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测评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积累与运用(28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归省(xing)两颊(xid)挑衅(xin)恬静(tian) B.纨绔(wan) 蕴藻(zao) 脑畔(pan) 闭塞(sai) C.分量(fen) 冗杂(rong)撺掇(cuan)踱步(duo) D.怅惘( chang)静穆(mu) 蓦然(m) 斡旋(wo)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踊越 争讼硫黄 门槛 B.幅射 怠慢 领域 羁绊 C.流苏 落幕 皎洁 恣意 D.家眷 概叹 渺远 诱惑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法分子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实施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令人叹为观止,防不胜防。 B.春节临近,大街上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C.夜深星阑,一切都安静下来了 D.当优美的旋律戛然而止时,整个端午节晚会现场出奇地寂静,人们沉浸在无尽的回味中。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部电视剧生动地刻画了各类政府官员的典型形象,受到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将“各类政 府官员”改为“政府各类官员”) B.在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的影响下,中亚各国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经济发展模式也出现了新 的增长点。(将“交往”改为“交流”) C.我国制陶工艺历史悠久,陶器由以实用为主的器皿演变为具有独特审美的艺术品,深受广大艺术 爱好者青睐。(在“审美”后加上“价值”) D.我们寻访散落在南粤大地上的古老书院,探访广东文脉昌盛与书院繁荣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将“探访”改为“探究”) 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3分) D“直言不讳”很好,“婉言动听”有时候也需要 ②说话的方式很多,这里介绍两种:直言和婉言 ③所用词语的意思与所要表达的实际意思一致,直截了当,就是直言 ④批评别人或不同意别人的意见,要尽量避免用直言,而采用委婉含蓄的语言形式。 ⑤说话要讲究方式,但是违背真实的原则,一味追求说话的方式,是不足取的 ⑥对于有些事物,不便于直接说明白,而用一些相应的同义词语婉转曲折地表达出来,这就是婉言 ⑦我们现在的社会,抛弃了旧社会许多繁文缛节、虚伪客套,要求在有礼貌和互相尊重的前提下直 截了当地交流思想,交换意见 A.⑤②③④⑦①⑥B.②③⑦①⑥④⑤C.⑤②③⑦④①⑥D.②③⑦⑤⑥④①
1 第一单元测评卷 (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积累与运用(28 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归省.(xǐnɡ) 两颊.(xiá) 挑衅.(xìn) 恬.静(tián) B.纨.绔(wán) 蕴藻.(zǎo) 脑畔.(pàn) 闭塞.(sāi) C.分.量(fèn) 冗.杂(rǒnɡ) 撺.掇(cuān) 踱.步(duó) D.怅.惘(chàng) 静穆.(mù) 蓦.然(mù) 斡.旋(wò)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 分) A.踊越 争讼 硫黄 门槛 B.幅射 怠慢 领域 羁绊 C.流苏 落幕 皎洁 恣意 D.家眷 概叹 渺远 诱惑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不法分子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实施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令人叹为观止 ....,防不胜防。 B.春节临近,大街上张灯结彩 ....,热闹非凡。 C.夜深星阑 ....,一切都安静下来了。 D.当优美的旋律戛然而止 ....时,整个端午节晚会现场出奇地寂静,人们沉浸在无尽的回味中。