qiang)引申(shen)阳奉阴违(wei) C.绚丽(xuan)笨拙(zhuo)袖手旁观(xiu) D.卑劣(1ie) 剥削(xue 强词夺理( qiang)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3分) A.屠杀顽固阻碍仿徨 B.丰硕饱满東缚膏药 C.诬篾枷锁挚爱腐败 D.奠定莹绕恐怖堕落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该市旅游业发展如日中天,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兴起和发展 B.新来的校长性格谦和,平易近人,老师和同学们都非常喜欢他。 C.“地沟油事件”在众多社会热点中出类拔萃,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D.对调子的也唱其他故事,贯串古今,相辅相成,滚瓜烂熟,随口而出。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微笑抑郁者”与终日愁眉不展的普通抑郁症患者不同,他们习惯将自己的痛苦隐藏起来,每天 以笑脸示人。 B.这家企业将携手社会力量,共同开展“健康中国”系列活动,构建健康生态,倡导健康生活,宣传 健康理念。 C.各级医院先后采用了互联网挂号、电话预约等办法,改善医疗服务水平 D.随着新媒体发展和信息化提速,使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5.下面句中画线部分的句子成分和其他三项不同的是()(3分) 每每这时,(A)窗外的风,都会把阳光,搅拌成(B)五彩的微笑。宛若吃粽子时,母亲总会(C)给我们加 点糖,这是生活必备的佐料。一如我们脸上,(D)甜甜的阳光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A.顾拜旦,法国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 B.《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的作者丁肇中是美籍华裔科学家,获1976年诺贝尔化学奖。 C.《最后一次讲演》的作者闻一多,湖北浠水人。诗人、文史学者。新月派代表诗人。著有诗集 《红烛》《死水》。 D.在《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一文中作者王选讲述了自己一生中的第六次抉择,文章语言风趣幽默 7.阅读下面这组对话,请以孩子的口吻对父亲进行劝说。要求表达合理、得体,80字以内。(4分) “哇!又超了一辆‘宝马’!真带劲!” “爸!这里限速50千米/小时!” “没关系!没警察,而且这路段我熟,没测速的。放心吧!
1 第四单元测评卷 (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积累与运用(29 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纳闷.(mèn) 卑鄙.(bì) 不修边幅.(fú) B.襁.褓(qiáng) 引申.(shēn) 阳奉阴违.(wéi) C.绚.丽(xuàn) 笨拙.(zhuó) 袖.手旁观(xiù) D.卑劣.(liè) 剥削.(xuē) 强.词夺理(qiǎng)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3 分) A.屠杀 顽固 阻碍 仿徨 B.丰硕 饱满 束缚 膏药 C.诬篾 枷锁 挚爱 腐败 D.奠定 莹绕 恐怖 堕落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该市旅游业发展如日中天 ....,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兴起和发展。 B.新来的校长性格谦和,平易近人 ....,老师和同学们都非常喜欢他。 C.“地沟油事件”在众多社会热点中出类拔萃 ....,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D.对调子的也唱其他故事,贯串古今,相辅相成 ....,滚瓜烂熟,随口而出。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 分) A.“微笑抑郁者”与终日愁眉不展的普通抑郁症患者不同,他们习惯将自己的痛苦隐藏起来,每天 以笑脸示人。 B.这家企业将携手社会力量,共同开展“健康中国”系列活动,构建健康生态,倡导健康生活,宣传 健康理念。 C.各级医院先后采用了互联网挂号、电话预约等办法,改善医疗服务水平。 D.随着新媒体发展和信息化提速,使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5.下面句中画线部分的句子成分和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3 分) 每每这时,(A)窗外的风,都会把阳光,搅拌成(B)五彩的微笑。宛若吃粽子时,母亲总会(C)给我们加 点糖,这是生活必备的佐料。一如我们脸上,(D)甜甜的阳光。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顾拜旦,法国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 B.《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的作者丁肇中是美籍华裔科学家,获 1976 年诺贝尔化学奖。 C.《最后一次讲演》的作者闻一多,湖北浠水人。诗人、文史学者。新月派代表诗人。著有诗集 《红烛》《死水》。 D.在《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一文中作者王选讲述了自己一生中的第六次抉择,文章语言风趣幽默。 7.阅读下面这组对话,请以孩子的口吻对父亲进行劝说。要求表达合理、得体,80 字以内。(4 分) “哇!又超了一辆‘宝马’!真带劲!” “爸!这里限速 50 千米/小时!” “没关系!没警察,而且这路段我熟,没测速的。放心吧!