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 ...的一项是( )(3 分) A.这部电视剧生动地刻画了各类政府官员的典型形象,受到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将“各类政 府官员”改为“政府各类官员”) B.在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的影响下,中亚各国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经济发展模式也出现了新 的增长点。(将“交往”改为“交流”) C.我国制陶工艺历史悠久,陶器由以实用为主的器皿演变为具有独特审美的艺术品,深受广大艺术 爱好者青睐。(在“审美”后加上“价值”) D.我们寻访散落在南粤大地上的古老书院,探访广东文脉昌盛与书院繁荣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将“探访”改为“探究”) 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3 分) ①“直言不讳”很好,“婉言动听”有时候也需要。 ②说话的方式很多,这里介绍两种:直言和婉言。 ③所用词语的意思与所要表达的实际意思一致,直截了当,就是直言。 ④批评别人或不同意别人的意见,要尽量避免用直言,而采用委婉含蓄的语言形式。 ⑤说话要讲究方式,但是违背真实的原则,一味追求说话的方式,是不足取的。 ⑥对于有些事物,不便于直接说明白,而用一些相应的同义词语婉转曲折地表达出来,这就是婉言。 ⑦我们现在的社会,抛弃了旧社会许多繁文缛节、虚伪客套,要求在有礼貌和互相尊重的前提下直 截了当地交流思想,交换意见。 A.⑤②③④⑦①⑥ B.②③⑦①⑥④⑤ C.⑤②③⑦④①⑥ D.②③⑦⑤⑥④①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社戏》选自《鲁迅全集》,是鲁迅写的一篇短篇小说 B.《安塞腰鼓》是当代作家刘成章写的一篇著名散文。 C.《回延安》是贺敬之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的,富有浓郁的陕北风情,表达了作者对 母亲延安”的深情 D.《灯笼》是萧乾20世纪30年代写的一篇散文,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意义, 表现了作者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 7.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各项中小玲的做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小玲陪家里的老人一起登高望远,赏菊吟诗,遍插茱萸 B.小玲的生肖属相是蛇,弟弟比她小两岁,小玲要挑选一款生肖属相的玩具送给弟弟作为生日礼物, 她选择了一只可爱的机器狗 C.小玲向同学小明询问他母亲的姓氏,按照古代的礼仪应这么问:“令堂贵姓?” D.老师提问:“农历二月份有哪些节气?”小玲回答:“惊蛰和春分。” 8.综合实践。(7分)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 见》,要求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传承中华文化基因,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汲取中国智慧,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不 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1)请根据你的理解,简要概括以上文字的主要信息。(3分) (2)班里将举办一次有关传统文化的活动,假如你是主持人,请你为本次活动准备几句简短的开场白 要求讲明活动的意义,并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4分) 、阅读理解(32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912题。(12分) 我们鲁镇的习惯,本来是凡有出嫁的女儿,倘自己还未当家,夏间便大抵回到母家去消夏。那时 我的祖母虽然还康健,但母亲也已分担了些家务,所以夏期便不能多日的归省了,只得在扫墓完毕之 后,抽空去住几天,这时我便每年跟了我的母亲住在外祖母的家里。那地方叫平桥村,是一个离海边 不远,极偏僻的,临河的小村庄;住户不满三十家,都种田,打鱼,只有一家很小的杂货店。但在我是 乐土:因为我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了