8.综合性学习。(7分) 近期,一档旨在“用书信打开历史”的读信节目——《见字如面》,刷爆了朋友圈 某校开展“书信与阅读”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材料一不久前,综艺节目《见字如面》悄然走红。这档以明星读信为主要形式的阅读推广节目, 从开播到第一季播出结束,几乎一直保持着“零差评”的惊人成绩,在豆瓣上最初评分高达9.8分, 并连续三周登上豆瓣综艺榜榜首。截至目前,全网点击量超过2亿,而受众当 中, 材料二《见字如面》受众调查 材料三书信作为私人内心话语的载体,一笔一画、一字一符,无不灌注着写信人的真情。每一封 书信都是一个历史节点,封存着一个鲜活的时代场景。看见这些文字,就如同看见写信者本人一样 即使相距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虽然有距离,但这种对文化的解读,朗读书信的内容,也能让 这些离我们遥远的文化碎片粘连起来,为当世人学习并传承 (1)借助材料二,在材料一的横线处填写一句话,总结节目受众情况。(2分) (2)根据材料三,在下面横线上补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一组排比句。(2分) 书信里灌注着作者的真情, (3)有媒体评价:“《见字如面》让人们重新认识到了‘阅读的力量’。”根据你的阅读体验,谈谈 你对“阅读的力量”的理解。(3分) 阅读理解(31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912题。(13分) 反动派暗杀李先生的消息传出以后,大家听了都悲愤痛恨。我心里想,这些无耻的东西,不知他 们是怎么想法,他们的心理是什么状态,他们的心怎样长的!(捶击桌子)其实很简单,他们这样疯狂 地来制造恐怖,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在害怕啊!所以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特务
2 8.综合性学习。(7 分) 近期,一档旨在“用书信打开历史”的读信节目——《见字如面》,刷爆了朋友圈。 某校开展“书信与阅读”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材料一 不久前,综艺节目《见字如面》悄然走红。这档以明星读信为主要形式的阅读推广节目, 从开播到第一季播出结束,几乎一直保持着“零差评”的惊人成绩,在豆瓣上最初评分高达 9.8 分, 并连续三周登上豆瓣综艺榜榜首。截至目前,全网点击量超过 2 亿,而受众当 中, 。 材料二 《见字如面》受众调查 材料三 书信作为私人内心话语的载体,一笔一画、一字一符,无不灌注着写信人的真情。每一封 书信都是一个历史节点,封存着一个鲜活的时代场景。看见这些文字,就如同看见写信者本人一样。 即使相距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虽然有距离,但这种对文化的解读,朗读书信的内容,也能让 这些离我们遥远的文化碎片粘连起来,为当世人学习并传承。 (1)借助材料二,在材料一的横线处填写一句话,总结节目受众情况。(2 分) (2)根据材料三,在下面横线上补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一组排比句。(2 分) 书信里灌注着作者的真情, , 。 (3)有媒体评价:“《见字如面》让人们重新认识到了‘阅读的力量’。”根据你的阅读体验,谈谈 你对“阅读的力量”的理解。(3 分) 二、阅读理解(31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9~12 题。(13 分) 反动派暗杀李先生的消息传出以后,大家听了都悲愤痛恨。我心里想,这些无耻的东西,不知他 们是怎么想法,他们的心理是什么状态,他们的心怎样长的!(捶击桌子)其实很简单,他们这样疯狂 地来制造恐怖,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在害怕啊!所以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特务
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就可以 把人民吓倒了吗?其实广大的人民是打不尽的,杀不完的!要是这样可以的话,世界上早没有人了 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你们将失去千百万的人民!你们看着我们人 少,没有力量?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看今天来的这些人,都是我们的人,都是我们的 力量!此外还有广大的市民!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历史上 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之前倒下去了吗?翻开历史 看看,你们还站得住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我们的光明就要出现了。我们看,光明就在我们眼前, 而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我们的光明,就是反 动派的末日!(热烈的鼓掌) 9.选文中最能表现闻一多先生观点的是哪句话?(2分) 1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属于哪种问句?如果将此句改为陈述句,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3分) 11.试分析“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一句话的含义。它表达了作者怎 样的感情?(4分) 12.为了证明观点,闻一多从正反两方面举了例子,这两个例子分别是什么?(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16题。(18分) 要如何留念,才不枉此生 毕淑敏 ①一次生病,医生让照一张头颅的CT片子。于是我得到了一张清晰准确的自己头骨的照片。我注 视着它,它也从幽深而细腻的灰黑色胶片颗粒中注视着我,很严峻的样子
3 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就可以 把人民吓倒了吗?其实广大的人民是打不尽的,杀不完的!要是这样可以的话,世界上早没有人了。 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你们将失去千百万的人民!你们看着我们人 少,没有力量?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看今天来的这些人,都是我们的人,都是我们的 力量!此外还有广大的市民!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历史上 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之前倒下去了吗?翻开历史 看看,你们还站得住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我们的光明就要出现了。我们看,光明就在我们眼前, 而现在正是黎明之前那个最黑暗的时候。我们有力量打破这个黑暗,争到光明!我们的光明,就是反 动派的末日!(热烈的鼓掌) 9.选文中最能表现闻一多先生观点的是哪句话?(2 分) 1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属于哪种问句?如果将此句改为陈述句,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3 分) 11.试分析“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一句话的含义。它表达了作者怎 样的感情?(4 分) 12.为了证明观点,闻一多从正反两方面举了例子,这两个例子分别是什么?(4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3~16 题。(18 分) 要如何留念,才不枉此生 毕淑敏 ①一次生病,医生让照一张头颅的 CT 片子。于是我得到了一张清晰准确的自己头骨的照片。我注 视着它,它也从幽深而细腻的灰黑色胶片颗粒中注视着我,很严峻的样子