2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社戏》选自《鲁迅全集》,是鲁迅写的一篇短篇小说。 B.《安塞腰鼓》是当代作家刘成章写的一篇著名散文。 C.《回延安》是贺敬之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的,富有浓郁的陕北风情,表达了作者对 “母亲延安”的深情。 D.《灯笼》是萧乾 20 世纪 30 年代写的一篇散文,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意义, 表现了作者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 7.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各项中小玲的做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小玲陪家里的老人一起登高望远,赏菊吟诗,遍插茱萸。 B.小玲的生肖属相是蛇,弟弟比她小两岁,小玲要挑选一款生肖属相的玩具送给弟弟作为生日礼物, 她选择了一只可爱的机器狗。 C.小玲向同学小明询问他母亲的姓氏,按照古代的礼仪应这么问:“令堂贵姓?” D.老师提问:“农历二月份有哪些节气?”小玲回答:“惊蛰和春分。” 8.综合实践。(7 分) 2017 年 1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 见》,要求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传承中华文化基因,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汲取中国智慧,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价值,不 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1)请根据你的理解,简要概括以上文字的主要信息。(3 分) (2)班里将举办一次有关传统文化的活动,假如你是主持人,请你为本次活动准备几句简短的开场白, 要求讲明活动的意义,并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4 分) 二、阅读理解(32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9~12 题。(12 分) 我们鲁镇的习惯,本来是凡有出嫁的女儿,倘自己还未当家,夏间便大抵回到母家去消夏。那时 我的祖母虽然还康健,但母亲也已分担了些家务,所以夏期便不能多日的归省了,只得在扫墓完毕之 后,抽空去住几天,这时我便每年跟了我的母亲住在外祖母的家里。那地方叫平桥村,是一个离海边 不远,极偏僻的,临河的小村庄;住户不满三十家,都种田,打鱼,只有一家很小的杂货店。但在我是 乐土:因为我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了
和我一同玩的是许多小朋友,因为有了远客,他们也都从父母那里得了减少工作的许可,伴我来 游戏。在小村里,一家的客,几乎也就是公共的。我们年纪都相仿,但论起行辈来,却至少是叔子,有 几个还是太公,因为他们合村都同姓,是本家。然而我们是朋友,即使偶而吵闹起来,打了太公,一村 的老老小小,也决没有一个会想出“犯上”这两个字来,而他们也百分之九十九不识字 我们每天的事情大概是掘蚯蚓,掘来穿在铜丝做的小钩上,伏在河沿上去钓虾。虾是水世界里 的呆子,决不惮用了自己的两个钳捧着钩尖送到嘴里去的所以不半天便可以钓到一大碗。这虾照 例是归我吃的。其次便是一同去放牛,但或者因为高等动物了的缘故罢,黄牛水牛都欺生,敢于欺侮 我,因此我也总不敢走近身,只好远远地跟着,站着。这时候,小朋友们便不再原谅我会读“秩秩斯 干”,却全都嘲笑起来了。 9.为什么平桥村“在我是乐土”?(3分) 10.“这虾照例是归我吃的。”“照例”一词在这里有什么意思?(3分) 11.“我”总不敢走近黄牛水牛,“这时候,小朋友们便不再原谅我会读‘秩秩斯干’,却全都嘲笑 起来了”。“嘲笑”二字表现了小朋友对“我”的不友好,对吗?为什么?(3分) 12.文中说“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是否说明“我”小时候不爱读书呢?为什么?(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18题。(20分) 香椿的味道 李红霞