②头颅有令我陌生的轮廓。卸去了头发,撕脱了肌肤,剔除了所有的柔软之物,颅骨干净得像刚 从海中捞出来的贝壳。突然感觉到很熟识,仿佛见过似的……不久以前……我记起了博物馆,那里 有新出土的类人猿头骨化石。夹进了几十万年进化的果子酱,颅骨还是像两块饼干似的相似。造化 可真是一位慢性子。假如我的头骨片落到一位人类学家手里,他便可以十分精确地分析出我的性别、 龄、体重、身高……它携带着我的密码信息,脱离我而孤零零地存在着。医生读着它,却做出我 是否健康的结论,它似乎比我还重要 ③我细细端详它,仿佛在鉴赏一件工艺品。实在说,这个物件是很精致的。斗拱飞檐,玲珑剔透, 为人体骨骼中最精妙的片段。不知多少稻麦菽粟的精华,才将它一层层堆砌而起;不知多少飞禽走 兽的真髓,才将它润泽得玉石般光滑。阳光中的紫色,馈赠它岩石般的坚硬;和煦的春风,打磨它流 畅的曲线。我感叹大自然的精雕细作。用山川日月、金木水火、天上地下、风云雨雪的物质魂灵, 挑选着,拼凑着,混合着,搅拌着,一轮又一轮地循环…终于在许多偶然与必然的齿轮磨合中,缝缀 镶嵌起了无数颗头颅,其中一颗属于了我 ④我不由得伸手弹弹自己乱发覆盖下的头骨,它发出粗陶罐的响声。这是一个半空的容器,盛 着水、细胞和像流星一样游走的念头。念头带着阴电和阳电,焊接时就散发出五颜六色的蛛丝,缠 绕在一起,像电线似的发布命令,驱使我具有各式各样的举动。正是这些蝌蚪一样活泼的念头,才使 我写下了以上的文字。罐子里的水会酸腐,那些细胞会萎缩,但文字是不会生锈不会腐烂的,它们比 有生命的物体更有生命。它们把念头们凝固下来,像把混浊的豆浆压榨为平滑的固体。人人共有的 文字,经过特定的组合,就属于了我。组合的顺序就是一种思索。 ⑤我望着我的头颅,因为它是思索的宫殿,我不得不尊重它。它却不望着我,透过我,它凝望着 遥远的人所不知的地方。它比我久远,它以它的久远傲视我今天的存在。但我比它活跃,活跃是生 命存在最显著的标志之一。但和文字比起来,无论现在的活跃或者将来的久远,都黯然失色。骨骼 算什么呢?甲骨文不正是因为有了文,才神圣起来,否则不过是一块烤焦的兽骨!文字是先人们留给 我们的符咒,使我们得以知道一只只水罐曾经储存过怎样的五彩念头。罐子碎了,水流空了,一代又 一代最优秀的念头组合却像通电的钨丝一样,在智慧的夜空勾勒着永不熄灭的痕迹 ⑥我注视着我的头颅,递给它一个轻轻的微笑:我们都有完全不复存在的那一天。那时候,证明 你我曾经存在过的证据,到哪里去寻找?制造念头吧!那些美丽的像鸟一样在空中飞翔的念头,假如 它们真的充满睿智,假如它们真能穿越时代的雾海,它们的羽毛就会被喜爱它们的人保存。 (有删改) 13.文章为什么说头颅“是很精致的”?作者写它的“精致”有什么作用?(4分) 14.对于“我”而言,文字为什么“比有生命的物体更有生命”?(4分)
4 ②头颅有令我陌生的轮廓。卸去了头发,撕脱了肌肤,剔除了所有的柔软之物,颅骨干净得像刚 从海中捞出来的贝壳。突然感觉到很熟识,仿佛见过似的……不久以前……我记起了博物馆,那里 有新出土的类人猿头骨化石。夹进了几十万年进化的果子酱,颅骨还是像两块饼干似的相似。造化 可真是一位慢性子。假如我的头骨片落到一位人类学家手里,他便可以十分精确地分析出我的性别、 年龄、体重、身高……它携带着我的密码信息,脱离我而孤零零地存在着。医生读着它,却做出我 是否健康的结论,它似乎比我还重要。 ③我细细端详它,仿佛在鉴赏一件工艺品。实在说,这个物件是很精致的。斗拱飞檐,玲珑剔透, 为人体骨骼中最精妙的片段。不知多少稻麦菽粟的精华,才将它一层层堆砌而起;不知多少飞禽走 兽的真髓,才将它润泽得玉石般光滑。阳光中的紫色,馈赠它岩石般的坚硬;和煦的春风,打磨它流 畅的曲线。我感叹大自然的精雕细作。用山川日月、金木水火、天上地下、风云雨雪的物质魂灵, 挑选着,拼凑着,混合着,搅拌着,一轮又一轮地循环……终于在许多偶然与必然的齿轮磨合中,缝缀 镶嵌起了无数颗头颅,其中一颗属于了我。 ④我不由得伸手弹弹自己乱发覆盖下的头骨,它发出粗陶罐的响声。这是一个半空的容器,盛 着水、细胞和像流星一样游走的念头。念头带着阴电和阳电,焊接时就散发出五颜六色的蛛丝,缠 绕在一起,像电线似的发布命令,驱使我具有各式各样的举动。正是这些蝌蚪一样活泼的念头,才使 我写下了以上的文字。罐子里的水会酸腐,那些细胞会萎缩,但文字是不会生锈不会腐烂的,它们比 有生命的物体更有生命。它们把念头们凝固下来,像把混浊的豆浆压榨为平滑的固体。人人共有的 文字,经过特定的组合,就属于了我。组合的顺序就是一种思索。 ⑤我望着我的头颅,因为它是思索的宫殿,我不得不尊重它。它却不望着我,透过我,它凝望着 遥远的人所不知的地方。它比我久远,它以它的久远傲视我今天的存在。但我比它活跃,活跃是生 命存在最显著的标志之一。但和文字比起来,无论现在的活跃或者将来的久远,都黯然失色。骨骼 算什么呢?甲骨文不正是因为有了文,才神圣起来,否则不过是一块烤焦的兽骨!文字是先人们留给 我们的符咒,使我们得以知道一只只水罐曾经储存过怎样的五彩念头。罐子碎了,水流空了,一代又 一代最优秀的念头组合却像通电的钨丝一样,在智慧的夜空勾勒着永不熄灭的痕迹。 ⑥我注视着我的头颅,递给它一个轻轻的微笑:我们都有完全不复存在的那一天。那时候,证明 你我曾经存在过的证据,到哪里去寻找?制造念头吧!那些美丽的像鸟一样在空中飞翔的念头,假如 它们真的充满睿智,假如它们真能穿越时代的雾海,它们的羽毛就会被喜爱它们的人保存。 (有删改) 13.文章为什么说头颅“是很精致的”?作者写它的“精致”有什么作用?(4 分) 14.对于“我”而言,文字为什么“比有生命的物体更有生命”?(4 分)