3 和我一同玩的是许多小朋友,因为有了远客,他们也都从父母那里得了减少工作的许可,伴我来 游戏。在小村里,一家的客,几乎也就是公共的。我们年纪都相仿,但论起行辈来,却至少是叔子,有 几个还是太公,因为他们合村都同姓,是本家。然而我们是朋友,即使偶而吵闹起来,打了太公,一村 的老老小小,也决没有一个会想出“犯上”这两个字来,而他们也百分之九十九不识字。 我们每天的事情大概是掘蚯蚓,掘来穿在铜丝做的小钩上,伏在河沿上去钓虾。虾是水世界里 的呆子,决不惮用了自己的两个钳捧着钩尖送到嘴里去的,所以不半天便可以钓到一大碗。这虾照 例是归我吃的。其次便是一同去放牛,但或者因为高等动物了的缘故罢,黄牛水牛都欺生,敢于欺侮 我,因此我也总不敢走近身,只好远远地跟着,站着。这时候,小朋友们便不再原谅我会读“秩秩斯 干”,却全都嘲笑起来了。 9.为什么平桥村“在我是乐土”?(3 分) 10.“这虾照例是归我吃的。”“照例”一词在这里有什么意思?(3 分) 11.“我”总不敢走近黄牛水牛,“这时候,小朋友们便不再原谅我会读‘秩秩斯干’,却全都嘲笑 起来了”。“嘲笑”二字表现了小朋友对“我”的不友好,对吗?为什么?(3 分) 12.文中说“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是否说明“我”小时候不爱读书呢?为什么?(3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3~18 题。(20 分) 香椿的味道 李红霞
①乡下老家,有许多野生的香椿树,一年一年滋生繁衍,零零散散地点缀满了乡村的各个角落 当然,最好能长在自家房前屋后,那样就可以整日看着香椿芽由小变大,然后近水楼台先摘先尝了 当春风温暖地让我彻底脱去冬衣的时候,那香椿也就该发芽了。我最爱吃香椿,总是一天三遍地看 着房角那棵香椿树发呆,真想早日拿着钩子扒下媺嫩的芽子吃个够。可我急,树不急,整日挺着干枯 的枝丫在蓝天中显着它的沧桑与稳重,迟迟不吐芳香 ②一个灿烂的午后,忽然在和风中嗅到了丝丝清香。迫不及待地跑到树下,踮着脚,寻找蓝天中 闪出的那些暗红。找到了!二簇簇短短的芽子不知何时已经在干瘪的枝尖绽开了笑脸,从高至低 错错落落地像是给这位老者扎上了晃动的蝴蝶结,将积蕴一冬的热情完美释放在这个春天里了。那 嫩嫩的芽子,被阳光穿透成靓丽的紫红,闪着淡淡的油光,在湛蓝作为底色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耀眼、 温情,一时间觉得香椿芽就是春天,春天就只有香椿芽。 ③春风催荣了万物。不出几日,香椿芽已经长成了小丫头的冲天小辫。竖在房角的长杆终于派 上了用场。用铁丝弯成一个钩,绑在长杆上,就可以去扒那些垂涎已久的香椿了。站在房顶,长长地 举起杆子,将那些可爱的芽子引入铁钩里,然后猛地一拧杆把儿,只听脆脆的“叭”一声,一簇香椿 就应声飘落了下来。不一会儿,香椿已散落一地。 ④于是,便怀抱这些香椿,吵着让母亲给我炸“香椿鱼儿”吃。母亲先是把这些香椿一片叶子、 片叶子地择好、码好,然后洗净,放在盆里用温水加盐腌一下。这时,母亲就可以腾出手来准备面 糊了。在碗里打两个鸡蛋,放入适量的面粉和水,搅匀,直至能在筷子上拉出丝。烧开油,取出腌好 的香椿在面糊里裏一下,迅速放入滚烫的油锅里,只听“吱啦”一声,那个裏了面糊的香椿,顿时翻 滚着膨胀起来,成了焦黄颜色。 ⑤一直站在旁边的我,早已被锅里的“香椿鱼儿”惹得大咽口水了。一出锅,就用手抓起来吃 烫得我直跺脚摇手。母亲乐了,拿岀碗盛好递给我。我便乖乖地坐在灶前,哧溜哧溜地吃到肚圆,抹 把嘴上的油,跑着玩去了。回来后,又会吃上一大碗 ⑥一茬一茬的香椿吃下来,夏天已近,香椿已不能用来炸着吃了,我对香椿的热情也淡了下来。 母亲却去摘那些稍微嫩一些的叶子,切碎,哂在太阳底下,说是晒干后还可以吃。我不信,这怎么吃? 炎炎夏日,母亲便取出那些干香椿,放在锅里用油炸一下,然后拌在黄瓜丝里,放上醋,浇在凉水浸过 的面条上,一碗淸凉喷香的凉面吃过,夏日的炎热一下子就在香椿的清香里消失了。这种干香椿只 要保存得好,可以吃一年,直到又吃上那暗红的嫩芽。 ⑦母亲知道我爱吃香椿,因此总是在春天里给我带来嫩香椿芽,有的嫩到可惜,母亲却说这样的 才好吃;过几天又会捎来一大包干香椿,于是我就一年都能吃到香椿了。生日长寿面里,浇上油炸香 椿,那味道真是特别透了,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珍藏在香椿里的春天的味道。 (选自《人民周刊》2017年第5期,有改动) 13.文章围绕“香椿”写了盼香椿、 炸香椿 四部分内容,充满浓浓 的生活气息。(2分) 14.从修辞手法(任选一种)的角度,赏析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4分)