15.第⑤段中,“一代又一代最优秀的念头组合却像通电的钨丝一样,在智慧的夜空勾勒着永不熄灭 的痕迹”,对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5分) 16.文章最后的比喻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念头”?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5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虚度光阴不是青春,惜时好学才是青春;驻足等待不是青春,昂扬前行才是青春;漠视、逃避不 是青春,勇于担当才是青春……灿烂的花季里,我们有多彩的故事;青春的原野上,我们一路放歌。 请以《这才是青春》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选取一个或多个角度,可以记叙、抒情和议论。③不少于600字。若写成诗 歌,不少于15行 参考答案 第四单元测评卷 、积累与运用 1.D解析A项,“鄙”应读“bi”。B项,“襁”应读“ qiang”。C项,“拙”应读 Zhuo。 2.B解析A项,“仿徨”应为“彷徨”。C项,“诬篾”应为“诬蔑”。D项,“莹绕”应为“萦 绕 3.C解析“出类拔萃”形容超出同类。是褒义词。用于“地沟油事件”不恰当 4.A解析B项,语序不当。“构建健康生态,倡导健康生活,宣传健康理念”这三个动词短语,语序 不当,应为“宣传健康理念,倡导健康生活,构建健康生态”。C项,搭配不当,“改善…水平”改 为“提高……水平”。D项,主语残缺,删掉“使”或“随着 5.C解析其他三项都是作定语,C项作状语。 6.B解析丁肇中获得的是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5 15.第⑤段中,“一代又一代最优秀的念头组合却像通电的钨丝一样,在智慧的夜空勾勒着永不熄灭 的痕迹”,对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5 分) 16.文章最后的比喻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念头”?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5 分) 三、作文(40 分) 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虚度光阴不是青春,惜时好学才是青春;驻足等待不是青春,昂扬前行才是青春;漠视、逃避不 是青春,勇于担当才是青春……灿烂的花季里,我们有多彩的故事;青春的原野上,我们一路放歌。 请以《这才是青春》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②选取一个或多个角度,可以记叙、抒情和议论。③不少于 600 字。若写成诗 歌,不少于 15 行。 参考答案 第四单元测评卷 一、积累与运用 1.D 解析 A 项,“鄙”应读“bǐ”。B 项,“襁”应读“qiǎng”。C 项,“拙”应读“zhuō”。 2.B 解析 A 项,“仿徨”应为“彷徨”。C 项,“诬篾”应为“诬蔑”。D 项,“莹绕”应为“萦 绕”。 3.C 解析“出类拔萃”形容超出同类。是褒义词。用于“地沟油事件”不恰当。 4.A 解析 B 项,语序不当。“构建健康生态,倡导健康生活,宣传健康理念”这三个动词短语,语序 不当,应为“宣传健康理念,倡导健康生活,构建健康生态”。C 项,搭配不当,“改善……水平”改 为“提高……水平”。D 项,主语残缺,删掉“使”或“随着”。 5.C 解析其他三项都是作定语,C 项作状语。 6.B 解析丁肇中获得的是 1976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