4 ①乡下老家,有许多野生的香椿树,一年一年滋生繁衍,零零散散地点缀满了乡村的各个角落。 当然,最好能长在自家房前屋后,那样就可以整日看着香椿芽由小变大,然后近水楼台先摘先尝了。 当春风温暖地让我彻底脱去冬衣的时候,那香椿也就该发芽了。我最爱吃香椿,总是一天三遍地看 着房角那棵香椿树发呆,真想早日拿着钩子扒下嫩嫩的芽子吃个够。可我急,树不急,整日挺着干枯 的枝丫在蓝天中显着它的沧桑与稳重,迟迟不吐芳香。 ②一个灿烂的午后,忽然在和风中嗅到了丝丝清香。迫不及待地跑到树下,踮着脚,寻找蓝天中 闪出的那些暗红。找到了!一簇簇短短的芽子,不知何时已经在干瘪的枝尖绽开了笑脸,从高至低, 错错落落地像是给这位老者扎上了晃动的蝴蝶结,将积蕴一冬的热情完美释放在这个春天里了。那 嫩嫩的芽子,被阳光穿透成靓丽的紫红,闪着淡淡的油光,在湛蓝作为底色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耀眼、 温情,一时间觉得香椿芽就是春天,春天就只有香椿芽。 ③春风催荣了万物。不出几日,香椿芽已经长成了小丫头的冲天小辫。竖在房角的长杆终于派 上了用场。用铁丝弯成一个钩,绑在长杆上,就可以去扒那些垂涎已久的香椿了。站在房顶,长长地 举起杆子,将那些可爱的芽子引入铁钩里,然后猛地一拧杆把儿,只听脆脆的“叭”一声,一簇香椿 就应声飘落了下来。不一会儿,香椿已散落一地。 ④于是,便怀抱这些香椿,吵着让母亲给我炸“香椿鱼儿”吃。母亲先是把这些香椿一片叶子、 一片叶子地择好、码好,然后洗净,放在盆里用温水加盐腌一下。这时,母亲就可以腾出手来准备面 糊了。在碗里打两个鸡蛋,放入适量的面粉和水,搅匀,直至能在筷子上拉出丝。烧开油,取出腌好 的香椿在面糊里裹一下,迅速放入滚烫的油锅里,只听“吱啦”一声,那个裹了面糊的香椿,顿时翻 滚着膨胀起来,成了焦黄颜色。 ⑤一直站在旁边的我,早已被锅里的“香椿鱼儿”惹得大咽口水了。一出锅,就用手抓起来吃, 烫得我直跺脚摇手。母亲乐了,拿出碗盛好递给我。我便乖乖地坐在灶前,哧溜哧溜地吃到肚圆,抹 一把嘴上的油,跑着玩去了。回来后,又会吃上一大碗。 ⑥一茬一茬的香椿吃下来,夏天已近,香椿已不能用来炸着吃了,我对香椿的热情也淡了下来。 母亲却去摘那些稍微嫩一些的叶子,切碎,晒在太阳底下,说是晒干后还可以吃。我不信,这怎么吃? 炎炎夏日,母亲便取出那些干香椿,放在锅里用油炸一下,然后拌在黄瓜丝里,放上醋,浇在凉水浸过 的面条上,一碗清凉喷香的凉面吃过,夏日的炎热一下子就在香椿的清香里消失了。这种干香椿只 要保存得好,可以吃一年,直到又吃上那暗红的嫩芽。 ⑦母亲知道我爱吃香椿,因此总是在春天里给我带来嫩香椿芽,有的嫩到可惜,母亲却说这样的 才好吃;过几天又会捎来一大包干香椿,于是我就一年都能吃到香椿了。生日长寿面里,浇上油炸香 椿,那味道真是特别透了,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珍藏在香椿里的春天的味道。 (选自《人民周刊》2017 年第 5 期,有改动) 13.文章围绕“香椿”写了盼香椿、 、炸香椿、 四部分内容,充满浓浓 的生活气息。(2 分) 14.从修辞手法(任选一种)的角度,赏析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4 分)
15.第④段描写母亲炸“香樁鱼儿”的一系列动作,有怎样的表达效果?(3分) 16.第⑦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17.谈谈你对“香椿的味道”的理解。(3分) 18.生活有百味,哪一种“味道”让你印象深刻呢?说一说原因。(4分) 三、写作(4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阳光让美丽之花绽放,关爱让幸福之花绽放,拼搏让理想之花绽放,奋斗让青春之花绽放,奉献 请以《悄然绽放》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2)文体不限(有明显的文体特征),诗歌除外。(3)不得抄袭, 不得套作,用规范汉字书写。(4)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5)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测评卷 、积累与运用
5 15.第④段描写母亲炸“香椿鱼儿”的一系列动作,有怎样的表达效果?(3 分) 16.第⑦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4 分) 17.谈谈你对“香椿的味道”的理解。(3 分) 18.生活有百味,哪一种“味道”让你印象深刻呢?说一说原因。(4 分) 三、写作(40 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阳光让美丽之花绽放,关爱让幸福之花绽放,拼搏让理想之花绽放,奋斗让青春之花绽放,奉献 让…… 请以《 悄然绽放》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2)文体不限(有明显的文体特征),诗歌除外。(3)不得抄袭, 不得套作,用规范汉字书写。(4)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5)不少于 600 字。 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测评卷 一、积累与运用